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庫儲存管理制度(精選3篇)
倉庫儲存管理制度 篇1
為了保障倉庫物資保管安全、有序、規范,提高倉庫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一、存貨入庫管理
1、根據材料入庫點驗單、合格證書及裝箱清單等,核對清點物資名稱、數量是否一致,單據備齊后方能驗收。
2、進入待驗區,未經檢驗合格不準投入使用。
3、原材料必須按國家計量方法驗收入庫,按法定計量單位換算, 過數準確無誤, 留有紀錄, 以便核對。
4、重要器材、成套設備根據設備隨帶裝箱清單,保管員簽署到貨憑證,按照《質量管理體系程序文件》,依據*gsic/qms2-708《配套產品質量檢驗控制程序》中常規檢驗項目(附錄a)先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通知質量保證部檢驗人員進行入庫檢驗,并填寫《配套產品入廠(出庫)檢驗單》,經檢驗合格后方可入庫。
5、根據隨帶裝箱清單,保管員簽署到貨憑證,并通知船東對到貨器材進行檢驗,確認其符合驗收標準后方可入庫。
6、經驗收合格的器材, 必須按規格、性能、材質定量,分類保管,不得將不同規格、不同性質的器材混堆亂放。
7、不合格品,應隔離堆放、嚴禁發放。
二、存貨保管管理
1、根據貨物特點,做到過目見數,檢點方便、成行成列,一律詳細注明編號、名稱、單位、以資區別,并建立收發記錄和臺帳,便于定期盤點。
2、收、發材料應保證準確,盡量減少或不發生盈虧現象,并注意度、量、衡器核對校正。
3、按照《質量管理體系程序文件》,依據*gsic/qms2-708《生產和服務提供的控制程序》6.6產品防護,對易受潮損壞之材料經常保持空氣流通,并墊高存放,以免受潮,對有儲存期限的物資要明確標識,做到先入先出,以防變質。
4、對露天存放的大型器材, 要按規定碼放、妥善墊平、并用苫布苫蓋。
5、對船東檢查經驗收合格后的入庫器材需安裝防盜門、護欄及防盜系統,并定期對庫房內的設備進行檢驗。
三、存貨防火、防盜等安全管理
1.倉庫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所有入庫人員均需按照規定履行,必須在倉庫工作人員的陪同下進出倉庫,并遵守倉庫管理制度。
2.所有人員不得攜帶能夠容裝手機或配件的包裝物品(手提包、紙袋等)進入倉庫,確需帶入的,須允許倉庫工作人員進行檢查。
3.庫房設施必須符合防火、防盜、防潮、防塵標準。貨架應達到安全要求。
4.倉庫工作人員應定期或隨時檢查存貨的防水、防火、防盜安全設施。檢查時,若發現易燃、易爆危險存貨,應立即采取措施,將其存放到安全場所,予以隔離。
5.保持倉庫環境衛生、過道暢通,并做好防火、防潮、防盜等安全防范工作,學會使用滅火器等工具,每天下班前須檢查各種電器電源等的安全情況。
6.任何人員不得在倉庫內吸煙、用餐,不得將水杯、飯盒、零食等東西帶入倉庫。
7.嚴格遵照存貨要求進行貯存保管,定時對存貨進行清潔和整理
8.倉庫工作人員及時記錄所有貨物進出倉庫的賬目情況,每天做好盤點對數工作,保證賬目和實物一致。
9.倉庫工作人員不得挪用、轉送倉庫內的任何物品,其他人員需要到倉庫借用貨物的,必須經過本部門負責人在借條上批準后才能讓其借走。
10.倉庫、貴重物品的鑰匙由倉庫工作人員專人保管,不得轉借、轉交他人保管和使用,更不得隨意配制。
11.倉庫物資必須嚴格按照規定存放,每種存貨應掛卡片,標明品名、規格、型號、產地、單位等,并標明現存數量。
12.保管員應隨時檢查存儲的存貨有無發生過期變質、殘損、超初積壓、短缺、包裝破損等,如有發現,保管員應及時報告主管人員,會同有關部門進行處理。
五、存貨賬目管理
1.存貨賬目的范圍包括入庫單、出庫單以及臺賬。
2.所有出入庫物資,均需按品種登記入庫和出庫單,并將收、發數量登記后結出余額,隨時與實存數量進行核對,并做到卡實相符。如有不符,應查明原因,及時糾正處理。
3.倉儲部對入庫存貨建立臺賬,詳細登記存貨類別、編號、名稱、規格型號、數量、計量單位等內容。
4.存貨記錄應有合法依據,憑證必須完整無缺。
倉庫儲存管理制度 篇2
第一條倉庫管理人員應熟悉所管理物品的性能,必須掌握各種易燃,易爆品的滅火方式及滅火器,消防栓的使用方法。
第二條消防器材的位置設置明顯,易于取用,消防器材附近必須保持道路暢通,禁止堆放貨物。禁止隨意挪動消防器材。
第三條倉庫管理人員要定期檢查消防器材,發現損壞或失效的要及時報告,以保證消防器材處于良好的狀態。
第四條倉庫管理人員必須按規定著裝和使用各類勞動保護用品。
第五條物品堆放必須預留安全和運輸通道,通道內禁止堆放貨物和停放運輸工具。
第六條倉庫內禁止任何火源,特殊情況下需要動火,必須通過安保部開具動火證方可施工,屆時必須有人在現場監督。
第七條倉庫內不得有裸露的電線,所有插座必須有可靠的接地裝置。
第八條倉庫內一律使用小于60瓦的防爆燈具,燈具損壞應及時更換,并隨時做到人離燈熄。倉庫內不得使用加熱裝置,如電爐,電取暖器等。電梯電機間,配電房,空調,去濕設備電源附近禁止堆放物品,下班后應關閉所有電源。
第九條搬運完畢,防火門應及時關閉。下班后應關閉所有門窗。
第十條所有出,入口和緊急通道必須保證暢通,相關鑰匙在緊急情況下應隨時可以取用。
第十一條倉庫內按物品的安全要求分類堆放,嚴禁混放,混裝,禁止堆放與所保管物品無關的雜務物。
第十二條非本倉庫工作人員,未經允許不得進入倉庫內。
第十三條禁止機動車輛進入倉庫內,特殊情況報經批準。
第十四條所有物品搬運要輕拿輕放,尤其是化工產品,禁止拖,拉,拋,滾,禁止在電閃雷擊天氣和烈日曝曬下裝卸。
第十五條化工產品的保管,領用應避免遺撒,一旦遺撒必須及時清除干凈。
第十六條倉庫內貨物和垛座應堅固,不晃動碰接。
第十七條無叉車操作作證人員,禁止操作叉車。
第十八條倉庫物品發生被盜后,倉庫管理人員應及時報告并注意保護現場,協助進行調查處理。
倉庫儲存管理制度 篇3
一、總則
1. 為保障公司正常生產的連續性和秩序,使倉庫作業合理化,減少庫存資金占用,特制定本辦法。
2. 本辦法適用于公司生產、銷售、辦公所需各種原輔材料、在制品、半成品、成品、包裝物、備品備件、工具、辦公、衛生用品等物料的庫存管理規定。
二、管理原則和體制
1. 公司實行倉庫分散管理體制。部門申請物料分別由其使用部門設立專人保存。其中,倉庫由其倉庫主管(課長)領導工作,直屬于資材部
2. 倉庫管理應保證滿足公司生產經營所需的物資需要,不缺貨斷檔,并使庫存物資、采購成本總額資金費用最小化。
3. 公司各倉庫根據倉庫工作量和重要性,設專職或兼職倉庫管理員。
4. 倉庫對各類物資進行分類統計,分為A類、B 類、C類,分別以重點、次要和一般性級別管理。
5. 根據公司生產經營時間特點,制定倉庫入、出庫工作時間。
三、存貨計劃與控制
1. 倉庫以適質、適量、適時、適地之原則,供應所需物資,避免資金呆滯和供貨不足。
2. 倉庫會同有關部門,根據銷售記錄與計劃、生產計劃等制定最優訂購點、訂貨理、安全庫存、訂購提前時間等標準。
3. 倉庫對訂有標準的物資品種進行控制,實際庫存量降到訂購點時,即可提出補充采購計劃申請。
四、入庫
1. 所有物料,無論是新購入、退貨、領后收回,均應由倉管部門檢驗后方準物品入庫。
2. 辦理入庫手續時,對照物品與訂購單、提貨單、驗收單、發票所列的品名、型號、或規格是否相符。如發現品名、型號或規格或包裝破損的,應通知采購主辦處理。
3. 倉管員于物料入庫時發現問題,未及時于次一個工作日內報告處理的,該物料視為合格。
4. 倉庫管理員對所有入庫物品及時入帳,對在存倉庫物品造冊登記。
五、出庫
1. 凡持經各級主管簽批的領用單、領料單經確認后,方可領料出庫。倉庫管理員對所有庫物品及時入帳。
2. 倉管部門對領用要求,于規定的時間內發貨或調撥。如缺貨或不足,則應回復預定或供貨的日期。
3. 供領雙方在確認出庫物料的品種、規格、數量和質量后,均應在一式多聯領料單據上簽字,各聯分送、留倉管、領用、財務等有關部門。
4. 領料人于物料出庫時發現問題,未及時當場處理的,該物料視為合格。
5. 物料出庫提運過程中,禁止領料人隨意進入倉庫內部場所,對不聽規勸的可拒絕出貨并報主管。
6. 堅持原則,不徇私情,嚴格按批準數量、質量領娶發放物品。倉庫管理員態度和藹,熱情主動服務。
7. 對非常設倉管員的倉庫可規定特定時間領用物品。對緊急事項可即時領用。
六、物料保管
倉管對各類物料的儲存要項:
1. 按品種、規格、體積、重量等特征決定堆碼方式及區位;
2. 倉庫物品堆放整齊、平穩,分類清楚;
3. 儲物空間分區及編號,標示醒目、朝外,便于盤存和領齲
4. 對危險物品隔離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