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課堂學習總結(精選4篇)
高效課堂學習總結 篇1
20xx年11月8日,我有幸到河陽小學參加了常識高效課堂的聽課學習。這次的學習讓我對科學和品社的教學思路、教學流程、教學設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和感悟。沒有教過科學和品社,之前的時候只是知道教學流程,對于教學的思路、設計,沒有多大的認識,通過今天的學習讓我對科學和品社課的教學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對教學思路和教學設計有了一個較清晰明確的理解。下面我就針對今天聽的這兩節品德與社會課進行簡單的點評,有什么不當之處還請各位批評指正。
李文文老師執教的這節四年級品德與社會課《我的好鄰居》,我認為教學目標達成的很好。李老師是一個有比較豐富課堂經驗的老師,對于課堂的把握很到位,整堂課上對學生的評價都是及時且具有激勵表揚作用的。李老師的課堂上,學生學習的氣氛非常活躍。李老師的課件制作的富有童趣,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愛學、樂學。李老師的聲音,甜潤富有童趣,讓學生不知不覺中領悟到了這節課的思想感情。李老師的課堂各個環節環環相扣,條理清晰明確,過渡語言自然。李老師注重對教學情境的創設,例如,通過樂樂的故事,讓學生明白應該怎樣和鄰居相處,怎樣處理鄰里之間的矛盾。我認為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李老師的語速稍微有點快了!
高建花老師執教的這節四年級品德與社會課《讓墻三尺又何妨》一課,教學目標基本達成。高老師對教材的分析透徹,目標定位的很準確,教學的效果較好。高老師的教態大方、親切,課前準備的很充分,學生是有備而來,教學進行的流暢自然。高老師的課堂,用歌曲導入新課,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切合本文的主題。高老師注重的了教學情境的創設。高老師的課堂基于學生的生活實際,用真實發生的事情來說明鄰里關系的重要性。高老師對學生的回答能夠及時的給予評價,以及鼓勵性的語言。課堂的深化擴展很到位,例如,最后出示的做文明鄰里,創和諧社會,讓學生明白和諧社會的創建需要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做起。高老師的課堂上,不知道是因為學生緊張或是什么原因,整節課的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創設情境或者運用事例要貼近學生的生活。整節課的課堂結構還需進一步梳理。
另外針對這兩節課,我還有一個困惑,學生課上說的,如何自覺地落實到課下的行動呢?
本次的學習,讓我對自己的課堂有了一個新的認識,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努力改正這些教學上的小缺點,向以上這兩位老師學習!
高效課堂學習總結 篇2
5月15、16兩天在教育局的精心策劃和中心學校的精心安排下,我校教師分批去九峰鎮永豐小學參加高效課堂模式觀摩教學。九峰鎮永豐小學地處首陽山下,依山傍水,綠樹成蔭、風景秀麗。校園布局合理,花木森然。學校最具特色的就是教室門口的學生們寫的學習口號,還有老師們的書法作品。大會議室里座無虛席,來自全縣各學校學習的老師,在聽著永豐小學的情況介紹。當然最具吸引力的還是他們的辦學特色。接下來是外籍老師的英語觀摩教學。雖然很多老師都聽不懂,但大家都覺得這次聽課學習收獲很大。現就學習的收獲總結如下
一、先進的教學理念。中國傳統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需要更新。我們在歷史過程中形成和積淀的教育觀和人才觀需要更新。“應試教育”的成因這個頑疾必須糾正。培養人的目的雖然很早就提出來,但教育過程中,我們都是反其道而行之,與素質教育背道而馳。以應試為目的的陋習必須得到徹底改變。以人的發展為宗旨的教育理念必須得到張揚。
二、積極的工作熱情。在這次學習中,感悟最深的就是西方老師的對學生的熱愛,對工作的執著。她們的心情不因環境、不因其他事物的干擾而受到影響。一心撲在學生上、一心撲在教學上。雖然身處異國,地處偏僻農村。但她們敬業、愛生。每天為這么多聽課者示范,沒有體現一絲的疲勞感。總是那么熱情飽滿。
三、教學方法的靈活性與教學形式的多樣性。中國傳統的教育就是師道尊嚴。這種觀念在今天依然占據著教壇的主流。依然主導著很多老師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雖然一直以來教育部門極力提倡學生的主體作用。但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始終沒有體現出來。老師由主導變為主演。甚至成為獨角戲一唱到底。講解枯燥無味,讓聽者昏昏欲睡,不知所云。索然是兩節英語課,但她們在教學中所用的多樣教學手法不得不讓人佩服。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方面,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手法、眼神、語氣、口吻、示范動作的到位都能給人以啟示。起身我們都知道這叫肢體語言,但我們卻很少在教育教學中運用到這種教學方法。
四、教具的使用。教具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具有一定的啟示作用,更能靈活教學形式,還可以起到激發學習興趣和引起學生力注意的作用,能增強教學的效果。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她們對教具的設計、制作和運用可以用一個詞叫淋漓盡致。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其實在這兩節課里,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終身教育”的思想早在春秋戰國時就被我們的祖先提出來。身為教育工作者,學習是一生都不能停止的一項必修課。今天的教育理念已經不再拘泥于一桶水的觀念,二是要有一股泉,活生生流動不息的泉,這樣,我們才能保持教育思想和教育修為的活力,做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
高效課堂學習總結 篇3
本學期,我區開展了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活動,聆聽了教研員對高效課堂的分析,收獲頗多,尤其是他們對文本的深入理解的剖析,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談談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吧。
一、教師語言具有藝術的魅力。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老師在講課中扣人心弦的過渡語言,不僅僅烘托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對人物性格的更深入的了解,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老師課堂語言簡潔,準確,用揮灑自如的語言帶著學生有聲有色地學習,使學生的心靈受到了震撼。
二、自讀感悟、開放引導的課堂讓人耳目一新 新課標中說到:學生的自讀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師的引導調控是第二位的。著眼于學生自主發展的閱讀教學,應該是一個“先學后教、先讀后導、先練后訓、先放后扶”的過程。”我想在教學有這樣三個層次
1、初步綜合閱讀階段的自讀感悟,
2、局部分析閱讀階段的自讀感悟;
3、深入綜合閱讀階段的自讀感悟。多元反饋、多維評價、多向調控。在課堂上用我們欣賞的眼光、贊賞的話語去激勵學生,我們是能辦到的。
三、處理、把握教材要準確,一句教育名言說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學生把在學校所學的東西都忘記以后剩下的東西。”我想,我們每一位教師在上完一堂課后,該問問自己:當學生把這堂課所學的知識點忘記以后,還剩下些什么?十年,幾十年以后,當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全忘掉以后,我們給他們留下些什么?我們的教育,能否給孩子們留下正確的思維方式,留下解決問題的能力,留下他們真正需要的種種?
高效課堂學習總結 篇4
自高效課堂教學活動開始以后,深深體會到:
1、快樂是前提: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興趣是高效課堂的前提,學生有興趣學習,才可能提高學習效率。試想一堂讓學生索然寡味的課堂,一門讓學生毫無期待的學科,怎么能引起學生學習的欲求呢?
2、人文是內涵:數學課和其他學科有著不同的特點,不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還具備“對全體人民的科學思維與文化素質的哺育”,應該通過數學課堂讓學生學習數學時不僅僅是為了獲取數學知識,更要通過數學的學習來接受數學精神,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的熏陶,提高思維能力、鍛煉意志品質。
3、高效是方法:只有高效、實效、有效的課堂教學,才能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感,學有所悟。脫離“高效”,一切教學都是徒勞的,一切口號都是蒼白的。所以,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應該是語文教師永遠放在首位的指導方針,永遠堅定不移的教學宗旨。
反思自己過去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預習流于形式目標不明確。學生“課上”除了聽講還是聽講,“課下”除了做作業還是做作業。學生課堂上“精力流失率”較高,“題海戰術”學生成了“做題機器”,教書和與育人沖突,學生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沖突,素質教育與及格率沖突……遇到了很多困惑,課堂怎樣才能高效?怎樣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怎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學會”與“會學”,“學會”與“會學”是數學課的基本要求。所以我覺得處理好“學會”與“會學”的關系,是數學課堂教學的靈魂.。課堂教學的每個行為都應以學生學會什么為目標,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感知、理解、運用、深化,指導學生圍繞學習重點,展開積極的思維活動,相互交換信息,讓學生在活動中自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教學策略的指導下,教師安排一系列教學事項,提供學習目標,引起注意和興趣,呈現各種刺激、各種音頻、視頻,激勵回憶,討論總結、練習作業、反饋信息、遷移應用、實驗操作等,學生應積極主動地參與,配合協調,在長期的自我實踐和鍛煉中,學會了思考,學會了應用,如此長期的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會逐步提高,會逐步掌握獨立獲取知識的方法,最終由“學會”變成“會學”。
并且我還覺得在數學課堂上要處理好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要做到適時調控,師生共同研究、共同發展的新型師生關系。學生的能力是在自我活動和實踐中得到鍛煉和發展的,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任何高明的教師也無法代替。為此,教師應充分掌握學生的學情,精心設計學生的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啟迪學生智慧,啟發學生思維,給以足夠的時間,引導學生閱讀、查資料、動腦思考、動手操作、集體討論、自我展示、及時反饋信息、及時調控,使師生、生生合作和諧、默契,以實現課堂教學的優化。
其次,給學生創造一個愉快的學習環境,是數學課堂高效的切入點。人才的教育不是知識的灌輸,把學生當作知識的倉庫,不如給他們幾把鑰匙,讓他們自動地去開發知識的寶庫,自我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改造社會的能力。為此,在教學設計中我深入鉆研教材,從教材、教學條件和學生實際出發,精心設計過程,構建一個優良的、有利于激發學生積極情感的教學環境,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動”起來,創造一個愉快的、歡悅的氣氛,提供一切可能誘發興趣的條件,使學生提高興奮度,增強求知欲,讓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索,實驗研究、競賽、提問、討論、交流談話、音樂動畫、網上查尋、問題答辯等,學生在學習中得到審美的快感,從而興趣盎然的學,汲取知識,發展智力、培養能力,提高素質。其次,要不時地創造條件,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嘗到學習“甜頭”,從內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從而逐步養成自覺主動學習的習慣,發展學生的創造力。一節課的成功之處在于,設置一個個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我實驗探討,生生相互討論交流,分析形成結論,學生學習興趣濃,自主空間大,不受條條框框的限制,廣開思路,大膽創新,把學習的壓力變為動力,整個學習過程充滿了生機和活力,使學生的學習完全成了自我鍛煉,互助研究的過程。
總之,高效課堂中師生和諧對話,一堂課結束,給學生留下思維、留下數學意識、留下數學思想、留下解決問題的能力,變被動為主動,變學會為會學,既傳授知識,又培養能力,從而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