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校園生活行策劃書(通用3篇)
低碳校園生活行策劃書 篇1
活動前言
牽著一頭羊換回一把斧頭。在遠古時代,以物易物便是最原始的交易方式,面對面的來獲取商品或者食物,各取所需,互蒙其利。但這種以物易物的概念隨著貨幣的誕生而慢慢退出歷史舞臺,人類開始利用貨幣來進行交易,購買不同的商品。
近幾年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物價飛速上漲,面對物價上漲,以物易物這種原始模式近年來重獲新生網購市場上的換客族變得越來越多,以物易物,各取所需逐漸變成一種時尚生活方式。與原始的滿足生活需要的物物交換不同,現代的以物易物并不追求等值交換,而是提倡需求決定價值,重在提高物品的利用效率,利用網絡技術將閑置物品的使用價值進行有效整合。以環保為主要賣點的物物交換網站盛行一時,古老的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在互聯網高度發展的今天,正在以一種時尚、新潮的姿態華麗轉身。
如今,低碳生活已經成為一種時尚,低碳旅游、低碳交通、低碳飲食、低碳建筑等引起人們的廣泛興趣。低碳生活,是目前最提倡的一種生活方式,也將是未來主導的健康生活方式。
作為一名21世紀的大學生,我們更應該走在時代的前沿,讓我們一起做低碳達人吧,讓我們提倡低碳生活,保護世界,保護地球!那怎樣過低碳生活呢?
以物易物是非常低碳環保的行為,舊物之間的交換,不僅發揮了舊物的使用價值,有效地利用了資源,而且在交換中我們還可以結識更多的朋友。
為了在我校學生之中宣傳低碳環保生活;推廣一種全新的節約型消費理念,讓大家既能各取所需,又能節約資源,同時在易物過程中讓同學們感受這也是集交易、交友、溝通協調的過程,可以充分展現學生自我的社交能力。校團委青年志愿者協會特舉辦此次“以物易物,‘換’醒低碳”的大型換物活動。
一、活動背景:
1、以物易物的年代已逝數千年,如今,將雙方閑置的東西拿來作為交易品,在交換的過程中雙方都得到了滿足。這種不以依靠等價交換為主要原則,而是依個人需求為主要交換原則,在當今社會風靡而起。而這種以物易物的人被稱為“換客”。
2、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人們購買力迅速提升的同時,很多學生家庭內二手或購買后不中意、使用次數少但依舊較新的日常用品、兒童玩具、學生書籍、雜志等物品數量也急劇上升,這些物品大部分都被閑置或丟棄,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對此,本次活動旨在通過在學校內舉行“換客活動”,鼓勵學校同學之間交換,使這些閑置物品實現效益化,實現物盡其用、環保節約、循環利用的良好環境效益,同時響應國家當今大力提倡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號召。
3、在當今快節奏、高壓力的社會生活狀態下,“城市冷漠病”不斷蔓延,學校內部班級之間,甚至同學之間的交流和溝通的匱乏已成為在建設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急需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希望通過活動,在交換物品的過程中營造“學校是我家”的和諧氛圍,最終實現構建和諧社會和建設循環節約型社會的雙贏。
二、活動目的:
1、通過換取其所需品,親身體驗“循環經濟”和“資源節約”等觀念。
2、使同學們在交換過程中獲得快樂、友誼,促進同學們的溝通、交流。
3、活動中培養“學會學習、學會交往、學會生活”的能力。
4、通過自愿、自由的交換,將手頭閑置或購買后不中意的物品與學校師生交換,使這些閑置物品的效益化,實現物盡其用、環保節約、循環利用的良好環境效益。
低碳校園生活行策劃書 篇2
一、宣傳主題
心理健康,社會和諧
二、目標人群
社會公眾
三、宣傳關鍵點
(一)促進精神健康和防治精神疾病是我們共同的責任。為了群眾能夠安居樂業,社會能夠和諧穩定,國家能夠長治久安,需要個人、家庭、學校、單位、社會組織、政府部門行動起來,共同努力,共同承擔責任,提高全民精神健康水平。
(二)維護精神健康關鍵在個人。精神疾病患者要主動接受治療,促進康復;患者的家庭要履行好照料和監護患者的責任,要積極幫助患者接受治療、進行康復訓練,不得遺棄患者。
(三)社會動員構筑社會心理支持和心理衛生服務網絡。心理服務專業機構是網絡建設的中堅支柱,學校、單位、社區、醫院是承載網絡的主要場所。
(四)部門協作共同防治精神疾病。
(五)政府領導是做好精神衛生工作的重要保障。精神衛生問題,是我國當前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和突出的社會問題。各級政府要加強領導,創新社會管理理念,加大對精神衛生工作投入,推進精神衛生立法及其貫徹實施。
四、活動形式與要求
首先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周圍及主要交通口貼宣傳標語,并在宣傳欄上出一期有關精神病防治知識。
其次在10.10這一天向廣大群眾散發宣傳單,并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前設立咨詢點,對過往群眾解答有關精神病防治知識。
低碳校園生活行策劃書 篇3
一、活動背景:
在新的一年里,為了大家有個好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創造出一個美好的大學生活。衛生包干區作為學校的一個日常工作,提高其工作效率以及影響力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為此,我院會計系將于三月份由會計系生活部及各班級聯手,進行包干區評比活動。
二、活動目的:
提高各班做衛生包干區的積極性,增強環保意思
三、活動對象:
管理技術學院會計系大一所有班級
四、活動時間:
20xx年03月至07月
五、活動內容:
在開學期間,對大一學生的衛生包干區進行監督和檢查并評比。
六、活動安排:
1.召開各班班長及生活委員會議;
2.由會計系大一各班按周輪流打掃;
3.會計系學生會生活部負責監督及配合各班進行檢查;
4.評比標準
1、班級出勤情況,根據班級總人數和實到人數,算出出勤率,有一人未到,扣除0.1分,在打掃完之后,班級要集中解散,再點名一次,一人提前離開,扣除0.1分總分10分;
2、學生打掃積極性,在打掃期間,是否認真打掃,有一人打掃不認真,扣除0.1分,總分10分;
3、學生的紀律性,在監督人員提出打掃要求或指出打掃不足時,學生是否聽取意見,及時打掃干凈,據實際情況扣除相應分數,總分10分;
4、地面和墻壁的干凈程度,打掃要徹底,不能留下垃圾,據實際情況扣除相應分數,總分10分;
5、保潔要求,在打掃完之后,各班留下兩人與學生會成員一起保潔,據保潔情況打分,總分5分;
6、班級打掃衛生的整體情況,據實際情況打分,總分5分。
七、獎勵安排:
每次每班輪流打掃完衛生包干區后,評出前2名,給予班級運動器材的獎勵,總分排名會公布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