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焊機安全管理制度(通用3篇)
電焊機安全管理制度 篇1
1適用范圍
本規程規定了直流電焊機安全操作的有關規定。
本規程適用于公司直流電焊機作業。
2主要內容
2.1電焊機的工作環境必須符合制造廠使用說明中的要求。
2.2電焊機在搬運中,要盡可能地避免震動和碰撞,以免影響其性能。
2.3使用前須先打開風扇電機,觀察電壓表指針位置是否正確,仔細查聽是否有不正常的聲音。
2.4應經常清潔硅整流器及其它部件,以延長其使用壽命。
2.5電焊機的飽和電抗器切勿振動,更不應敲擊,否則將影響焊機性能。
2.6電焊機在安裝前,應檢查硅整流元件與散熱片的連接是否牢固,如有松動,必須擰緊,以防接觸不良而燒毀硅整流元件。
2.7嚴禁用搖表測試電焊機主變壓器的次級線圈和控制變壓器的次級線圈。
2.8進線處需有防護罩。
電焊機安全管理制度 篇2
(1)新機使用前,應將換向器上的污物擦干凈,換向器與電刷接觸應良好。
(2)啟動時,應檢查并確認轉子的旋轉方向符合焊機標志的箭頭方向。
(3)啟動后,應檢查電刷和換向器,當有大量火花時,應停機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使用。
(4)當數臺焊機在同一場地作業時,應逐臺起動。
(5)運行中,需調節焊接電流和極性開關時,不得在負荷時進行。調節不得過快、過猛。
電焊機安全管理制度 篇3
一、安裝及要求
1、電焊機的一次、二次接線符合標準。
2、焊機外殼接地良好。
二、操作步驟
2.1安全注意事項
2.1.1電焊作業人員須經過培訓、考核,具有焊工操作證方可進行電焊操作。
2.1.2焊接操作及配合人員必須按規定穿戴勞動防護用品。并采取防止觸電、高空墜落、瓦斯中毒和火災等事故的安全措施。
2.1.3現場使用的電焊機應放置在干燥和通風的地方,露天使用時其下方應防潮且高于周圍地面;應設有防雨、防潮、防曬的機棚,并配備相應的消防器材。
2.1.4使用前,應檢查并確認初、次線接線正確,輸入電壓符合電焊機的銘牌規定,電焊機外殼是否可靠接地,接通電源后,嚴禁接觸初級線路的帶電部分。
2.1.5電焊機的一次、二次接線端應有防護罩,且一次線端須用絕緣帶包裹嚴密,二次線端應使用線卡子壓接牢固。合閘前詳細檢查接線螺栓、螺帽及其它部件應無松動或損壞。
2.1.6電焊機的一次電源線長度不準超過2米,安裝與電焊機功率相匹配的有過流保護的主開關和漏電保護器。當需要較長的電源線時,應沿墻或立柱用瓷瓶隔離布設,其高度必須距地面2.5米以上,不允許將電源線直接拖在地面上。焊機與焊鉗須用軟電纜線連接,長度不準超過30米。焊機電纜線應為一整根線,中間不應有連接接頭,當工作需要接長導線時,應使接頭連接可靠,連接處應保持絕緣良好。
2.1.7在潮濕地帶工作時,操作人員應站在鋪有絕緣物品的地方,并穿好絕緣靴。
2.1.8嚴禁在運行中的壓力管、帶電設備、裝有易燃易爆的容器和受力構件上進行焊接。
2.1.9進入有限空間進行電焊作業時,要先辦理有限空間作業許可證,容器上必須有進、出風口,并設置通風設備;容器內的照明電壓不得超過12伏,焊接時必須有人在場監護。嚴禁在已噴涂過油漆或膠料的容器內焊接。
2.1.10焊接預熱件時,應設擋板隔離預熱件發出的輻射熱。
11高空焊接時,須掛好安全帶,焊件周圍和下方應采取防火措施并有專人監護。
2.1.12在井口周圍、循環灌、油罐等區域進行焊接作業時必須開具相應級別的動火許可證并進行審批。
2.1.13射孔作業、電測作業以及井涌期間不得進行電焊作業。
2.1.14接地線和手把線都不得搭在易燃易爆和帶有熱源的物品上,接地線不得接在管道、機床設備和建筑物金屬構架或鐵軌上,絕緣應良好,機殼接地電阻不大于4歐姆。
2.1.15長期停用的電焊機,使用時須用搖表檢查其絕緣電阻不得低于0.5兆歐,接地部分不得有腐蝕和受潮現象。
2.1.16焊鉗應與手把線連接牢固,不得用胳膊夾持焊鉗,清除焊渣時,臉部應避開被清的焊縫。
2.1.17在電焊過程中,焊接人員應經常檢查電焊機的升溫,如超過A級60°、B級80°時,必須停止運行并降溫。
2.1.18施焊現場10米范圍內,不得堆放氧氣瓶、乙炔發生器、木材等易燃物。
2.1.19移動電焊機時應先停機斷電,不得用拖拉電纜的方法移動電焊機,如焊接中突然停電,應切斷電源。
2.1.20作業結束后,清理現場、滅絕火種、清除焊件余熱后,切斷電源,鎖好閘箱,方可離開。
三、維護保養
3.1電焊機必須放在干燥地方,存放時要用油布等遮蓋,以防潮氣侵入。
3.2在運轉時不要將其他雜物覆蓋在電焊機上,以免阻礙散熱致使電焊機過熱燒壞。
3.3隨時注意電焊機的發熱情況,注意電流不得超過其額定值。
3.4經常清理各部塵垢,檢查各緊固螺絲,防止松動。
3.5定期檢查控制線路有無脫焊、斷頭,螺絲松動等情況。
四、風險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