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業人員安全管理制度(精選8篇)
從業人員安全管理制度 篇1
一、從業人員安全管理制度
(一)公司駕駛員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及有關交通安全管理的規章規則,安全駕車。并應遵守本公司其他相關的規章制度。
(二)駕駛員須與公司簽訂聘書,聘用條件為:
1、須持有合法的駕駛執照;
2、年齡不超過60周歲;
3、取得道路運輸管理部門頒發的從業資格證;
4、經公司組織對其進行面試、理論和機械常識考核、道路駕駛技術測試合格。
(三)駕駛員的管理、宣傳、教育
1、本公司聘用的駕駛員應當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為貨主提供安全、及時、便捷、舒適的運輸服務
2、駕駛員應愛惜公司車輛,平時要注意車輛的保養,經常檢查車輛的主要機件。每月對自己所開車輛進行檢修,確保車輛,以保持車輛的清潔。駕駛員發現車輛有故障時要產即檢修。不會檢修的,應立即報告管理人員,并提出具體的維修意見。未經批準,不許私自將車輛送廠維修。
3、駕駛員對自己所開車輛的各種證件的有效性應經常檢查,出車時一定保證證件齊全,駕駛員連續駕駛不得超過四小時。
1
4、公司將不定時、經常性的`對駕駛員進行安全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和操作規程培訓,不參與培訓,不得上車。
5、適時組織對駕駛員進行安全教育,傳達交通管理部門的精神內容;督促駕駛員嚴格遵守交通法規,確保安全行車,杜絕事故發生。
二、車輛、設施、設備安全管理制度
(一)車輛的年度檢驗、上戶、轉籍、技術檢測、維護保養由公司負責組織實施。
(二)凡我公司的貨運車輛均應參加保險,投保險種包括:車輛損失險、第三者責任險、承運人責任險、駕駛員人身意外險。
(三)車輛必須具有良好的技術方可參加營運。
(四)車輛必生故障必須及時修復,特別是危及行車安全的重大隱患,如制動、轉向、輪胎、燈光裝置等。嚴禁車輛帶病出車。
(五)嚴禁超員、超載行駛,嚴禁客貨混裝,嚴禁超速行駛。
(六)車輛在運行途中,駕駛員應主動做好車輛的自檢自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七)車輛必須按規定位置停放,嚴禁在辦公樓前、加油站、八字坡、油庫、生活區亂停亂放。
三、車輛技術管理制度
為了保證營運車輛技術質量,防止事故發生,根據公司安全管理規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車輛檔案管理
1、新車行駛證、營運證、附加費證、購車發票、附加費收據復
2印件及車輛照片等有關行車資料交給公司,建立車輛基本情況檔案;
2、車輛駕駛員要每月將車輛的月行程里程、保養維修、肇事情況上報公司登記,由經理負責人核實后填寫車輛技術登記;
3、車輛重要部件如有改動,應將改動情況報公司登記備案;
二、車輛檢查
1、司機平時出車前后要做好檢查,嚴禁帶病營運,一經發現,視情況輕重進行處罰;
2、公司每季將定期或不定期的對車輛進行檢查,車輛技術狀況必須達到以下標準:
(1)車輛號牌齊全、清晰,安裝位置正確,無遮擋物;
(2)燈光、喇叭、雨刮器、觀后鏡等裝置齊全有效;
(3)發動機汽缸工作正常,無異響、漏油、漏水等現象;
(4)轉向裝置操作靈活,無過緊或過松現象,高速行駛時車輛不會出現跑偏或擺頭現象;
(5)制動系統良好,符合國家制動規范要求;
(6)車輛各種線路完好,接觸安全牢固;
(7)輪胎保持良好,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規定;
(8)其他部件符合安全行車標準。
3、公司營運部管理人員上路檢查車輛行駛情況時,在出示檢查證后,司機必須停車配合,如發現車輛狀況不佳的或違反公司安全管理規定的,管理人員有對車輛進行停駛、回場檢查的權力。
三、車輛保養和審驗
1、關于車輛等級評定、二級維護、年審。
(1)車輛每年必須進行等級評定和二級維護;
(2)車輛進行二級維護后,司機要將二級維護單交到公司備案;
(3)嚴禁車輛不進廠檢測而取得二級維護單等弄虛作假現象;
(4)車輛每年須進行一次等級評定。
2、按規定參加交警、運管部門組織的檢測、年檢、年審。
四、車輛報廢規定
1、報廢條件:
凡是車輛技術經濟情況達到下列條件之一者,應予以報廢。
(1)車輛超期使用,主要總成部件磨損腐蝕或嚴重損壞,性能工況嚴重下降,無修復價值;
(2)因事故造成主要總成或大部分零件嚴重損壞,無修復價值;
(3)經修理后仍達不到國家對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要求的;
(4)經修理和調整或采用排氣污染控制技術后,排放污染物仍超過國家規定的汽車排放標準的。
2、報廢程序
(1)司機申請報廢,經公司核準報市車管所批準,從批準之日起列入報廢車,停止營運。
(2)車輛申請報廢,經公司核準,三個工作日內把報廢車輛的有關證件交還給公司。
從業人員安全管理制度 篇2
1、機動車駕駛員管理
(1)駕駛員應是作風正派,組織紀律性強,身體健康的從業人員。
(2)駕駛員必須領取駕駛證、從業資格證,方可駕駛車輛。
(3)駕駛員的正常培訓由本人負責,定期培訓由本道路運輸經營者安全生產管理部門組織實施。
(4)發生不安全情況,應及時報告本道路運輸經營者安全生產管理部門,不準隱瞞事故真相,并積極配合事故的處理。
(5)駕駛員應服從調度,按照規定路線行駛,連續行車不準超過4小時,杜絕各種違章行為。
(6)駕駛員要認真做好車輛日常維護工作,保持車容整潔、文明駕駛,嚴格遵守交通規則,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
(7)車輛正常出車前,應將文明衛生與安全工作結合檢查。
(8)駕駛員必須遵守下列規定:①駕駛營運車輛時,須攜帶駕駛證、行車證、道路運輸證、從業資格證等其它證件。②不準轉借、涂改和偽造駕駛證、行車證、道路運輸證、從業資格證等其它證件。③不準將營運車輛交給沒有駕駛證和從業資格證的人駕駛。④不準駕駛與駕駛證、從業資格證車型不相符合的車輛。⑤未按規定審驗或審驗不合格的,不準繼續駕駛車輛。⑥飲酒后不準駕駛車輛。⑦不準駕駛安全設備不全或機件失靈的車輛。⑧不準駕駛不符合裝載規定的'車輛。⑨患有妨礙安全行車的疾病或者過度疲勞時,不準駕駛車輛。⑩駕駛車輛時不準吸煙、飲食、閑談、打手機或其它妨礙安全行車的行為。
2、機動車輛管理
(1)本道路運輸經營者所屬機動車輛由其駕駛員負責日常具體管理與考核,安全生產管理部門負責監督與考核,并參與交通事故的處理。
(2)機動車輛的年檢審,由本道路運輸經營者安全生產管理部門組織實施。
(3)認真執行春查和冬查的各項內容要求,嚴格車輛檢查制度,確保車輛安全運行。
(4)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做好日常維護和車輛換季保養工作,特別是冬季'四防'(防火、防凍、防滑、防事故)工作。
(5)遇有霧、雨、雪等天氣及路況不良,嚴格控制出車,若生產等急需可配備有經驗的2名駕駛員出車,以保安全和處理應急情況。。
(6)禁止私自用車,以車代步或將車輛亂停亂放。
(7)車輛調配人員要合理安排行車日程,做到行車前有交待,回庫后有檢查,嚴禁“三違”(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
從業人員安全管理制度 篇3
1、從業人員要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貫徹落實國家安全生產法規、政策及上級有關規定。
2、從業人員必須嚴格執行本崗位安全操作規程,遵守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
3、熱愛本職工作,學習鉆研業務、技術,熟練掌握本工種的操作技能。
4、認真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增強安全責任心,做到安全生產。
5、積極參加各種安全生產知識培訓學習、宣傳教育等活動,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6、正確使用和愛護安全防護設施、用品及用具。
7、及時報告本崗位或作業現場事故隱患。
8、在發生事故時要立即保護現場和向上級報告,并及時參與救援工作。
從業人員安全管理制度 篇4
(一)機動車駕駛員管理
(1)駕駛員應是思想作風正派,組織紀律性強,身體健康的從業人員。
(2)駕駛員必須領取駕駛證、從業資格證,方準駕駛車輛。
(3)駕駛員的正常培訓由本人負責,定期培訓由本道路運輸經營者安全生產管理部門組織實施。
(4)發生不安全情況,應及時報告本道路運輸經營者安全生產管理部門,不準隱瞞事故真相,并積極配合事故的處理。
(5)駕駛員應服從調度,按照規定路線行駛,連續行車不準超過4小時,杜絕各種違章行為。
(6)駕駛員要認真做好車輛日常維護工作,保持車容整潔、文明駕駛,嚴格遵守交通規則,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
(7)車輛正常出車前,應將文明衛生與安全工作結合檢查。
(8)駕駛員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①駕駛營運車輛時,須攜帶駕駛證、行車證、道路運輸證、從業資格證等其它證件。
②不準轉借、涂改和偽造駕駛證、行車證、道路運輸證、從業資格證等其它證件。
③不準將營運車輛交給沒有駕駛證和從業資格證的人駕駛。
④不準駕駛與駕駛證、從業資格證車型不相符合的車輛。
⑤未按規定審驗或審驗不合格的,不準繼續駕駛車輛。
⑥飲酒后不準駕駛車輛。
⑦不準駕駛安全設備不全或機件失靈的車輛。
⑧不準駕駛不符合裝載規定的車輛。
⑨在患有妨礙安全行車的疾病或過度疲勞時,不準駕駛車輛。
⑩駕駛車輛時不準吸煙、飲食、閑談、打手機或其它妨礙安全行車的行為。
(二)機動車輛管理
(1)本道路運輸經營者所屬機動車輛由其駕駛員負責日常具體管理與考核,安全生產管理部門負責監督與考核,并參與交通事故的處理。
(2)機動車輛的年檢審,由本道路運輸經營者安全生產管理部門組織實施。
(3)認真執行春查和冬查的各項內容要求,嚴格車輛檢查制度,確保車輛安全運行。
(4)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做好日常維護和車輛換季保養工作,特別是冬季"四防"(防火、防凍、防滑、防事故)工作。
(5)遇有霧、雨、雪等天氣及路況不良,嚴格控制出車,若生產等急需可配備有經驗的駕駛員(2人)出車,以保安全。
(6)特種車輛的使用,只準在執行任務時使用,不得載人、載物或任意它用。
(7)禁止私自用車,以車代步或將車輛亂停亂放。
(8)車輛調配人員要合理安排行車日程,做到行車前有交待,回場后有檢查,嚴禁"三違"(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
(三)營運車輛的檢修與維修
(1)貨運車輛的檢修與維修,應貫徹"及時、高效、優質、低耗和視情修理"的原則,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技術規范對貨運車輛進行定期維護,確保貨運車輛技術狀況良好。
(2)貨運車輛的維護作業項目和程序將按照國家標準《汽車維護、檢測、診斷技術規范》(GB18344)等有關技術標準的規定執行。
(3)結合車輛定期審驗的頻率,對貨運車輛定期進行車輛檢測,確保貨運車輛技術等級達到行業標準的要求。
(四)營運車輛的日常維護
(1)日常維護是保持車輛正常狀況的基礎工作,由駕駛員負責按照國家標準《汽車維護、檢測、診斷技術規范》(GB/T18344—20xx)執行。
(2)日常維護的主要內容:
①堅持"三檢"即出車前、行車中、收車后,檢視車輛的安全部件、連接的緊固情況。
②保持"四清"即機油、空氣、燃油濾清器和蓄電池的清潔。
③防"四漏"即漏水、漏油、漏氣和漏電。
④保持車容整潔。
(3)日常維護的具體作業內容:
①對汽車外觀、發動機外表進行清潔,保持車容整潔。
②對汽車各部潤滑油(脂)、燃油、冷卻液、制動液、各種工作介質、輪胎氣壓進行檢視補給。
③對汽車制動、轉向、傳動、懸掛、燈光、信號等安全部位和位置以及發動機運轉狀態進行檢視、校緊,確保行程安全。
(五)安全生產會議制度
1、"班前"或"班后"會,車輛等相關事務營運前或后,安全科必須組織從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確保道路運輸安全。
2、生產調度會,每天下午5:00~5:30召開,調度室主任主持。安全科講評當天的生產安全情況,對生產中存在的事故隱患,及時提出整改要求,并跟蹤落實。
3、周生產例會,周六下午5:30~6:30召開,本道路運輸經營者主管安全生產負責人主持。結合車輛營運等相關事務生產,針對性地對與會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學習。
4、月度生產會議,每月23日下午5:30~6:30召開,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組長主持,各部門負責人及領導班子成員參加。主要是研究安全生產工作。
5、安全生產專題分析會,根據安全生產情況,不定期召開,各部門負責人及領導班子成員和相關人員參加。
(六)駕駛員安全教育制度
1、加強安全思想意識和安全法制教育,使從業人員深刻理解生產與安全、安全與效益、安全生產與社會穩定、安全生產與家庭幸福的辯正關系,逐步糾正各種錯誤的觀點和認識,從而提高安全生產的自覺性和責任感。
2、搞好安全技術知識和技能教育,主要包括應掌握的業務知識和安全技能,真正把安全技術知識變成進行安全操作的本領。
3、做好典型事故教育。運用一些事故案例,結合本職工作崗位的實際進行教育,使從業人員在事故中吸取教訓,引以為戒,不斷提高安全生產意識。
4、認真組織學習上級有關安全生產文件的指示精神,對重要安全生產文件要在各種會上反復強調,大力宣傳,使從業人員真正理解和掌握。
5、強化安全教育,確保教育質量。堅持"事故三不放過"原則(弄清事故原因、責任人和群眾受到教育、防范措施),追究發生重大及其以上等級事故的原因、責任,給責任人必要的處罰。
6、對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要有計劃、有選擇、有目標,突出重點,體現效果。
7、注重教育形式,通過宣傳欄、知識競賽、觀看錄像、會議等形式,使安全教育生動活潑,寓教于樂。積極開展諸如"百日安全生產勞動競賽"、"文明優質服務勞動競賽"、"安全月"、"安全周"等形式的安全活動。
(七)安全事故報告制度
1、一旦發生安全事故,應采取補救措施,并按有關規定報告上級有關部門和當地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若發生特大行車事故并盡可能地協助公安交警維護現場,搶救傷員。
2、事故發生后,將事故的簡要情況立即報告本道路運輸經營者安全科,安全監督員應及時趕赴現場協助有關部門處理相關事務。
(八)消除安全生產事故隱患制度
1、對交通主管部門檢查發現的安全生產隱患整改事項,按時逐項予以整改、落實。
2、每月至少開展一次全面安全檢查,發現存在安全隱患立即通知整改,并立即抓好落實,及時消除。
3、駕駛員要定期做健康體檢及心理的職業適應性檢查。
4、每趟次出車前,要對車輛的安全性能進行全方位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排除,不消除隱患不得出車。
5、裝載貨物時,須檢查超載及危險品等情況,確認無誤后方可出車。
6、要不定時檢查駕駛員及車輛是否符合安全管理規定。
7、車輛經檢測、二級維護,查出的隱患要及時整改,整改不到位不得出車。
8、定期對車輛和辦公場所的消防器材、電路、車輛機件等進行自查自糾。
9、對安全隱患不及時整改的責任者給予從嚴追究。
10、建立健全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檔案,吸取經驗教訓,舉一反三,組織研究和探討新技術應用。
從業人員安全管理制度 篇5
一、總則
1、公司制定從業人員年度及長期的繼續教育培訓計劃,對駕駛員加強安全、職業道德教育和業務知識、操作規程培訓。
2、公司員工要認真學習國家有關道路旅客運輸的有關法律法規,堅決貫徹執行公司制訂的各項規章制度,從思想上充分認識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性。
3、公司每年定期舉行安全生產知識競賽和每季一次安全生產大檢查,以此增強每一個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和安全生產責任感,使公司員工的安全生產事故防范能力從根本上得到提高。
4、法律規定必須取得從業資格證才能上崗的公司員工都必須取得道路旅客運輸從業資格證才能上崗,對道路旅客運輸從業資格年審、年檢不合格的人員無條件下崗,直到重新取得從業資格證后才能持證上崗。
5、客運車輛駕駛員應當隨車攜帶道路運輸證、道路客運班線經營許可證、從業資格證等有關證件,在規定位置放置客運標志牌。
6、公司監督駕駛員、乘務員等有關人員執行運輸安全操作規程,及時查處和糾正違章操作行為,消除事故隱患。
7、公司建立客運行車日志,記錄日常維護、始發點(站)、中途停靠點(站)、終點(站)、停車時間、天氣和道路狀況及行車中發生的車輛故障、隱患、事故等。
8、公司對駕駛員進行日常管理和安全運營的全過程考核;對駕駛員運行安全狀況的適應性進行不間斷的考核,嚴肅處理違反法律、法規及安全操作規范的駕駛員,并將有關情況記錄在案。根據考核結果作出獎懲處理,并保證獎懲落實到位。
9、公司制定駕駛員告知制度,在駕駛員出車前進行問詢、告知、督促駕駛員做好車輛的維護和檢查,杜絕駕駛員違章駕駛,告知駕駛員道路狀況、天氣狀況及其他注意安全的事項。
10、根據車輛運行的時間和路線情況,采取有效措施,安排駕駛員定時休息,防止駕駛員連續駕駛時間超過4個小時。
11、單程在400千米以上、高速公路600千米以上的客運汽車,必須配備兩名以上的`駕駛員。
12、對經考核確認已達不到要求的駕駛員,予以調離或辭退,并將被辭退駕駛員的有關情況抄報相關主管部門。
13、如因運輸路途較遠,需在途中吃飯,絕對禁止駕駛員飲酒,不準在途中過夜。
14、公司對駕駛員實行動態考核,對違反交通條例和安全操作規程,發生行車事故的駕駛員,要及時認真進行處理。經考核不合格的駕駛員,及時解聘或調任其他工作。
二、駕駛員安全管理規定
1、公司及承包經營業主所選聘的駕駛員必須年滿25周歲以上,55周歲以下,身高1.6以上,持B1照以上,雙眼裸視達1.2以上,身體健康,無重大病史和傳染疾病;具有良好的思想和職業道德,無違法犯罪前科,無不良信用紀錄;有營運駕駛從業資格證書,從事駕駛工作三年以上,無重大特大責任事故記錄。簽訂聘用合同經公司會同相關部門培訓、技能考試和安全意識考核合格,發放準駕證后方可上崗。
2、聘用駕駛員須交信譽質量保證金20xx.00元人民幣(不計息)。依公司有關規章制度,可扣罰違反規定者的信譽質量保證金,并應及時補足其保證金。
3、所選聘的駕駛員必須同意并遵守下列行車安全管理違規處罰規定,如有違反,除自行承擔依法處罰外,公司另行扣罰其信譽質量保證金人民幣100元/次。
(1)嚴格遵守交通法規、規范、文明駕駛。
(2)駕駛車輛時,須攜帶駕駛證、行駛證、從業資格證、內部準駕證。不準轉借、涂改或偽造上述證件,不準將車輛交給其他人駕駛。
(3)駕駛員嚴禁無證開車和無令(調度令)開車。
(4)車未停穩不準開車門上下旅客,門未關好不得運行。
(5)嚴禁酒后開車,嚴禁駕駛帶病車輛,嚴禁超載、超速行駛,嚴禁在高速公路上上下旅客,嚴禁疲勞駕車,嚴禁賭氣開車,嚴禁空檔溜車。嚴禁穿拖鞋駕車,車輛行駛中嚴禁吃東西、閑談,嚴禁行駛中撥打接聽移動電話和觀看電視。
(6)駕駛車輛時必須嚴格遵守交通法規,做到各行其道,禮貌行車,不得長期占用超車道,信守職業道德。
(7)車輛加油時必須熄火,駕駛員應向旅客宣傳不準吸煙和禁帶明火,預防火災事故的發生。
(8)發生行車事故時,駕駛員須立即停車,搶救傷員,設好標志,保護現場,并及時向車隊及交警部門報告,聽候處理,不得開車逃逸或偽造現場。
(9)肇事駕駛員必須認真吸取教訓,寫出深刻檢討,服從公司的安排和處理。
(10)駕駛員必須參加公司和車隊的一切安全活動,如:出車會、安全活動及會議等,不得無故缺席。
從業人員安全管理制度 篇6
為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道路運輸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遏制交通事故發生,須做到:
1、駕駛員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嚴格遵守公司的相關規章制度。
2、根據公司安排,駕駛員必須準點達到公司,到公司后先去調度報到,晚點一小時之內罰款50元,超過一小時者罰款100元(現場交納)
3、駕駛員出車必須服從調度,對不服從者處以100元罰款。
4、駕駛員手機必須24小時開機,如因手機不通或本人不接聽而影響公司正常出車者,月底扣除安全獎,嚴重者扣發工資及追加處罰。
5、車輛回公司后,必須如實向例檢報告車輛情況,記清里程數,如發現不報告或報告不實者,當班駕駛員每人罰款100元(現場交納)
6、如發現路橋票有徇私舞弊者和倒賣燃油、貨物、車輛配件者,扣發當月工資,嚴重者予以辭退,并追究全部責任。
7、駕駛員在行車中發生交通事故,不報告當地公安交警部門及公司處理的`,其一切后果由駕駛員本人負責。事態發展,牽扯到公司派人處理者,其事故賠償視情況予以追究。
8、對交通主管部門檢查發現的安全生產隱患整改事項,按時逐項予以整改、落實。
9、每月至少開展一次全面安全檢查,發現存在安全隱患立即通知整改,并立即抓好落實,及時消除。
10、駕駛員要定期做健康體檢及心理的職業適應性檢查。
11、要不定時檢查駕駛員及車輛是否符合安全管理規定。
12、建立健全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檔案,吸取經驗教訓,舉一反三,組織研究和探討新技術應用。
13、對改變工種或離崗三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的職工必須重新進行班組崗位安全教育,對脫崗六個月以上的必須重新進行班組、崗位安全教育,才能上崗。
從業人員安全管理制度 篇7
為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從源頭控制危險貨物運輸事故的發生,把好從業人員管理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管理辦法》、《道路運輸從業人員管理規定》、《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編寫要求》(JT/T912-20xx)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本制度適用于公司范圍內所有從業人員,所有從業人員必須按照“一崗雙責”的規定,遵守《安全生產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并嚴格遵守公司的相關規章制度,服從公司的統一管理。
二、公司從業人員的安全管理工作由安全科、業務科、辦公室負責。
三、從業人員的招聘管理由業務科根據業務需要提交擬聘用從業人員的信息申請報公司管理層研究同意后,制作招聘公告、發布招聘信息及要求。公司安全科對應聘人員的資格進行審核,包括:危險貨物運輸從業資格條件、駕駛證、年齡、文化程度、身體條件、業務技術條件(駕齡、安全行車經歷)、酒駕記錄、超速20%—50%記錄、吸毒篩查記錄、違章違紀記錄、職業品行等。
四、經審核合格的駕押人員必須參加公司72學時的崗前培訓,經培訓考試合格的從業人員方可上崗。崗前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試用期滿正式錄用后,公司辦公室根據具體崗位確定其工資標準及其他相應的責權利,辦理社保。
五、安全科對從業人員的信息及從業資格證建檔管理,檔案內容包括:從業人員姓名、性別、年齡、準駕車型、取得駕駛證時間、從業資格證編號、家庭成員、身份證號碼、通訊方式、參加安全培訓教育學習和安全活動記錄、違法違章違紀處理情況、調離辭退記錄等,做到一人一檔。
六、從業人員必須參加公司組織的各類安全教育培訓,具體培訓內容、要求、記錄按照公司《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執行。危險貨物運輸駕駛員應按照規定每2年參加繼續教育。
七、從業人員應接受公司組織的安全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必須立即整改。公司安全科對從業人員發生的違法、違規、違紀行為進行糾正,并按照公司有關管理制度對其作出相應處罰,或責令其下崗參加安全教育培訓,并建立從業人員違法違章違紀情況記錄,記錄包括違章時間、地點、違章內容、違章處理等情況。
八、從業人員應保持良好的職業習慣和衛生習慣,定期做健康體檢及心理職業適應性檢查。
九、對不適合從事危險貨物運輸作業的從業人員應上報公司管理層審批,依據《勞動法》辦理調離或辭退,由公司辦公室提前一個月填寫辭退申請,分管領導批準后,辦公室以書面形式通知本人,闡明辭退理由,本人到公司結算工資待遇,辦理相關手續。調離的人員應進行轉崗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聘用從業人員有離職要求的,本人必須以書面形式提前一個月提出申請,經公司批準后,到期后方可與公司結算工資待遇。公司辦公室負責對從業人員的聘用、調離、辭退、辭職等作好記錄并妥善保存。
十、本制度自20__年九月一日執行。
從業人員安全管理制度 篇8
1.吸煙
①實驗室工作區內絕對禁止吸煙;
②點燃的香煙是易燃液體的潛在火種;
③香煙、雪茄或煙斗都是傳染細菌和接觸毒物的途徑。
2.食物、飲料及其它
①實驗工作區內不得有食物、飲料及存在“手-口”接觸可能的其它物質
②實驗室工作區內的冰箱禁止存放食物。專用存放食物的冰箱應放置在允許進食、喝水的休息區內。
3.化妝品
實驗工作區內禁止使用化妝品進行化妝,但允許并建議經常洗手的實驗人員使用護手霜。
4.眼睛和面部的防護
①處理腐蝕性或毒性物質時,須使用安全鏡、面罩或其它保護眼睛和面部的防護用品。
②工作人員在實驗室的危險區內不要佩戴隱形眼鏡,除非同時使用護目鏡或面罩。
③使用、處理能夠通過粘膜和皮膚感染的試劑,或有可能發生試劑濺溢的情況時,必須佩帶護目鏡、面罩或面具式呼吸器。
5.服裝和個人防護裝備
①應穿著符合實驗室工作需要的服裝,工作服應干凈、整潔。當工作中有危險物噴濺到身上的可能時,應使用一次性塑料圍裙或防滲外罩。有時還需要佩戴其它防護裝備如:手套、護目鏡、披肩或面罩等。
②采血員和其他需要接觸病員的工作人員,在接觸病員時需穿實驗服或工作服。
③個人防護服裝應定期更換以保持清潔,遇被危險物品嚴重污染,則應立即更換。
④不得在實驗室內設值班床,嚴禁在實驗室內住宿。
6.鞋
在工作區內,應穿舒適、防滑、并能保護整個腳面的鞋。在有可能發生液體濺溢的工作崗位,可加套一次性防滲漏鞋套。帆布鞋可吸收化學物品和有傳染性的液體,所以最好穿皮革或其它防滲漏的合成材料的鞋。
7.頭發和飾物
留長發的工作人員應將頭發盤在腦后,以防止頭發接觸到被污染物和避免人體脫屑落入工作區。頭發不得垂肩,應與離心機、切片機等正在運轉的器械保持一定距離
8.胡須
蓄有胡須的男性工作人員必須遵守上面第7項的規定。
9.洗手
實驗室工作人員在脫下手套后、離開實驗室前、接觸患者前后、以及在進食或吸煙前都應該洗手。接觸血液、體液或其它污染物時,應立即洗手。
10.用口移液
所有實驗室操作禁止用口液移,應使用助吸器具。
11.銳利物品
謹慎處理針頭、解剖刀、和碎玻璃等銳利物品。使用后的針具不要折斷、彎曲、破損、重復使用或用手重裝在針管上。一次性注射器上的針頭用后不要取下。銳利物品應立即放置在專用銳器盒內,在完全裝滿之前或48小時之內更換。
12.隔離措施
接觸患者時,實驗室工作人員應遵守醫院的隔離措施。
13.工作環境
①“清潔”區和“非清潔”區
根據實驗室的具體工作情況由科主任選擇并確定“清潔”和“非清潔”工作區,在清潔區和非清潔區之間設“緩沖室”。被指定為“清潔”的區域,則應努力保持清潔,如采取預防措施,防止電話、視頻顯示器終端、鍵盤、門柄及其它經常被手或手上的手套觸摸的物品的污染,要求工作人員在觸摸設備(如計算機鍵盤及電話的保護罩等)前取下手套,制定儀器設備和工作面的常規消毒和清潔制度和對嚴重污染的緊急處理措施辦法。
被指定為“非清潔”的區域,允許戴手套接觸所有物品(如電話、門柄、計算機終端和其它物品),所有這些物品的表面都認為是不清潔的。未戴手套的人員如果使用該區域內的電話、計算機終端或其它設備,應該戴上手套,或在使用后立即徹底洗手。
“清潔”和“非清潔”區都應保持整潔。實驗臺至少應每天清潔、消毒一次,如有必要可以多次清洗、消毒。在處理濺溢的樣品或嚴重污染的工作面時,應戴上手套和其它個人防護裝備、使用相應合適的清潔劑清除所有的濺溢物。
②冰箱、冷凍柜、水浴和離心機應該定期清洗和消毒(時間由科主任來決定),在發生嚴重污染后應立即進行清洗和消毒。進行清洗、消毒時要戴上手套,穿上工作服或其它合適的防護服。
③外衣:外衣(實驗服、工作服、和圍裙)應懸掛在遠離散熱器、蒸汽管道、供暖裝置、以及有明火的地方,不要掛在壓縮氣瓶或滅火器上,也不要掛在門的玻璃隔板上,妨礙視線。“清潔”的和“非清潔”的個人防護服要分開存放。
④垃圾處理:每天至少清理垃圾一次。
⑤裝飾:不得在電燈、燈座或儀器上進行裝飾,更不要使用電子裝飾物、蠟燭、圣誕樹等有引起火災危險的裝飾品。
⑥為便于清潔消毒,實驗室內不應有織物裝飾的用具或椅子。
⑦個人物品:實驗工作區不得存放個人物品,如錢包、外套、皮靴、咖啡杯、運動服、預包裝的食品和藥品等。
⑧實驗室內應配備應急設備,如應急洗眼裝置,酒精等消毒用品;應安裝非手觸式洗手裝置及防蚊蠅裝置,應定期投撒滅蟑螂、老鼠的藥物。
⑨用后的廢棄物品:實驗工作區內的用后廢棄物品存量不要太大。具危險性的液體如酸或堿性液體應放在視平線以下。較大的廢棄物容器應靠近地面存放。
⑩出口通路:實驗室的出口和通道必須保持暢通無阻,不準堆放物品、垃圾、裝置、或設備。安全門必須保持暢通,不得堵塞。
注意:無論任何時間、何種原因都不得阻塞通往滅火器、火警箱、防火毯、安全淋浴或出口的道路。
14.玻璃器具
操作玻璃器具時應遵循下述安全規則:
①不使用破裂或有缺口的玻璃器具。
②不要用猛力取下玻璃試管上的塞子,粘緊的試管可用刀切開分離。
③接觸過傳染性物的玻璃器具,清洗之前,應先行消毒。
④破裂的玻璃器具和玻璃碎片應丟棄在有專門標記的、單獨的、不易刺破的容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