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管理制度(精選8篇)
記錄管理制度 篇1
煤礦飯堂物品進出檢查驗收制度
1.目的
為了確保各類食品符合國家衛生標準,使用職工有個良好的生活條件和環境特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適用于眾興公司一煤礦
3.物品入出庫內容
3.1對面粉出庫管理
3.2各類肉品的入出庫管理
3.3各類蔬菜出入庫管理
4.各類物品檢查、驗收制度
4.1物品進出庫必須嚴格按照本制度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做到帳卡、物相符。經分礦抽查和不定期現場檢查,發現一次帳卡、物不相符時,按公司制度罰主管負責人50元,當班炊服人員每人30元,同時在月均按機動員工處理;
4.2物品存放必須分類整齊,面粉油類、蔬菜類、生熟食品類,均按《國家衛生法》規定要求逐項存放,不能混合,發現一次對各類物品存放不整齊或混合存放時,對食堂管理員罰款30元,當班炊服人員每人20元,當月考核按機動遇工處理;
4.3庫存面、米食品在鼠、蟲害時,對食堂管理面直接罰款50元后限期處理整改,否則加倍處罰后待崗;
4.4購進的蔬菜和肉食品,一旦發現有毒變和腐爛現象后,繼續售給職工者,將從重處罰,發現一次罰食堂管理員100元,各炊服人員每人50元后均按機動員工處理,情況嚴重時按待崗處理;
4.5不論任何物品,食堂管理員購進入庫或出庫時,均由當班炊服人員按所購進數量或出庫數量核實后雙方簽字,對未簽字的條據不得入帳。
4.6要保持良好的食品設備、設施、個人和公共場所衛生,確保職工身心健康和良好的生活條件與環境,爭創甲級職工食堂。
記錄管理制度 篇2
為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及《疫苗流通及預防接種管理條例》,進一步加強學校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認真執行接種證查驗制度,規范學校內預防接種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查驗接種證工作程序:
一、在新生招收通知或報名須知上應告知兒童家長或監護人憑預防接種證入托、入學的具體要求和有關事項,每年秋季開學報名時,要對新入托、入學的幼兒和學生進行預防接種證查驗工作,平時還需對新轉入的幼兒和學生開展查驗工作。
二、預防接種證所查驗的疫苗為納入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目前包括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二聯疫苗,乙肝疫苗、麻疹疫苗,今后隨國家免疫規劃疫苗范圍的擴大而增加相應查驗的疫苗種類。
三、幼兒、學生在辦理入托、入學手續時,其家長或其監護人必須出示預防接種證。
四、開學報名時,要將幼兒、學生各種疫苗免疫劑次和國家免疫規劃的免疫程序,判斷幼兒、學生是否完成全部規定劑次的疫苗接種,并將有關信息放入學籍檔案或健康檔案,查驗完畢,預防接種證交還兒童家長保存。
五、對無預防接種證或未完成國家免疫疫苗全程接種的幼兒、學生將其接種信息及時登記,并告知無預防接種證的孩子家長或監護人到原接種的預防接種單位補辦預防接種證,有證但未完成免疫規劃全程接種的孩子家長或監護人到當地預防接種單位補種。
六、我校逐漸將查驗預防接種證列入經常性工作,建立健全有關管理制度,加強日常性督導檢查,對因落實查驗預防接種證制度不力而導致學校相關傳染病暴發流行的,要依法嚴肅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記錄管理制度 篇3
1、索要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和供貨商營業執照復印件。
2、索要食品生產許可和經營許可證明文件復印件。
3、索要保健食品批準證書復印件和企業產品質量標準復印件。
4、索要保健食品出廠檢驗合格報告復印件。
5、每收到一批貨物,如實查驗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批號、保質期等內容;
6、查驗預包裝食品上的標簽:
1)名稱、規格、凈含量、生產日期;
2)成分或配料表;
3)生產者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
4)保質期;
5)產品標準代號;
6)貯存條件;
7)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在國家標準中的通用名稱;
8)生產許可證編號。
7、如實記錄供貨者的聯系方式、進貨日期;
8、如銷售進口食品,查驗進口食品的合法證明;供嬰幼兒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輔食品,其標簽還應當標明主要營養成分及其含量。
9、購進食品時,如實記錄進貨臺賬:食品名稱、購貨時間、規格(品種)、數量、供貨方名稱及其聯系方式、相關檢驗報告的時間、食品保質期等;
10、銷貨臺賬應如實記錄銷售食品名稱、銷售時間、規格(品種)、數量、購貨方名稱及其聯系方式等情況;
11、進貨臺賬和銷貨臺賬保存期不得少于兩年;
12、將進貨票據、發票、檢驗報告等易于丟失的憑證在每次進貨后及時粘貼于臺賬上。
記錄管理制度 篇4
1、原始記錄是填寫試驗報告的依據,是衡量檢測水平的`第一手資料,是試驗結果收集、整理、分析的基礎。
2、原始記錄必須如實記錄檢測結果,不允許更改。
3、原始記錄內容填寫應該完整并和委托單相等,字跡端正、清晰,嚴禁用鉛筆或普通圓珠筆填寫。
4、原始記錄如有筆誤,確需更改,應在作廢數據上劃兩條水平線,將正確數據填寫在上方。
5、主要儀器設備使用情況,應如實記錄在《儀器設備使用記錄本》上,并記錄試驗項目、內容和日期。
6、原始記錄定期整理、裝訂、存檔。
7、原始記錄屬保密資料,查閱必須按規定辦理查閱手續。
8、違反本制度,視情節輕重以處罰。
記錄管理制度 篇5
(一)主任辦公會議
內容:傳達、學習上級文件、批示,檢查分析單位工作,對重大事宜做出決議。
人員:正、副職,主任助理。
時間:每月一至二次。
(二)行政會議
內容:交流、檢查、布置部門工作,討論、協調日常工作。
人員:全體行政人員及工會主席。
時間:每月一次。
(三)周前例會
內容:學習。通報、交流工作情況。
人員:全體教職工。
時間:兩周一次。
(四)專題會議
內容:根據工作需要確定。
人員:與專題有關的教職工。
時間:不定期。
(五)全體教職工會議
內容:安排、總結學期或學年工作,對重大決策進行表決。
人員:全體教職工。
時間:半年一次。
(六)政治、業務學習會
內容:根據形勢要求、上級指示、單位計劃確定。
人員:全體教職工。
時間:不定期。
記錄管理制度 篇6
1、巡視值班記錄表每班記錄一次,電氣設備運行記錄、每半天記錄一次,設備運行記錄表(空調系統)每班記錄一次,由相關專業的管理員檢查后每月月底將表格匯總交設備設施組組長存檔。
2、設備維修保養記錄由維修人員填好后交班組長,相關專業的'管理員審查后簽名,每月月底將記錄表格匯總交設備設施組組長存檔。
3、巡查簽到表每日均由當值員工巡查設備后簽名,由相關專業的管理員抽查監督,月底匯總后交設備設施組組長存檔。
4、巡視值班記錄表每日由當值員工填寫,每周經物管部經理簽名后交設備設施組組長。
5、值班表每月月底由維修班長填寫,物管部經理審閱后交設備設施組組長。
6、設備檢查必須認真、仔細,記錄須填寫認真、字跡清晰。
7、所有記錄必須按時完成,不準弄虛作假。
記錄管理制度 篇7
為規范食品采購索證索票、進貨查驗和采購記錄行為,保障公眾餐飲安全,根據《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指定經培訓合格的專(兼)職人員負責食品、食品添加劑及食品相關產品采購索證索票、進貨查驗和采購記錄。專(兼)職人員應當掌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法律知識、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基本知識以及食品感官鑒別常識。
二、采購食品、食品添加劑及食品相關產品,應當到證照齊全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或批發市場采購,并應當索取、留存有供貨方蓋章(或簽字)的購物憑證。購物憑證應當包括供貨方名稱、產品名稱、產品數量、送貨或購買日期等內容。長期定點采購的,與供應商簽訂包括保證食品安全內容的采購供應合同。
三、從生產加工單位或生產基地直接采購時,應當查驗、索取并留存加蓋有供貨方公章的許可證、營業執照和產品合格證明文件復印件;留存蓋有供貨方公章(或簽字)的每筆購物憑證或每筆送貨單。
四、從流通經營單位(商場、超市、批發零售市場等)批量或長期采購時,應當查驗并留存加蓋有公章的營業執照和食品流通許可證等復印件;留存蓋有供貨方公章(或簽字)的每筆購物憑證或每筆送貨單。
五、從流通經營單位(商場、超市、批發零售市場等)少量或臨時采購時,應當確認其是否有營業執照和食品流通許可證,留存蓋有供貨方公章(或簽字)的每筆購物憑證或每筆送貨單。
六、從農貿市場采購的,應當索取并留存市場管理部門或經營戶出具的加蓋公章(或簽字)的購物憑證;從個體工商戶采購的,應當查驗并留存供應者蓋章(或簽字)的許可證、營業執照或復印件、購物憑證和每筆供應清單。
七、從食品流通經營單位(商場、超市、批發零售市場等)和農貿市場采購畜禽肉類的,應當查驗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原件;從屠宰企業直接采購的,應當索取并留存供貨方蓋章(或簽字)的許可證、營業執照復印件和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原件。
八、采購乳制品的,應當查驗、索取并留存供貨方蓋章(或簽字)的許可證、營業執照、產品合格證明文件復印件。
九、批量采購進口食品、食品添加劑的,應當索取口岸進口食品法定檢驗機構出具的與所購食品、食品添加劑相同批次的食品檢驗合格證明的復印件。
十、采購集中消毒企業供應的餐飲具的,應當查驗、索取并留存集中消毒企業蓋章(或簽字)的營業執照復印件、蓋章的批次出廠檢驗報告(或復印件)。
十一、食品、食品添加劑及食品相關產品采購入庫前,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查驗所購產品外包裝、包裝標識是否符合規定,與購物憑證是否相符,并建立采購記錄。采購記錄應當如實記錄產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批號、保質期、供應單位名稱及聯系方式、進貨日期等。
十二、按產品類別或供應商、進貨時間順序整理、妥善保管索取的相關證照、產品合格證明文件和進貨記錄,不得涂改、偽造,其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記錄管理制度 篇8
一、總則
為妥善保存原始記錄、統計臺帳、統計報表,并規范原始記錄、統計臺帳、統計報表的標識、收集、編目、歸檔、貯存、保管和處理工作,特制訂本制度。
二、適用范圍
適用于各部門原始記錄、統計臺帳、統計報表的保存控制,也包括分供方的原始記錄。
三、原始記錄、統計臺帳、統計報表種類、收集、標識
1.原始記錄、統計臺帳、統計報表的形式由使用部門根據自身的需要制定,經工程部長審核其可行性后,交廠務經理審批其是否能正式使用。
2.對于已超出保存期的'原始記錄,由各相關責任部門負責銷毀,工程部有權檢查其是否按規定實行。
3.原始記錄、統計臺帳、統計報表的保管方式要便于存取和檢索,保管設施應提供適宜的環境,以防止損壞、變質和丟失。
4.工程部規定原始記錄、統計臺帳、統計報表原始記錄、統計臺帳、統計報表的保存期。
5.各部門需查閱原始記錄、統計臺帳、統計報表時,需向廠務經理提出書面申請,經批準后,再向相關記錄的部門負責人借記錄查閱,各部門做好查閱記錄。
四、各部門要做好原始記錄、統計臺帳、統計報表的填寫和呈報工作,原始記錄、統計臺帳、統計報表的填寫應準確,干凈。不得在原始記錄、統計臺帳、統計報表上隨便涂寫。如記錄時出現錯誤,在錯誤處劃一杠,再填寫正確數據,任何人不得隨意更改、涂寫原始記錄、統計臺帳、統計報表,以保證原始記錄、統計臺帳、統計報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