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機械管理制度(精選3篇)
特種機械管理制度 篇1
為加強特種作業人員管理,增強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和實際安全操作技能,減少傷亡人數,保證安全生產,結合公司具體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一、特種作業的概念 特種作業是指在生產勞動過程中容易發生傷亡事故對操作人員本人尤其對他人和周圍設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業稱為特種作業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稱為特種作業人員。
二、特種作業的范圍 1、電工(運行、維修)作業。
2、金屬焊接(切割)作業。
3、起重作業(包括橋、塔、門式起重機駕駛、起重工等)。
4、廠內機動車輛駕駛作業。
5、壓力容器操作。
6、沖壓機械操作。
7、鍋爐司爐作業。
8、建筑登高架設作業。
三、特種作業人員必須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1、工作認真負責,遵章守紀。
2、年滿十八周歲。
3、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4、按上崗要求的技術業務理論考核和實際操作技能考核成績合格。
5、身體健康,無妨礙從事本工作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四、復審與培訓 1、取得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和電工進網許可證人員,每兩年進行一次復審,運行電工每年復審一次,未按期復審和復審不合格者,其操作證和進網許可證自行失效。
2、凡到期復審的特種作業人員,由單位申報將復審人員的操作證、許可證,交到公司安技員統一辦理。
五、復審內容 1、檢查作業期間安全行為,違章記錄和事故責任。
2、安全技術知識培訓和事故案例教育。
3、進行理論和實際考核。
4、健康體檢。
六、日常管理 1、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禁無證操作。
2、各單位應加強對特種作業人員的管理,做好申報、培訓、考核、復審的組織工作和日常工作。
3、建立建全特種作業人員的檔案,復審考核試卷和體檢表保留四年,審驗表保留八年。
4、離開特種作業崗位一年以上的人員,須重新進行安全技術考核,合格后方可以從事原作業。
5、特種作業人員違章作業,應視情節給予批評和吊扣,吊銷其操作證,造成嚴重后果者,應按有關規定和制度進行處罰。
特種機械管理制度 篇2
一、目的:
為了調查弄清設備事故原因真象,及時采取合適的補救措施,最大限度的挽回公司的損失,明確相關責任人的責任,讓所有員工從中受到教育和再培訓,杜絕類似事故的再度發生。
二、原則:
事故處理應做到三不放過原則:原因分析不清不放過;責任者及員工未受教育不放過,沒有采取改進措施不放過。
三、事故定義:
凡是由于設備非正常損壞和人為原因而引起設備故障均為設備事故。
設備事故分為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直接經濟損失在20__元以下的為一般事故;直接經濟損失在20__―5000元的為重大事故;直接經濟損失在5000元以上的為特大事故。
四、事故的處理程序:
1、事故現場: 事故發生后,當事人應立即采取必要安全及應急措施,保證必要的生產所需。并及時通知上級組長和主管以及技術工程師,同時做好現場保護,以便進行原因分析。
2、事故搶修:組長、主管、技術工程師在接到通知后應于第一時間趕到事故現場。設備當事人要如實報告事故經過,會同工程師、上級進行原因劃定。并配合組織搶修,力爭以最短時間恢復生產。
3、事故調查:
a、事故處理完畢后,相關人員首先要配合上級或工程師做好事故原因調查工作。按要求如實將事情的經過、原因作出書面報告以供參考。(書面報告在事故當日按上級要求提交,否則,按失職追究相關責任。)
b、由組長、主管和技術工程師通過公開討論,對事故的調查作出結論。由工程師作出事故書面報告,詳細記錄事故經過、原因、及采取措施和處理意見等內容。(書面報告在事故調查的三日內向上級主管提交,否則,按失職追究相關責任。)
五、教育及再培訓:
針對事故發生原因,組長、主管及技術工程師應視情況組織現場會,對員工進行教育及再培訓。在一個月內由主管或工程師組織,完成對所有員工以事故為案例的公開討論和培訓,并做記錄和準備相關內容考核。
特種機械管理制度 篇3
為保證特種機械安全運行,保障人身和設備安全,更好的為施工生產服務,根據有關規定,結合項目經理部特種機械的特殊性能和用途,特制定本制度:
1、本制度法使用范圍,各種類塔式起重機、履帶起重機、汽車起重機、施工垂直提升設備、輪胎起重機。
2、特種機械設備的安裝,檢驗、報廢與管理等,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規程、標準和常州市的有關要求。
3、項目部應加強對特種機械設備的管理領導,安質部負責監察監督工作。
4、對新購進的特種機械設備必須組織專門人員進行驗收,按生產廠提供的技術資料核對。隨機附件資料產品合格證必須完整無缺,驗收人員必須簽字。
5、特種機械必須設有各類制動器,超負荷限制器,防傾覆行程限位和緩沖器,防碰撞和防爆炸裝置,各種指示儀表,聲光信號和其他安全防護裝置齊全有效。
6、特種機械的電器設備和電器線路,必須符合有關電器技術條件的規定,并附有檢驗合格的證明資料。
7、使用特種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操作證必須按規定期限進行復檢。
8、操作特種機械設備必須嚴格按照該類型的機械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操作中嚴格注視各種指示標志,發現異常和異響立即關機,消除故障后才能繼續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