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心得學習總結(精選3篇)
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心得學習總結 篇1
_年11月3日20時43分,中國推力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_年10月17日07時30分31秒,神舟十一號飛船搭載著長征二號FY11火箭在酒泉發射場成功發射,入軌后完成與天宮二號的交會對接,形成組合體,航天員將在組合體中工作30天。中國空間站建設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今天,中國重型火箭長征五號整裝待發!而在此之前,我國已經先后成功發射新的長征六號、十一號、七號等新一代火箭,形成完整的體系。
每逢出現此類新聞,總會有人問,太空離我們那么遠,值得我們花費那么多金錢,冒那么大風險去探索嗎?航空航天技術又能為我們普通人的生活帶來什么改變?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嫦娥之父”歐陽自遠特意撰文,深入淺出地解讀了這個問題,看看吧!
航空航天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高度綜合集成的體系,如阿波羅計劃是人類有史以來規模、耗資最多的科技項目之一。參加阿波羅計劃的有2萬余家企業、200多所大學、80多個研究所,總人數超過40萬。
阿波羅計劃的實施,促進了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的巨型火箭、微波雷達、無線電制導、合成材料、計算機、電子技術、自動控制、真空技術、低溫技術、半導體技術、制造工藝等一大批高技術領域的發展。阿波羅計劃產生了3000多種新技術,推動了科技的進步和工業的繁榮,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航空航天活動推動了一系列高新技術的誕生、成長、推廣和應用,催生了一大批新學科的形成、創新、開拓和發展。
航空航天活動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改變了世界的面貌。航空的發展不僅改變了交通運輸的結構,還廣泛應用于空中攝影、大地測繪、地質勘察、資源調查、播種施肥、除草滅蟲、森林防火和環境保護等方面,對傳統生產方式的變革產生了深遠影響。
航天技術直接服務于國民經濟的眾多領域,衛星通信、衛星廣播與電視、衛星氣象預報、衛星導航、衛星資源勘查、災害預報和環境監測等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各種科學探測衛星、天文觀測衛星和科學實驗衛星的應用,拓展了人類的視野,獲得了大量的新發現,更新了人類對地球空間、太陽系和整個宇宙的認識,產生了一系列的新興學科。
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心得學習總結 篇2
經過一周的網課學習,我覺得能夠培養我們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學習本事,更能打造人人皆學,處處能學,實時可學的學習氛圍。
首先,上午的“慕課”因為在線學習的特點,使學習實現時間和空間上的突破。經過互聯網這一途徑,學生不需要被教室束縛,隨時隨地經過互聯網進行在線學習。
然后,午時的“釘釘”直播課,教師有效的針對學生提出的疑問進行解答。這樣極大地促進了課堂的學習效率。并且同學有不懂都會進取提問,任課教師毫不厭煩的耐心回答、講解。
由此看出,網絡教學能夠成為學校常規教學的一種新補充,能夠讓學生知識不斷檔。
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心得學習總結 篇3
愛是人類永恒的話題,可愛國是個千古不變的話題,歷史的車輪轉動千年,愛國也就成為了一種文化。愛國文化越來越精彩,我不禁陶醉其中。
愛國就是關羽的持刀北望,當戰場上的風沙將他得手雕刻得龜裂,當城樓的霜雪染白了他的雙眉,他依然手握青龍刀,眼睛跨越千萬個城池,尋找著大哥劉備的方向,故友張遼的威脅不能讓他容色稍變,曹操千金封候的許諾不能讓他動搖片刻,因為他心里裝著兩個字“國家“。為了這兩個字,他把"生是漢朝人,死是漢朝臣""的信條銘記心間,正所為身在曹營心在漢,于是我知道了,愛國要一種堅毅的品格,它使我們無論如何都不能背叛自己的國家。
愛國就是屈原,屈原被楚王貶到楚國邊境,可乃不能動搖他浩然的愛國之氣。當他聽說秦軍攻陷楚國國都,十分悲傷,他以死實踐了“臣心一片磁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堅定熱著的愛國心。于是我明白了愛國就是“國在人在,國亡人亡,同國家,同生死,共患難。
當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后,愛國就是救災的官兵救人時的奮不顧身,就是志愿者在災區的一個個眼神,一處幫文明現在看比賽行為……
正所為“一方有難,八方資源”,于是我領悟了,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最大的愛國,乘著愛國的公交車,我們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理想,乘著愛國的公交車,我們要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情懷乘著愛國的公交車,我們要讓我們的國家更和諧,更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