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大學生心理健康宣傳、情緒心理輔導策劃書
四)情緒abc療法
第一,先以某一典型事件入手找出滲發性事件a;
第二,詢問對方對這一事件的感覺和對a的反應,即找出c;
第三,詢問對方為什么會體驗到恐懼、憤怒等情況,即由不適當的情緒及行為反應著手,找出其潛在的看法、信念等;
第四,分清患者對事件a持有的信念哪些合理,哪些不合理,將不合理的信念作為b列出來。而在此過程中,要采用各個擊破的原則,一個個去找,不能指望一錘定音,一了百了。其次,辯論中積極提問的能促使患者的主動思維。在合理情緒療法中,所應用的辯論的方法和蘇格拉底式的辯論同出一轍。
十、【團體評估方法】
項目一:領導者自我總結
項目二:觀察員的觀察記錄
項目三:團體成員反饋單
十一、【團體方案】
單 元 單元目標
活動流程及內容
第一 天 1、小組成員相互認識并初步了解
2、組員對小組的基本情況更明確
3、建立團體及團隊規章
4、初步了解情緒的分類 1、“無家可歸”【熱身】
2、“小組的誕生”
3、“我的小天使“
4、“鏡中人” 第二天
1、增進組員間的信任與親密感
2、加強團體合作,增強團體凝聚力
3、認識情緒壓力的危害
4、尋找自己的壓力源 1、“縮小包圍圈”【熱身】
2、 “你演我猜”
3、“三心兩意”
4、 煩惱回收站 第三 天 1、使成員感受壓迫感及被壓力控制的狀態。
2、體驗輕度壓力帶來的好處,意識到人可以控制與管理壓力.
3、在游戲中感受社會支持
4、通過壓迫與放松訓練,學習簡單的呼吸與肌肉放松技巧。 1、“人椅”【熱身】
2、壓力放松訓練
3、愿望彩虹
第四 天 1、 發現自己在人際關系上的優缺點
2、 了解并認識自我
3、 處理好離別,并且送祝福給他人,在歡樂和諧的氣氛中結束團體 1、微笑大使【熱身】
2、“我的改變”
3、“小天使出現”
4、“祝愿” 十二、【活動流程與具體安排】
第一天 活動一 無家可歸(15分鐘) 學生背景分析與方案設計構想 這個熱身運動適合團體心理輔導的前半部分,對于建立初步的熟悉度與信任感有很好的幫助。“無家可歸”主要是要求成員迅速地尋找伙伴,在過程中每個人都有可能變成被遺棄的“孤兒”,這種孤獨感以及被拋棄的壓力,也能響應這次活動的主題,有利于成員發表感想。 引語 現在我們來進行一個游戲,這個游戲叫做“無家可歸”。請大家保持著這個大圓圈,然后聽指示所有人往順時針方向走動,當我說出一個數字,大家就要按照該數字的人數集合在一起。在三秒內無法完成的為失敗者,要向所有人介紹自己。 方案目標 單元目標
1、小組成員相互認識并初步了解
2、組員對小組的基本情況更明確
3、建立團體及團隊規章
4、初步了解情緒的分類 具體目標
1、成員初步的接觸。
2、分享自己 “無家可歸”的壓力感受
具體操作 *所需材料:無
1、首先指導大家圍成一個大圓
2、聽指令:“開始走動”;結束指令:“9人才有家”(根據人數定數字)
3、圍圈,“無家可歸”的成員自我介紹
4、更改數字繼續游戲3-5次。最后根據人數可以分成3組
5、坐下,進行討論環節 思考與討論 1、“無家可歸”的感覺是怎樣的
2、“有家”的成員感覺如何,希望接納他們嗎?
3、大家在游戲過程中,表現得很緊張,這種緊張感是如何產生的?(引導孤獨、害怕離群等答案,與壓力相關) 活動小結 經過了這個熱身小游戲,相信大家也有所收獲。在游戲中,我們有沒有體會到各種壓力呢?這只是第一個游戲,接下來,我們要進入下一個環節了。 活動二 小組的誕生(40分鐘) 學生背景分析與方案設計構想 在團體心理輔導中,根據參與者人數,適當分組,使每小組人數在10-15人內效果最佳。并且分組以后,更容易培養團隊合作精神以及團隊信任感。在小組中,更容易獲得社會認同感與支持感,有利于分享感想以及克服壓力。 引語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進行以后的活動,我們要進行隨機分組。那現在就根據我們“無家可歸”的結果,大家都分成了三組。那么我們接下來就由每組的小組長去帶領大家互相認識。在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我們小組的第一個任務來了,那就是組名、口號、手勢以及代表自己組的組徽以及小組約定。 方案目標 單元目標
1、小組成員相互認識并初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