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大學生活動策劃書(4篇)
活動策劃書主要內容:
(一).基本情況簡介
(二).活動目的
(三).活動時間
(四).活動開展地點
(五).活動主題
(六).參與活動人員安排
(七).救助對象
(八).活動的意義
(九).活動具體實施方案
活動策劃人:楊
(一).基本情況簡介
改革開放后,尤其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特別是實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擔制度改革以后,高等教育部分費用由個人、家庭負擔,于是高校貧困生問題日益突出。
為此,黨中央、國務院下大力氣構筑完善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如,建立貧困大學生助學基金,設立國家助學貸款……各高校、社會各界也以多種方式資助貧困生。應該充分肯定,我國高校貧困生助學工作做出了相當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相對于日益擴大的貧困生需求,目前我國高校貧困生助學工作及其體系仍存在著許多問題與不足,尚未建立起足夠強有力的、穩定有效的工作機制,因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在我校,貧困大學生問題相對明顯。為此,我校,院整合個各方資源,從我校實際出發,相繼制定一系列“獎,助,補,減,免”措施,意在幫助一些貧困學生解決經濟方面的問題,幫助其順利完成學業。
同時,在我市范圍內,我們特舉辦此次活動,意在在全社會倡導“互相幫助,共獻愛心,”讓社會關注貧困大學生,幫助貧困大學生。
(二).活動的目的:
我們本著“互相幫助,共獻愛心”幫助和關心貧困大學生,共求發展這一目的。
同時, 我們堅持“以人為本”原則,我們堅持我們此次活動的口號“共獻一點愛,同享一片天”,我們堅信,通過此次活動,在全社會樹立關心愛護貧困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支持, 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的意識。
(三).活動時間:
XX年11月
(四).活動開展地點:xx市
活動協調中心:xx科技大學
(五).活動主題:
《共獻一點愛 同享一片天》
(六).參與人員安排:
可供調動人力資源:xx大政法學院全體學生
組織人員安排:xx大政法學院社工系部分學生
(七).救助對象:
根據學校有關學生工作規定和要求,在進一步明確了貧困大學生教育救助的對象和救助標準的基礎上,對已核實的貧困大學生根據其自身情況給予一定的補助,主要針對以下:
1.著重于農村貧困學生
2.對家庭多子女在讀生給予補助
3.對家庭存在特殊情況的在讀生予以一定補助(如,單親等)
4.對家庭無可靠經濟來源的貧困學生予以一定補助
(八)活動意義:
1.對貧困大學生同學來說,從一定程度緩解當前面臨的問題。一方面,通過有效捐款及其它方式在經濟上幫助他們,幫助他們解決現實性的問題;另一方面,加強同學間的互助互幫意識,讓他們以正確的態度融入科大這個大家庭,從思想上引導和解決精神層面上的問題。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上進性。
2.對我們而言,通過自身參與活動,進一步在實踐中了解本專業的相關知識,在實踐中鍛煉自己。了接當前我們國家的基本國情。更重要的是激發我們的助人意識和責任意識。
3.對社會而言,其意義是多方面的。
首先,通過加大宣傳活動力度,營造人人關心參與救助貧困大學生的良好氛圍,倡導捐資助學活動,愛心奉獻,引起全社會參與。在我市倡導和樹立愛護和幫助貧困大學生,關注大學生教育問題的新風尚。
其次,從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推動我市和諧社會的建設。
(九).活動具體實施方案:
在明確此次活動的目的及其重要意義之后,從實際出發我制定以下方案予以具體實施:
〈一〉.從工作主體類型上,主要以個人為主。
1. 統一安排,開展廣泛的宣傳工作,目的在于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具體在宣傳方式選擇上,我認為應當開展雙向方法。一方面,深入
被救助同學中去,做思想工作,使其能夠轉變認識,從思想上走出困窘,樹立正確的態度,以方便后面工作的開展。另一方面,立足校園,走向社會,加大宣傳力度,在全社會營造這種氣氛,力所能及的幫助貧困大學生。
可以,通過散發宣傳單,制作相關的宣傳標語,橫幅等。
2. 面向大眾,心懷愛心。倡導募捐。
在很多時候,募捐或許已經被形式化地看作籌集錢款,而忽略了其中一個重要的意義,宣傳的作用。我想這兩個只要運用得當,往往有時會取得雙重的功效。我們可以在市區繁華地段多設點,合理操作,必將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的。
〈二〉.適當成立互助小組開展活動,以小組為主開展活動。
1. 成立互助小組,以小組聯系被救助同學,開展面對面交流,主要負責解決被救助同學在日常中所面臨的實際性問題,具體負責,及時掌握被救助同學的相關信息,這在一定程度上既可維護他們的尊嚴,又可以有效的幫助他們。
2. 小組在做好救助同學工作的同時,也可以發揮其另一方面的作用,聯系學校,聯系社會,運用自身和學校所掌握的社會資源和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為被救助同學及時有效的提供幫助。比如,小組可以聯系社會和企業愛心人士。既避免了被救助同學直面他們時的尷尬局面,又能幫助他們,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綜合和參考社會工作中的小組工作方法和原理,我認為不妨一試,在這個互動的過程中遵循“被救助者——愛心小組——提供幫助者”這一模式。既可以雙向互動,顧及被救助者尊嚴,又能及時為他們提供幫助。有時被救助者可以通過小組與這些愛心人士建立關系,形成一種長效機制。則能更好的幫助他們,實現我們的預期目的。同時也可發揮了小組的作用。
〈三〉.在貫穿以上方法時,更重要的是要重視長效機制的建設。
通過學校,小組或社會為貧困學生提供其實現自身價值的平臺,讓他們在受助的同時,實現自身的發展,達到我們活動的預期目的。
比如,學校適當提供貧困大學生業余工作崗位,或通過小組在校外為他們尋求方便的工作等等。
〈四〉.建立快速信息通道,及時反饋有關貧困生政策的相關信息。讓更多的貧困生同學及時了解國家,學校在貧困生方面的相關新政策。更好更快的尋求幫助,解決自身問題。比如,校內貧困生相關政策及時公示,國家相關政策及時公示等等。
〈五〉.建立和完善貧困生相關情況管理機制。
在已有的基礎上,強化管理。主要是管理貧困學生相關情況,建立檔案,落實救助金發放,管理各方錢款,完善監督機制。比如,設立基金專門管理機構,管理各方捐款,做好貧困生清查等工作。
從管理上細化職責,構件一整套的長效運作機制。為以后的貧困生相關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
“青春有約 走進軍營”大學生活動策劃書
活動主題:
“青春有約,走進軍營”
活動背景:
中國人民在大災大難面前始終沒有跌倒,因為時刻有軍人作堅強的后盾。為共建軍民如魚水一家親的號召,大學生走進綠色軍營體驗生活,增添了部隊文化氣息,發揚了軍魂精神。也為了培養大學生自強自律的性格,增強軍營文化交流,使更多的大學生與軍人得到了交流增進了友誼機會,我校軍事愛好者協會發起了軍民共建活動———走進部隊 體驗生活。本次活動主要學習軍人在危險面前舍己為人,保家衛國的精神。
活動目的:
增加大學生對部隊的認識,加強大學生與軍人的交流。即豐富了大學生活,,又增強我們對軍事,國防的了解,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讓我們在互動中交流學習,從中得到快樂和友誼。讓大學生了解部隊嚴格的管理,親身感受到軍人們生活的簡樸、訓練的熱情、思想的堅定、作風的頑強。在參觀之后能夠充分體驗到部隊官兵紀律的嚴明,以及內務整理的熟練與規范,增強學生自立自信自強的生活意識。
活動內容:
1)參觀軍人生活區、學習區和訓練區;
2)進行游戲互動;(期間所有游戲由本協會統戰部詳細擬定)
3)進行實彈打靶訓練。
活動流程策劃:
1)出發,到達部隊與官兵結對子;
2)參觀營房、學習室和訓練場;
3)與部隊官兵搞團建游戲,增進彼此感情;
4)與部隊官兵共進午餐(需自付,為了大家方便由軍協外交部代收30元/人,餐);
5)必要軍事基礎訓練后展開實彈打靶(無教官指導不許私自動槍)
6)返回,由統戰部寫相關新聞通訊稿。
7)在協會開展學習交流大會,認真總結。
活動時間:XX年3月
活動地點:
參與人員:醫學院學生
經費預算:(見附表1)
活動總結及成果展:
1.通過照片,宣傳板等形式向學院宣傳總結本次活動
的成果;
2. 做好本次活動的總結匯報工作。
活動注意事項:
1 .在路途中要注意安全;
2.在軍營期間不得擅自脫離組織,隨意亂走;
3.服從組織的安排;
4.有特殊請求要及時向負責人匯報,經同意才可以實施;
5.本次活動需購買人身保險(由海醫軍迷協會作戰部負責購買,需參與人員自費購買。);
6.本活動參與人員需簽安全協議書(不簽者視為棄權)。
醫學院大學生軍迷協會
XX年3月
一、活動名稱
“秀我風采”
二、活動目的
為了展現當代大學生風采,凝聚同學們對所在班級、學院的向心力,充分發揮同學們的想象以及創新能力,突出表現某某大學各學院,各專業特色,同時使同學們進一步了解自己專業所涉及的領域以及在未來社會上的發展情況,特舉辦此次“秀我風采”活動。
三、活動簡介
以各專業或各系為單位,各班同學集思廣益,通過攝影作品、海報宣傳、自創特制模型等各種形式,充分展示各專業特色,各班級風采,也可充分展現同學們對自己專業的理解,作品由班級同學集體完成,要求在活動規定時間范圍內完成,最后,在教學樓中庭展覽各班(各院、各系)作品,由全校師生投票選出冠軍。
四、活動日程
活動預定十二月初開展(再議)
第一階段(活動前)
①校學生會各部門到各個學院進行活動的宣傳工作,調動學生參加活動的積極性,為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②由校組織部、宣傳部負責該活動的海報宣傳工作,秘書部負責活動橫幅的制作。
第二階段(活動開展)
①各專業同學集思廣益,發揮創新才能,籌劃制作方案。
②各專業同學開始分工合作,制作自己展覽的作品。
③展覽時,要求每個展覽臺有兩到三個解說人員,使參觀者更好了解作品意義。
第三階段(活動評選)
①選擇一周星期四下午,舉辦“秀我風采”展覽會,學生會在該星期要加強宣傳工作。
②當天,在教學樓的中庭展示各專業同學的作品,供全校師生參觀、投票(投票工作由學生會組織)或者由學生會投票評選。
③最后,統計投票結果,評選出“風采之星”。
④活動結束后,作品由各專業保留或由學生會珍藏。
五、活動所需資源
校學生會同學的協助,制作宣傳海報、橫幅,一天下午的場地的使用
六、經費預算
依具體情況再議
七、活動要求及細則
㈠對活動參與者
1、全體學生積極參加該活動,充分發揮創新才能,展現專業特色。
2、充分展現同學們對于自己本專業的理解,例如未來的涉及的職業,以及對社會的重要性。
㈡對活動組織者
1、認真做好每一個環節的工作,達到最好的效果。
2、各部門之間共同合作,使活動圓滿成功。
㈢作品評分(投票)標準(依照前面采取哪種方式評選來決定)
1、充分展現了專業特色,展現與其他專業的不同特點。
2、作品具有創新精神,體現出新的理念。
3、表現出該專業在社會上的作用,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八、活動參與者
某某大學08、09級學生
九、活動組織者
某某大學校某某部
某某部 某某
5月24
一、活動背景
我們知道,“潑水節”是我國傣族的最隆重的節日,也是云南少數民族節日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潑水節不禁是中國傣族人民的節日,它更是緬甸、柬埔寨、越南、泰國等一些東南亞國家的傳統佳節,是一個國際性的節日。當日互相潑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們一邊翩翩起舞,一邊呼喊“水!水!水!”,鼓鑼之聲響乇云霄,祝福的水花到處飛濺,場面真是十分壯觀。
二、活動目的
1、加強大理學院中國學生和東南亞留學生的交流。
2、相應學校加強中外學生交流的要求。
3、增強文學院(對外漢語教育學院)內部學生之間的交流。
4、加深中、緬、柬、越、泰學生中的友誼和文化交流。
三、活動口號
牽起手,永遠是朋友
四、活動時間
xx年4月14日
五、活動地點
大理學院古城校區廣場
六、活動對象
大理學院文學院(對外漢語教育學院)中外學生
七、活動安排
(一)前期:
1、聯系文學院的東南亞留學生,較強交流和了解其風俗;
2、布置場地;
3、邀請學校領導參加,并為中外留學生賜福;
4、準潑水工具。
(二)中期:
1、開場白:由主持人致開幕詞;
2、請各國學生代表向全校師生祝福;
3、由到場嘉賓為中外學生代表賜福;
4、表演各國特色慶祝節目,例如《潑水舞》等;(一國一個節目)
5、由到場嘉賓領導為全場學生賜福;
6、嘉賓領導退場,開始潑水節。
(三)后期:
1、整理現場;
2、進行工作總結,制作資料,為下次活動積累經驗;
3、歸還所有的借取物品。
八、注意事項
1、工作人員維持好現場次序;
2、保證當場人員的安全和租借物品的安全;
3、如果下雨則退后進行或室內進行。
九、活動可行性:
1、文學院(對外漢語教育學院)有較好的留學生基礎;
2、我們已經有舉辦中外交流活動的基礎和經驗;
3、這是中國傣族人民和緬甸、柬埔寨、越南、泰國等一些東南亞國家的傳統佳節。
十、大賽總結:
由文學院(對外漢語教育學院)學生會外聯部及相關班級對此活動進行書面總結,并將總結報告提交學生會秘書處備案。
十一、此次活動由0*級對外漢語本科班協辦。
聯系人:
十二、未盡事宜,另行通知。
策劃書整理:文學院(對外漢語教育學院)團委 學生會
xx年3月30日
“潑水節”大學生活動策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