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學習總結(精選3篇)
體育學習總結 篇1
我自覺的堅持思想政治學習,以提高自身覺悟。能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能以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自己,以師德的要求為準則,注重師德的養成,時刻提醒自己,并落實到自己的實際行動中去。要做到熱愛本職工作,認真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論,教學中能充分發揚民主,但為了能進一步總結經驗,以謀求更大的進步,現在我將學習情況總結如下。
一、努力學習理論知識,緊跟時代步伐在飛速發展的當今社會,注重學習是使自己不被社會所淘汰的最有效的手段。積極參加業務學習。平時,我能積極利用課余時間,認真學習教育類刊物,從刊物中汲取營養,領略教育改革的'趨勢和方向,學習他人的成功經驗,移植到自己的教學中去,促使自己徹底改變陳舊和落后的教育觀念,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課堂中以教育方針為指導主線,認真的學習新課改思想、新理念,并逐步融貫到課堂教學中去。社會是在不斷的發展前進,作為一名教師本身的文化專業知識也要不斷的提高,了解體育教育發展,學習一些外地體育的優良教育教學理念,以充實自己。認真參加每次學校的新課改培訓、教研活動,吸取同行的先進的教學理念方法等,結合自己,努力形成一種自己的教學方式。備課時認真鉆研教材、新課標、教參,虛心向本組老師學習、請教,力求吃透教材,找準重點、難點,體現新理念。上好課不僅要備好課,而且要做好課前準備,布置好場地和器材,積極做好安全設施,不打無準備之仗。做好常規教育,做好準備活動,適應學生的身心健康。認真講課,認真示范,力求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精講精練。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發揚團結互助,吃苦耐勞、勇往直前的精神。首先,我特別重視人體生理機能變化規律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其次,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人的認知規律的培養。這樣,可以使學生盡快的學好技術,形成技能,使體育教師真正實現精講多練,為體育教學研究科學的教學方法和組織方法奠定基礎。最后,我在教學中特別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利用體育教材的特點結合具體內容,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的自覺性、組織性、紀律性、集體榮譽感、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頑強的精神等。這三點的有機結合會使體育教學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存在問題及努力方向:
1、對學生的體能、鍛煉習慣、性格了解不夠,對學生的能力培養不夠,需要進一步的深入,多和學生交流,及時了解他們的想法有便于及時調整教學方法。
2、教學中對教學目標如何顯性化做的不夠到位,今后要不斷的反思自己的教學工作,加以改進。今后教學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要經常去請教其他教師,與他們溝通。
以上是本學期工作的一個總結,本人在學習中肯定還有存在的問題沒有想到的,希望大家能給予指出和指導,幫助我把今后的工作能做的更好一些。綜上所述,在現代體育教學有效的管理中,我學會的不僅僅是理論上的知識,需要不斷的進步,取長補短,只有在教育的路上不斷的前行。新的體會與領悟的感受,需要不斷地進化,新的時期、新的時代同時也賦予了不同的時代特色。
體育學習總結 篇2
經過學校培訓繼教工作,了解了學習的內容,安排學習了《布依族、苗族傳統體育》,通過學習布依族、苗族傳統體育》,懂得了黔西南布依族、苗族體育的一些知識,現對學習作如下總結:
1、民族性。民族性它為某一民族或某一些民族所有,而非各個民族的。而我國的民族傳統體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幾乎每個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文化氣息和內涵,在相當程度上成為本民族和地區的象征。如藏族的賽牦牛、納西族的東巴跳、朝鮮族的頂水罐賽跑、傣族的孔雀拳等都是其他民族所沒有的。即使是同一體育項目,也各有其民族特點,如蒙古族式摔跤“搏克”、維吾爾族式摔跤“且里西”等,雖然都是民族式摔跤,但是比賽方式和規則都個不同,表現了迥然不同的風格。
2、地域性。地域性某以低于的一個民族或幾個民族所處的區域環境以及油區域環境所帶來的自然條件不同,使各個民族都在自己文化背景的基礎上形成了有別于其他民族的傳統體育活動方式,這就是民族傳統的地域性;趥字區域獨特的自然環境下的生產方式因素,造成了各民族間體育的差異。如從事牧業生產的蒙古族、哈薩克族等,創造了賽馬、刁羊、騎射、飛馬拾銀等馬上騎術項目。苗、侗等少數民族,在以小農經濟為主的農業生產中,牛的作用較大,因此保留了在節日里“斗!钡娘L俗。人文地域環境的不同,如文化、風俗習慣、民族心理等,同樣會造成民族體育的差異。北方人崇尚勇敢、豪爽奔放,喜歡摔跤、奔跑、搏斗、舉重等;南方人性格趨于平和而細膩,喜歡游泳、弈棋等。
3、交融性。不同文化模式與類型的相互碰撞和交流,促進了民族體育的發展,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以及民族之間的交流與滲透,民族文化進一步融合,民族產生時所具有的共同地域、血緣關系、文化等等都發生了不同的變化。因此,人們在進行活動的同時,便將各民族許多傳統的體育項目相互交融,共同學習,最終達成共識。每一種傳統體育項目最初總是從某一地區、某一民族中首先發展起來,而后隨各民族間文化交流,逐漸被具有相同自然條件的民族接受和改造,這一項目也因此豐富、成熟起來。如龍舟、馬球、秋千、騎術等項目都是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結果。在民族體育融合與交流的過程中,不斷發展和創造出一些新的項目。如清代發明了一中稱為“冰上蹴鞠之”的冰上足球;把球技與馬術結合,發展出馬球等等。此外,民族體育的交融性還表現在文化和藝術的相互融合。如黎族的“跳竹竿”,擊竿者脆、蹲交替,節奏越大越快,難度越來越大,跳竿者隨竿的分合與高低變化靈巧地跳躍其間,展現出各種優美的姿態。
4、多樣性。民族體育是由各民族共同創造的,其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據《中華民族傳統體育志》統計,有55個少數民族的傳統體育676項,漢族傳統體育301項,共計977項,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體育項目。如舞龍、舞獅、龍舟競渡、扭秧歌、斗牛等等。
5、適應性。民族傳統體育有著廣泛的適應性、可以滿足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層次、不同人群的需要。人們可以根據各自的生理、心理特點和喜好選擇不同的項目進行鍛煉,無論是舞龍、舞獅、賽龍舟、拔河等群體對抗的項目,還是摔跤、賽馬等個體項目,或者各種娛樂又系等活動。因此民族體育具有很強的適應性。一、生態文化圈、經濟類型與民族傳統的關系。
1、生態結構就是民族生態環境。每個民族都在一定的生態環境中創造自己的文化。
東北、內蒙古地區地域遼闊、北山脈眾多,地理位置的復雜性和生態環境的特殊性,決定了改地區少數民族主要以畜牧業、狩獵業、農業未傳統經濟成分、從而產生了與之緊密相關的體育活動項目,如賽馬、馬術、騎射、射箭、跳馬、條駱駝等等。
西北地域遼闊,由蒙新高原大部、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的一部分共同組成,這里深居內陸,,都是與高山、大川、荒漠、邊陲等自然和條件聯系在一起,地理與生態環境的特點,形成了相對獨立的區域文化,孕育出豐富多彩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如賽馬、賽牦牛、刁羊、騎射、馬上角力、姑娘追、飛馬拾銀等展現粗獷、豪放的熱情的民族特點。大象拔河、套馬、拉棍、拔腰、競速斗智、壓走馬等具有農藥的地域特征,表現未相對獨立性。牛羊皮筏競渡、游渡黃河、騎木劃水、夾木過河、人牛泅渡等水上項目,反應出鄉土氣息的民族體育情懷。
西南地區地域遼闊,地面崎嶇,內部氣候差異大,除此之外,有山地、河谷、草原和深林、這給各族民族提供了不同的生態環境造就了不同的經濟生活方式,其中狩獵和農事是生產方式中最重要的內容,圍繞狩獵而展開的體育項目主要有泡、跳、投、攀、射、騎等;反映農事生產的如苗族的跳鼓,這是根據犁田、插秧、割谷、挑擔等各種姿勢編成的,用以反映豐收后喜悅心情的一中舞蹈。中東南民族地區的自然條件與生態環境比較優越,多屬丘陵地帶,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該地區以其獨有的地理環境和民族雜居創造了形式多樣的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如苗族、白族、侗族、布依族的龍舟,瑤族的踩獨木劃水、游泳,侗族潛水摸魚等。該地區中部綿延著南嶺山脈,為適應這鐘特定的地理自然環境,其體育項目表現出濃厚的山地風格,因此,苗族的爬花桿,土家族的攀藤,白族的條山羊、登山、老虎跳等民族傳統體育活動油然而生。
2、我國疆域遼闊,地理條件和生態環境復雜,生活在不同地理環境下的各民族,形成了類型多樣、文化各異的經濟文化特征,總體上可分為采集狩獵經濟型,農耕經濟型和畜牧經濟型三大類。
狩獵是少數民族戰勝大自然、克服惡劣環境、戰勝野生動物得以生存的手段,他不僅解決了物質生活的需要,而且創造了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狩獵習俗。流傳至今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如蒙古的騎馬、馬術、射箭,苗族的射箭、射弩,土家族打飛棒、攀藤,景頗族打彈弓,滿族狩獵,納西族飛石鎖,赫哲族爬犁等,都是從物質生產方式過程中傳承與演變而來的,反映了一個民族物質文化的重要基礎的經濟文化類型,與其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變遷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不僅直接制約著一個民族物質文化的發展,而且也不同程度地影響其民族傳統體育的構成方式。傳承下來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活動方式,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民族傳統體育與當地經濟生產活動相聯系并融為一體,是生產經驗的總結與推廣,并實現了一定的社會價值。
體育學習總結 篇3
北營街道中心學校 王馬龍 20xx年10月,小店區教育局組織全區中心校、直屬校校長到湖南長沙市開福區三角塘小學、中嶺小學等學校進行考察學習,在外出考察學習的一周中讓我感到現在的素質教育需要為學生創造一個文明安全、和諧愉快、積極上進的校園環境,需要的是一批團結進取、愛崗敬業、多才多藝的教師,更需要一位有思想,有遠見的校長。這次考察學習,為我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與發展的目標,在這次活動中我受益匪淺,感觸很多:
1、教師的敬業精神
敬業作為中國傳統道德規范之一,是教師必須具有的優良品質,敬業精神和品質,對于教師是至關重要的,在教育工作中要“敬事而信”和“敬業樂群”。 在三角塘小學學習時,深入拜見教師日常工作記載資料,每一事每一字都體現出該校教師嚴謹的工作作風的崇高的敬業精神。
2、先進的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環,走在三角塘小學的校園中,雖沒看到豪華的高樓林立,但感觸到的是一種井然的秩序感,一種催人的節奏感。他們的校園文化并不復雜,卻別具匠心,讓學生們感觸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這些展示無疑激發學生強烈的愛國熱情。教學樓的宣傳畫,以“愛我家鄉”為主題,將貴州及六盤水的特色圖文并茂地展現于學生眼前,每一個細節都彰顯著他們獨特的視角。
3、科學的管理理念
在考察學習時,不僅親眼目睹他們的管理成效,還聽取了校長的工作經驗介紹。學校能否在良性軌道上運行和不斷發展,取決于學校領導層的管理理念是否更新、決策是否睿智、執行是否有力。從各方面看,三角塘學校領導的管理工作是實事求是、銳意進取的,用自身的工作踐行著科學發展的理念。
4、高效的自主學習
新課程理念告訴我們,在學習活動中必須自主、合作、探究、體驗,這一點在這所小學的工作記載中體現得十分到位。他們的理念都十分先進,他們在自主學習意識上作了許多卓有成效地工作。
5、睿智的集體備課
學習他們的集體備課運行機制,是本次考察學習的核心目的之一。在每一學期中,教師備課擠占了很多輔導學生的時間,老師們為了應付差事,盲目地抄出版社發行的示范教案,使老師們沒時間走進每一堂課,嚴重制約著教學質量的提升。這一點三角塘學校找到了一條可行的出路,他們利用寒、暑假期間10天左右的時間,集中年級備課組,集體研討下一學期的教學內容,編撰成本年級教學教案,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對教案設計中存在的不當之處加予批注,并寫出自己的教學反思。這種運行模式既不擠占老師們的教學時間,還能形成教學合力,為教學質量提高奠定堅實基礎。
6、閃光的“三維目標”
從教師的教案設計、學生的學業成績、學生實驗基地、宣傳欄等處,無不體現出他們在學生的培養方面,緊扣“三維目標”開展工作,看到學生們的作品及學校的思想教育成果展示,發人深省,值得借鑒。
7、滿園的交警英姿
三角塘小學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來抓,十二年來堅持與交警中隊攜手,成立了校園小交警分隊,全面展開人人當交警活動,學校為小交警配備了正規的小交警服飾,全面開展人人穿制服,人人學手勢,個個會應用等系列活動,學生由開始的80人逐漸擴大到全校800多人,形式有和交警叔叔執勤,學習基本交通手勢,協助交警當文明交通勸解員等,這種活動的開展不僅僅拓寬了孩子們的視野,激發了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還促使孩子們關注交通安全,學會遵守交通規則,有效增強了同學們的安全自護意識。學校還通過“小手拉大手”活動,讓學生積極向家長宣傳交通法規知識和交通安全常識,倡導家長遵章出行;顒拥拈_展,提高了師生遵守交通法規的自覺性,增強了師生有效防護自身不受傷害的能力,促進了平安學校和平安社區建設。牽一發而帶全身,這項活動帶動了學校其他安全工作,也為學校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證,更多的是為孩子們的一生奠定了安全基礎。
8、不斷的自身提高
國家的興旺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毋庸置疑,提高教師素質必將是推動教育發展的重要途徑,組織教師學習培訓迫在眉睫,教師怎樣充電,充什么樣的電,怎樣引導教師充電,學校在這方面盡管做了不少工作但收效甚微,原因有基于教師自身的也有來自學校的。通過參觀學習,三角塘小學在教師之間開展的讀書活動對我觸動很大,首先,學校每學期都到書店給每個辦公室購買一本書,比如: 《愛心與教育》、《做幸福的老師》、《陶行知教育名篇》、《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新課程怎樣教得精彩》、《教育的使命與責任-肖川教育隨筆(三)》、《教師人文讀本》、《教育中的心理效應》、《給教師的建議》、《愛的教育》《閱讀改變人生》《中國教育新理念》等,并在學期末開展讀書交流會。以達到彼此交流、相互促進的目的。其次,學校
每學期都為教師們提供書目,經教師選擇后到書店為每位教師購買一本書,要求教師撰寫學習筆記、讀書心得,在學習與反思中使教師個人文化品味得到了提升。第三,學校通過網絡進行互助培訓,通過網絡研修進行有效交流,通過網絡研修促進教師成長,學校由校長牽頭開辟QQ群,規定每周一晚上7:00—9:00為網上交流時間,老師們交流學習心得,交流教學中的困惑,交流工作中的經驗,不僅加強了教師的交流,也提升了教師的自身素質。
9、氤氳的屢屢書香
閱讀是一種習慣,這種習慣能豐富我們的生活,閱讀是一種成長,它可以引導我們用更縝密的思維來探究現實中的點點滴滴為了學生文學素養的發展,沉淀良好的校園文化,中嶺小學的“開放式書吧”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在校園的長廊、過道、大廳、擺放小書桌、宣傳欄布置師生作品、名人名言;在花園草地布置富有人文氣息的宣傳標語。讓閱讀與陶冶隨時隨地發生,從小處著手,使學生能移步換景,讓學生沉浸在這樣氤氳的書香氛圍中。學校還通過“班級圖書角”和教室布置,設計“書香班級”。每個班教室后邊都建有班級圖書角,配備有學生小書柜,墻壁上掛學生的讀書筆記、讀書心得等作品。讓學校的每一面墻壁都會說話,讓學校的每一個角落都能聞到屢屢書香。讓每一個孩子隨手能拿到書本,隨時有書讀,讓他們每天在這樣的閱讀中學習、生活。與此同時學校定期的進行“快樂書迷”評選活動,給學生一個體驗成功的快樂感覺,進而更加的喜歡與書為伴快樂學習。
10、人性的制度管理
教師是學校的頂梁柱,師資力量建設是學校發展的永恒主題,兩校通過教師民主議事會和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定了許多規章制度,對教師行為作了嚴格規定,但更多地卻散發出管理的人性關懷。在校園中鼓勵教師以主人翁姿態敢說話、說真話,為學校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充分為每位教師提供實現人生價值的平臺。同時開展多種活動,以此來潤滑老師們的思想。
這次為期一周的外出學習,真正感到學有所思,學有所獲。各個學校值得學習的地方還很多,比如:開福區七中的“組本教研”、 以“關注學生能力提升” 為主導思想的教學模式和他們“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三角塘小學的“滿園的交警英姿”、 “籃球俱樂部”、 自編“排球操”、以及富有德育創新的“網絡環境下的未成年人思想研究”、“利用優秀電影提升學生心理品質”等特色活動;中嶺小學根據自身的鄉土風情而進行的特色鄉土校本教研等。作為一名校長,作為一名學校的領航者,一定要著眼于學校的未來和發展,要以十足的信心和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來,做好全體教職工的帶頭人, 不斷地追求和掌握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帶領全體教師在新的課程改革中不斷探索、不斷創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和能力。
總之,教育需要一種可貴的堅持。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把平凡的事情做精就是不平凡。今后我一定努力學習先進典型,為開創我中心校建設的新局面、力爭使我中心校明天的靚麗與輝煌而加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