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小學防災減災日活動方案
設立“防災減災日”,既體現了國家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重視,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經濟社會平穩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以下是由第一范文網PQ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出來的小學防災減災日活動方案,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小學防災減災日活動方案(1)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八個“防災減災日”, 為進一步做好“防災減災日”和“防災減災宣傳周”宣傳教育工作,切實提高全體師生防范自然災害的意識和能力,學校將開展系列教育和實踐活動。
一、活動目的:
通過開展防災減災宣傳周的系列宣傳教育活動,普及各類災害基本知識和防災避險、自救互救基本技能。深入推進防災減災知識進學校、進課堂,切實提高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二、活動主題:
減少災害風險、建設安全城市
三、活動時間:
5月11日——5月20日
四、活動內容:
1、組織一次國旗下講話(宣傳發動),時間:5月11日(周一升旗儀式);
2、學校液晶屏中做好宣傳, 時間:5月11日
3、開展“緊急避險及疏散撤離演練”活動。時間:5月12日上午大課間(方案另附);
4、利用晨會課組織班級看相關視頻(具體跟顏東明老師聯系))
4、5月15日的班會課,進行以“防災減災,從我做起”為主題的主題班會;
5、晴沙廣播站做一期防震減災活動主題報道,
6、做一個家校聯動關于防震減災活動問卷調查
7、邀請縣環保局做一個主題講座(5月13日,星期三)
8、組織發放相關防震減災的資料。
五、活動要求:
1. 各班在晨會和班隊課中要以“防災減災日”和“防災減災宣傳周”為主題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活動。
2.學校要上下聯動,密切配合,周密安排演練程序,做好演練活動過程的安全防范工作,確保演練活動安全、規范、有序。
3.各年段要本著安全無小事,本著對學生、對年段、對自己高度負責的態度,認真落實學校安排的“六個一”教育活動,確保“防災減災日”和“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取得實效。
小學防災減災日活動方案(2)
為了進一步加強全校師生的防震減災意識,增強防震避災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根據桐鄉市教育局安全工作有關文件要求,在全國防災減災日來臨之際舉行全校防震模擬演練,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演練領導機構
總指揮:馮雪良
副總指揮:梅建強 呂勤
成 員:沈林坤 方海良 陸亞梅 陸順生 各班班主任
二:演練時間及對象:
5月12日(周五)上午大課間時間,全體師生參與。
三、演練疏散地點 :疏散到操場(按周一集會隊伍排列)。
四、應急演練程序:
1、學校電視臺觀看防震宣傳教育片
2、模擬地震發生進行演練:地震發生(警報響起)后,所在教室的學生立即雙手抱頭或用書包遮住頭部,以課桌、墻角為掩體躲避起來。
3、疏散演練(地震第一波過去,馬上疏散,疏散警報響起):所在年級師生從教學樓疏散到操場。
4、集中操場總結
五、各班疏散說明:
撤離順序及路線:先低層后高層,各班級排成二列縱隊,同時撤離,并迅速轉移到操場位置。
1、樓梯口疏散指揮員安排:
不參與班級帶隊老師在所在教學樓樓梯處安全護衛,請年級組長安排一下教師樓梯站位位置(因周四外出人員較多較難統排)。
2、年級組行政負責安排:
一、 二年級:朱錫林、賈年清 三、四年級:梅建強、陸順生
五、六年級:呂勤、方海良
3、教室內學生疏散指揮人員安排:
① 班主任老師迅速組織學生離開座位,帶領學生有次序下樓疏散(靠近門的一半學生走前門,另一半學生走后門;在走廊上排成兩路縱隊迅速下樓。)
②任課老師立即前往相應樓道口等待學生,等本樓層學生安全疏散后緊跟學生撤離。
4、各樓梯班級撤離順序:按平時大課間出操順序
5、注意事項:
①學生到達樓梯口后按照先到先下原則,快速下樓(不能跑與跳),不能搶先擁擠,以免發生擁擠踩踏事故。各樓梯負責安全的教師要嚴密關注樓道口的情況,保證通暢有序。
②到達操場后,按出操的班級位置排隊在操場上,老師學生均不要隨意走散,迅速清點人數,并向年級組負責行政匯報班級人數(“報告﹡老師,我們﹡﹡班共﹡人,全部安全撤離”),年級組負責行政向副總指揮匯報班級人數,副總指揮向總指揮匯報。
六、其他安排:
①放電視、報警、音響:張建鋒
②攝影攝像:
③操場秩序指揮操場音響:柯楓麗(計時)
④救護組:賈年清
⑤演習總結:梅建強
⑥新聞報道:陸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