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鋪學習個人總結
店鋪學習個人總結
為期一個月的3+3模式工作學習,這一階段的工作狀態與思想狀態明顯區別剛入職時的狀態,體驗與收獲也有著截然不同的情況。
一、學習所得
新一期店鋪實習由于工作狀態的不同有了新的學習重點。在前期店鋪實習過程中,主要是學習基礎產品知識、銷售基礎服務步驟、展示器架、陳列標準等基礎性、了解性的知識。此次新一期店鋪實習帶著任務下去,同時也由于工作的深入開展,學習了解的東西便自然而然不同,此次下店實習話更多時間與精力在了解店鋪人員管理、銷售數據、陳列貢獻、培訓現狀等方面。
(一)店鋪人員管理
1.優缺點對比
優點:金新店店鋪管理者懂得授權的道理,能夠做到相對合理的授權,讓進店同事養成了相對自主行動的工作習慣,能夠在早班時自主調整鞋服配的陳列。店長能夠做到把每日的工作區位安排寫進店鋪日志里,店員也能夠養成每日查閱店鋪日志的習慣。
缺點:授的另一面是要能收,而在收這一方面我所觀察到的是相對匱乏的。對店員放任自由的成分相對較高。比如店員自主調整陳列做得好不好并沒有約束,很多自主調整陳列的行為做不到位;店員活力有余,激情不足,總體狀態相對的懶散,有些店員三點多來上晚班而后一直呆在倉庫到早班的店員下班才出來。諸如類似的情況,都可以看出對店員工作狀態的管理是缺乏的。
2.店鋪管理者風格對比
第一負責人:時間3年多,從管理風格上分析可以相對簡單的把阿燕歸類為授權型的管理者,她習慣發動店員及他人去開展工作,自身相對的脫離于具體工作之外,多數情況下起到引領店員工作的作用。
第二負責人:前期離開后回來,重新在的時間近2年,從管理風格上分析可以簡單的把阿璇
歸類為實干型的管理者,習慣親力親為做事,她關注事情本身、關注問題細節,做到以身示范。
從我個人的工作習慣與成長歷程來說,我會羨慕阿燕的管理風格,習慣阿璇的管理風格。羨慕阿燕的管理風格在于她能夠做到授權,能夠做到相對合理的安排店員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威嚴性。習慣阿璇的管理風格則在于我一直相對比較喜歡實干型、盡心盡力做事的人。
相對而言,阿燕的管理會比較松,屬于大家相處愉快在不觸犯原則的情況下一切都可以輕松進行,而阿璇的管理會比較嚴,屬于工作的時候非常嚴肅、玩耍時嘻嘻哈哈。從我的觀察角度去看,兩位管理者由于管理風格的不同相互之間似乎存在一些小差異,但是由于阿燕是第一負責人起到全部的管理責任,由此阿璇也便過著得過且過的日子。
(二)銷售數據
此次下店實習帶著對金新店銷售業績下滑診斷任務下店,因此便花較多時間在關注店鋪銷售數據上,希望通過對店鋪的數據了解能夠更好的掌握金新店的銷售業績。
對進店人數、成交數量、客單價進行重點關注,連續幾天的觀察發現現階段進店的人數相對穩定,成交數量在一天總時間里成交數量也相對穩定。
由于此次實習首次開始關注銷售數據,沒有前期的積累導致對于數據的關注有些空中樓閣,關注點有所遺漏,因此在后期的工作學習過程中必須加強對數據的關注。
從我對金新店的銷售數據的關注去了解銷售業績下滑的原因:
原因一:人流移動、商圈小范圍轉移,該商圈人流依舊旺盛,但是處于十字路口的安踏店相對而言進店人數已日漸減少。
原因二:該區域消費群體相對屬于中低檔次,有不少消費者有單純的閑逛、觸摸、嫌棄的行為,另外由于店門前的流動商販一方面分流了進店人數,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店門的形象檔次。
原因三:導購自身原因所致,一方面導購態度不積極,另一方面行為也較為懶散,過多依賴自然銷售,消費者進店之后,導購跟在消費者周圍,有時消費者不主動開口,導購便也不開口
原因四:服務態度消極,自上而下服務態度均受個人情緒影響嚴重,心情好時就熱情一些,
心情不好時就愛理不理。盡管也的確有相對蠻橫無理的消費者,但是對于消費者提出的疑惑、問題存在以應對找茬的態度,存在以反駁、反擊的心態面對消費者。
原因四:陳列調整力度不夠,對商品陳列關注相對服務、培訓要多,但是依然沒有足夠重視,一次陳列長期放任,僅有的情況也是小范圍調整,或者大規模來貨時才有較大范圍整合。
(三)陳列貢獻跟蹤
相較之前店鋪實習對于陳列的學習簡單的停留在基本的陳列器材認知、陳列基礎標準,這次下店實習則把對陳列的關注放在陳列對銷售貢獻情況的對比分析。
坦白而言,我一直都認為我們公司的陳列展示力度不到位,一方面是貨品本身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陳列水平局限,盡管我知道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個時間與過程。
本身我們有品牌公司的很多陳列標準,并且能夠按照標準規整的執行,問題也在于執行的太過規整,似乎缺乏自身的特性與靈活性了,由此使得我們的陳列呈現出來的形象總是相對的暗沉。再加上店門對于用電量的控制,常常在早班時段較多的燈光不開,導致整體店門形象更加暗淡。
(四)培訓現狀
由于我個人是培訓專員,這一塊是我最不滿意,卻又是無力感最強的。目前金新店的培訓情況與其他店面的培訓情況是一致的,不存在特殊的個性化問題。
目前依舊還沒能建立客觀的評價培訓,這是急需進行的工作事項。否則許多培訓工作就只能依靠主觀評判,那么便更加難以取信于人。
二、學習設想
此次下店學習時間安排模式是3+3,但是對于從我的學習與工作的角度分析,下店3天對于我作為一個培訓專員而言,我會覺得是一種時間的浪費。因為同樣的工作內容,在我準備充足之后,帶著需求了解下店時,一周一天的時間其實是完全足夠了,另外的兩天基本處于協助銷售的狀態,盡管我知道對于我們零售而言銷售是我們的根本,但是這畢竟不是我的本職工作。
為了做到不脫離終端,導致與終端距離太遠,我結合自身情況以及工作狀況進行分析,認為
未來一年我希望自己能夠做到巡店48次,平均一個月4次,一個星期一次。在正常情況下取一個星期一次,是因為目前我對于零售行業還不是特別的了解,多接觸終端才能夠多了解實際情況,而同時不再覺得我需要3+3的對半學習則是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影響我作為培訓專員的本職工作,另一方面無論對于我個人還是對公司都是一種資源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