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心理咨詢室管理制度(精選7篇)
小學心理咨詢室管理制度 篇1
一、咨詢人員應做到熱愛祖國,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熱愛學校心理咨詢專業工作;熟悉并認真遵守國家《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婦女兒童權益保護法》等有關法律、法規,恪守心理咨詢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道德規范。
二、咨詢人員應嚴格按科學態度和專業要求工作。必須接受規范的專業培訓、努力鉆研有關理論,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探索工作規律;還必須熟悉學校的各種教育策略,了解本校學生的特點和心理狀況,將學校心理咨詢專業要求和學校實際相結合,有效地開展工作。
三、咨詢人員要用學生理解的語言,向來學生解釋本校心理咨詢工作的性質和范圍,以及來學生的自身權利,助學生正確認識心理咨詢的意義。
四、咨詢人員必須平等對待學生、信任學生,在與來學生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開展工作。要特別注意尊重來學生的人格尊嚴,保護來學生的正當權益;從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出發,真誠對待來學生,接納對方的各種知識情感困擾,對他們需求達到同感的理解,立足于全面發展助對方解決問題;尊重學生自愿接受服務的權利。
五、咨詢人員應遵循教育發展的規律向學生提供助,立足于啟發學生自己認識自己,自己接納自己,自己助自己,自強自立,健康成長。
六、咨詢人員必須嚴格遵守保密原則。保護學生的隱私和其他秘密;對學生的有關資料、案例予以保密,單保管,不列入學校其他檔案;只有在專業需要和必須會診時,才能和其他專業人員討論來學生的案例;不得將學生的案例作為談話資料;在研究和寫作中需要引用學生的資料時,必須隱去可能辨認出來學生的有關信息;通常情況下,不得向學校其他人員及家長透露學生的秘密;出于保護學生的安全、防止意外事件發生以及需要爭取其他人員助,必須向有關人員提供學生心理咨詢資料時,要向能負責、能保密和有權力、有能力解決相應問題的人員提供,同時注意保護學生的安全并使他們感到安全,不進一步擴散有關信息。
七、咨詢人員在工作中需要使用心理測驗時,必須遵守中國心理學會心理測量專業員會頒布的《心理測驗工作者道德準則》,按心理測驗的規范進行,不濫用心理測驗,科學、客觀地使用測驗結果。
八、咨詢人員在助學生的過程中,應努力動員與爭取教師和家長的配合與支持,必要時要對他們做耐心細致的'工作,努力建立有利于學生發展的理性社會支持系統;在向教師和家長提供資料、建議及分析學生情況時,要以保護學生、促進學生發展為出發點;咨詢人員要注意積極地和學校教職員工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九、咨詢人員必須了解中學生心理咨詢的局限性和自身的局限性,在自己的職責和能力范圍內開展工作;對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必須及時轉介,推薦其他合適的專業人員予以解決,或建議學生到校外相關部門接受咨詢或治療,轉介時要耐心做好學生的工作,不給他們增添心理負擔;對學生提出的超越自己職責范圍的要求,不能予以滿足。
十、咨詢人員必須始終注意保持和來學生關系的純潔性,不得與來學生及其家長建立心理咨詢和教育關系以外的任何其他關系,不得收受學生及其家長任何物質報酬和饋贈。
小學心理咨詢室管理制度 篇2
1、心理咨詢室的服務對象為本校全體師生。
2、心理咨詢室的主要服務內容包括:
(1) 為來訪者提供心理測試和結果分析,以幫助學生認識自我、發掘潛能。
(2) 為個別有心理困擾的來訪者進行鑒別、疏導、調整。
3、咨詢員應當嚴守職業道德,尊重來訪者,對咨詢內容有保密的權利和義務,確保來訪者的權益不受侵犯。
4、咨詢員應本著真誠、尊重、溫暖、負責的原則,對來訪者提供最大程度的幫助。
5、咨詢員若遇到自己不能處理的問題,應明確告訴來訪者。
6、咨詢員有權拒絕不屬于咨詢內容的.要求。
7、每次咨詢結束后,咨詢員應及時整理咨詢記錄,分類存檔。
8、當班咨詢員應提前做好準備工作,營造安靜、舒適的咨詢環境。
9、咨詢員應愛護咨詢室的物品,保持好咨詢室衛生。
10、嚴禁隨意帶領無關人員進入咨詢室及翻閱咨詢檔案。
11、咨詢員若因各種特殊情況不能按時到崗,應提前請假,并安排其他人員代班。
小學心理咨詢室管理制度 篇3
一、認真貫徹上級主管部門的有關精神,加強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滲透到德育工作中去。
二、教師要為人師表,言傳身教,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必須首先做到。
三、班主任工作要扎實,要成為學生發展健康心理的`啟迪者和榜樣,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結合起來,在指導班集體和團隊工作中,要發展學生良好的自我意識,培養自主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四、心理輔導室輪值人員要熱情接待學生和家長來訪,進行個別輔導,隨時保密,并做好記錄。
五、切實開展好咨詢信箱心理熱線,接受不愿當面咨詢的學生的咨詢,并做好記錄。
六、大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去提高認識,全面促進心理素質。
七、搞好宣傳板報,用黑板報集中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
八、定期對學生進行心理測驗,并做好家長學校心理教育工作。
九、建設好校園環境,使學生有良好的校園心理環境。
小學心理咨詢室管理制度 篇4
一、心理咨詢室位置:
基于心理咨詢的特殊性和保密性要求,心理咨詢室不宜設在學校辦公中心或人員來往頻繁的地方,但又要方便學生進出,宜設在比較偏僻的地方。在學校領導的精心安排下,我校心理咨詢室設于三樓。方便學生進出且相對較為安靜隱秘,通風采光效果較好。
二、心理咨詢室的管理:
(一)心理咨詢室采用預約制度,來訪者應在預約時間段內提前通過電話或到心理咨詢室與咨詢老師預約咨詢時間,以保障咨詢工作有序進行。
預約時間:上午8:00至11:30(學生可在此時間段內通過電話預約或到心理咨詢室內進行咨詢。)
咨詢時間宜定在晚自習時段,如有不便,與咨詢老師商量其他時間段咨詢。
(二)做好日常心理咨詢(面談咨詢、電話咨詢、信件咨詢)工作和提供心理咨詢服務;做好對來訪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做好咨詢輔導記錄。
(三)咨詢員應當嚴守職業道德,尊重來訪者,對咨詢內容有保密的權利和義務,確保來訪者的權益不受侵犯。
(四)咨詢員應本著真誠、尊重、溫暖、負責的原則,對來訪者提供最大程度的幫助。
(五)咨詢員若遇到自己不能處理的問題,應明確告訴來訪者。咨詢員應對來訪者的有關資料、檔案予以保密;如采用案例教學、科研或寫作時,應適當隱去那些可能會據以辨認出服務對象的有關信息。
(六)咨詢員有權拒絕不屬于咨詢內容的要求。在心理咨詢過程中,如發現咨詢員有危害其自身生命和危及社會安全的情況,心理咨詢工作者有責任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意外事件的發生。
三、心理咨詢室工作職責:
(一)協助班主任對適應不良學生的早期發現、原因分析,并實施個別或團體咨詢與輔導;
(二)負責定期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檢測,建立心理健康檔案;
(三)通過各種途徑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對有嚴重心理障礙的學生,及時轉介到心理治療機構;
(四)定期向學校提供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信息,及時提出改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建議。
四、心理咨詢室保密制度:
(一)心理咨詢老師必須為來訪者保守秘密,不得泄露來訪者的個人信息。
(二)心理咨詢老師必須向求助者說明心理咨詢工作的保密原則,以及應用這一原則的限度。
(三)在心理咨詢工作中,心理咨詢老師發現來訪者有危害自身及他人的情況,必須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意外發生,同時應將有關保密信息的暴露程度限制在最低范圍之內。
(四)心理咨詢老師嚴格管理、保存心理咨詢工作的相關材料,包括個案記錄、信件和其他資料……
小學心理咨詢室管理制度 篇5
一、心靈驛站是為全體學生提供心理咨詢服務的專門場所,需要保持安靜、整潔、舒適。任何人不能在心靈驛站附近大聲喧嘩,吵鬧。
二、心靈驛站要注意積累典型的個案資料,建立完整的輔導記錄,并嚴格保密。
三、學生心理檔案、咨詢的內容一律保密,非工作人員未經允許不得進入心靈驛站。
四、心靈驛站開設的一條心理熱線。為需要的學生提供心理援助。
五、心靈驛站逢周一、周晚晚上對全校學生開放,由專職心理老師值班,建立“預約優先”的服務制度,優先約見有預約的學生。
小學心理咨詢室管理制度 篇6
1、心理咨詢師必須態度熱情、工作細致和認真,不得遲到、早退,要按時到崗接受咨詢者來訪。
2、本著“積極、自信、樂觀、向上”的健康心理狀態以誠相待,傾情相助,引導來訪者自助。
3、保持室內環境整潔,優美、舒心,營造溫馨的空間。
4、尊重學生人格,保護學生的隱私,切實履行保密原精品文檔,超值下載則,對有較為嚴重心理障礙的學生,必要時可通知學校和家長,取得支持和配合。
5、做好有關材料的存檔工作,及時整理。
6、充分利用課內和課外時間、提高“心理咨詢室”的`開放率、使用率。
7、心理咨詢室開放時間為周一至周五每天中午12:00~13:00。
8、每天的心理輔導老師按具體的工作安排進行值班。
9、工作完畢,關好門窗、做好安全保衛工作。
小學心理咨詢室管理制度 篇7
心靈驛站是我校是為全體學生提供心理咨詢的專門場所,由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小組的教師專門負責,須遵守以下管理制度:
一、心靈驛站是為全體學生提供心理咨詢服務的.專門場所,需要保持安靜、整潔、舒適。任何人不能在心靈驛站附近大聲喧嘩,吵鬧。
二、心靈驛站要注意積累典型的個案資料,建立完整的輔導記錄,并嚴格保密。
三、學生心理檔案、咨詢的內容一律保密,非工作人員未經允許不得進入心靈驛站。
四、心靈驛站開設的一條心理熱線。為需要的學生提供心理援助。
五、心靈驛站逢周一、周晚晚上對全校學生開放,由專職心理老師值班,建立“預約優先”的服務制度,優先約見有預約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