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管理制度(精選3篇)
護理管理制度 篇1
一、護理部按《護理人員考評標準》每季度一次對護士長及各級護理人員的工作品德進行考評,考評方法:先自評,再由考試考評小組總評,按百分制計分,再由護理部過目后登入匯總表,以進一步督促護理人員的工作自覺性和主動性,分值作為晉升年終考評參考。
二、每年終按優職、稱職、基本稱職、不稱職對各級護理人員綜合評定,作為骨干培養晉升的.依據。 附:護理質量管理目標:
1、護理技術操作合格率:≥95%
2、基礎護理合格率:≥95%
3、特護、一級護理合格率:≥95%
4、護理表格書寫合格率:≥95%
5、規章制度管理:≥95%
6、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7、消毒器械消毒滅菌合格率:100%
8、褥瘡、紅臀發生率:0
9、每百張床單護理嚴重差錯發生次數:≤0.5
10、年護理事故發生次數:0
11、服務態度滿意率:≥90%
12、整體護理病房工作質量評價標準: 病房床位數與崗位護士數之比:≥1:0.4 護士的職責和分工科學合理,非護理工作不能占用護士人力 病人基礎護理合格率達到95%
護士應用護理程序護理病人,其工作應達到:
a:入(住)院評估與病人狀況符合率≥90%
b:護理問題(診斷)符合率≥90%
c:護理措施符合率≥95%,實施率達100%,并進行效果評估
d:護理宣教計劃覆蓋率≥95%
e:護理文書書寫與實際護理過程相符(上述各指標應從病人和病歷雙方面對照檢查
病人對護理工作滿意率≥95%
護理管理制度 篇2
1.工作人員按要求著裝上崗,衣帽整齊,出入工作間要換鞋入室。
2.工作人員必須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和各種技術操作規程。
3.嚴格劃分污染區、清潔區、無菌區,做到工作區與生活區分開,污染物品與清潔物品分開,初洗與精洗分開,未滅菌物品與滅菌物品分開,清潔區與污染區采取單線行走,不可逆行。
4.回收物品與發放物品應分車、分人進行,凡有濃血的器械物品需由科室洗滌、清潔后交換。凡傳染患者用過的物品必須經高效消毒劑消毒后再與供應室對換。
5.每日更換消毒液,并對消毒液濃度進行檢測。
6.嚴格執行工作人員手的消毒。
7.每月對空氣、無菌物品、消毒液、臺面及工作人員的`手進行細菌培養,結果存檔。
8.對一次性輸液器、注射器、針頭進行定期抽樣熱原檢測。檢測結果存檔,符合監測標準后方可投入臨床使用。
9.每日認真清點急救物品和檢查基數物品儲備量,做到供應及時。
10.定期檢查各種儀器設備,確保使用安全。
11.做到按時下收下送,服務主動熱情,深入臨床第一線征求意見,不斷改進工作。
護理管理制度 篇3
燒傷病房特點是:病人來勢急,病情重,變化多而迅猛,病程長。因而燒傷護理是一項十分重要而又復雜的工作,護理質量的好壞除與護理專業技術的熟練程度有關外還與責任心有關。為了規范燒傷病房的護理工作,特制定本管理規定,請悉遵照執行。
一、組織管理要求
1、外科病房內附設的燒傷病房,可根據病人多少,病情輕重,分若干護理小組,由組長統一計劃安排工作。專設的燒傷病房,如設25張床位,應配備19名護士,4名衛生員,要求人員安排機動靈活,必須重視大面積燒傷病人,也不可忽視小面積燒傷病人的治療和護理。
2、要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及各項規章制度。
3、經常進行醫德和護士素質教育,樹立愛護病人的觀點,注意做好殘傷病人的'心理護理,盡量解除病人的身體和精神痛苦。
4、燒傷病房在人力配備上要適當考慮知識水平、體質、技術能力等。
二、業務管理要求
1、要組織護理人員進行業務學習,使之熟練地掌握各個階段的護理特點,如休克期護理、感染期護理、切痂期護理、植皮手術前后護理。此外,還要掌握創面護理辦法,如暴露療法、包扎療法等。
2、燒傷病人的痛苦重、病程長、治療處理多,因此,要求護士素質好,操作輕柔,態度和藹,并掌握病人的思想情緒和心理變化,做好精心護理。
3、要有完善、性能良好的搶救設備。
4、物資配備應齊全,要有計劃地安排和準備器材,保持充裕的儲備量,特別是無菌被服和敷料包等,以保證成批燒傷病人的搶救。
5、嚴格執行各項消毒隔離常規,以降低病房交叉感染率。
6、要認真做好病人的飲食管理,保證病人必要的營養攝入量。護士應掌握不同燒傷面積對熱量與蛋白質的需要量,以及計算方法,并應了解病人的心理狀況,生活習慣,胃腸功能等,以供應適宜的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