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物資管理制度(通用7篇)
應急物資管理制度 篇1
一、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規范風場應急管理制度,提高應對風險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障員工的安全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的減少財產損失、環境損害和社會影響。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制度。
二、應急管理制度堅持“以人為本,減少危害,居安思危,預防為主,統一領導,分級負責,職責明確,快速反應”的原則。
三、應急管理分“預防、準備、響應和恢復”四個過程。主要內容包括:應急管理組織體系,應急救援預案管理、應急培訓、應急演練、應急物資保障等。
四、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寫與修訂。風場應急管理制度領導小組負責預案的編制、修訂、審核。預案應保持與上級部門預案的銜接。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及實際演練情況,適時修訂《應急預案》,做到科學、易操作。
五、應急演練。根據年度應急演練計劃,每年至少分別安排一次桌面演練和綜合演練,強化職工應急意識,提高應急隊伍的反應速度和實戰能力。安質環保部負責做好演練記錄和總結。
六、應急通訊設備保障。風場要對電話、對講機、手機等通訊器材進行經常性維護或更新,確保通訊暢通。
七、應急救援物資保障。根據公司預案做好應急救援設備、器材、防護用品、工具、材料、藥品等保障工作。確保經費、物資供應,切實加強應急保障能力,并對應急救援設備、設施要定期進行檢測、維護、更新,確保性能完好。
八、應急處置。事故發生后,要按應急報告制度逐級匯報,立即啟動應急預案,以營救遇險人員為重點,開展應急救援工作;事故發生后及時封閉現場,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發生次生、衍生事故,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環境污染。
九、成立兼職應急救護隊,人員由班組主要負責人、業務骨干和員工組成,并進行經常性訓練,熟練掌握基本的救護常識和救援能力。
應急物資管理制度 篇2
1、目的
為加強寧國管理處內部應急物資的儲備與管理,提高應急處理能力,保障應急救險預防工作的落實到實處。
2、適用范圍
適用于管理處一切應急物資管理
3、職責
3.養護科負責應急物資的采購工作
3.2使用部門負責對應急物資的監督檢查工作。
4、工作程序
4.1物資儲備
4.1.1應急物資儲備的'品種包括自然災害類、事故災難類、公共衛生類、應急搶險類及其他。
a)防護用品類:防護服(衣、帽、鞋、手套、眼鏡),,頭盔,手套,面具,消防靴,潛水服(衣)、防爆服,安全帽(頭盔),安全鞋,水靴,呼吸面具。
b)生命救助類:止血繃帶,骨折固定托架(板)
c)生命支持類:急救藥品、防疫藥品。
d)臨時食宿類:壓縮食品,罐頭,真空包裝食品。
e)通訊廣播類:移動電話,對講機。
f)器材工具類:葫蘆,絞盤,滾杠,千斤頂,手錘,鋼釬,電鉆。
g)鏟雪車(放置養護工區、養護科調配使用、辦公室建立檔案),其余設備由各施救公司自行保管。
4.1.2應急物資儲備定額由各專項預案所在部門,根據突發事件的應急需要確定。要重點建設重要應急儲備,優化現有應急搶險類、公共衛生類儲備物資。
4.1.3養護科要統籌各級各類應急物資儲備,綜合實物儲備資源,各車間要負責落實應急物資儲備,指定人員和地點,科學合理確定物資儲備資整合實物儲備種類、方式和數量,加強實物儲備、技術儲備。
4.2物資管理
4.2.1各科要根據應急物資管理辦法,堅持"分工負責、歸口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做到"專業管理、保障急需、專物專用。"
4.2.2各科室要根據信息報告制度,定期向養護部報告應急物資儲備,使用情況。
4.3物資調用
4.3.1應急物資的調用,各科實行"一把手"負責制,自主調動應急物資;經安環部授權,方可統籌調配應急物資。
4.3.2情況緊急時,個別部門向其他部門提出申請調用;若數量較多的,可向養護部申請,經批準同意后,向儲存車間多的直接調用。
4.3.3應急物資調撥運輸影單選擇安全、快捷的運輸方式,緊急調用時,相關車間要積極響應,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建立"快速通道",確保運輸通暢。
5、關于應急物資設備緊急供應渠道的規定
為加強和拓寬我院應急物資設備緊急供應的渠道,提高我院醫療技術裝備水平,提升我院為廣大患者服務的層次,保證我院應急物資設備的緊急及時供應,確保我院的醫療工作正常開展,特制定如下規定;
1、設備科倉庫必須備足應急物資設備,并對應急物資設備做不定期檢查和監管維護,確保應急物資設備必須在使用有效期內正常提供給科室緊急調配使用;
2、若設備科應急物資設備滿足不了緊急需求,首先要采取院內科室調動原則,各科室無條件予以配合院內緊急調撥需求,設備科必須做好各科室應急物資設備的統計匯總工作;
3、如上述1、2條還滿足不了緊急情況下應對應急物資設備的需求,設備科必須啟動與桂林市其他醫院的協作協議,請求協作醫院予以應急物資設備的支援工;
4、若還有特殊需要,設備科必須立即啟動與應急物資設備供應商簽訂的應急物資設備緊急供應協議,通知供應商在2-4小時內提供應急物資設備供我院使用。
應急物資管理制度 篇3
一、加強領導
設立物資采購領導小組。由院長、分管院長和院辦、財務科、總務科及審計科負責同志組成。物資采購領導小組是醫院物資采購的領導機構,負責對物資采購的程序、采購物資的質量、價格等進行監督。
二、采購原則
1、采購品種:
辦公用品、電工材料、水電五金、勞保用品、被服用品、塑料制品、電腦打印機耗材、印刷品等品種。
2、采購原則:
采購物資必須根據我院的實際需求和財務支付能力,本著勤儉節約、物美價廉、貨比三家的原則和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實行陽光集中采購;必須堅持秉公辦事,維護醫院利益的`原則,本著處處節約的原則,并綜合考慮質量、價格及售后服務等方面,擇優選擇中標客戶。
三、采購方式
后勤物資采購采取先報后批、集中采購、分期付款的方式。對日常需零星采購的耗材,由總務科按上一年的使用量對規格、型號、單價進行編制。采用比選的方式確定經銷商,進行定點采購。
具體采購程序:
(1)常用,易存放的物品每年采購兩次;常用,不易存放的物品每季采購-次;由各職能科室負責人根據前-年度的用量把各部門上述物品的用量、品名、規格報總務科。
(2)總務科收集、分類整理后擬定采購單報物資采購領導小組。并附各類物品的歷史價格作參考。
(3)物資采購領導小組最終確定物資采購的品名、數量、規格,并發布集中采購信息,確定中標商家,經公示后簽訂采購合同。
(4)結算對數額較大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即按采購合同,根據發票、入庫單、隨貨同行先付80%貨款;三個月后,再付剩余的20%。
四、采購要求
1、總務科接到經過審批的采購計劃后應迅速限期將所需物資采購到位,不得拖延,影響工作。
2、采購人員應認真檢查物資質量,力求價格合理、質量合格,如因失職而采購偽劣產品,采購人員應負一定經濟責任。
4、上述物品指單價在1000元以下的低值易耗品,單價在1000元以上的固定資產,按醫院固定資產的購置辦法執行。
五、采購物資的報銷
物資采購發票應先由物資供應商、采購人員和財產保管人簽字驗收,做到賬實相符,再由總務科長簽字,報分管院長審核,最后由院長審批報銷。
應急物資管理制度 篇4
為做好我院應急處置工作,指導應急搶救,及時、有序、高效、妥善地處置事故、排除隱患,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以及不良社會影響維護社會穩定。為建立健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物資保障體系,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制度。
一、應急物資概念
(一)應急物資是指在事故即將發生前用于控制事故發生,或事故發生后用于疏散、搶救、搶險等應急救援的工具、物品、器材、裝備等一切相關物資。
(二)應急物資中藥品器材由藥劑科統一管理,醫療器械設備由器械科統一管理,其他后勤保障物資由總務科統一管理,應急時啟用。
二、應急物資的采購入庫
(一)應急物資由醫院藥劑科、器械科、總務科按采購程序采購;緊急采購的應急物資,電話請示分管領導后采購,采購手續后補。
(二)應急物資必須入庫統一保管。
(三)應急物資管理要建立專賬,由專人管理。
(四)應急物資驗收入庫,必須一一清點、登記,及時入賬。
三、應急物資的儲備管理
(一)經檢驗合格的'應急物資,實行分區、分類存放和定位管理。保管人員必須嚴格控制應急物質庫存數量,定期檢查,及時更換、補充。
(二)應急物資應妥善保管,保護物資的質量。
(三)加強對應急物資的管理,防止應急物資挪用、流失和失效,保管人員原則上每季定期檢查一次應急物資和工具的情況,發現缺少和不能使用的要及時補充和更新,確保正常使用,每次檢查時要進行詳細記錄,留存備查。
四、儲備種類及任務
醫院應急儲備物質包括:
(一)應急期間需要的處置突發事件的專業應急物資,如適量的藥品器材、生命復蘇設備、消毒藥品器材與防護用品等。
(二)在突發事件發生后用于救濟的基本生活物資,如水與方便食品等。
(三)與醫患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物資。
五、應急物資的調撥
(一)應急物資由醫院應急指揮領導統一調度、使用。
(二)應急物資調用根據“先近后遠,滿足急需,先主后次”的原則進行。
(三)長期建立與相關供貨公司、供貨商、及其他部門物資調劑供應渠道合同,以備物資短缺時,可迅速調入。隨時保證提供醫院應急物質的供應(聯系電話)
六、應急物資責任管理
(一)不準私自挪用,占用應急救援物資,一經發現追究責任。
(二)對于可以重復使用的應急物資,使用者需妥善使用和保管好,使用完后及時歸還庫房。如果故意損壞或用后不歸,將原價賠償。
應急物資管理制度 篇5
應急物資是突發事故應急救援和處置的重要物質支撐。為進一步完善應急物資儲備,加強對應急物資的管理,提高物資統一調配和保障能力,為預防和處置各類突發安全事故提供重要保障,根據“分工協作,統一調配,有備無患”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應急物資儲備的品種包括防汛、火災、食物中毒、中暑藥品、應急搶險類及其它。
二、應急物資儲備數量由安質環保部、施工技術部和物資設備部根據工程實際應急需要確定。
三、安質環保部和物資設備部要負責落實應急物資儲備情況,落實經費保障,科學合理確定物資儲備的種類、方式和數量,加強實物儲備。
四、現場倉庫管理員負責應急物資的保管和維修,使用和管理。并根據施工情況申請應急物資。
五、安質環保部負責制訂應急物資儲備的具體管理制度,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做到“專業管理、保障急需、專物專用”。應急物資由安置環保部、物資設備部人員負責管理、保養、維修和發放,應急物資嚴禁任何人私自用于日常施工,只有發生突發事故方能使用。
六、安質環保部負責制訂應急物資的保管、養護、補充、更新、調用、歸還、接收等制度,嚴格執行,加強指導,強化督查,確保應急物質不變質、不變壞、不移用。
七、應急物資應單獨保管,并經常檢查、保養,有故障及時通知物資設備部維修,對不足的應急物資要及時購買補充,對過期和失效的應急物資要及時通知更換,應急物資要調用必須經項目主管領導簽字同意,使用時必須簽領用單,歸還時簽寫接收單。
八、應急事故發生時,由物資設備部負責應急物資的準備和調運,應急物資調撥運輸應當選擇安全、快捷的運輸方式。緊急調用時,相關單位和人員要積極響應,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建立“快速通道”,確保運輸暢通。
九、已消耗的應急物資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按調出物資的規格、數量、質量由物資設備部提出申請,安質環保部審核后重新購置。
十、應急物資應當堅持公開、透明、節儉的原則,嚴格按照申購制度、程序和流程操作,做到安質環保部提出申請計劃、主管領導簽字、物資設備部負責采購。
十一、安質環保部和物資設備部負責對應急物資的申請、采購、儲備、管理等環節的監督和檢查,對管理混亂、冒領、挪用應急物資等問題,依法依規嚴肅查處。
應急物資管理制度 篇6
1、總則
1.1為規范公司應急搶險物資管理,確保應急搶險順利進行,特制定本制度。
1.2公司應急搶險物資管理堅持“保障急需、定額儲備”的原則。
1.3物資部為公司應急搶險物資的歸口管理單位。
2、職責
2.1安全部
2.1.1負責確定應急搶險物資的品種、數量、存放地點等。
2.1.2負責搶險物資的監督檢查工作。
2.1.3根據安委會的批示下達搶險物資的調用指令。
2.2物資部
2.2.1負責搶險物資的采購管理工作。
2.2.2負責檢查搶險物資的保管保養工作。
2.2.3根據指令負責搶險物資的緊急調運。
2.3生產分公司
2.3.1負責本單位應急搶險物資需求計劃的編報、搶險物資的日常管理和維護。
2.3.2負責按指令調運應急物資。
3、管理
3.1搶險物資由專人負責管理,24小時值班,做好隨時發放調運的'各項準備。
3.2按倉儲管理制度的規定存儲,每批(件)物品都應有明顯標精品文章
簽(品名、編號、數量、質量和生產日期等),做到“實物、標簽、臺賬”相符。
3.3搶險物資庫房要設置明顯的標志,搬運方便;庫房內防潮、通風、防火、防盜、防鼠、防污染等設施齊全。
3.4搶險物資倉儲管理部門(單位)要對各類搶險物資進行全面的檢查和保養,對已損壞或過期的物資及時維修、更新,保證搶險物資完好無損。
3.5搶險物資倉儲管理部門(單位)在接到調撥指令后,必須立即組織物資發送,指派專人押運物資到指定地點。未經公司安委會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動用搶險物資。
3.6物資部要掌握轄區及附近地區搶險物資的生產、庫存、銷售等市場動態,做好緊急情況下調用和組織物資的準備。
4、附則
4.1本制度由物資部負責解釋。
4.2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執行,公司原有制度與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為準。
應急物資管理制度 篇7
一.認真貫徹執行醫院的經濟政策和各項規章制度,遵守財經紀律,任何人不能以權謀私,假公濟私,損害醫院集體利益。
二.加強計劃管理,通過會計核算及正確的反映計劃執行情況。每月報計劃,由分管領導批準方可采購。庫存物資額以保證全院供應工作,防止積壓為標準。
三.一切物資入庫時必須在規定時間辦理驗收入庫手續。入庫前必須檢驗數量、質量、規格、型號、合格方可入庫。入庫的物資設備、說明書資料不齊全或質量、數量、規格不符時不得入庫,由采購人員負責與供貨單位聯系處理。
四.倉庫管理要做到三清、兩齊、四號定位和九不,既①三清:規格清、材質清、數量清;②兩齊:庫容整齊、擺放整齊;③四號定位:按物類或設備的庫號、架號、格號、位號存放;④九不:不銹、不潮、不凍、不腐、不霉、不變質、不壞、不漏、不過期。
五.定期編制倉庫與設備物資庫存情況報表,月、季報倉庫的'帳、卡。一切報表應符合規定,帳物相符。報表要準確并與財務相符。
六.物資發放須按計劃執行并且有一定批準手續,不符合手續的不得發放并保存好原始憑證。
七.各科室使用的物資要有專人領取和專人管理,嚴格物資領用制度。物資出入要有一定手續,建立臺帳,做到合理使用,杜絕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