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用設施管理制度(精選3篇)
食品用設施管理制度 篇1
1.食品處理區應按照原料進入、原料處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應的流程合理布局設備、設施,防止在操作中產生交叉污染。
2.配備與生產經營的食品品種、數量相適應消毒、更衣、漱洗、采光、照明、通風、防腐、防塵、防蠅、防鼠、防蟲、洗滌以及處理廢水、存放垃圾和廢棄物的.設備及設施。主要設施易采用不銹鋼,易于維修及清潔。
3.有效消除老鼠、蟑螂、蒼蠅及其他有害昆蟲及其孳生條件。加工與用餐場所(所有出入口)、設置紗門、紗窗、門簾或空氣幕,如木門下設金屬防鼠板,排水溝、排氣、排油煙出入口應有網眼孔徑小于6毫米的防鼠金屬隔柵或網罩;距地面2米高度可設置滅蠅設施;采取有效“除四害”消殺措施。
4.配置方便使用的從業人員洗手設施,附近設有相應清洗、消毒用品、干手設施和洗手消毒方法標示。宜采用腳踏式、肘動式或感應式等非手動式開關或可自動關閉的開關,并宜提供溫水。
5.食品處理區應采用機械排風、空調等設施,保持良好通風,及時排除潮濕和污濁空氣。采用空調設施進行通風的,就餐場所空氣應符合GB16153《飯館(餐廳)衛生標準》要求。
6.用于加工、貯存食品的工用具、容器或包裝材料和設備應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無異味、耐腐蝕、不易發霉,食品接觸面原則上不得使用木質材料(工藝要求必須使用除外),必須使用木質材料的工具,應保證不會對食品產生污染,加工直接入口食品的宜采用塑膠型切配板。
7.各功能區和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操作臺、刀具、砧板等工用具,應分開定位存放使用,并有明顯標識。
8.貯存、運輸食品,應具有符合保證食品安全所需要求的設備、設施,配備專用車輛和密閉容器,遠程運輸食品須用符合要求的專用封閉式冷藏(保溫)車。每次使用前應進行有效的清洗消毒,不得將食品與有毒、有害物品一同運輸。
9.應當定期維護食品加工、貯存、陳列、消毒、保溫、保潔、冷藏、冷凍等設備與設施,校驗計量器具,及時清理清洗,必要時消毒,確保正常運轉和使用。
食品用設施管理制度 篇2
一、為加強我部設備設施大修的安全管理和完善生產工作區域的安全技術措施,確保大修期間的安全作業和大修后的安全正常生產,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適用于設備設施大修以及臨時停機搶修范圍。
三、在設備設施大修前,必須認真做好下列工作:
(一)部門必須明確大修內容,檢修開始時間和檢修完成時間。
(二)確定大修項目安全負責人或安全監督員和參加大修的人員。
明確大修項目安全負責人或安全監督員對參加大修的人員的安全監督、檢查、教育及防范措施負責。
大修項目安全負責人或安全監督員必須掌握大修人員的工種持證情況,技術素質狀況及身體、精神狀況,以便科學安排大修分工,進行安全警示。
(三)所有參加大修作業的人員必須熟悉檢修現場環境和安全作業條件,并擬定好安全防范措施。
(四)重大大修項目必須制定好安全預案,特別是對高空作業、懸空作業、平行交叉作業、停(供)電作業,制冷系統、運轉設備檢修起重作業及易燃易爆、易中毒、易腐蝕、易窒息部位的作業必須采取切實可靠的防范措施,向參加檢修的人員作技術交底,并部門經理簽署意見,工廠安全環保主管審批。
(五)設備設施大修的`安全用具和大修工具、器具應進行嚴格檢驗,確認安全可靠。
(六)必須堅持班前派班制度,明確工作內容,注意事項,安全防范措施,加強對班前大修人員的安全思想和防范意識教育,確定好聯保對子,做到大修項目安全措施到位,項目負責人不盲目指揮,檢修人員不違章冒險作業。
四、設備設施大修中應做好下列工作:
(一)進入大修崗位必須做好安全確認,確保無危險因素后方可作業。
(二)特殊工種崗位的大修作業,必須配備相應持證的作業人員。
嚴格按照安全要求作業。
(三)聯保對子要注重相互提醒、相互督促,自覺做到“四不傷害”。
(四)大修項目安全負責人或安全監督員必須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的檢查工作,對大修人員的安全作業狀態進行監督,及時制止違章作業行為,發現險情應及時停止大修作業,撤離人員,采取緊急處置措施,并及時向相關部門匯報。
(五)嚴格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杜絕酒后作業等行為。
(六)每天按大修進度以及大修完成情況做好大修記錄。
五、設備設施大修結束后,必須做好如下工作:
(一)拆除大修臨時設施,確保設備設施試運行的安全條件,保證安全通道暢通。
(二)臨時拆除的安全防護裝置應即時恢復,完善生產工作現場安全防護技術措施,做好清潔衛生工作。
(三)認真做好大修項目的總結工作并形成記錄。
食品用設施管理制度 篇3
一.項目經理、項目技術負責人,認真審查圖紙,熟悉施工和驗收規范、標準,依照施工圖紙,對各種管道、線路等非主體結構工程進行詳細的交底,明確施工要求、技術措施、質量標準、安全目標,確保工程施工安全。
二.各種管道的連接嚴格按照設計要求、施工和驗收規范規定執行,對管道連接對焊,由監理工程師、專業工程師進行檢驗,發現問題立即整改。
三.各種管道支架件安裝,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和有關規定,對管道位置要彈線放樣,支架件加工要按圖、按施工部位專業加工,確保管道支架及管道安裝達到質量、安全要求。
四.對預埋件應根據設計圖紙及規范規定,先設計后加工,確保預埋件加工質量、安全,為施工安裝創造良好的基礎。
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盡量減少工序間的相互干擾和影響,凡污染或損傷已完工部位的',在下道工序施工前必須采取有效的成品保護措施,接受監理單位審驗,審驗合格后才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六.預埋件、預留孔位置由中心線及實測標高嚴格控制,中心線嚴格執行“雙檢”制度,未經復核的中線不準使用,施工應進行測量確定預埋件、預埋孔洞的中心位置,外輪廓線要求精確到毫米。
七.在澆筑混凝土前,對預埋件位置再次進行檢查、調整,自檢合格后由質量工程師進行檢查,檢查合格后,由總工程師會同監理工程師、設計人員進行簽認合格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混凝土澆筑或振搗,不得隨意碰撞預埋件,并采取措施保證孔壁混凝土密實。
九、拆模時,要認真仔細,脫模后及時做好預留件的竣工測量,對孔口尺寸、孔壁垂直誤差超出規范要求的應盡早修復并隨時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