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祿精神學習筆記總結
(一)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是貫穿教育實踐活動始終的紅線。
正值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全面開展之際,在全黨倡導弘揚焦裕祿精神,無疑具有著強烈的目標指向——
“焦裕祿同志,是縣委書記的榜樣,也是全黨同志的榜樣!”“我希望通過學習焦裕祿精神,為推進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正能量。”
習近平總書記的話,一語道出原委。
(二)焦裕祿用一生詮釋了共產黨人的愛民為民情懷,踐行了共產黨人知行合一的品質,書寫出共產黨人的精氣神。
焦裕祿精神,是我們黨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是鼓舞我們艱苦奮斗、執政為民的思想動力,是激勵我們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的精神力量,是增強黨性修養、弘揚優良作風的生動教材。
如同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鋒精神等一樣,焦裕祿精神是一個代表共產黨人為實現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奮斗的符號。
(三)焦裕祿精神所承載的,是一個黨員干部所應有的公仆情懷、求實作風、奮斗精神和道德情操。
有哲人說過,世界上最深的地方,是人的內心。
焦裕祿在蘭考工作的時間僅470多天,但他的身影、他的精神,卻深深植根于蘭考人民的心靈深處——
去世50年后,蘭考百姓想起焦裕祿,仍禁不住潸然落淚。
這說明了什么?說明焦裕祿真正活在人民心中!
(四)焦裕祿之所以深受群眾愛戴,就在于他視人民群眾為衣食父母,誠心誠意當人民公仆。
“為民”二字,是焦裕祿精神的核心,實質是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基于這樣的核心,便會堅持正確的權力觀——手中的權力是人民給的,就得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利,這是焦裕祿的權力觀;
擁有這樣的核心,就會有親民愛民的公仆情懷——“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氣”,“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總書記的這首詞,浸潤著焦裕祿“心里裝著人民,唯獨沒有自己”的為民情懷;
心里裝著“為民”情懷,就必然會砥礪出“三嚴三實”的工作作風——從“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到“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再到“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這樣的“嚴”與“實”,繪就出焦裕祿一生厚重的底色。
(五)踐行焦裕祿精神,怎么學?
須在“深學”上下功夫。“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是焦裕祿精神的精髓,“深學”就要把這種精神實質理解透、掌握好。
須在“細照”上做文章。每一位黨員干部都應當以焦裕祿精神為鏡子,通過“細照”,“照”出自己思想境界、素質能力、作風形象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須在“篤行”上顯實招。學習焦裕祿精神不是紙上談兵,不是幾句空洞口號,更不是花拳繡腿,而應當把焦裕祿作為標桿,常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用過硬的“做功”贏得人民群眾的掌聲。
“焦裕祿在蘭考工作時間并不長,但給我們留下這么多,我們應該給后人留下些什么?”
總書記的發問,振聾發聵。
(六)對黨忠誠,是焦裕祿身上最鮮明的品德。
對于執政黨而言,應該把最大的資源托付最無私的心靈,把最大的信任交給最忠誠的擔當。
作風問題,歸根到底是黨性問題。
不斷錘煉黨性,就必須自覺做到“在黨言黨,在黨愛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把一心為民作為終身信條,把求真務實作為重要能力,把責任擔當作為職業操守,把清正廉潔作為從政底線;堅定理想信念,把握好共產黨人的“總開關”,爭做焦裕祿式的好黨員、好干部。
(七)人心向背,關乎黨的生死存亡。
于執政黨而言,脫離群眾是最大的危險。只有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黨的執政地位才能堅如磐石。
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把為民務實清廉的價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黨同志的思想和行動中,使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具有廣泛、深厚、可靠的群眾基礎。
榜樣,是看得見的哲理。
站在焦裕祿精神面前,照一照自己的思想,看心里是否裝著群眾;照一照自己的工作,看一看還有哪些群眾不滿意的地方;照一照自己的作風,看一看是否真正做到了讓群眾好辦事、為群眾辦好事。
群眾對黨信得過,才會跟著走,才會跟著黨一起干。
(八)全面深化改革,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共產黨人正面臨一次跨越歷史、面向未來的“趕考”。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黨堅強有力,黨同人民保持血肉聯系,國家就繁榮穩定,人民就幸福安康。”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是自然法則,更是歷史規律。
我們黨是有著近百年歷史的執政黨,時刻揣懷憂患意識,就能自覺擺正自己的位置,就不會脫離群眾,就不會貪圖安逸、奢靡腐敗,就能保持一股昂揚向上、銳意進取的精氣神。
當前,湖南正處在發展轉型、改革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節點;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和改善民生任務,呼喚全省黨員干部“從嚴處要求、從實處著力”的工作作風。
弘揚、踐行焦裕祿精神,讓我們在推動“四化兩型”建設、促進“三量齊升”的征途中獲得取之不竭的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