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制度(精選3篇)
中學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制度 篇1
根據教育部《中小學生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辦法的通知》(教材[20xx]02號) 相關要求,為規范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防止問題讀物進校園,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我校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制度:
一、課外讀物推薦要堅持五大原則
課外讀物推薦工作須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堅持以下原則。
1.方向性:堅持育人為本,嚴把政治關,嚴格審視課外讀物價值取向,助力學生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2.全面性:堅持“五育”并舉,著眼于學生全面發展,圍繞核心素養,緊密聯系學生思想、學習、生活實際,滿足學生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等方面的閱讀需要,全面發展素質教育。
3.適宜性:適合學生認知發展水平,滿足不同學段學生學習需求和閱讀興趣。課外讀物應使用綠色印刷,適應青少年兒童視力保護需求。
4.多樣性:兼顧課外讀物的學科、體裁、題材、國別、風格、表現形式,貫通古今中外。
5.適度性:根據教育教學需要推薦的課外讀物,要嚴格把關、控制數量。
二、定標準:課外讀物推薦要符合思想標準
進校園課外讀物要符合以下基本標準。
1.主題鮮明
體現主旋律,引領新風尚,重點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科學精神,彰顯家國情懷、社會關愛、人格修養,開拓國際視野,涵養法治意識。
2.內容積極
選材積極向上,反映經濟社會發展新成就、科學技術新進展,以及人類文明優秀成果,具有較高人文、社會、科學、藝術等方面價值。選文作者歷史評價正面,有良好的`社會形象。
3.可讀性強
文字優美,表達流暢,深入淺出,具有一定的啟發性、趣味性。
4.啟智增慧
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創造力,增長知識見識,提升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增強綜合素質。
三、推薦主體和程序
學校是進校園課外讀物推薦責任主體,負責組織本校課外讀物的遴選、審核工作。學校成立了以馬忠福校長為組長,分管教育教學副校長施麗卿為副組長,班主任、語文教師、圖書管理員為成員的課外讀物推薦、管理、遴選工作組,全面負責學生課外讀物進校園的常規管理工作。
推薦程序應包括初選、評議、確認、備案等環節。學校組織分管領導、班主任、語文教師、和圖書室管理人員提出初選目錄;對選自國家批準的推薦目錄中的讀物,重點評議適宜性,對其他讀物要按推薦原則、標準、要求全面把關,提出評議意見;學校組織專門小組負責審核把關,統籌數量種類。
四、重管理:多途徑加強管理課外讀物
進校園課外讀物推薦目錄要向學生家長公開,堅持自愿購買原則,禁止強制或變相強制學生購買課外讀物,學校不得組織統一購買。學校教師嚴禁接受請托,借向學生推薦書目之機獲取經濟利益。學校將采取多種形式嚴查各班亂征訂購買教輔資料和強制或推薦暗示學生在特定地方購買圖書情況,一經學校發現,將取消教師職務晉級、評先評優資格。對家長自主購買推薦目錄之外的課外讀物,學校要做好指導工作。學校圖書館新增課外讀物按照上級規定采購。
加強其他渠道進校園課外讀物的管理。任單位和個人不得在校園內通過舉辦講座、培訓等活動銷售課外讀物。學校要明確受捐贈課外讀物來源,并對此類書籍進行清理、報告、處置。
五、建機制:學校完善管理機制
建立監督檢查機制。學校以班級為單位,由班主任負責加強對學生課外讀物進校園的管理,發現問題讀物應及時予以有效處置并及時建立臺賬,及時消除不良影響。
六、重宣傳:提升對課外讀物的認知
關于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生課外讀物進校園的管理辦法》及學校的相關管理制度,各班主任要加強對家長、學生進行宣傳,讓師生、家長盡知盡曉。
中學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制度 篇2
1.請假必須以假條或填單的形式寫明請假類別、事由和時間,請假類別指調休、事假、病假、婚假、產假、喪假、探親假等。沒有辦理請假手續而外出,一律視為曠工處理。
2.調休的前提是必須自行完成本職工作,一線教師必須自己完成課務。申請者填寫好調休單并請課程處或組室負責人簽署意見后遞交校務辦,一天(含)以內校務辦進行審批,一天以上須報校長室審批。調休原則上不得連續2天以上。
3.事假必須由校長室批準,申請者需遞交事假申請,校長室一經批準,由課程處或所在組室安排好代課、頂崗等事項。長期事假者的學期(年度)考核、獎勵等按有關文件精神執行。
4.病假必須由區級及以上醫院出具病休假證明,申請者同時遞交病假申請,并須經校長室審批,在校務辦辦理相關手續。若特殊病因而不能前往辦理的,可由家屬辦理;或預先告之校務辦,事后適時補辦手續。長期病假者的學期(年度)考核、獎勵等按有關文件精神執行。
5.婚假、產假、喪假等原則上應提前辦理請假手續,法定假期期限則根據有關政策文件參照執行。
6.凡符合享受探親假條件的教職工,所請探親假時間一律安排在寒暑假進行。學校根據有關探親假政策,給予相應的探親路費補貼。
7.所有請假都必須到校務辦備案,請假結束須主動到校務辦銷假。
8.教職工因公出差,須經校長簽字同意,并由出差者本人報課程處備案(是班主任的還須報學生處)。出差者未在課程處、學生處等部門備案而影響工作的,按曠工、曠課論處。由學校各部門通知的教研活動、外出考察、培訓學習等,不需辦理因公出差手續。
9.本制度由校長辦公會議討論通過,自3月18日起執行,原來的請假制度中止執行。
杭州市杭余高級中學
2x年3月14日
中學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制度 篇3
衛生檢查進行定時檢查和不定時抽查相結合。
1、每天上學必須整理儀容儀表裝束,穿戴整潔。
2、要養成不隨手亂丟東西的好習慣。將廢棄物、紙屑、果皮等放進廢紙簍或垃圾車,杜絕從樓上往樓下扔東西的不道德行為,嚴禁隨地吐泡泡糖。隨手亂扔雜物、隨地吐泡泡糖的.,都扣10分,舉報的班級獎勵5分。各班衛生區保持時時干凈。(10分)
3、發現地面有雜物,主動撿起來。要有隨手撿拾地面上廢棄物的意識和習慣,共同維護學校環境的整潔。發現以上行為予以獎勵1-5分,在所在班級扣分中折合。
4、值日生要盡職盡責,衛生區和教室衛生要定時清掃(拖)干凈。室內外衛生每天早午清掃兩次,保持一天干凈。衛生清理的垃圾倒入后門附近大垃圾箱內,隨手撿起的垃圾可倒入垃圾車內。周五課外活動全校大掃除,放學前檢查,高標準,嚴要求,教室地面、走廊徹底拖一次,拖不干凈的地方用洗衣粉擦凈。負責垃圾筒或車的班級及時倒凈垃圾車雜物,上午或下午上課前保持垃圾筒或垃圾車干凈。遇到下雪天氣,及時清掃積雪。(1-5分)
室內衛生:教室地面和陽臺無雜務和污物,每天至少拖一遍;衛生工具、學習用品擺放整齊有序;講桌、講臺干凈無灰塵;教室的墻壁沒有手印、腳印,門、窗、窗臺保持干凈,玻璃明凈;燈管、風扇、電視機、飲水機等沒有灰塵和蛛網。(每項1-3分)
走廊衛生:走廊地面保持干凈,無紙屑和污物,早上、中午用濕拖把拖一遍;走廊墻壁沒有物跡,窗臺干凈、無污物、無灰塵;樓梯墻裙、臺階、斜面、立面保持干凈,擦不干凈的用洗衣粉擦干凈。教室走廊天窗保持干凈。(每項1--2分)
室外衛生:衛生區每天早、午各打掃一次,理石地面沒有沙土和污物,石縫和花壇沒有雜草和污物。(每項1-2分)
5.每天堅持晨檢制度,教室內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清新、流暢。(每項1-2分)
6、不隨地涂痰,不準在教學樓吃東西,尤其是泡泡糖。(每項1-2分)
7、不在墻壁上及桌椅上亂貼、亂寫、亂畫。不在墻面上亂踏腳印。(1-2分)
8.衛生區內的花壇保持沒有雜物、干草等,南北甬道東的花壇內保持沒有干雜草。操場甬道縫隙中沒有雜物。
9、多媒體、階梯教室衛生標準:(每項1-5分)
1)每天早、午安排值日生打掃各一遍,保持地面、桌椅等干凈,地面無污跡。
2)周五安排10人以上,進行徹底打掃除,地面拖一遍,桌、凳用抹布抹一遍。
3)學校舉行活動前后清理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