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科研管理制度(精選3篇)
小學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篇1
1.執行教學計劃,遵循課標、大綱要求,熟練地把握教材知識體系。
2.準時上課,尊重全體學生。課上不訓斥學生,妥善處理教師與學生的關系。
3.上課精神飽滿,教態自然大方,衣著整潔嚴肅,聲音洪亮準確,熱情地從事每個教學活動。
4.上課先要做好知識定向,發掘教學民主,啟發學生循序漸進地搞好教學活動。
5.重視復習舊知識,浸溶鞏固新知識,精講精練,即時反饋,注意學生的原有基礎,扎實提高學習成績。
6.上課前要復案,使教學活動組織熟練、節奏適當,當堂要布置作業,課后要回憶課上教學過程,寫好課后小結。
7.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課堂主要時間應給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主動活潑地學習。
8.合理使用教具,能上實驗課的`一定要上實驗課,寫好板書,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9.對學生的要求既要嚴格、具體,又要細致、耐心地研究的學習方法和學習心理,努力培養學習習慣,充分發揮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和人文素質。
10.用唯物主義的觀點和辯證的方法,注意結合本學科知識特點,理論聯系實際,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和養成教育。
11.上課教師要按時進教室(體育教師到操場)。
12.上課教師在上課時不得隨意離開教室(體育教師不得隨意離開操場)。
上課教師在上課時要負責學生安全,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小學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篇2
1、學校在開學初制訂好教師繼續教育計劃,平時組織并督促各位教師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教育部門組織的繼續教育學習并做好記錄。
2、學校把教師繼續教育學習考核納入教師個人月度和年度考核中。定期或不定期地檢查教師聽課記錄、繼續學習活動的記載,對繼續教育學習完成好的教師予以獎勵。
3、年底核對教師一年來繼續教育學習的課時量,要求達到規定的課時量,對超額完成的教師予以表揚和獎勵;對未完成繼續教育學習課時量的教師,幫助其尋找原因,教育并督促其今后積極參加繼續教育學習,應達到規定的`學時。
4、學校按學期填寫教師繼續教育證書,力求內容全面細致,然后上交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審驗。
5、學校鼓勵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積極參加其它各類繼續教育的學習,如外語、計算機、普通話的培訓和考核,更高一層次的學歷進修等。對獲得合格證書的教師予以獎勵。
小學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篇3
一、管理目標
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由校長主管,下設分管領導。通過制定學校科研管理制度,使學校教育科研工作在課題申報、中期管理、具體實施、獎勵等方面更加規范。
二、學習制度
1、加強理論學習,以理論學習促進自己的觀念轉變和認識的提高,
指導教育實踐和教育研究,為自己的科研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持。
2、學校為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研究能力創造條件,聘請有關專家來校指導課題的研究。平時加強與圖書館的`聯系,及時為課題研究的進行提供相關的資料和書籍。
三、申報制度
1、學校及時發布區級課題的申報信息,并組織力量做好課題立項、論證等工作。
2、9月份,學校組織教師進行課題申報,并認真填寫校級課題申報表,申報者要比較詳細地寫出課題研究的方案,由學校審核批準為校級重點和一般課題。
3、學校要求全體教師積極投入課題研究,特別是骨干教師、青年(40教師歲以下),要做到人人有課題。
4、申報課題的形式可個人申報,也可以教研組申報,個人參與合作共同研究。課題的研究內容要貼近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做到小而實,要服務于學校的重點課題。
5、一經申報,課題組的教師或個人要積極主動地進行研究,在課題研究過程中要上研究課。課題負責人對情報資料進行收集整理,課題一旦結題,要做好歸檔工作,按時完成結題報告。
6、課題實施時間超過一學期的,課題組要做好中期的自查及匯報。
7、學校每年撥出一部分經費用于教育科研,用于課題組購買圖書資料、問卷及資料的復印等其它所需的支出。
四、獎勵制度
1、為了推動學校教育科研工作,鼓勵廣大教職工參與課題研究,
學校每一年舉行一次校教育科研成果評獎,經有關專家及科研小組評120100審,獲成果一、二、三等獎的,在考核中分別獎勵元、元、8040元,鼓勵獎元。
2、教育科研在市、區、校級課題立項成功,校方向課題參與者發放課題開題獎,獎額視參與人數而定。教科研榮獲市、區級成果等第400300獎的課題組負責人獎元、元,其他組員視承擔課題的多少獎
200~100元不等。
3100200、在區、市、國家刊物上發表論文的獎勵為元、元、300元,在同等條件下可優先評為先進。文章在區、市會議上交流的
120~16030~60獎元。在校級匯報交流的獎元。
4、教育科研獲獎的將記入教師本人的業務檔案。
5、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學校將評選教科研個人先進。
6、學校每年組織一次科研研討會,進行科研成果的交流。
7、教科研成果評獎必須達到以下幾點要求:基本按時,案幾劃完成課題方案;論文符合課題研究報告的基本內容和要求;論文具有客觀性、準確性、可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