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像資料使用規則
音像資料使用規則
1.音像電子教材應按照國家頒布的《非書資料著錄規則》或上級電教部門
的統一要求,做好編目和上架。入庫數據應包括入庫時間、單價、數量、金額、
資料來源、資料類別、規格型號、出版單位、入庫編號等。根據學校音像電子教
材的實際,編目時可采取分級的方式,編好的資料應盡快上架,便于教師查詢與
借閱。資料要根據教育教學類別和電教資料載體性質分類排架存放,做到歸屬恰
當,便于查找、提取、歸架、清點等。
2.有些內容過時、破損或音像質量下降影響繼續使用效果的資料應及時清
理,并予以注銷。
3.編目時做到統一、規范、有序,則查找比較方便。對每一位老師借用的
音像電子資料都必須詳細記錄,包括出借日期、資料類別、數量等。應要求教師
在資料用畢后及時歸還。對歸還的資料應逐一檢查,并注銷相應的出借記錄。對
那些由于借用者主觀原因導致破損或丟失的資料,應要求借用者按規定賠償,若
無法重新補上實物的,應在入庫登記帳本(館藏資料目錄)中注銷。為便于查詢
館藏資料情況和出借情況,把館藏資料目錄和出借情況及時輸入到計算機服務器
中。
4.做好音像電子教材的日常維護工作。對資料的維護要針對不同媒體類型
采用不同方法。錄音、錄像資料要注意防磁、防曬、防潮。對于較長時間不用的
錄像、錄音資料每年要倒帶或快進一次。對投影片要注意防曬、防潮,對于vcd、
cd-rom之類的資料要注意防塵和防劃傷,要定期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