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設備檢查管理制度(精選7篇)
電氣設備檢查管理制度 篇1
一、電氣設備必須由具有電工資格的人員負責安裝和檢查維修,電氣設施、設備必須符合消防安全和有關技術安全規定。
二、規范用電線路,暗線必須穿管敷設,明線必須要有護套,電纜、電線管、橋架等穿過墻體、樓板的孔、洞應用非燃材料堵塞。
三、每年至少對電線、電氣設備進行一次徹底檢查或絕緣搖測,發現電線老化、破損、絕緣不良等不安全因素,要及時維修更換。
四、消防用電設備應采用單獨的供電回路,消防用電設備的.兩路電源或兩回路供電線路應在末級配電箱處自動切換。消防用電設備、消防配電盤及控制箱應有明顯標志。
五、超過60w的白熾燈、鹵鎢燈、熒光高壓汞燈等不應直接安裝在可燃裝修或可燃構件上,倉庫照明不應大于100w。
六、餐廳使用的管道煤氣,煤氣管道應固定,灶具不可緊鄰可燃材料。
七、按規范要求設置避雷設施,每年必須在雷雨季節來臨之前,按規定完成檢查和測試工作。
電氣設備檢查管理制度 篇2
第一條為落實和加強設備操作人員、維護保運人員及設備管理人員的設備巡回檢查工作,切實做好設備的使用、管理和維護保養,保持設備完好狀態,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適用于公司生產的工藝設備、管道、動力設備、通用設備、起重運輸設備、消防設備、儀器儀表以及其他各種機械設備的設備巡回檢查工作。
第三條必須認真貫徹實施操作人員,機、電、儀保運人員和設備管理人員的設備巡回檢查制,以保證生產設備安全、穩定、長周期運行。
第四條設備管理部門必須加強對操作人員,機、電、儀保運人員和基層設備管理人員設備巡回檢查工作的組織和領導。制訂完善的設備巡檢管理細則,明確職責和實施方法,確定設備巡檢的區域、路線、周期、重點檢查部位和內容要求。
第五條操作人員、機、電、儀保運人員和設備管理人員要按設備巡檢管理細則的要求認真進行設備巡回檢查,了解設備運行狀況,在巡檢中發現設備異常,要及時消除缺陷、作好記錄,對不能立即消除缺陷的設備,應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
第六條巡檢人員要及時、準確、清晰、認真地填寫設備巡檢記錄。第七條各級主管設備的領導要定期對設備巡檢工作進行檢查,及時解決設備巡檢中出現的問題。設備管理部門對設備巡檢人員的巡檢方法和儀器的使用予以指導,并講授相應的基礎理論知識,以逐步提高設備巡檢人員判斷、處理設備故障的能力,保證設備巡檢工作的質量。
第八條機泵設備實行點檢制,執行《機泵管理制度》的有關要求。
第九條各單位要不斷總結經驗,提高設備的巡檢工作水平。
一、本制度所指設備為各生產車間所屬的機械設備以及與之配套的相關設施。
二、本制度所指設備操作工是對車間內設備負有使用、維護和管理責任的人員。
三、設備操作工設備巡回檢查管理
1、操作工每天對使用的設備進行檢查,檢查項目為動力是否穩定、傳動是否可靠、潤滑是否達到要求、儀表是否正常以及設備對產品產量和質量的有影響的其他問題。
2、簡單問題可自行修理解決,恢復設備正常狀態; 3、較大故障要積極采取措施并報告車間負責人。四、值班人員設備巡回檢查管理
1、值班人員應該每天對設備進行巡回檢查管理;隨時掌握設備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嚴重設備應報告車間主管人員,將列入檢修計劃。
2、值班人員巡回檢查的項目包括:操作者是否遵守操作規程,設備運行情況是否正常,設備零部件和安全防護裝置是否齊全有效,設備潤滑是否按要求進行,設備有無跑、冒、滴、漏現象。崗位上的設備點檢記錄、運轉記錄齊全、完整、填寫師傅、是否及時、準確、整潔
五、車間的設備巡回檢查管理
1、車間要定期組織車間對設備進行巡回檢查。設備的巡回檢查方法應能直觀反映出巡檢執行情況,如填寫記錄、采用掛牌,掛卡登記,表示檢查已進行。
2、車間對巡回檢查出來應立即解決的問題要用《通知單》的形式提出意見,并對問題內容、解決方法、期限、責任人、效果、獎罰作出規定。
3、巡檢中發現的事故隱患,應采取積極的措施,根據巡回檢查情況對設備故障的部位、原因、周期等進行系統分析,為設備維修、保養提供依據。
六、車間對設備的安裝、使用和維護負有管理責任,對巡回檢查出來的問題要及時解決,對于超出車間管理范圍的問題要及時上報主管領導。
一、適用范圍
適用于生產處設備檢修管理。
二、管理職責
(一)生產處負責制定設備管理制度,并監控、指導和考核日常運行情況;
(二)運行班組負責所使用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工作及一般故障的排出,重大故障及時報修;
(三)維修班負責生產處設備管理,定期點檢和巡檢,及時修復故障。
三、管理內容與要求
(一)設備點檢目的:通過點檢準確掌握設備運行狀況,維持和改善設備性能,預防故障發生,減少設備故障率。
1、崗位點檢
(1)設備運行中的異響、振動、異味;
(2)設備潤滑系統工作情況(油溫、油質、油壓、油位、冷卻等);
(3)目測設備零部件是否開裂、變形、開焊;
(4)檢查設備的地腳螺栓、緊固螺栓是否松動;
(5)設備零部件是否齊全、可靠;
(6)設備負荷大小;
(7)設備運轉過程中的溫度、壓力、電流等;
(8)設備其它特殊要求的情況。
2、維修點檢
(1)監督、指導崗位的日常點檢,復核各崗位的日常巡回點檢記錄;
(2)檢查生產處在線設備的運行技術狀態,及時發現異常和隱患。在做好記錄的同時,確定設備應修理的部位及更換零件情況,及時組織維修;
(3)檢查生產處設備衛生狀況。
3、生產處點檢
(1)監督、檢查生產處設備巡回點檢制度的執行情況;
(2)監督、檢查各崗位日常點檢質量、巡回點檢記錄;
(3)檢查主體設備的運行技術狀態,對有異常的設備進行精密點檢和診斷,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來解決問題。
(二)設備巡檢
主要包括定期、不定期、交接班、特殊情況檢查等內容。
(1)設備、系統的運行、備用是否正常;
(2)運行設備、系統的有關參數指標是否合格(如:聲音、振動、壓力、溫度、液位等);
(3)設備系統有無跑、冒、滴、漏現象;
(4)設備、系統附件是否齊全完好;
(5)建筑物和構筑物及其他現場設施的完好情況;
電氣設備檢查管理制度 篇3
為適應生產需要,推動采掘開機電包機組的組織管理,現場管理和工資管理的改革,更好為原煤生產服務,特制定《機電包機組管理》辦法。
1、包機制是群眾參加設備管理的一種好形式,它的主要內容是包運轉、包維護、包搶修,使操作工做到三懂四會。是設備現場管理的成功經驗,也是搞好設備現場管理的必要手段,推行改革設備包機制勢在必行。
2、井下各綜采隊設機電副隊長一名,包機組長一名,開掘隊設包機組長一名。包機組由本隊機電副隊長和包機組長全面負責。機電包機組行政上受本隊管理、技術業務受機電科管理。
3、機電包機組負責人應根據本隊生產情況,提出本隊定員報告,經機電科長同意,分管礦長批準,按照定員需要配足包機人員。
4、機電包機組人員應保持穩定,確需調動需履行正當審批手續,經機電科長批準,機電包機組負責人調動需經機電科長、分管礦長批準。
5、機電包機組人員,必須經過專業技術知識的培訓,取得電鉗工資格證書,持證上崗。
6、機電包機組人員必須實行“三定”,即維護工固定,所包設備固定,崗位操作司機固定。
包機責任人履行以下崗位職責:
①以隊、組為單位,實行包機制。圓班包機小班分片,個人負責,留名掛牌。
②圓班包機:機電包機組成員對本隊全部機電設備的安裝、檢修、安全運行負責。
③小班分片:每個小班的機電包機組成員負責本班所承包范圍內的設備、器材、纜線完好運行。
④個人負責、留名掛牌:個人負責的設備、器材、纜線要掛牌,牌上應注明責任者的姓名、設備、器材、纜線的型號、名稱和用途。
7、各機電包機組應建立以下制度、資料并嚴格認真執行。崗位責任制、交接班制、巡回檢查制、定期檢修保養制、包機人員登記表、設備、配件、五小電器、材料消耗領用臺帳、機電設備的運行及事故分析臺帳、供電系統圖設備布置圖。
8、機電包機組人員應按時參加有關機電檢查、事故分析等會議,對本單位存在的機電安全隱患應按隱患三定表作積極組織,按時處理。
9、機電包機組負責人對本單位機電設備、人員的穩定、安全運行負責。
10、機電包機組工作的檢查、考核按機電旬驗收管理辦法執行。
電氣設備檢查管理制度 篇4
1總則
1.1使運行值班人員、風機、巡視道路及集電線路巡檢人員按規定時間和線路進行設備檢查,及時發現設備缺陷,排除設備隱患、防止設備事故、確保設備安全經濟運行。
2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風電場所有生產設備設施。
3規定和程序
3.1管理要求
3.1.1遵守《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的規定,經考試合格,具備見習崗及以上資格人員進行巡檢工作。
3.1.2每年由公司安全生產部組織進行《電業安全工作規程》考試,考試合格方允許單獨巡視設備的人員進行巡視。
3.1.3巡檢人員進行巡回檢查按照巡檢記錄單的內容進行巡檢,不減少檢查項目,不隨意改變巡檢路線。
3.1.4巡視設備時,運行人員應仔細巡視,巡視發現設備缺陷、異常應匯報當值值班長,并將發現的設備缺陷、異常記入設備缺陷記錄本內,按值移交。對危急安全運行的缺陷要按規定向上級匯報,并迅速設法處理。
3.1.5巡回檢查分為:
3.1.5.1運行定時巡回檢查,是指運行人員每班進行的周期性巡回檢查。
3.1.5.2設備專人巡回檢查,是指巡檢專責人進行的周期性設備檢查。
3.1.5.3監督性巡查,是指風場管理人員(場長或值長)對運行定時巡回檢查情況和設備專人巡回檢查情況進行就地檢查,并進行相應考核。
3.1.6被批準可以單獨巡視設備的值班員,在巡視設備時不得進行任何其它工作,不得移開或越過遮欄。
3.2巡視工作的規定
3.2.1巡視人員的巡視中應做到:
3.2.1.1巡視檢查設備必須認真仔細,做到'六應、六到、三比較' ,即:應走到的地點腳到不遺漏;應觸摸的檢查點手到摸準;應看到的情況眼到看明白;應聽聲響的地方耳到聽清;應嗅氣味的區域鼻到嗅準;應分析的情況腦到勤分析;表計實際指示與標準比較;同類型設備之間互相比較;本次檢查情況與上次比較
3.2.1.2巡視人員應了解設備的特性及其與系統的關系,了解設備正常時的溫度、振動和聲響,以及設備正常運行的參數。
3.2.1.3巡視人員進入危險區域或接近危險部位〈高壓設備〉檢查,應嚴格執行有關規程規定的安全事項。
3.2.1.4禁止觸及設備旋轉部分。
3.2.1.5在巡視中發現保護裝置異常時,應及時匯報值風場負責人,不得私自處理。在恢復保護裝置信號時,應兩人進行。實習崗人員不得單獨巡視高壓設備,必須有人監護。
3.2.1.6巡視人員應帶有對講機、手電筒等用具,以保證檢查質量,并做好記錄。
3.2.1.7巡回檢查時,若發現設備有異常及疑問時應立即向值長匯報,并按值長的指示處置。如不能及時處理好,應加強監視,分析原因,制定應急技術措施;在緊急情況時,可以按照規程有關規定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先處理,后匯報。
3.2.1.8在進行風機巡檢工作中,必須由兩人以上進行,并在巡視中帶好安全帽、安全帶、防滑鎖扣等必要的保護裝備。
3.2.1.9風機巡視工作要嚴肅認真,對每一臺機組的運行情況要仔細觀察,認真做好巡視記錄。對巡視中發現的異常狀況要及時向值長匯報,除威脅機組運行安全的缺陷外,不得對機組進行任何操作。
3.2.1.10風機箱變及集電線路巡視工作要細則認真,對每一臺風機機組變的斷路器動作次數、聲音、油位情況要仔細觀察,對集電線路的巡視,應使用望遠鏡對線路的弧垂、門型架標識牌、避雷器閃絡情況、門型架電纜接頭等進行細則觀察并做好記錄。對巡視中發現的異常狀況要及時向值長匯報,除威脅機組及線路安全運行的缺陷外,不得對機組及集電線路進行任何操作。
3.2.2設備或系統停電后巡檢時,巡視人員應檢查現場安全措施有無變動,安全標志牌是否齊全,與運行部分相關的隔絕是否可靠。
3.2.3巡視人員除檢查規定項目外,對巡視路徑的公用系統、廠房建筑、安全措施亦應注意有無異常情況。
3.3特殊情況巡視規定
3.3.1遇下列情況時,巡視人員在巡回檢查時應進行重復檢查。必要時派專人監視或增加巡視次數。
3.3.1.1大修后試運行階段。
3.3.1.2新設備投入試運行。
3.3.1.3設備存在重大缺陷或隱患。
3.3.1.4上一值交班交待的設備異常情況或注意事項。
3.3.1.5處于特殊運行方式或惡劣條件下運行的設備。
3.3.1.6氣候、環境惡劣(如急風暴雨、強雷、冰凍、高溫等)
3.3.1.7值長、值班員認為有必要時。
3.3.2發生事故時,巡視中的巡回檢查人員應立即返回主控室,參加事故處理。
3.3.3值長外出重點檢查時,主控室必須留值班人員,保證始終有與調度。
3.3.4檢查人員應將檢查情況匯報值班負責人,值班負責人作好記錄
3.3.5發現重大缺陷應立即匯報場長,場長負責向公司安全生產部經理匯報.
3.4遇有下列情況應對變電站進行特殊巡視:
3.4.1風、雪、雨、霧等惡劣天氣時應對戶外設備、風及機組變、集電線路增加巡視次數。
3.4.2設備發生短路故障,保護動作后,應對相關設備進行檢查巡視。
3.4.3對有異常的設備,過負荷設備,進行重點巡視。
3.4.4新設備及大修后設備投入運行24小時內,每兩小時巡視一次。
3.4.5雷電后對防雷設備進行巡視,特別要查看雷電動作記數器。
3.4.6陰雨天過后,應查看戶外端子箱,機構箱,控制柜箱的受潮及結露情況。
3.4.7主變壓器過負荷時,或發出油溫異常信號、輕瓦斯動作信號時,應對其加強巡視。
3.4.8上級通知要求及節假日要增加對設備的巡視次數。
3.4.9雷雨天氣巡視戶外設備時,應穿雨衣、絕緣靴,不得靠近防雷設備。
3.4.10高壓設備發生接地進行巡視時,應穿好絕緣靴,否則室內不得接近故障點4米以內,室外不得接近故障點8米以內,接觸設備外殼和架構時,應戴絕緣手套。
3.4.11巡視設備時,應及時并閉好設備箱體的門,進出高壓室必須隨手關門,并檢查窗戶及通風孔洞的封閉情況。
3.5巡視時間:
3.5.1交接班檢查時間:接班前20分鐘,交班前40分鐘。
3.5.2班中檢查時間:10時/18時/2時。
3.5.3變電站內設備專責人每周檢查一次。
3.5.4 #1集電線路及所屬箱變每月05日白天及12日晚21:00檢查兩次,#2集電線路及所屬箱變每月17日白天及25日晚21:00檢查兩次,特殊天氣(雷雨、暴風、大雪)進行特殊巡視。
3.5.5風機巡檢每季度檢查一次。
3.6巡檢內容
3.6.1變電站設備的.常規巡檢內容
3.6.1.1絕緣瓷瓶是否清潔,無破損,無裂紋或打火現象。
3.6.1.2變壓器硅膠顏色、變壓器油溫。
3.6.1.3引線接頭是否接觸良好,不發熱。
3.6.1.4 sf6氣體壓力、運行聲音情況。
3.6.1.5配電室設備運行聲音、溫度、告警情況。
3.6.1.6功率單元室內溫度、運行聲音、告警情況,h3、h5濾波裝置運行情況。
3.6.1.7中性點接地變壓器繼數器控制器運行情況。
3.6.2變電站設備的特殊巡視內容:
3.6.2.1雷雨天檢查絕緣瓷瓶有無放電、電暈、倒塌及斷線現象。
3.6.2.2大風天檢查橫擔、桿塔及引線有無斷線、變壓器有無落物,110kv避雷器及引線有無變位或斷線。
3.6.2.3嚴寒天檢查瓷質設備有無凍裂,充油設備的油位、壓力、變壓器有無積雪和結冰。
3.7對生活水泵房的巡視檢查內容
3.7.1消防用水和生活用水設備運行情況。
3.7.2消防泵和生活泵定期切換試驗的記錄。
3.7.3消防水泵和生活水泵電源控制系統有無異常。
3.7.4壓力表指示是否正常、閥門有無松動。
3.8風力發電機的常規巡檢內容
3.8.1風力發電機組在運行中有無異常響聲。
3.8.2葉片的運行狀態有無異常,是否有開裂現象。
3.8.3風速儀、風向標,動作是否正常,避雷針的運行是否良好,有無雷擊的現象。
3.8.4電纜有無絞纏現象。
3.8.5風電機組是否滲油,電控系統工作是否正常。
3.9風力發電機的登機巡檢內容
3.9.1檢查風力發電機組液壓系統和齒輪箱以及其他潤滑系統有無泄露,油面、油溫是否正常,油面低于正常時要及時加油。設備運行中的聲音是否正常。
3.9.2對設備螺栓進行檢查,有無松動。
3.9.3對爬梯、安全繩、照明設備等安全設施進行定期檢查和維護。
3.9.4檢查控制箱內接線有無松動、并進行清掃。
3.9.5風力發電機組登機巡檢應在手動停機狀態下進行。
3.10集電線路的常規巡檢內容
3.10.1線路門型架標識牌是否齊全,支架螺栓是否緊固、有無缺失。接地扁鐵防腐是否合格。
3.10.2各支線弧垂程度是否合格,隔離開關刀口是否咬合緊湊。
3.10.3線路鐵塔有無異物(如:鳥窩),集電線路門型架、桿塔下地基有無沉降、雨水沖刷等情況。
3.11風電場交通道路的常規巡檢內容
3.11.1交通道路的安全標識牌是否正確、清晰、有無缺失。
3.11.2安全警示牌、限速等標識牌位置是否合適。
3.11.3巡視道路有無坍陷、積水、大雪覆蓋、結冰等情況。如有并對其進行及時修補、平整。
3.11.4在汛期加強對道路的巡視,對道路地面下沉的路段設置安全警示。
3.11.5在大風后對道路進行清理雜物。
3.12巡檢程序
3.12.1巡檢前的準備:
3.12.1.1巡檢人員向值班負責人匯報巡檢路線和重點檢查內容。值班負責人根據運行方式、氣候條件、設備工況等具體情況決定是否進行調整,具有危險性的巡檢工作,必須有兩人進行。
3.12.1.2巡檢人員檢查攜帶的安全用具和通信工具正常,如手電、測溫儀、安全帽、對講機等,如有必要要穿絕緣靴,帶絕緣手套。
3.12.2巡檢過程
3.12.2.1巡檢人員按照巡檢時間、路線、檢查內容進行巡檢。
3.12.2.2巡檢完畢,將檢查情況匯報值班負責人,并填寫巡檢記錄單。發現異常要注明時間,地點、處理結果。發現的缺陷,按設備缺陷管理制度的規定辦理進行缺陷登記,并納入本崗位監視性檢查的內容,加強對其檢查監視。
3.13巡視路線
3.13.1變電站設備巡視路線:
主控制室→繼電保護室設備→工具間→35kv配電室→400v配電室→通訊室→#1主變→110kv升壓站→svc控制室→接地變壓器→補償電容器組h3、h5→生活水泵→消防水泵→主控制室
3.13.2 #1集電線路及所屬箱變巡視路線,各風場根據就地實際情況制定巡視路線。
3.13.3 #2集電線路及所屬箱變巡視路線,各風場根據就地實際情況制定巡視路線。
3.13.4風機巡視路線:各風場根據風場風機實際布置制定巡視路線。;
3.13.5風機巡檢道路巡視路線:各風場根據風場實際布置制定巡視路線。;
4職責
4.1制度負責人:風場場長
4.1.1負責組織修訂和完善本制度,并確保制度的有效性。
4.1.2監督、檢查本制度的執行情況。
4.1.3接受上級對本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
4.2制度執行人:運行檢修負責人及各職值長。
4.2.1負責本制度的執行,并提出改進意見。
4.2.2負責檢查本值的運檢人員對巡回檢查制度的執行情況。
4.2.3接受公司對本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
4.3巡檢人員:
4.3.1負責認真執行巡回檢查制度。
4.3.2負責將巡回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匯報值長。
4.3.3負責向值長及部門負責人提出巡回檢查制度的修改建議。
5檢查與考核
5.1生產管理人員和風電場場長每月對巡回檢查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對于能及時發現設備缺陷人員應給予表揚或獎勵,對工作中不負責任沒有及時發現設備缺陷人員應給予批評或一定的經濟處罰;
5.2未及時發現缺陷,造成單個設備停運的考核50元
5.3未及時發現缺陷,造成單個設備部分損壞考核100元
5.4未及時發現缺陷,造成重大設備損壞的考核500元,待崗1個月;
5.5未及時發現缺陷,造成集電線路跳閘的考核1000元,待崗3個月;
6附則
6.1本制度由風電場制定,負責解釋。
6.2本制度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電氣設備檢查管理制度 篇5
為了強化員工責任意識,進一步加強儀表設備的日常維護,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獎罰分明,充分調動每位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確保每臺設備都有人管,每臺設備狀況都受控,以提高儀表設備的保障能力,達到裝置安全、穩定、長周期運行的目的,結合車間實際情況,并征求班組長意見,經車間班子討論,特制定儀表聯合一車間雙包機制管理制度。
一、雙包機領導小組:
1、領導小組:
組長:副組長:組員:
2、工作內容:
2.1、檢查、督促“五定期”的執行,落實自己的職責。
2.2、組員執行每天上崗巡回檢查。
2.3、雙包機領導小組每周組織全面檢查1次。
2.4、根據周檢結果,每月向事業部推薦3個控制室,5個裝置,參加樣板評比。
二、雙包機管理及職責分工:
1、員工包表
1.1、班組根據轄區儀表設備臺賬,分清儀表設備的重要等級,并根據班組人員狀況,逐臺設備承包到個人,由包表人完成所承包儀表的日常維護及保養工作。
1.2、DCS、PLC、ESD等電子控制設備以及大機組,班組要安排技術業務水平精湛的人員進行專人包機。
1.3、班組必須明確包機明細,執行組長(崗位技術員)包片,其他班員包到逐臺設備。
1.4、每位員工都要設立雙包機記錄臺賬,并結合“五定期”工作內容進行相應的記錄。
1.5、包表人職責范圍:
1.5.1、熟練掌握所包儀表設備的結構、原理、性能、用途和修理技術。
1.5.2、處理一般儀表設備隱患和故障。
1.5.3、執行儀表設備維護保養“五定期”。
1.6、組長(崗位技術員)職責范圍:
1.6.1、熟練掌握所包片區儀表設備的結構、原理、性能、用途和修理技術。
1.6.2、檢查、協助包表人完成儀表設備維護保養“五定期”。
1.6.3、安排并協調處理本裝置內儀表設備故障。
1.6.4、做好本裝置各類檔案記錄。
1.6.5、整理本裝置技術資料。
1.7、班長職責范圍:
1.7.1、精通儀表基礎知識,要有一定的管理經驗。
1.7.2、班組的日常管理及安全工作。
1.7.3、安排、檢查“五定期”的執行。
1.7.4、協調解決轄區內較大儀表設備故障。
1.7.5、提報班組的消耗材料。
1.7.6、班組員工的實際動手能力的培訓工作。
2、干部(技術員)包區
2.1、技術員負責所承包片區的技術管理工作,并根據車間階段性工作安排,協調組織各項工作的完成。
2.2、技術員職責:
2.2.1、精通儀表知識,善于分析、解決問題,有學習熱情。
2.2.2、監督、抽檢“五定期”的執行。
2.2.3、解決片區儀表設備出現的故障問題。
2.2.4、提報片區設備的備品備件。
2.2.5、提報片區設備隱患,并初步確定整改、更新方案。
2.2.6、提報片區設備技術月報(四率報表、月度總結等)。
2.2.7、員工的理論及實際知識的培訓。
3、主任包裝置
3.1、主任全面負責所承包裝置的安全、生產、技術、基礎等管理工作,確保裝置的安全、穩定運行。
3.2、主任職責:
3.2.1、精通儀表知識,善于分析、解決問題,有學習熱情,具備一定的管理能力。
3.2.2、負責所承包裝置的生產指揮及安全作業。
3.2.3、檢查各項制度、工作的落實。
3.2.4、技術更新、隱患治理、設備改造、基本建設的落實。
3.2.5、協調解決裝置內重大儀表故障。
3.2.6、轄區各項計劃、報表、報告、方案、總結的審核。
3.2.7、車間全體員工的培訓工作。
三、雙包機儀表設備維護保養細則(五定期):
1、定期巡回檢查:巡回檢查執行定人、定時、定點、定路線、定內容。
1.1、定人:巡回檢查執行要有專人負責。
1.2、定時:
1.2.1、上午9:00
1.2.2、下午3:00
1.2.3、夜間21:00
1.3、定點:巡回檢查設置檢查關鍵點,對關鍵點的檢查要有檢查痕跡(掛牌或記錄等),對工藝車間設置的儀表巡回檢查點,巡檢人員必須執行巡檢簽到。
1.4、定路線:各儀表專責根據裝置生產特點,制定巡回檢查路線,巡回檢查時,嚴格按照巡回檢查路線進行巡檢。
1.5、定內容:
1.5.1、儀表設備完好狀況
1.5.2、儀表設備運行狀況
1.5.3、儀表設備泄露狀況
1.5.4、儀表設備供氣、供電狀況
1.5.5、儀表設備環境狀況
1.5.6、儀表設備保溫、保冷狀況
2、定期清潔衛生:
2.1、儀表設備要保持清潔衛生,執行每周一次(周二、周三)定期清潔。
2.2、由于工藝介質泄露以及環境變化對儀表設備造成的污染,應不分頻次及時清潔。
3、定期排污校零:
3.1、設立排污對零檔案,內容包括:設備位號;工藝介質;排污對零日期;排污對零結果;活門狀況;排污對零作業人等。
3.2、儀表設備執行
電氣設備檢查管理制度 篇6
1、按規定正確安裝、使用電器設備,相關人員必須經必要的培訓,獲得相關部門核發的有效證書方可操作。各類設備均需具備法律、法規規定的有效合格證明并經維修部確定后方可投入使用。
2、防雷、防靜電設施定期檢查、檢測,每季度至少檢查一次、每年至少檢測一次并記錄。
3、電器設備負荷應嚴格按照標準執行,接頭牢固,絕緣良好,保險裝置合格、正常并具備良好的接地,接地電阻應嚴格按照電氣施工要求測試。
4、各類線路均應以套管加以隔絕,特殊情況下,亦應使用絕緣良好的.鉛皮或膠皮電纜線。各類電氣設備及線路均應定期檢修,隨時排除因絕緣損壞可能引起的消防安全隱患。
5、未經批準,嚴禁擅自加長電線。各部門應積極配合安全小組、維修部門人員檢查加長電線是否僅供緊急使用、外殼是否完好、是否有維修部門人員檢測后投入使用。
6、電器設備、開關箱線路附近按照本單位標準規劃黃色區域,嚴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并定期檢查、排除隱患、
7、設備用畢應切斷電源。未經試驗正式通電的設備,安裝、維修人員離開現場時應切斷電源。
8、場所內嚴禁吸煙并張貼禁止吸煙標識,每一位員工均有義務提醒其他人員共同遵守公共場所禁煙的規定。
電氣設備檢查管理制度 篇7
一、主要設備包機制度的內容是:操作人員及維修人員,共同對設備實行包運轉、包維護、包檢修的制度。
二、包機組人員必須做到“三懂”,即懂操作規程,懂設備性能,懂設備原理,“四會”即會操作,會保養,會修理,會判斷和處理故障、事故。
三、包機組要嚴格執行日常保養與定期保養制和日常檢修與一般檢修制度,包機組有明確分工,各項工作責任落實到人。
四、包機組應執行“五嚴”,即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嚴格執行巡回檢查制度,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嚴格執行要害場所管理制度。
五、包機組應確保設備達到完好標準,機房達到質量標準化要求,開展爭先創優競賽活動,對評選出的先進包機組給予表揚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