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范文大全 > 文秘知識 > 學校教學管理制度 > 風險評價管理制度(通用3篇)

風險評價管理制度

發布時間:2024-09-21

風險評價管理制度(通用3篇)

風險評價管理制度 篇1

  1.目的

  識別企業在生產(管理)、服務、活動過程中能夠控制與可能施加影響的危害,評價和確定一級風險、二級風險和重大風險,以確定一般危害和重大危害,作為制定安全標準化目標的基礎與依據,并進行有效控制。

  2.范圍

  公司全體員工。

  3.內容

  3.1評價組織及職責

  (1) 本公司成立風險評價小組

  組長為本公司安全第一責任人,副組長為分管安全生產的副總經理和安全辦主任,成員為相關部門負責人和安全辦成員。

  (2)職責

  組長:直接負責風險評價工作。組織制定風險評價程序;審批《重大風險及控制措施清單》。

  副組長:協助組長做好風險評價工作。負責風險評價管理的具體工作;負責組織進行風險評價定期評審;

  成員:對各單位上報的《工作危害分析(jha)記錄表》、《安全檢查(scl)分析記錄表》進行調查、核實、補充完善,確定公司的重大危害和重大風險并編制《重大風險及控制措施清單》和重大隱患項目治理方案;負責相關方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

  3.2風險管理

  (1) 危害識別

  1)在進行危害識別時,應充分考慮:

  ①火災和爆炸;一切可能造成時間或事故的活動或行為

  ②沖擊與撞擊;物體打擊,高處墜落,機械傷害;

  ③中毒、窒息、觸電及輻射(電磁輻射、同位素輻射);

  ④暴露于化學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的工作環境;

  ⑤人機工程因素(比如工作環境條件或位置的舒適度、重復性工作、 照明不足等);

  ⑥設備的腐蝕、焊接缺陷等;

  ⑦有毒有害物料、氣體的泄漏;

  ⑧可能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活動、過程、產品和服務:包括水、氣、聲、渣、廢物等污染物排放或處置以及能源、資源和原材料的消耗。

  2)同時還應考慮:

  ①人員、原材料、機械設備與作業環境;

  ②直接與間接危險;

  ③三種狀態:正常、異常及緊急狀態;

  ④三種時態:過去、現在及將來。

  (2)人的不安全行為:

  違反安全規則或安全常識,使事故有可能發生的行類別:

  1)操作錯誤(忽視安全、忽視警告)。

  2)安全裝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設備。

  4)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體(成品、材料、工具等)存放不當。

  6)冒險進入危險場所。

  7)攀坐不安全位置。

  8)在起吊物下作業(停留)。

  9)機器運轉時加油(修理、檢查、調整、清掃等)。

  10)有分散注意力的行為。

  11)不使用必要的個人防護用品或用具。

  12)不安全裝束。

  13)對易燃易爆等危險品處理錯誤等。

  (3)物的不安全狀態:

  使事故可能發生的不安全物體條件或物質條件(防護、保險、信號等裝置缺乏或有缺陷;設備、設施、工具、附件有缺陷;個人防護用品用具缺乏或有缺陷;生產場地環境不良。)

  1)物質:火災、爆炸性物質;毒性物質;

  2)物體:防護、保險、信號等裝置缺乏或有缺陷;設備、設施、工具、附件有缺陷;個人防護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生產(施工)場地環境不良。

  (4)有害作業環境:

  1)作業場所缺陷:間距不足;信號、標志沒有或不當;物體堆放不當。

  2)作業環境因素缺陷:采光不良或有害;通風不良或缺氧;溫度過高或過低;濕度不當;外部噪聲;風、雷電、洪水、野獸等自然危害。

  (5)安全管理缺陷:

  1)設計、 監測方面缺陷或事故(件)糾正措施不當;(人機工效學);

  2)人員控制管理缺陷:教育培訓不足;雇用不當或缺乏檢查 ;超負荷;禁忌作業等;

  3)工藝過程、作業程序缺陷;

  4)相關方管理缺陷。

  3.3危害識別的范圍

  (1)規劃、設計和建設、投產、運行等階段;

  (2)常規和異常活動;

  (3)事故及潛在的緊急情況;

  (4)所有進入作業場所的人員的活動;

  (5)原材料、產品的運輸和使用過程;

  (6)作業場所的設施、設備、車輛、安全防護用品;

  (7)人為因素,包括違反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8)丟棄、廢棄、拆除與處置;

  (9)氣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災害等;

  (10)后期服務活動。

  3.4危害識別的方法

  危害識別以事先分析為主的思想為指導,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安全檢查表(scl)、現場觀察法等多種方法,可單獨或聯合使用。

  (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從作業活動清單中選定一項作業活動,將作業活動分解為若干個相連的工作步驟,識別每個工作步驟的潛在危害因素,然后通過風險評價,判定風險等級,制定控制措施。

  (2)安全檢查表(scl):安全檢查表分析方法是一種經驗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員針對擬分析的對象列出一些項目,識別與一般工藝和操作有關的已知類型的危害、設計缺陷以及事故隱患,查出各層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確定檢查項目。再以提問的方式把檢查項目按系統的組成順序編制成表,以便進行檢查或評審。

  (3)現場觀察法:由專家和咨詢師組成現場調查組,通過現場實地觀察、詢問、交談,從而快速識別出部門的環境因素;

  3.5危害識別的步驟

  (1)安全辦負責設計危害識別所用的《工作危害分析(jha)記錄表》、《安全檢查(scl)分析記錄表》表格,發至各部門;

  (2)各部門負責組織人員,從本部門班組的活動、產品和服務中識別出具有或可能具有危害,填寫《工作危害分析(jha)記錄表》、《安全檢查(scl)分析記錄表》,經本單位負責人審批后,報送安全辦;

  (3)安全辦對各部門識別出來的危害進行整理、匯總、分類,分類形式可按不同的危害分類;

  (4)安全辦組織人員進行調查、核實、補充完善,經風險評價小組討論后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

  3.6風險評價

  (1)風險評價范圍

  1)生產經營活動;

  2)生產裝置;

  3)儲存設施;

  4)檢維修作業;

  5)新改擴建和技術改造項目工程;

  6)拆遷工程;

  7)后期服務活動。

  (2)評價準則的依據

  1)有關安全法律、法規要求;

  2)行業的設計規范、技術標準;

  3)企業的安全管理標準、技術標準;

  4)合同規定;

  5)企業的安全生產方針和目標等。

  (3)評價準則

  采用事件發生的可能性l和后果的嚴重性s及風險度r進行,r=l×s

  1)事件發生的可能性l參照表1來制定

  表1事件發生的可能性l判斷準則

  等級

  標 準

  5

  在現場沒有采取防范、監測、保護、控制措施,或危害的發生不能被發現(沒有監測系統),或在正常情況下經常發生此類事故或事件。

  4

  危害的發生不容易被發現,現場沒有檢測系統,也未作過任何監測,或在現場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執行或控制措施不當,或危害常發生或在預期情況下發生。

  3

  沒有保護措施(如沒有保護防裝置、沒有個人防護用品等),或未嚴格按操作程序執行,或危害的發生容易被發現(現場有監測系統),或曾經作過監測,或過去曾經發生類似事故或事件,或在異常情況下發生類似事故或事件。

  2

  危害一旦發生能及時發現,并定期進行監測,或現場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執行,或過去偶爾發生危險事故或事件。

  1

  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監測、保護措施,或員工安全衛生意識相當高,嚴格執行操作規程。極不可能發生事故或事件。

  2)事件發生后果的嚴重性s參照表2來制定

  表2事件后果嚴重性s判別準則

  等級

  法律、法規

  及其他要求

  人

  財產

  (萬元)

  停工

  環境污染、資源消耗

  本公司

  形象

  5

  違反法律、法規和標準

  死亡

  >;50

  部分裝置(>;2套)或設備停工

  大規模、

  本公司外

  重大國際、國內影響

  4

  潛在違反法規和標準

  喪失勞動能力

  >;25

  2套裝置停工、或設備停工

  本公司內嚴重污染

  行業內、集團本公司內

  3

  不符合本公司的安全方針、制度、規定等

  截肢、骨折、聽力喪失、慢性病

  >;10

  1套裝置停工或設備

  本公司范圍內中等污染

  地區影響

  2

  不符合本公司的安全操作程序、規定

  輕微受傷、間歇不舒適

  <10

  受影響不大,幾乎不停工

  裝置范圍污染

  本公司及周邊范圍

  1

  完全符合

  無傷亡

  無損失

  沒有停工

  沒有污染

  形象沒有受損

  3)風險的.等級判定準則及控制措施和實施期限參照表3來制定

  表3風險等級判定準則及控制措施

  風險度r

  等級

  應采取的行動/控制措施

  實施期限

  20-25

  巨大風險

  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繼續作業,對改進措施進行評估

  立刻

  15-16

  重大風險

  采取緊急措施降低風險,建立運行控制程序,定期檢查、測量及評估。

  立即或近期整改

  9-12

  中等

  可考慮建立目標、建立操作規程,加強培訓及溝通

  2年內治理

  4-8

  可容忍

  可考慮建立操作規程、作業指導書但需定期檢查

  有條件、有經費時治理

  <4

  輕微或可忽略的風險

  無需采用控制措施,但需保存記錄

  (4)風險等級的確定

  1)在進行風險評價時,應從影響人、財產和環境等三方面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分析,重點考慮以下因素:

  ①火災和爆炸;

  ②沖擊和撞擊;

  ③中毒、窒息和觸電;

  ④有毒有害物料、氣體的泄漏;

  ⑤其他化學、物理性危害因素;

  ⑥人機工程因素;

  ⑦設備的腐蝕、缺陷;

  ⑧對環境的可能影響等。

  2)在確定重大風險時,應考慮:

  ①有關法規、標準的要求;

  ②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嚴重性;

  ③企業的聲譽和社會關注程度等。

  3)按風險度r=可能性l×嚴重性s,計算出風險值。

  風險值r≤8的確定為一級風險;

  風險值r在9~12的確定為二級風險;

  風險值r在15~16的確定為三級風險;

  風險值r在20~25的確定為重大風險。

  3.7危害的分級管理

  (1)危害管理分為二級:

  對判定為一級風險和二級風險的危害,作為一般危害,由其所在單位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進行控制管理;

  對判定為三級風險和重大風險的危害,由其所在單位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并報公司安全辦備案,安全辦負責對各單位上報的控制措施進行整理、匯總,形成本公司《重大風險及控制措施清單》,報本公司評審小組組長批準。并將批準后的本公司《重大風險及控制措施清單》反饋到各單位。

  (2)對確定為重大風險的應制定《重大風險及控制措施清單》。

  重大風險及控制措施清單

  序號

  危害

  潛在事件及后果

  風險等級

  部門、裝置、工藝、設備

  改進措施

  操作、技術人力資源需求限制

  評估

  負責人

  備注

  1

  2

  (3)對確定為重大隱患的項目的風險,本公司應制定隱患治理方案,明確責任人、責任部門、技術方法、資源、時間表,并定期對方案的實施情況進行檢查,確保隱患治理方案的有效實施。重大隱患項目治理結束后,有關部門應進行驗收,形成報告。

  本公司對重大隱患的項目應建立檔案,對項目的立項、治理、竣工驗收等過程進行管理。檔案應包括以下內容:評價報告與技術結論;評審意見;隱患治理方案,包括資金概預算情況等;治理時間表和責任人;竣工驗收報告。

  3.8風險的控制

  (1)本公司應根據風險評價的結果及經營運行情況等,確定優先控制的順序,采取措施消減風險,將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預防事故的發生。

  本公司在選擇風險控制措施時,應該先考慮消除危害,再考慮抑制危害,修訂或制定操作規程,最后采用減少暴露的措施控制風險;同時還應考慮: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控制措施的先進性和安全性、控制措施的經濟合理性及企業的經營運行情況、可靠的技術保障和服務。

  (2)控制措施的選擇應包括:

  1)工程技術措施,實現本質安全;

  2)管理措施,規范安全管理;

  3)教育措施,提高從業人員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識;

  4)個體防護措施,減少職業危害。

  3.9風險信息更新

  本公司應不斷地組織風險評價工作,識別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風險和隱患。應定期評審或檢查風險控制結果。

  (1)識別、評價的時機

  1)對于常規的活動每隔一年應組織一次危害識別和風險評價。

  2)對于非常規性(如拆除、新改擴建設項目、檢維修項目、開停車、較重要的隱患治理項目和較重要的工藝變更、設備變更項目等)的危險性較大的活動,在活動開始之前進行危害識別風險評價,在此基礎上編制實施方案(施工方案、施工組織設計等),并經有關領導嚴格審批。如果有發生嚴重事故可能的作業活動,還應制定應急措施、編寫應急預案,并且要在活動或施工之前進行演練。

  3)當下列情況發生時,應及時進行風險評價:

  1)新的或變更的法律法規或其他要求;

  2)操作變化或工藝改變;

  3)新建、改建、擴建、技改項目;

  4)有對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認識;

  5)組織機構發生大的調整。

  (2)危害(風險)的更新按以下原則進行:

  1)各部門將更新的《工作危害分析(jha)記錄表》和《安全檢查(scl)分析記錄表》交所在部門領導審核后,交本公司安全辦。安全辦負責組織人員(或評價小組)在15個工作日內審核判定,修改后發放至各相關部門。

  2)安全辦、對口部門分別保存危害更新所產生的記錄。

風險評價管理制度 篇2

  1、目的

  規范危險、有害因素識別和評價,增強安全風險預防和控制能力,確保安全生產。

  2、適用范圍

  適用于氣霧劑公司安全風險識別、評價和控制的管理

  3、 職責

  3.1各科、組車間:負責分管區域生產活動的危險、有害因素的識別、評價、更新和控制管理。

  3.2安管科:負責編制危險、有害因素識別和風險評價表,指導各科、組車間開展危險、有害因素風險識別、評價,負責各科、組車間風險評價記錄的審查與控制效果有效性驗證。建立、更新《重大危險源檔案》,定期進行風險信息更新。

  3.3經理:

  3.3.1負責組織分管部門生產活動中危險、有害因素風險識別、評價、更新和控制管理工作;

  3.3.2負責審核危險、有害因素識別和風險評價結論。

  3.4執行董事:

  3.4.1負責組織生產活動中危險、有害因素風險識別、評價、更新和控制管理工作;

  3.4.2負責審批危險、有害因素識別和風險評價結論。

  4、內容與要求

  4.1公司建立風險評價組織,組織成員由執行董事、經理、安管科長、各科、組車間主管和基層班組長骨干組成。

  4.2風險評價和控制以各科、組車間為單位進行,各科、組車間在安管科的指導下實施。審核由執行董事、經理、安管科負責。

  4.3評價依據風險評價準則,從影響人、財產和環境等三個方面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定期和及時對作業活動和設備設施進行危險、有害因素識別和風險評價分析。

  4.4各級員工應積極參與所從事生產活動的危險、有害因素的識別、評價工作。主動參加公司和部門組織的相關培訓,掌握基本分析評價方法,能自行評價。

  4.5 同一個項目涉及多個部位作業的(如設備、電氣、儀表、幾個施工單位等),由各部門自行分析評價后,項目負責人進行匯總。

  4.6風險分級管理

  4.6.1風險評價依據本制度附錄《風險評價方法》進行分級。

  4.6.2各科、組車間負責對所轄范圍內所有的直接作業、操作崗位、關鍵裝置與重點部位進行風險評價。

  4.6.3作業風險:重大風險作業由所在部門負責人初審簽字,經安管科負責人復審簽字后,報執行董事批準;較大風險作業由所在部門負責人初審簽字后,報安管科審核批準;中等風險、可接受風險和可忽略風險作業由所在部門負責人簽字審核批準。

  4.6.4崗位(裝置、部位等)風險:重大風險和較大風險所在的崗位(裝置、部位等)由所在部門作為重點部位和關鍵裝置按照《安全生產重點部位管理規定》進行管理;中等風險、可接受風險和可忽略風險所在的崗位(裝置、部位等)應由所在部門采取隔離、防護、制定操作規程等措施降低風險。

  4.6.5風險評價職責

  4.6.5.1項目規劃、設計前應由有資質的機構從事設立安全評價。

  4.6.5.2項目的建設應由項目組進行風險分析并做好風險控制記錄。

  4.6.5.3項目投產運行后,常規和非常規活動風險由各車間進行分析并做好風險控制記錄,關鍵、重要裝置或系統的開停車風險由經理分析并做好風險控制記錄。

  4.6.5.4工藝變更應由工藝部做好風險分析并做好控制記錄。

  4.6.5.5設備、設施新增或拆除由工藝設備科負責組織分析,并做好風險控制記錄。

  4.6.5.6事故及潛在緊急情況的風險由所在車間進行評價分析,并做好控制記錄。

  4.6.5.7進入作業場所的人員活動,均由所在車間進行作業風險分析,并做好控制記錄。

  4.6.5.8作業場所的'設施設備風險應由所在車間、部門進行分析,并做好控制記錄。

  4.6.5.9人為因素,包括違反操作規程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風險應由所在部門進行分析,并做好控制記錄。

  4.7風險評價方法選擇

  4.7.1直接作業環節的風險評價宜采用工作危害分析(jha)。

  4.7.2崗位、部位、裝置等風險評價方法宜采用工作危害分析(jha)和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lec)。

  4.7.3重要設備、關鍵設備的風險評價宜采用安全檢查表法(scl)。

  4.7.4新生產工藝線路的設計評價方法宜采用:預先危險性分析(pha)、危險與可操作性研究(hazop)。

  4.7.5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fmea)、故障樹分析(fta)、事件樹分析(eta)等其它評價方法。

  4.8風險評價準則

  4.8.1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

  4.8.2設計規范、技術標準;

  4.8.3本公司安全管理標準、技術標準;

  4.8.4本公司安全生產方針和目標等。

  具體風險評價參照附錄《風險評價方法》進行。

  5、風險評價實施步驟

  5.1執行董事主持風險評價活動,成立評價組織。組織成員由經理、各科、組車間主管和有安全評價工作經驗和安全管理經驗豐富的人員組成。

  5.2危害辯識,實施現場檢查、識別危險、有害因素。

  5.3通過定性或定量評價,確定評價目標的風險等級。

  5.4根據評價結果,提出控制措施。

  5.5得出評價結論。

  5.6風險評價應從影響人、財產和環境等三個方面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分析,重點考慮以下因素:

  火災、爆炸;

  中毒、窒息;

  有毒有害物料、氣體的泄漏;

  高溫等異常環境;

  人機工程因素(指人員、設備、工作環境合理匹配、使設備、環境適應人的生理、心里特征,從而使操作簡便準確、失誤少);

  電擊、觸電及電弧燒傷;

  物體或人員高處墜落;

  機械傷害;

  噪聲;

  設備的腐蝕、缺陷;

  潛在危險及其變異;

  其它

  5.7 確定重大風險

  5.7.1依據有法律法規的要求

  5.7.2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嚴重性

  5.7.3公司的聲譽和社會關注度等

  5.8風險控制內容

  5.8.1選擇風險控制措施時應考慮:

  (1)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2)控制措施的先進性安全性

  (3)控制措施的經濟合理性及公司的經營運行狀況

  (4)可靠的技術保障及服務

  5.8.2風險控制措施應包括并按如下順序:

  (1)工程技術措施,實現本質安全

  (2)管理措施,實現規范管理

  (3)教育措施,提高從業人員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識

  (4)個體防護措施,減少職業傷害

  5.8.3風險控制管理

  根據風險評價結果及經營運行情況等,確定不可接受的風險,制定并落實控制措施,將風險尤其是重大風險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對于確定的重大風險項目,需建立檔案,內容包括:

  (1)風險評價報告及技術結論

  (2)評審意見

  (3)隱患治理方案,包括資金概算情況等

  (4)時間表和負責人

  (5)竣工驗收報告

  5.9風險信息更新

  風險評價的頻次為每年一次,當下列情況發生時,公司應及時進行風險評價:

  5.9.1新的或變更的法律法規或其他要求;

  5.9.2操作變化或工藝改變;

  5.9.3 新建、改建、擴建、技改項目;

  5.9.4有對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認識;

  5.9.5 組織機構發生較大變動。

  5.10重大危險源

  5.10.1重大危險源的辯識:按照《重大危險源的辯識》gb18218-20xx規定,識別公司生產區域范圍內的重大危險源。

  5.11風險管理的宣傳和培訓

  安管科定期組織對從業人員進行風險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危險因素識別、風險評價方法、控制措施和應急預案等。不斷增強從業人員的風險意識,使其熟悉工作崗位和作業環境中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掌握、落實應采取的控制措施。

  6、風險控制

  6.1根據風險評價結果及經營運行情況等,確定不可接受的風險,制定并落實控制措施,將風險尤其是重大風險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6.2 公司選擇風險控制措施時須考慮: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

  6.3 公司選擇風險控制措施時應包括:工程技術措施、管理措施、培訓教育措施、個體防護措施。

  6.2安管科應組織將風險評價的結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對從業人員進行宣傳、培訓,使其熟悉工作崗位和作業環境中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掌握、落實應采取的控制措施。

  附錄:風險評價方法

風險評價管理制度 篇3

  石化施工高風險作業控制和管理

  安全規定有很多,所有的規定都是重要而不可忽視的。其中有一些規定一旦被忽視將會威脅生命。這里重點討論八種高風險作業的控制和管理。這里所講的一切都必須執行,不得討價還價。每位主管人員都必須學習掌握并貫徹執行這些規定。包括:高處作業及防墜落保護.腳手架.開挖.用電安全.掛牌/上鎖.起重/吊裝.受限空間.夜間作業。

  1、高處作業及防墜落保護

  在工作開始前,主管人員一定要確保防墜落保護措施到位(例如,安全繩,速差器,吊帶)。

  主管人員一定要確保有安全的通道通往高空平臺或腳手架,例如:梯子。

  2*2原則、離可墜落邊緣2米以內和在2米以上高處作業必須100%系掛雙大鉤安全帶,并系掛到可靠的系掛點上(例如:生命線.護欄.吊帶)。系掛點要求能夠承受2,270公斤的載重量。

  兩根安全繩不得繞過系掛點鉤與鉤直接連接,這樣一旦其中一個掛鉤滑落,就沒有了墜落保護。

  防墜落保護設施在使用前,必須由指定人員進行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承重后的防墜落保護用品設備必須銷毀,不能再使用。

  生命線直徑應不小于12毫米,必須使用花籃螺旋扣調節生命線松緊。

  在電動升降平臺或其它吊裝設備(吊籃)內的人員必須佩戴和系掛安全帶

  一旦發現有工人違反墜落保護規定,將通知相關主管負責人并對其采取處罰措施,第一次違規現場停工、停薪3天;第二次違規開除出現場。如發現主管人員沒有提供足夠的培訓或指使工人在沒有足夠墜落防護的地方工作,該主管人員將受到至少停工、停薪3天的處罰,處罰包括開除現場。

  2、腳手架

  腳手架在使用前必須有指定人員進行檢查并掛牌,每7天進行一次復檢。腳手架材料.施工及維護應符合項目要求:綠牌,允許使用;黃牌,有限制使用;紅牌,嚴禁使用(架子工除外),嚴禁使用無牌腳手架。

  腳手架在搭建或拆除過程中,要對所有通道進行封鎖,防止進入。

  在腳手架搭建過程中要在所有入口處懸掛“危險,禁止使用”的牌子。如有梯子可提供進入通道,應移開該梯子以防止進入。

  如果腳手架上的材料有可能跌落到下面的工作區域或是通道,要將該區域進行隔離,防止人員進入。

  在所有梯子的入口處必須設置標有該梯子最高載重量的中英文標志牌。

  如果腳手架需要進行調整,必須在合格的腳手架人員的指導下進行。

  腳手架跳板間的空隙不得大于5厘米,并且不得刷漆及出現破損情況。

  工作平臺上四面都要安裝踢腳板,最低高度15厘米。

  腳手架搭建完成后,剩余松散的管道.管件.跳板或工具不得被遺放在腳手架上。

  腳手架所有平臺上都要安裝標準護欄,高度要達到1 1米。中護欄高度不得高于69厘米。

  如果使用者認為腳手架不安全,應立即通知主管。

  每塊跳板必須固定,跳板放置要滿鋪,兩頭對接要嚴密,固定牢固。

  腳手架梯子:

  梯子必須伸出平臺1米高(5個橫檔)。

  腳手架最低兩層梯子可以外置,其它層面梯子內置。

  梯子入口處要有單護欄。

  梯子的放置角度要達到1:4的比例(水平距離30厘米垂直距離120厘米)。

  平臺上梯子通道口寬度必須大于75厘米。

  梯子的底端應該結實牢固,頂部和底部梯檔應該用扣件扣緊。

  長梯子中部的位置要加支撐并且固定,防止彈動。

  木制.鋁制梯子必須符合標準。自制的梯子禁止使用。

  梯子不得涂油漆或是使用其它方法隱藏損壞部位。

  梯子橫檔不得出現變形.損壞或缺失的情況。

  每個螺栓的螺絲必須固定到位,不得缺失。

  內置式腳手架通道口處必須要有護欄。

  移動式腳手架

  移動式腳手架在使用前要進行檢查。

  移動式腳手架只能在平穩的堅固地面上移動。

  移動式腳手架每層高度不得超過2.7米,底層固定越低越好。大橫桿和小橫桿要用死卡扣固定。

  移動式腳手架只有一個工作平臺,必須在底座的范圍內,不得越出。

  腳手架移動時禁止載人.載物。

  在任何情況下,不得通過平臺護欄受力垂直提拉重物。

  移動式腳手架工作平臺要符合一般腳手架的標準、上護欄.中護欄和踢腳板。

  腳手架的爬梯要搭設在腳手架內部短邊側。

  移動式腳手架使用時一定要將輪子鎖定,禁止載人載物移動。

  腳手架的安全荷載要標注在輪子上。

  3、開挖

  無論是手工或是機械開挖,在開工前都要從相關負責部門取得工作許可證,并且將工作許可證在施工地點放置。

  深度超過1.2米的開挖要有邊坡支撐保護措施或將邊坡進行放坡。

  深度超過1.2米的開挖要每隔7.5米有一個通道(如梯子)。梯子要狀態良好,可以使用,梯子的放置要求末端探出放置點1米,并且進行固定。

  距開挖坑邊一米以內嚴禁堆放任何材料,梯級放坡,護欄和坑邊保持一米距離。

  每天要對開挖進行檢查,大雨后要進行專項檢查,以防出現塌方,保護措施失效,產生有毒氣體或其它險情。

  深度超過1.2米,有可能產生有害氣體的開挖區域也被定義為受限空間。

  通道包括走道,橋和坡道,每個通道空間需要足夠大以保證安全通行。

  有人員或設備過往的開挖和溝渠,都需要安裝有標準護欄的通道.橋.坡道。

  如果發現不明材料或有害物,請立即通知業主。

  確保安全護欄搭建合格,有中護欄,上護欄。

  4、用電安全

  掛牌/上鎖許可證可防止非故意的意外啟動。

  確保工人了解.知道受電電纜的危險性。受電電纜要張貼標識,并且在橋架上纏有紅色警示帶。

  在所有潮濕的環境中,如要使用電氣設備,必須要安裝漏電斷路器。

  電氣工作前,要取得授權人員簽署的有詳細工作計劃的許可證。

  建筑物或結構上非永久的大于240伏單相插座都要安裝漏電斷路器(例如施工臨時用電)。

  需要將漏電斷路器的動作電流設置為30毫安(0.03安培)。

  每季

  度對插座.延長線及機具進行檢查,并粘貼色標。

  為了避免損害地下公共設施,開挖前必須辦理開挖許可證。(開挖許可證可以有效預防損害地下設施)。

  電纜放在水里或穿行在尖銳的物體中是非常危險的,使用電纜延長線要格外小心。通過把電纜架空就可有效避免這類危險。

  破損電線的維修一定要符合項目要求。

  5、掛牌 上鎖

  在已啟動的設備上工作前必須辦理工作許可證,許可證必須注明鎖定點,并且要確保工作前檢查設備已經掛牌/上鎖。

  按照許可證的要求施工,確保設備掛牌/上鎖。

  在受電系統或是臨近受電系統上工作時必須申請工作許可證。

  設備應掛牌上鎖以防意外啟動。

  鎖定設備可以防止它從你身上運轉。

  在啟動的設備上工作必須持有工作許可證。

  6、起重吊裝

  吊機的搭建包括檢查載荷.保證吊裝線路無阻礙及熟悉吊裝計劃:1 確保地面夯實;2 支腿要完全伸展,墊板要放置在水平地面;3 禁止將吊機支腿設置在不平穩的地面上。

  吊裝主管要負責制定安全工作方法和計劃,同時要監督工作的執行。

  吊裝主管一定要確保吊裝活動采取了以下措施:1 信號工;2 隔離工作區域,非工作人員嚴禁入內;3 將帶有底墊的支腿安放在堅實的地面上;4 控制吊物的溜繩。

  吊裝工程師協助吊裝主管制定吊裝計劃,協助設計。

  吊機供應承包商每天要對吊機進行檢查,并填寫吊機檢查表格,吊機同時也要通過其它的月檢及年檢。

  起重機具必須標有安全載荷,使用前必須進行檢查。

  每3個月都要對設備進行檢查,并且對設備張貼色標。

  任何吊裝都必須事先計劃,嚴禁在吊物下方工作,如果在吊物下工作,你可能被壓的粉碎。

  7、受限空間

  受限空間進出通道狹窄受限,形狀.大小各異。

  只有接受并通過受限空間培訓的人才能進入受限空間工作。

  未授權人員不得進入的標識,進入任何受限空間需要進入許可證。有效期不超過一天。

  工作主管要保證工作前取得受限空間許可證,并且將其張貼在工作現場,工作許可證要在有效期內使用,過期后主管人員要負責將其撤銷。

  進入前和進入后,必須進行氣體檢測和監控。

  受限空間內必須保證通風,受限空間外監護人監護。

  禁止將壓縮氣瓶帶入受限空間內。

  8、夜間作業

  夜間作業,在有危險的地方,要進行圍護,并且使用反光燈,使之易于被發現。

  在工作區域提供足夠的照明及應急用電,確保工人不在陰影下干活。

  不得使用鈉燈,可燃材料應從照明燈處移走。

  注意文明施工―確保電線架高防止出現絆人的情況。

  注意車輛―對車輛進出進行指導。

  確保在有施工活動的地方,提供醫療設施保障。

  確保光線充足,人員不在陰暗處工作。

  提供足夠的工具和設備確保充足的.照明。定期對照明設備進行檢查和維護。

  危險在哪兒

風險評價管理制度(通用3篇) 相關內容:
  • 全面風險管理制度十篇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規范公司的風險管理,建立規范、有效的風險控制體系,提高風險防范能力,保證公司安全、穩健運行,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按照《公司法》、《會計法》及中國人民銀行相關規定并結合公司經營和管理實際,制定本制度。...

  • 風險管理制度十篇

    1、險情的類型一類是自然環境造成的險情,主要包括臺風、龍卷風、風暴潮、地震、海嘯、洪水等。另一類是事故引起的險情,主要包括井噴失控、火災和爆炸、溢油污染事故,人員傷亡、中毒事故、急性的傳染病、硫化氫等毒物泄漏及特大交通事故...

  • 風險評價管理制度十篇

    1.目的識別企業在生產(管理)、服務、活動過程中能夠控制與可能施加影響的危害,評價和確定一級風險、二級風險和重大風險,以確定一般危害和重大危害,作為制定安全標準化目標的基礎與依據,并進行有效控制。2.范圍公司全體員工。...

  • 風險管理制度十篇

    (1)保證金制度保證金分為結算準備金和交易保證金。交易保證金標準在期貨合約中規定。期貨合約交易過程中,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交易所可以根據市場風險調整交易保證金標準,并向中國證監會報告:①出現連續同方向漲跌停板;②遇國家法定長...

  • 風險辨識管理制度(精選3篇)

    危險點防范類型預控措施未經三級安全教育,不懂安全防護和安全操作知識起重傷害高處墜落觸電等1、認真執行三級安全教育制度,認真開展班組安全活動。2、嚴格安全考試制度,禁止弄虛作假。...

  • 高風險作業管理制度(通用5篇)

    1.1目的為規范公司內作業的安全管理,控制和消除生產作業過程中的潛在風險,實現安全生產,制訂本制度。1.2適用范圍1.2.1本制度適用于本公司各部室1.2.2下列危險作業必須辦理危險作業許可后方可作業:1.2.2.1危險區域動火作業:公司在禁火區域...

  • 全面風險管理制度(精選6篇)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規范公司的風險管理,建立規范、有效的風險控制體系,提高風險防范能力,保證公司安全、穩健運行,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按照《公司法》、《會計法》及中國人民銀行相關規定并結合公司經營和管理實際,制定本制度。...

  • 金融改革不協調:若配套措施未能跟上或放大風險

    改革斷層下的 金融改革不協調[快改革下金融變量的劇烈波動,一方面當然有利于改變原來一致的單向預期,但同時也可能會引發更大的不確定性。配套改革推進未能跟上反而可能使得風險得以放大,使得劣幣驅逐良幣]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

  • 健全資本市場制度建設 防范市場風險

    16日早間,證監會召開2019年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證監會主席肖鋼發表題為《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加強監管防范風險 促進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重要講話,他指出,要強化監管本位,防范市場風險。...

  • 深化健全改革制度 加強監管防范風險

    2019年的資本市場,經歷了千股漲停、千股跌停、千股停牌,享受過上漲的喜悅,體會過下跌的慘烈,完全可以用驚心動魄來形容。為此,監管層進行了反思,中介機構、投資機構、上市公司、個人投資者也需要反思。...

  • 應對貨幣政策分化沖擊波 需要風險共擔意識

    導讀:2019年的世界經濟復蘇仍面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世界經濟將經歷深度調整。其中,發達國家貨幣政策走向、新興市場國家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以及大宗商品價格走勢,成為關乎世界經濟全局的三大因素。...

  • 杠桿基金:風險測評不清 交易制度監管待完善

    導讀:杠桿基金正伴隨著跌宕起伏的A股市場,跟投資者們不斷地玩著心跳游戲,眼下寶盈基金打新杠桿專戶爆倉事件還在不斷發酵,本周又有大批公募分級基金倒在巨震中,開啟下折潮。...

  • 我國多地出臺政策補貼風險投資引爭議

    導讀:繼北京、廣東、江蘇、浙江等多地實施鼓勵“雙創”風險補償辦法后,近日,上海也公布了新規,擬對機構投資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失敗的實際損失給予最高60%、300萬元的補償。各地政府補貼風險投資的舉動引發熱議。...

  • 政策暖風下的樓市或暗藏風險

    導讀:當市場還處在2019年經濟增速創新低、資本市場巨幅震動的陰影中時,2019年開局,各種意外就撲面而來。春節過后,利好新政接踵而至,實體經濟層面有金融支持供給側改革,樓市方面更是連發三政。...

  • 保監局案件風險監管考核辦法(試行)

    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提升保險案件風險監管水平,切實防范、化解案件風險,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本辦法考核的保險案件包括業內案件和業外案件兩大類。...

  • 學校教學管理制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前旗| 孝义市| 民乐县| 思茅市| 定结县| 宜宾市| 龙海市| 平原县| 金湖县| 郑州市| 汉阴县| 永定县| 丰镇市| 墨江| 泰来县| 西峡县| 皋兰县| 建湖县| 清涧县| 泽库县| 东丰县| 阳江市| 兴仁县| 维西| 教育| 昭通市| 平远县| 隆林| 阿拉善盟| 黑水县| 固安县| 公主岭市| 乐安县| 内黄县| 阿图什市| 中阳县| 武清区| 扎囊县| 隆安县| 理塘县| 城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