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校園生活行策劃書(精選3篇)
低碳校園生活行策劃書 篇1
活動前言
牽著一頭羊換回一把斧頭。在遠古時代,以物易物便是最原始的交易方式,面對面的來獲取商品或者食物,各取所需,互蒙其利。但這種以物易物的概念隨著貨幣的誕生而慢慢退出歷史舞臺,人類開始利用貨幣來進行交易,購買不同的商品。
近幾年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物價飛速上漲,面對物價上漲,以物易物這種原始模式近年來重獲新生網購市場上的換客族變得越來越多,以物易物,各取所需逐漸變成一種時尚生活方式。與原始的滿足生活需要的物物交換不同,現代的以物易物并不追求等值交換,而是提倡需求決定價值,重在提高物品的利用效率,利用網絡技術將閑置物品的使用價值進行有效整合。以環保為主要賣點的物物交換網站盛行一時,古老的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在互聯網高度發展的今天,正在以一種時尚、新潮的姿態華麗轉身。
如今,低碳生活已經成為一種時尚,低碳旅游、低碳交通、低碳飲食、低碳建筑等引起人們的廣泛興趣。低碳生活,是目前最提倡的一種生活方式,也將是未來主導的健康生活方式。
作為一名21世紀的大學生,我們更應該走在時代的前沿,讓我們一起做低碳達人吧,讓我們提倡低碳生活,保護世界,保護地球!那怎樣過低碳生活呢?
以物易物是非常低碳環保的行為,舊物之間的交換,不僅發揮了舊物的使用價值,有效地利用了資源,而且在交換中我們還可以結識更多的朋友。
為了在我校學生之中宣傳低碳環保生活;推廣一種全新的節約型消費理念,讓大家既能各取所需,又能節約資源,同時在易物過程中讓同學們感受這也是集交易、交友、溝通協調的過程,可以充分展現學生自我的社交能力。校團委青年志愿者協會特舉辦此次“以物易物,‘換’醒低碳”的大型換物活動。
一、活動背景:
1、以物易物的年代已逝數千年,如今,將雙方閑置的東西拿來作為交易品,在交換的過程中雙方都得到了滿足。這種不以依靠等價交換為主要原則,而是依個人需求為主要交換原則,在當今社會風靡而起。而這種以物易物的人被稱為“換客”。
2、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人們購買力迅速提升的同時,很多學生家庭內二手或購買后不中意、使用次數少但依舊較新的日常用品、兒童玩具、學生書籍、雜志等物品數量也急劇上升,這些物品大部分都被閑置或丟棄,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對此,本次活動旨在通過在學校內舉行“換客活動”,鼓勵學校同學之間交換,使這些閑置物品實現效益化,實現物盡其用、環保節約、循環利用的良好環境效益,同時響應國家當今大力提倡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號召。
3、在當今快節奏、高壓力的社會生活狀態下,“城市冷漠病”不斷蔓延,學校內部班級之間,甚至同學之間的交流和溝通的匱乏已成為在建設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急需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希望通過活動,在交換物品的過程中營造“學校是我家”的和諧氛圍,最終實現構建和諧社會和建設循環節約型社會的雙贏。
二、活動目的:
1、通過換取其所需品,親身體驗“循環經濟”和“資源節約”等觀念。
2、使同學們在交換過程中獲得快樂、友誼,促進同學們的溝通、交流。
3、活動中培養“學會學習、學會交往、學會生活”的能力。
4、通過自愿、自由的交換,將手頭閑置或購買后不中意的物品與學校師生交換,使這些閑置物品的效益化,實現物盡其用、環保節約、循環利用的良好環境效益。
低碳校園生活行策劃書 篇2
一、活動背景:
校園是我們學習、休息以及娛樂的地方,是我們共同生活的溫馨和諧的家園。這里有我們朝夕相處的老師和同學,有我們熟悉的一草一木,有我們飄揚的歌聲和肆意洋溢著的笑臉。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生機和文化韻味。我們的校園是美麗的,它的美麗需要我們的發現和記錄。
二、活動名稱:“美麗校園我來拍”主題照片征集比賽
三、活動目的:
1、號召同學們增強環保意識,積極創造一個和諧美麗的校園。
2、為同學們提供展示自己拍攝水平的平臺,提高發現美和展示美的能力以及豐富同學們的課余生活。
四、策劃主辦單位:應用外語系團總支學生會新聞部
贊助單位:、okjingying精英網
五、活動對象:應用外語系大一學生
六、活動時間:xx年3月14日——3月20日
七、活動內容與要求:
1、內容緊扣美麗校園這一主題,并思想健康、積極向上;
2、照片大小不限(多張作品請做編號,例如圖片1、圖片2);
3、每張照片要求配上約20字左右的文字說明(另立word文檔,并分別與照片做相對應的編號);
4、作品注明班級、姓名和聯系方式。
八、活動流程:
1、以班級為單位,每班至少交4張,照片以及文字說明在3月20日前發送到qq郵箱。
2、上交作品由新聞部成員初選,由應用外語系學生干事陳婷老師復選。
九、評分標準:
1、照片緊扣活動主題
2、拍攝清晰,拍攝畫面和角度具有一定美感
3、立意新穎
4、照片內容僅限于民政學院內,且不能上網搜索,否則一律取消參賽資格
十、獎項設置:
一等獎一名、二等獎兩名、三等獎兩名,另有獎品。
十一、組織與宣傳工作:
1、本部負責本次活動的所有組織工作;
2、本部召集信息委員開會宣傳并且宣傳部打版協助宣傳。
應用外語系團總支學生會新聞部
xx年3月
低碳校園生活行策劃書 篇3
一、活動背景:
1、大一新生剛剛踏進大學的校門,大學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鮮、美好,有太多的美麗值得記錄下來。通過“美麗校園我來拍”主題的攝影形式,可以形象地表達他們對校園的熱愛之情。
2、多年以后,也許記憶已經模糊,但在光與影交錯的瞬間被凝固下來的青春,仍將散發著揮之不去的青春魅力。也許我們的作品對光影和構圖的把握遠沒有職業攝影師那么精到,但我們真實的青春和對攝影的熱愛卻是我們一生中最珍貴的財富。
二、活動目的:
集中展示我院素質教育和專業教育取得的優秀成果,活躍校園文化氣息,培養愛校榮校的良好氛圍,展現我院學生的青春風采和精神面貌,同時展示參賽者的攝影技術、觀察和審美能力,為廣大在校攝影愛好者提供交流的機會與平臺,鼓勵新人新作。
三、活動主題:
“美麗校園我來拍”
四、舉辦單位:
主辦單位:
協辦單位:
五、征稿對象:
全院學生
六、活動時間:
作品征集時間:20xx年10月20日--20xx年11月10日作品評選時間:20xx年11月11日--20xx年11月15日頒獎時間:20xx年11月18日(星期五)
七、活動流程:
(一)前期宣傳:
1、由宣傳部繪制宣傳海報,在學院宣傳欄進行粘貼
2、廣播臺廣播
3、校園網上發布
(二)作品征集:
采取海報、公示欄等宣傳本次大賽活動事項并征集“美麗校園我來拍”作品
(三)作品展覽:
1、進行攝影展時安排學生會人員輪流坐崗;
2、組織老師、同學有序的參觀作品,保證作品不受損壞;
3、參展人員可相互交流,提上寶貴意見;
4、評比出優秀作品,以致獎勵。
(四)頒獎晚會:
1、邀請老師、公示同學;
2、學生會人員維持會場秩序;
3、公布作品,介紹作品,獲獎者感言。
(五)后期工作:
1、舉辦優秀作品網上攝影展;
2、公布獲獎名單,獲獎作品并在宣傳欄上展出一周;
3、對活動進行總結。
八、參賽事項:
1、大賽原則:
公平、公正、公開
2、作品要求:
(1)作品應當緊扣主題,充分表現輕院美的一面,拍攝形式與風格不限。
(2)作品必須為校園內拍攝的照片,人物、事件、風景均可,彩色、黑白均可,且為原創不得網上下載,以及不可進行后期處理。
(3)作品像素不得低于300萬像素
(4)單幅、組照(組照不得超過6張)均可,作品要附帶文檔說明,內容包括:作品標題、作者姓名、班級、聯系方式以及對作品的介紹(200-400字)
(5)參賽者應對投送作品擁有充分、完全、排他的著作權,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任何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等其他知識產權或專有權利,作品涉及的著作權、肖像權等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負
(6)本次活動不收費,所有作品一律不予退還,作品自留底稿,作者享有署名權,主辦方對所有作品有使用權;
3、作品收集方式
參賽同學統一將參賽作品洗成五寸大小,紙稿送至學生會辦公室
,電子稿打包發送至郵箱:
4、獎品獎項設置
最佳新聞獎榮譽證書+獎品
最佳新人獎榮譽證書+獎品
最佳肖像獎榮譽證書+獎品
最佳創意獎榮譽證書+獎品
最佳鏡頭獎榮譽證書+獎品
九、經費預算:
1、獎品元
2、宣傳海報元
3、會場布置元
4、機動費用元合計:元
十、活動負責人及聯系方式:
十一、人員安排:
負責本次活動的宣傳工作
負責收集整理參賽圖片
負責活動場地的布置,活動結束后的整理工作
負責借設備
負責對活動現場的拍攝以及新聞采集的報道
負責人員的聯系
負責評委、老師的邀請
分工的同時又要合作,保證活動的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