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國外學習心得體會有哪些(通用4篇)
關于國外學習心得體會有哪些 篇1
一晃眼,三個半月就要結束了,時間就如流水悄悄的從我的指尖流逝;突然反應過來,我仿佛到了該和印尼這個秀麗的地方說再見了......
出發的那天,我滿懷期盼的踏上了印尼瑪中的學習之旅,對于一個連省都沒有出過的我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接下來的旅程沒有家人、朋友的陪伴,獨自一人應對外面的新事物,我充滿著好奇,也心存忐忑;我不明白接下來迎接我的是什么,我又該怎樣去解決?我想一個人應對一切新鮮的事物,想要自己去解決一路上的各種困難,想要挑戰自己!
我沒有坐過飛機,不明白怎樣托運、怎樣取票,不明白機場的出口在哪兒?但是,莫名的自信讓我覺得,我只要能表達、能說話、能請教別人,我就必須能解決這一路上的困難。最后,經過一天一夜的奔波,我來到了泗水,來到了我夢想開始的地方。[由整理]
在三八婦女節那天,包括我在內的學習生很榮幸的被泗水總領館邀請去參加這個個性的節日,我很幸運的被選為學習生代表上臺發言;這件事此刻都讓我記憶猶新,因為我上臺之前沒有準備好,我以為就是平常的講話,就談談我在印尼的一些感想,最后祝在座的各位阿姨姐姐們婦女節快樂僅此而已。所以我就只準備了開場詞,連稿子都沒有,顯然這次發言沒有想象中那么成功。
剛開始,在印尼的生活沒有我想象中的浪漫理想,甚至只能用度日如年來概括我在那里的生活,這真的一點兒都不夸張。剛來的時候因為不適應那里的飲食、語言溝通上的困難、人文習慣的不同等等的不習慣,讓我幾度想立馬收拾東西回家。因為在那里的各種的不習慣,我不愿意去接觸新的朋友,每一天就自己待著,也不和同行的人在一齊,我的朋友不停的安慰我,我也一向很努力地去適應那里的一切。
讓我記得最清楚的是元宵節那天,我和我的朋友視頻,望見她第一眼我就哭了,在這陌生的環境我一向強忍著情緒,不讓自己脆弱,但是一望見我熟悉的人我最后忍不住了,我哭著跟她說我好想家,好想回來,朋友安慰我說既然都在那里了,為什么不好好的去感受,試著去融入那里的不習慣......,就這樣,慢慢的我發現印尼瑪瑯其實是個平凡卻很有魅力的城市。
在那里生活對我最大的挑戰就是語言問題,許多當地人都不會說英文,但是他們真的很善良也很樂于助人。我每次出門都務必要打車因為那里的商場離我們住的地方太遠了,打車的時候要跟司機交流,告訴他我的所在位置。記得有一次去菜市場買完菜后打車,因為菜市場很大,當司機問我在哪的時候我懵了,周圍又沒人,突然迎面走來了一個孕婦,我想都沒想直接將我的手機塞在她手上又放在她耳邊,她當時一臉茫然,我跟她說help me。然后她,明白司機跟她說話之后,估計她才明白我在干嘛。接完電話之后她并沒有立刻走掉,而是一向陪我等到司機來了之后她才走,我不斷地給她說謝謝,很樸實也很熱情,我每次打車都會遇到熱心人,很幸運。
在那里學習的三個月,我覺得我做的最有好處的一件事就是跟瑪中的學生去敬老院慰問那些生活不會自理的老人,記得那天我和我的搭檔進入那個老人的房間的時候,不知怎樣回事,老人指著我和搭檔在喃喃自語,我感到好害怕,然后趕緊出去了,直到搭檔來叫我進去,之后透過工作人員的介紹之后,我才明白這個老人是患有侏儒癥還有老年癡呆。當我給她喂飯的時候,看著她高興地像個小孩大口大口吃飯的時候,我的同伴告訴我,人生其實就是一個輪回,從嬰兒變老然后再變嬰兒。我覺得老人真的很可憐,他們需要的是家人的陪伴,我想到了自己的父母,以后他們老了我必須要好好照顧他們,一向陪著他們。
時間真的是一個很奇妙的存在,有時候,你期望它能夠快點,快到眨眼就能夠結束,但是,有時候你又期望時間是一個貪玩的孩童,因為開心而忘記了回家,這樣就能夠多待一會兒、再待一會兒。回想著這短短的三個月,經歷的事情真的很多,有煩惱、孤獨、不理解、不習慣,有開心、激動、感概、感恩和幸福!我此刻很懷念在那里無憂無慮的日子。從一開始的不習慣到習慣到愛上那里。雖然在那里我落下了國內的課程,但是我學到了在國內學不到的東西,我學會了如何與人交流,與人相處,怎樣去適應新生活。遇到困難要學會冷靜處理。像天使一樣展開翅膀為自己的夢想而奮斗。
關于國外學習心得體會有哪些 篇2
感謝MPAcc項目給予我機會,在20xx年x月至x月份,以交換生的身份赴美國xx大學游學。
在抵達波士頓之前,我搜尋了當地的地勤公司。到達波士頓的當日,我便乘坐了AOK Transpotation的商務車,方便快捷。
xx大學是美國最大的私立大學,設施比較齊備,泳池健身房都常年開放。占地443畝。與開展交換項目的D’Amore-McKim School of Business最近更是收到了冠名人6千萬美元的捐助,堪稱歷史上最大的單筆捐助,由此可見其發展勢頭猛烈。
我參與交換的是在職MBA項目,老師上課多以實務案例討論為主。因為還在應對論文和國內的其他考試,所以只選修了7個學分的課程,體驗下來,如果全心讀書的話,應該可以選擇9個學分的課程量,再多就比較吃力了。主要難度體現在交流與溝通上,老師上課時的語速還可接受,但與別他同學溝通時,可能比較吃力,我的方法是多發現些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同學,參與日常活動,口語能逐漸提高。
我選修了三門課程分別是《Strat Decision/Uncertain Times》,《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和《Entrepreneurial Finance》。《Strat Decision/Uncertain Times》是一門一個學分的補充課程,主要講了如何應對在概率分布,和期望不確定的情況下,如何進行決策的問題。但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是有限個的時候,也就是各種情況的概率分布和期望是相對確定的時候,我們可以運用博弈理論或者實物期權估價,對各種可能情況進行排序,從而選出最有效的選擇。當未來的各種情況數量達到無窮,但是變化的范圍還是有跡可循的時候,我們可以按照最有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預先想好各種應對方法,然后建立事件觸發器,通過一定的定量檢測,確定當前處于哪些情況下,并按預案行動。當變化的范圍都是無跡可尋的時候,仍然按照之前的方法,但應當引導情況的發展。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是一門比較綜合性的課程,有三個學分,牽涉到了衍生品市場,衍生品和企業三方面。課程先回顧了各種衍生品,并運用二叉樹模型,B-S模型等對期權和期貨定價。之后按照市場角度分析各種衍生品存在的原因,最后從企業角度,應對各種可能的風險,將企業應采取的管理措施進行羅列,從而定量分析各種財務變化。這門課的學習花了我較大的功夫,因為在國內我并沒有學習過金融的課程,對期權,期貨的概念較為薄弱。好在在初期跟上課程節奏后,融會貫通,后期相應的學習也不是非常困難。
《Entrepreneurial Finance》也是一門三個學分的課程,針對了初期創業的小企業,分析和列舉了他們應當想到的內容。授課老師年輕時是企業的CFO,因此上課時旁征博引,舉了很多實際的例子。整個課程圍繞了財務報表和商業計劃書兩點展開。我們根據自身的想法,創建了自身感興趣的小型公司。按照商業計劃書,從市場,企業,產品,競爭對手等方面,指定自身的商業計劃,修改定稿后,按照預想的目標,虛構了跨度五年的以季度為頻率的財務報表。之后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即使是發展蓬勃迅速的企業,擁有不斷增長的收入,依然會面對很多財務窘境。這對我很有啟發。銷售意味著成長,但不恰當地成長反而會成為企業未來的負擔。在我國這個日趨成熟的市場環境下,這種情況遲早也會發生。
異國生活
波士頓是美國xx部沿海城市,是美洲大陸較早建立的城市。緯度與我國沈陽接近,不過靠近海洋,冬日最低溫度為零下十攝氏度左右,而且氣候干燥,住的這段時間并未覺得異常寒冷。積雪是有的,但人形道由于一直有人掃雪,所以始終暢通,不用帶很夸張的靴子。
赴美簽證是游學的第一步,作為交換生,我們參加的項目往往是MBA(通常不在check list上面),因此在簽證上不會存在什么問題,按部就搬,耐心的完成就可以了。具體細節大家可以參考各大留學論壇,我不贅述了。接下來屎買機票的環節,機票價格是越早訂越便宜,同時和春運一樣,飛往國外的機票價格也會隨著節前節后的變化而變化,圣誕節之后機票會便宜許多。我一次性購買了12月27日飛往美國,4月30日返回中國的機票,總價在1100刀左右。
到了波士頓首先需要尋找住的地方,建議先去唐人街附近的青年旅社或者其他青年旅社小住幾天,畢竟租房需要多觀察比較,不能急躁。推薦一個叫做波士頓生活網的網站,上面多為在波士頓的華人發布的信息,且上面的房源較經濟(多位于Malton,離學校地鐵30分鐘,且多為合租),租金在$500/月。與之相反,波士頓市區的房子一般至少要一年起租,而且價格可能在1000刀朝上了。之所以推薦唐人街附近的青年旅社小住,另一個原因是中國超市多位于唐人街街區內,一般而言,只有這些超市提供我們用得順手菜刀,臉盆之類,方便初來乍到的我們進行采購。其他超市的東西可能不順手,且貴。
到波士頓之后另外兩件需辦理的事情是銀行卡和車票。銀行卡推薦美洲銀行的銀行卡,起點較低只需提供美國的住址即可,辦理的時候留意有一些優惠的小項目譬如ctccc(刷卡消費的免零業務)和一些指定商家cashback返利的業務。波士頓地鐵是我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單程2.5刀,辦理地鐵卡charlie card之后,單程2刀,還可以辦月票,價格更便宜。
波士頓租房價格比上海高,但普通消費的物價與上海差不多。但是在波士頓,蔬菜是比較昂貴的,幸好當地有家叫做Haymarket的集市,類似我們的菜場,出售的食物比超市便宜很多。我們可以乘坐Orange Line到達Haymarket站(這也是另一個要及早購買公共交通套票的原因),下車便到了。莓類,西瓜,海鮮,蔬菜以及肉類,都比尋常超市價廉,質量也不錯。
如果想去購物的化應該參考下美國百貨業的出貨順序。通常,最新款的產品會優先登陸各大品牌的Brand store。這時候產品款式較為新穎,不過價格會比較昂貴。一段時間后,新產品會登陸 Department store。這時候款式正流行,價格也會便宜些。最后貨物會到達Outlets store。這里的價格最便宜,不過可能遇到非當季衣服,而且款式和尺碼未必齊全。
處于信息時代,最新鮮的咨詢無疑是來自于因特網,關注新浪微博上一些有關波士頓的信息,也是優化我們留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過游學,增長了見聞,拓寬了視野。最后衷心祝愿所有師生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關于國外學習心得體會有哪些 篇3
丹麥xx大學五個月的交換學習生活結束了,馬上就要踏上回國的旅程,回想這五個月學習和生活的點點滴滴,感觸頗多。
來丹麥之前,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申請學校時的忐忑、辦理簽證時的繁瑣,也體會到了得到獎學金的驚喜。真正來到這個陌生的城市時,卻面臨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除了語言的障礙,教學方式的差異,更有生活方式、飲食、氣候等諸多問題。大概一個月左右我們終于慢慢地適應了丹麥的學習和生活,也開始探索歐洲不一樣的文化。
我在選修了三門課程,其中的《公司估值》已經在國內上過兩次,雖然內容大體上大同小異,但在學習中卻深深地感受到了國內外的教學差異。相比較而言,國外的教學更加細致到位,例如,老師在講授資本成本計算時,會討論快速發展的國家和穩定發展的國家的無風險利率取值應該如何調整,多市場多幣種的公司應選擇哪一區域的無風險利率。長期的應試教育造成了我們只重結果不重過程的習慣,我們只會關注模型的用途,而卻忽略了其背后的理論原理和細節。這門課期末要求以小組形式選擇公司進行估值,在小組合作中,明顯地能感受到外國學生的態度更加認真和積極,他們會把教材看上五遍十遍,甚至能熟知某句話出自那一頁;他們研究課件查閱文獻,雖然他們沒有免費的投行分析報告,但卻會自己通過行業研究報告、公司年報、網頁新聞等多個渠道進行總結和歸納;在分析和討論過程中,對于例如預測等較難的環節,中國學生往往會含糊混過去,但是他們卻會特別較真地認真研究、分析、辯論、咨詢、直到得出結論為止。
另一門施應鏈的相關課程,收入管理。我在國內的本科和研究生都是會計專業,對于供應鏈的課程從來沒有接觸過,但是為了未來進入企業從事財務的職業規劃,還是特別有必要了解一下供應鏈的相關知識的。這門課授課老師是中國人,講課明顯有中國老師的特點,即強制要求學生做這做那,不夠自主,但班內的丹麥同學還是特別積極認真地完成每一次的案例分析,在課堂上幾乎處于跟老師爭鋒相對進行辯論的狀態,讓我受到極大的震撼。由于從未接觸過供應鏈的課程,因而這門課對我來說,相對較難,在本學期的學習中,我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精心地準備這門課,雖然期末考試的案例分析做得不好,但卻增長了很多知識。
另一門是文化與國際商務,選擇這門課是因為想了解一下國際文化。但是,課程內容卻跟我的預期差別很大。教授是一個中國迷,每次課都拿中國舉例子,當然更多的是對中國的一些偏見,例如:中國人盲目喜歡吃KFC,甚至會在KFC結婚。對于這種偏見,讓我很是氣憤,時常會與他辯駁。就課程內容來講,老師確實沒有給我關于國際文化的更多的括展,但卻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了自己所屬的中國文化,讓我能客觀地看待中國的歷史和文化。雖然中國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但是深深的文化認同感卻是不可改變的。這門課的期末以一篇論文結束,我寫了關于中國傳統文化衰退的現象,后來收到老師深入討論的邀請,很受感動。
在學習之余,我也在丹麥及周邊國家進行了一些旅游。在丹麥和挪威感受到了北歐風景的亮麗,在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看到了二戰的殘酷,在德國感受到了教堂的華麗和大國氣派,在法國感受到了文化和藝術的璀璨,在奧地利和瑞士欣賞到了湖光山色的美景,在意大利和西班牙感受到了建筑的魅力。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一路走來,看到了歐洲不同地區的特色,感受到了不同地域的文化,認識了新的朋友,收獲頗多。
這半年的時間,沒有了急匆匆地實習和找工作,除了享受上課和旅游,我有了更多的時間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因而對自己的人生和職業也有了新的規劃。每個人都應該有適合自己的獨特的生活方式,沒必要庸庸碌碌地去追隨別人,更沒必要為別人亂了自己的腳步。無論是生活還勝作,最重要的是,to be yourself.
特別感謝交大給了我們這樣的機會,讓我們能去感受新的世界,這半年收獲了知識,增長了見識。世界很大,生命很短,讓我們放開眼界,活在當下,享受青春吧
關于國外學習心得體會有哪些 篇4
經過嚴格的考試和篩選,我有幸成為由xx市人事局組織的中學教師團赴英國培訓學習的一員,去了解英國這個教育聞名于世的國家。20xx年x月x日晚,我與其他49名英語教師一起,懷著興奮和期待的心情踏上28天的旅程。經過近 20幾個小時的飛機、轉機、候機和長途汽車,我們又睏又累,終于來到了英國伯明翰市的Bournville College,當時英國非常冷,但是迎接我們的房東們對我們都非常熱情,使我們感到沒有那么茫然。Bournville College是一所綜合性的城市大學,類似于語言學校或者各種培訓技能大學,學生來自世界各地,層次也各有差異。
我們50人住在城市不同的區域,分成三個班上課,每天的安排都是慢慢的,感到非常充實。給我們上課的教師們都非常負責任,具有幽默感,對我們都很友好。
英國是一個有悠久歷史的國家,其教育模式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教育模式之一,它的教學管理科學、嚴謹、高效率。下面就我所見所想所感談談我的看法。
(一)英國大學教學模式的特點
1.授課形式豐富多樣
大學采用正式授課、討論課和輔導課相結合的授課形式。
其一,正式授課。一般占每次上課時間的二分之一左右。
其二,討論課。要求學生課上討論教師要求的課題內容。學生分成小組,先在小組內討論,然后再由每個小組代表發言,或者問學生有關問題。有時也要求每個學生都有一個簡短的發言,教師的作用主要是維持討論的深入進行。
其三,輔導課。一般在期末考試或者一些大型的升級考試前進行,教師會根據各個學生不同的層次和特點給與相應的輔導和建議。
2.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中心
多種多樣的授課形式中,教師既為學生介紹相關理論與觀點,也會談到自己的一些觀點,更重要的誓勵學生發表個人觀點,而不給出“標準答案”,英國教育倡導學生自由發揮,鼓勵學生展現個性,認為擁有自己的想法和創意是學生最可貴的。
英國的學生在實踐中既掌握了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又能夠順從自己的意愿提高了興趣的培養。英國學生的答案是多種多樣、豐富多彩,他們的創新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開發。教師在教學中能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思考、提問,從而實現了課堂上師生雙向互動的氣氛,真正做到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中來。
(二)英國學生眼中的優秀教師
由于教師不同,當然會有許多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英國學生眼中的優秀教師是:
·教育程度高
·良好的傾聽者
·愿意承認他不知道的東西
·愿意承認他錯了
·繼續教育、培訓和發展
·喜愛教育
·熱愛學生
·不會對學生抱怨學校或自身問題
·娛樂性
·鼓舞、鼓勵學生
·不會把個人問題帶入課堂
·開放性思維
·心腸好
·總是想要把工作做好
·靈活性
·能控制好課堂,但不會太嚴格
·創造性
·非常有耐心
·總愿意學習新事物
·精力充沛
·身體健康
·愿意傾聽學生的建議
他們認為只要教師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會把難的英語教學變成一種興趣,而不是一份工作。
(三)激發學生學習的方法
1. 解釋。調查顯示:因為許多學生不明白做什么或者為什么要這樣做,所以他們作業做得比較差。教師應該花更多時間向學生解釋為什么我們要這樣做,以及教學主題或者教學活動很重要和有趣,并且很有價值。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熱情和熱心會轉化給學生,使學生很可能對所學的學科變得感興趣。同樣地,教師應該花更多時間解釋作業或活動中學生要做什么,這樣,學生才有可能較好地完成。
2. 獎賞。那些對學習沒有興趣的學生有可能受到教師以獎賞的形式的幫助。不要批評不好的表現或者答案,獎賞或獎勵正確的表現和答案。成人和孩子一樣,都會繼續和重復被獎賞的行為。人們都喜歡成就感和認可感;獎賞或獎勵好的工作會產生這樣的感覺;獎賞可以是物質性和精神性的。
3. 關心和關注。學生會對那些關心他人的教師帶著興趣和好奇回應。教師通過與學生分享他們自己的生活,尤其是他們自己曾經出現過的小困難和挫折和他們曾經犯的錯誤,不管是孩童時代還是最近的事情,這些都能有助于使學生認為教師守心他人的。這樣的師生關系有助于使學生把教師看作是可接近的人,而不是非常權威的人。青少年有時也會感到不安全,學生會關心那些似乎是“真正的人”,他們在他們年青時或是最近也有困難,并且解決了這些問題。
4. 讓學生參與活動。使學生對課程感興趣的最主要方式之一就是要使學生在自己學習的過程中積極參與。站在學生面前并給他綿輸知識是一種相對來說比較薄弱的教學方法。更好的方法是使學生參與到活動中,集體解決學習問題和練習,互相幫助決定做什么以及怎樣做,幫助教師,共同協作。利用任何機會讓學生協助你,甚至布置作業,讓學生幫助你。(例如:我需要一些下周上課用的有關足球運動的明星材料。希望你們能幫我。)
5. 歸納推理教學法。先給出結論,然后再舉例子,這樣剝奪了學生發現真理的樂趣。不如先給幾個例子,再讓學生自己發現、理解例子,最后自己總結結論。以例子、數據、事實、故事等等,然后地處結論,教師可以使學生保持興趣,增強好奇心,并且教會學生分析和歸納能力。
6. 滿足學生的需要。滿足學生的需要是一種基本的保持學生興趣和快里的方法。學生最基本的需要就是生存、愛、權力、樂趣和自由。滿足學生權利的需要很簡單:允許學生從兩三樣事物中選擇做一或兩件事,比如:作文題目、練習、活動等等。許多學生都喜歡以積極的方式尋找樂趣,也就是說,他們需要在課堂上興奮并發出噪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觀點,在討論問題或解決問題。不要試圖避免這些需要,設計一些課堂活動來滿足他們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