大學生志愿者活動策劃書范例
篇一
本次的“回收新勢力”公益項目是根據平時的生活經驗和個人公益理念創造出來的全新產物,如果要用一句哈來概括一下項目的特點,想必大賽的口號和名稱是最適合但是了——創新,小公益,大精彩。
“回收新勢力”公益項目選定了瓶子和拾荒者作為小公益的主角,力爭成就出環保事業的大精彩。勵志的文章
一。項目背景(個人公益創想)
1。小公益的家人(項目背景)
垃圾分類收集作為“回收新勢力”小公益的家人,是此次項目的前身。如同我們在大街上看到的一樣,目前我國的垃圾分類還處于初級階段,大多數垃圾箱只是籠統地分成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兩種類型。由于識別度不高,很少有人能夠真正把垃圾分類到位,某種程度上來說對垃圾回收處理并無太大作用,通常是靠拾荒者進行手動分類,并選取其中有回收價值的部分進行回收。
由于垃圾產生的普遍性和分類回收的必要性,目前國際通行做法是在垃圾產生端便進行較為詳細的分類,以方便后續處理過程中的回收和再利用,降低因分揀垃圾而產生的污染和成本。當前,社會大眾普遍沒有意識到垃圾分類收集的重要性,如果想像日本民眾一樣做到在垃圾產生端進行細致的垃圾分類,還需要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漫長的過程之中,每一點進步都能夠為回收事業做出一份貢獻,這也是本次“回收新勢力”公益項目的好處所在。保護環境的公益廣告
2。小公益的出生(項目的概括)
炎炎夏日來到,瓶子數量指數上升。瓶子作為辨別度高且回收體系較為完善的的一種垃圾,一向受到拾荒者的青睞。“回收新勢力”公益項目思考到上述狀況,決定把廢瓶和拾荒者聯系起來做一個簡單可行的小公益。此次小公益的實施方案是在人流密集的場所設置單獨的垃圾桶對瓶子做專門回收,與此同時對拾荒者進行一系列幫忙,在社會上對人群進行環保宣傳,從而到達做公益的目的。
3。小公益的成長(項目的涉及范圍)
瓶子回收箱能夠遍布大街小巷,從白領工作場所,到學校再到重要商圈都能夠成為小公
益發揮作用的地方,尤其在學校和辦公區,人們素質普遍比較高,瓶子的單獨回收從這些地方開始普及是但是的。在回收途中會較高頻率地遇見拾荒者,他們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干著大部分人都嫌棄、不明白的工作,長期的拾荒工作也會對他們的衛生健康造成不利,他們作為社會關注的群體,很有必要給予他們一些幫忙。
篇二
一、活動宗旨:
20xx年7月日,這天的環保主題是“綠色世紀”,和共青團志愿者借此透過豐富搞笑的環保活動增強環保意識,培養各位志愿者養成環保習慣,并以此帶動所有中小學生和群眾環保,從而影響整個社會公民共同環保,共同關愛我們的地球家園!
二、活動目的:
1、喚起社會公民環保意識,用實際行動保護我們共有的家園——地球!
、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抵制環境污染,節約能源,愛護綠色環境。
三、活動資料及人員時刻安排:20xx年7月日(如因天氣原因可推遲日)
點分
a組:布置廣場掛環保畫、環保圖片。b組:發放環保邀請函。(主要針對各學校學生、社會公眾等)
09:40—10:00
布置廣場掛環保畫、環保圖片。
10:00—11:30
環保義演
11:30—12:00
環保志愿者簽名,為志愿者系綠絲帶(各學校學生、社會公眾等)12:00—12:10為廣大熱愛環保的市民發放綠色購物布袋。(具體圖案如下:
四、活動注意事項:
1、此次活動上午9點40分開始布置舞臺,請各位志愿者準時到達廣場幫忙布置。
2、參加活動的志愿者要維持現場秩序,確保觀眾及自己的人身安全。
3、遇到各類突出問題,應立即向組織反映,本著相互明白,友好協商的原則。
4、活動開始后各環節任務分清,活動籌備相關人員須帶上工作證。
5、活動結束后,后勤組要清理好現場,并負責義演道具物品的回收。
主辦單位:市區共青團
20xx年6月22日
義工在行動,愛心在傳遞!
策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