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狀態報告范文(通用4篇)
護理狀態報告范文 篇1
1、選題意義和背景
1 研究目的。
探討舒適護理模式對門診手術患者術前焦慮情況、圍手術期血壓和心率情況、術后暈厥發生情況及術后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評價的影響,為進一步開展門診手術患者舒適護理提供科學依據。
2 研究的意義。
2.1 與整體護理的目的相一致。
舒適護理模式與整體護理模式相比較,ZUI終目的都是為了盡可能地降低患者不愉快的程度,保持ZUI愉快的身心狀態,從而使患者盡快恢復健康。整體護理模式更加強調理論化,而舒適護理模式更實際、更直觀、可操作性更強、更加個性化,如果將舒適護理模式與整體護理模式有機地結合起來,整體護理內容將更加豐富地拓展,護理專業的發展方向將更明確,患者將更加受益。
2.2 舒適護理改變了護理理念。
傳統的護理理念對患者的舒適感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已經無法滿足患者在舒適方面的需求。舒適護理模式要求護理人員考慮細致周到,全面的為患者提供舒適的護理服務,以患者滿意為工作重點,它要求護理人員從工作標準、工作流程的制定到實際工作中的具體實施,都要以患者舒適為首要的操作原則。有研究顯示,將舒適護理的理念進一步應用于臨床,運用舒適護理模式在圍手術期患者身上進行護理干預,保證了圍手術期舒適護理的順利實施,為患者術后康復創造了有利條件,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與滿意度。
3.3 舒適護理能多角度滿足患者的需求。
舒適護理模式要求護理人員從細微之處著眼,及時尋求舒適問題的方法,并加以解決,以滿足患者的舒適需求。門診手術室護理中運用舒適護理模式,能夠使患者獲得生理和心理上的滿足感和安全感,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促進術后康復;將術后患者處于平臥位、實施放松療法等舒適護理干預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惡心嘔吐和疼痛感。
2、論文綜述/研究基礎
1 國外研究進展。
南丁格爾曾強調病房的環境應清潔適宜,她的此種觀點成為早期舒適護理萌芽;有關舒適護理的報道出現于 20 世紀 90 年代初; Kolcaba在 1995 年提出舒適護理的定義,認為舒適護理是對護理藝術追求的體現,護理人員要將患者的舒適感受與基礎護理及其研究充分地結合。舒適護理模式的應運而生,使護理領域開始有目的地將此模式進行應用和推廣。
1.1 臨終舒適研究。
某些醫療機構十分重視舒適護理,他們向癌癥、臨終患者提供舒適護理服務,并設置舒適護理病房(Comfort care uint),目的是對他們進行臨終舒適關懷,如使用麻醉劑和鎮痛藥物以減輕患者的疼痛和呼吸困難,使臨終患者處于較高的生活質量,不再痛苦而終;據夏威夷法律規定,患者有權選擇臨終時是否被復蘇,患者可以在舒適的環境中安詳的離世;大量患者和醫生認為,患者在ZUI后的日子里接受侵入性治療,肯定會產生痛苦、恐懼心理,患者對臨終舒適應具有自主選擇的權利,醫生也應協助授權。研究顯示,現如今護理人員角色服務范圍進一步得到拓展,不光要為臨終患者做好舒適護理,還需幫助他們抉擇臨終方式。
1.2 舒適調整護理研究。
舒適護理的對象是所有有護理需求的患者。舒適護理模式的實施可提高患者在接受護理時的依從性,使患者主動參與到醫療護理活動中來。Kirchhoff指出舒適護理重點應該為能否夠對患者提供恰到好處且合適的照護,希望將安慰療法和治療護理充分的融合,并調整至狀態,使患者處于良好的環境中,健康教育和支持都非常重要;Janice研究顯示,對住院患者而言,為其創造舒適的環境是重要的護理工作,將患者置于明暗度、氣味、聲音、溫濕度等適宜的感覺刺激的環境中,有利于患者恢復健康,而缺乏適當的刺激卻容易引起患者厭倦及壓抑,如向嬰幼兒提供喜歡的玩具、活動的音樂盒等都對嬰幼兒的生長發育有幫助。
有研究指出,舒適護理可以提升患者的舒適水平,又可以使患者主動參與其中,而一旦減少舒適護理容易引起患者身心失調。無論疾病治愈與否,護理人員均應積極向患者提供恰當的舒適護理措施,以緩解其焦慮、疼痛等不適癥狀。
2 國內研究進展。
2.1 以研究具體的舒適護理措施為主。
目前,雖然有關各種疾病的舒適護理報道較多,但是舒適護理是否可以作為一種護理模式,將其確立下來尚有待商榷,國內尚無關于住院患者舒適護理系統性研究的報道,關于舒適護理的研究才剛剛起步,處于初級階段。羅珊、馬鳳嬋針對患者的特點,將舒適護理模式運用于腎移植術后的患者中,將患者的主觀意愿確立為護理人員為其實施護理工作的中心環節,為患者提供安全、舒適的環境,給予患者連續細致的護理,減輕了患者的不適及心理壓力,增強了患者的舒適感,將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提高至 96.6%,使患者能夠在身心、社會及精神等方面都感到滿意,提高了護理服務質量;李琳進行的關于嘔吐患者的舒適護理研究,對其實施松弛療法,讓患者平臥,并調高病室內的溫度至 17℃~18℃,略低于普通病室溫度,綜合應用各種舒適護理措施,可有效減輕患者因嘔吐帶來的痛苦感受。
2.2 建立舒適護理病房。
目前,某些療養性質的醫療機構也非常關注舒適性服務的建設,對舒適性護理服務理念進行界定,對舒適性護理服務文化進行營造,對舒適性護理服務具體措施進行規范,建立了特需病房的基礎上的舒適護理病房,以便向患者提供更好的舒適護理服務,滿足患者的各項舒適需求。療養性質的舒適護理服務與現在的醫學模式轉變相適應,充分展現了以服務對象為中心的服務宗旨,創造出了和諧融洽的護患關系氛圍,贏得了廣大療養人員的一致肯定和好評。
國內外大量研究顯示,舒適護理已經有效地應用于廣大的臨床護理工作,而且呈現出范圍逐漸擴大的趨勢,但多數研究和應用均集中在對問題的質性描述方面,多集中于陳述關于通過舒適護理在各領域的具體實踐,使患者處于的舒適狀態,意義顯著,而設計縝密的量性研究研究很少,主觀判斷較多,過于形式化,無法為廣大醫務人員提供具有臨床實踐意義的循證醫學依據;另外,目前對舒適護理的研究對象的選擇多局限于患者身上,而護理人員作為與患者接觸時間ZUI長的醫療護理服務的提供者,她們的舒適程度也將直接影響到醫院舒適護理的開展,現階段對護理人員自身進行的舒適研究的相關報道較少。總之,關于舒適護理服務還存在較多的空白,需要后續研究加以完善。
3、參考文獻
[1]白繼榮。基礎護理學[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7:80-81.
[2]陳蓓敏,陳清。護理模式的實施現狀與分析[J].護理研究。20xx,21(4):1039-1041.
[3]陳霞。醫學模式的發展對護理模式發展的影響[J].醫學信息,20xx,20(1):66-67.
[5]蕭豐富。蕭氏舒適護理模式[M].中國臺灣:華杏出版社,1998:5.
[6]張宏。舒適護理研究進展[J].國外醫學護理分冊,20xx,2(16):15-16.
[7]初秋英,古娜依。淺談舒適護理[J].新疆中醫藥,20xx,23(4):53-54.
[8]周艷,劉曉丹,李勤,等。舒適護理的人文底蘊[J].護理研究,20xx,22(12):3105-3106.
[9]謝玉蘭。舒適護理在化療病房的實施體會[J].護理與康復,20xx,8(20):1721-1722.
[10]魏天星。臨床實施舒適護理的探討[J].上海護理,20xx,5(1):62-63.
[11]唐永云,喬昌秀,李麗。蕭氏舒適護理模式[J].全科護理,20xx,7(4):992-993.
[12]廖紅輝。拓展舒適護理研究提供優質護理服務[J].黑龍江護理雜志,1999,5(7):40-41.
[13]龔梅,王玥玨,徐悅。新生兒舒適護理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xx,21(1B):95-96.
[14]蘇冬梅,胡曉英,楊瓊等。護理管理在創建舒適護理模式中的作用[J].護理管理,20xx,19(15):36-37.
[15]周錦云,張曉娜,李婧巖。早產兒胃食管反流的診斷及體位療法[J].鐵道醫學,20xx,28(6):377.
[16]岳曉香,呂慧君。神經外科舒適護理[J].醫藥論壇雜志,20xx,26(4):75.
[17]康華之。療養舒適護理管理初探[J].護理管理雜志,20xx,9(3):40-42.
4、論文提綱
第 1 章 緒論
1.1 護理模式的定義及發展
1.2 舒適護理模式概述
1.2.1 護理與舒適
1.2.2 舒適護理的概念
1.2.3 舒適護理的內涵
1.2.4 舒適護理的分類
1.2.5 舒適護理模式的特點
1.2.6 舒適護理模式的可行性
1.2.7 影響實施舒適護理的各種因素
1.3 舒適護理模式的研究進展
1.3.1 國外研究進展
1.3.2 國內研究進展
1.4 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的意義
第 2 章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2.1.1 患者來源
2.1.2 納入標準
2.1.3 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
2.1.4 分組方式
2.2 研究工具與評價指標
2.3 干預措施
2.3.1 手術前舒適護理干預
2.3.2 手術中舒適護理干預
2.3.3 手術后舒適護理干預
第 3 章 結果
3.1 干預組與對照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3.2 干預組與對照組患者的手術方式情況比較
3.3 干預組與對照組患者手術前焦慮狀況比較
3.4 干預組與對照組患者圍手術期血壓水平狀況比較
3.5 干預組與對照組患者圍手術期血壓與基礎血壓差值情況比較
3.6 干預組與對照組患者圍手術期心率狀況比較
3.7 干預組與對照組患者圍手術期心率與基礎心率差值情況比較
3.8 干預組與對照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比較
3.9 干預組與對照組患者手術后暈厥的發生情況比較
第 4 章 討論
4.1 舒適護理模式對患者手術前焦慮水平狀況的影響
4.2 舒適護理模式對患者圍手術期血壓與心率的影響
4.3 舒適護理模式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評價的影響
4.4 舒適護理模式對患者術后暈厥的影響
4.5 影響舒適護理模式的因素
4.6 促進舒適護理模式開展的有效手段
第 5 章 結論與展望
5、論文的理論依據、研究方法、研究內容
將 20xx 年 6 月~20xx 年 12 月在解放軍第 208 醫院接受門診手術的 100 例患者按就診先后順序進行編號,單號為干預組,雙號為對照組,每組各 50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術式具有可比性(P>0.05)。對干預組患者實施舒適護理模式,對照組實施普通護理模式。
術前用 Beck 焦慮量表對患者進行術前焦慮測驗和評估;使用多功能監護儀測量患者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后的血壓和心率;觀察患者術后發生暈厥的情況并記錄;手術后護理人員向患者發放問卷調查表,以獲得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評價。采用 SPSS17.0 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定量資料采用 t 檢驗或秩和檢驗,定性資料兩組間的比較采用 χ2檢驗,以P<0.05 為有統計學意義。
6、研究條件和可能存在的問題
舒適護理模式的應用和推廣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和影響:一方面,舒適護理強調護理人員要加強相關內容的研究,并將所得成果回饋給患者,使患者受益,但現行的護理管理體制、護理人力資源、護理人員受教育程度、先進的護理產品準入等問題,均制約著護理人員做相關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舒適護理計劃的實施,要求患者、家庭成員與護理人員一起共同努力,以便滿足患者及其整個家庭的身心、社會、精神等多方面的需求。總之,在臨床護理工作中開展舒適護理模式,要求醫院從方方面面,從硬件到軟件,從醫療設施的投入到使用的護理措施等均能夠使患者的舒適需求得到充分滿足。
7、預期的結果
1. 干預組運用舒適護理模式干預前,與對照組在血壓、心率及焦慮得分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2. 干預組運用舒適護理模式干預后,患者術前焦慮得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1.
3. 干預組運用舒適護理模式干預后,與對照組患者術中血壓和心率差異具有顯著性,血壓值均低于對照組(P<0.01);干預組患者術中心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
4. 干預組運用舒適護理模式干預后,與對照組患者術后收縮壓、舒張壓、心率經統計分析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5. 干預組運用舒適護理模式,術后與對照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存在差異(P<0.05)。
6. 干預組與對照組患者術后暈厥發生率無統計學意義( P>0.05)。
8、論文寫作進度安排(略)
護理狀態報告范文 篇2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和深入,特別是Internet與校園網的接軌,為中小學教育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使網絡教學真正成為現實,同時也為中小學教育開辟了廣闊的前景。陳至立部長在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 全國實施中小學'校校通'工程,努力實現基礎教育的跨越式發展。 校校通 工程的目標是用5年到20xx年時間,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和信息資源建設,使全國90%左右獨立建制的中小學校能夠上網,使中小學師生都能共享網上資源,提高中小學的教育教學質量。 校校通 工程的啟動和發展,給中小學教學帶來革新的機會,為學科教學信息化奠定了物質基礎。如何有效地利用網上的資源,建構基于網絡的現代教學模式是一個迫切研究的問題,而開展網絡教學模式研究的重要理論基礎之一就是網絡教學的設計與評價。因此,開展網絡教學的設計與評價的探索與實踐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課題研究背景
國內外的研究現狀
網絡教學的設計理論與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統性
通過對國內外有關的學術刊物(如《電化教育研究》、《中國電化教育》、《Educational Technology》等)、教育網站和國際國內有關學術會議(GCCCE、ICCE、CBE等)的論文集進行分析,網絡教學的設計研究主要是關于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的設計和協作學習的設計等方面,缺乏系統的研究。可以說,網絡教學的設計理論的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去研究和探索。例如,在網絡環境下如何利用網絡資源進行主動學習、利用虛擬情境進行探究學習、利用通訊工具進行協商學習、利用工具進行創造學習的設計以及教師指導性活動的設計等方面,都值得我們去研究。
網絡教學的評價研究才剛剛起步
隨著Internet應用的普及,網絡教學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和教學場所。然而,與傳統教學相比,網絡教學的質量保證體系卻顯得不夠完善、健全。如何保證網絡教學的質量,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網絡教學評價模型,已成為網絡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時至20xx年,教育部批準全國31所高校建立網絡教育學院,但卻沒有制定出如何保證網絡教育質量的相關政策。美國國家教育政策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Higher Education Policy)于20xx年4月也發表了一份名為 在線教育質量:遠程互聯網教育成功應用的標準 的報告,然而,這些文章(報告)也僅僅是描述性的定義網絡教學的評價指標,而對如何組織評價、如何獲取定量數據、評價數據如何促進教學等方面則很少涉及。目前,網絡教學的支撐平臺中的學習評價模塊往往只含有測試部分,而缺乏相應的分析與反饋。
課題研究的意義
促進網絡教學的發展,提高網絡教學的質量
由于網絡教學可以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在網上組織秀的教材和教法,使學習者在網上可以學到ZUI新的知識,因此是教學改革發展的方向。通過本項目的研究與實踐,使網絡教學更能為學習者提供一個建構主義的學習環境,充分體現學生的首創精神,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在不同情境下去運用他們所學的知識,而且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行動的反饋來形成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從而提供網絡教學的質量。
尋找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實現學生遠程交互自主學習的教學設計的技術解決方案
完善和發展教學設計理論
網絡環境下的教學與傳統教學,不僅是教學環境的不同,在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傳播形式上都有本質的區別。通過本項目的研究,能夠解決網絡環境下,教學如何進行教學設計,如何調控教學過程,如何有效實施教學活動以達成教學目標,是對教學設計理論的完善和發展。
課題研究內容
研究的主要內容
網絡教學設計理論體系的研究
包括教學目標的設計、建構性學習環境的設計、學習情境的設計、學習資源的設計、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設計、學生協作學習活動的設計、教師指導性活動的設計、學習評價工具的設計等。
基于網絡環境下的教學策略與教學模式的研究
(1)網絡教學策略的研究,如網絡環境下的教學內容組織策略、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情景營造策略、網絡環境下的教學對話組織策略、網絡環境下的的課堂管理策略等
(2)網絡教學模式的研究,如項目化學習模式、探索性學習模式、研究性學習模式等
網絡教學評價的內容體系、方法、步驟與模型的研究
網絡教學設計系統軟件的開發與應用
網絡教學評價系統軟件的開發與應用
根據上述研究內容,總課題下設如下子課題:
網絡教學設計與教學評價的理論研究(謝幼如、李克東)
網絡教學資源的開發(鄧文新)
網絡教學設計與教學評價系統的開發(柯清超)
網絡教學設計與教學評價理論的應用研究(余紅)
課題的研究目標
本項目的研究目標是:運用現代教學理論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通過教學改革與實驗,探索網絡教學的設計與評價的理論和方法,開發相配套的網絡教學的設計和評價系統軟件,探索普通中小學利用網絡資源進行網絡教學的途徑與方法。
預期成果形式
論文與專著
發表有關網絡教學的設計與評價的一系列學術論文,出版專著《網絡教學的設計與評價》。
電腦軟件
開發《網絡教學設計系統軟件》和《網絡教學評價系統軟件》,制作《網絡教學設計》專題教學(學習)網站,建立《教學設計》多媒體資源庫。
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
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項目的研究主要采用行動研究、實驗研究、評價研究等方法。
對于較大規模的教學設計與教學模式的試驗研究,將采用行動研究方法。
對于個別帶有創新性的,能提出重要見解的小范圍的教學研究,則通過建立科學的假設,采用實驗研究的方法。
關于教學模式的評價和有關教學效果的分析,則采用評價研究方法。
一文獻綜述 網絡營銷仍然屬于市場營銷理論的范疇,它在強化了傳統市場營銷理論的同時。也提出了一些不同于傳統市場營銷的新理論。目前網絡營銷主要建立在以下基礎理論之上:
國外研究
(1)網絡整合營銷理論
在傳統市場營銷策略中,由于技術手段和物質基礎的限制,產品的價格、宣傳和銷售的渠道、商家 (或廠家)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企業促銷策略等就成了企業經營,市場分析和營銷策略的關鍵性內容。而網絡互動的特性使得顧客能夠真正參與到整個營銷過程中來,顧客不僅參與的主動性增強,而且選擇的主動性也得到加強,在滿足個性化消費需求的驅動之下,企業必須嚴格地執行以消費者需求為出發點、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為歸宿點的現代市場營銷思想。否則顧客就會選擇其他企業的產品。所以,網絡營銷首先要求把顧客整合到整個營銷過程中來,從他們的需求出發開始整個營銷過程。這樣,要求企業同時考慮顧客需求和企業利潤。
據此,以 舒爾茲教授為首的一批營銷學者從顧客需求的角度出發研究市場營銷理論,提出了4C組合。其要點是:
第一,先不急于制定產品策略(product),而以研究消費者的需求和欲望(Consumer's wants and needs)為中心,賣消費者想購買的產品。
第二,暫時把定價策略(Price)放到一邊,而研究消費者為滿足其需求所愿付出的成本 (Cost)。
第三,忘掉渠道策略 (Place),著重考慮怎樣給消費者方便 (Convenience)以購買到商品。
第四,拋開促銷策略(Promotion),著重于加強與消費者溝通和交流 (Communication)。
(2)網絡 軟營銷 理論
網絡營銷是一種 軟營銷 。這是網絡營銷中有關消費者心理學的另一個理論基礎。導出這個理論基礎的原因仍然是網絡本身的特點和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回歸。
強勢營銷 是工業化大規模生產時代的營銷方式。傳統營銷中ZUI能體現強勢營銷特征的是兩種促銷手段:傳統廣告和人員推銷。這兩種營銷模式企圖以一種信息灌輸的方式在消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而不管你是否需要和喜歡(或憎惡)它的產品和服務。在網絡上這種以企業為主動方的強勢營銷 (無論是有直接商業利潤目的的推銷行為還是沒有直接商業目標的主動服務,是遭到唾棄并可能遭到報復的。
網絡營銷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則,這就是 網絡禮儀 。網絡禮儀是網上一切行為都必須遵守的規則。網絡營銷也不例外。 軟 營銷的特征主要體現在 遵守網絡禮儀的同時通過對網絡禮儀的巧妙運用從而獲得一種微妙的營銷效果 。概括地說,軟營銷和強勢營銷的一個根本區別就在于,軟營銷的主動方是消費者而強勢營銷的主動方是企業。個性化消費需求的回歸也使消費者在心理上要求自己成為主動方,而網絡的互動特性又使他成為主動方真正有了可能。他們不歡迎不請自到的廣告,但他們會在某種個性化需求的驅動下自己到網上尋找相關的信息、廣告,此時的情況是企業在那兒靜靜地等待消費者的尋覓,一旦消費者找到你了,這時你就應該活躍起來,使出渾身解數把他留住。更美好的未來是永久的忠誠!
(3)網絡直復營銷理論
根據美國直復營銷協會(ADMA)為直復營銷下的定義,直復營銷是一種為了在任何地方產生可度量的反應和(或)達成交易而使用一種或多種廣告媒體的相互作用的市場營銷體系。網絡作為一種交互式的可以雙向溝通的渠道和媒體,它可以很方便為企業與顧客之間架起橋梁,顧客可以直接通過網絡訂貨和付款,企業可以通過網絡接收定單、安排生產,直接將產品送給顧客。基于互聯網的的直復營銷將更加吻合直復營銷的理念。
國內研究
我國的專家學者也對網絡營銷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如:劉寶成認為網絡營銷是指以互聯網為媒介,以實現交易為核心的各種營銷活動及其過程。陳月波認為,網絡營銷是企業整體營銷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建立在互聯網基礎之上,借助于互聯網更有效地滿足顧客的需求和欲望,從而實現企業營銷目標的一種手段。
王汝林認為,網絡營銷是包含以下含義:是數字經濟時代的一種嶄新的營銷理念和營銷模式;是近年來眾多營銷理念的進展,凝練和升華;是促使企業開辟廣闊市場,獲取增值效益的馬達;是連接傳統營銷,又引領和改造傳統營銷的一種可取形式和有效方法;是用信息化技術進行的全部營銷活動;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一把金鑰匙。
唐德才,錢敏等認為,網絡營銷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它包括新時代的傳播媒體Internet,信息高速公路,數字電視網,電子貨幣交換方式等。
葉曉宏認為,網絡營銷的實質是通過網絡,它著眼于信息流。
王耀球,萬曉則認為,網絡營銷是個人或組織借助或通過互聯網創造,提供并與他人交換有價值的產品以滿足自身需要和欲望的一種社會活動管理過程。他們對網絡營銷的理解是:網絡營銷的實質是一種營銷功能或過程,而不是一種理論或一門學科;主體是 個人或組織 ;目的是滿足交換雙方的需要;本質是 商品交換 ;手段是企業的整體性營銷活動;內容是產品;特征是網絡在市場營銷活動中的應用。
張泉馨和王凱平則認為網絡營銷的實質是顧客需求管理。他們提出,凡是借助于互聯網進行的、利用現代信息工具,通過更好地滿足顧客需求(包括精神和物質的)來實現企業市場營銷目標的營銷活動,都可以稱之為網絡營銷。
盧泰宏教授在《因特網營銷教程》中下定義:因特網營銷(eMarketing)是指在虛擬的因特網基礎上,為目標顧客制造、提供產品或服務,與目標顧客進行網上溝通的一系列戰略管理過程。
馮英健認為網絡營銷是企業整體營銷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是為實現企業總體經營目標所進行的,以互聯網為基本手段營造網上經營環境的各種活動。據此,他提出網絡營銷的核心思想就是 營造網上經營環境 。
姜旭平指出,網絡營銷不等于網上銷售、網上購物。
參考文獻
[1]錢懿,王少華等.C2C電子商務作為大學生個人創業途徑之一的淺析[J].商場現代化,20xx,(13).
[2]魏占宏,杜小東.基于淘寶平臺的C2C電子商務交易過程研究[J].經濟論壇,20xx,(19).
[3]孫學文,包金龍.中、美C2C電子商務模式創新發展的比較研究[J].特區經濟,20xx,(8).
[4] Jagdish N. Sheth,羅立斌譯.消費者行為學管理視角[M].清華:機械工業出版社,20xx.
[5] Frank R. Kardes,馬龍龍譯.消費者行為與管理決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xx.
[6] 拉菲默罕默德著,王刊良譯. 網絡營銷[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xx年.
[7] 中國營銷總監職業培訓教材編委會,品牌營銷[J].品牌營銷學,20xx年第2期.
[8]張馳,周揚.C2C電子商務中信用評價對商品價格的影響研究[J].科技信息,20xx,(21).
[9]吳艷瓊.怎樣讓你的網店脫穎而出[J].成才與就業,20xx,(18).
[10]胡桂蘭.基于淘寶網C2C平臺的大學生網上創業問題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xx,(4).
[11]舒琬嵐.網絡營銷:大學生創業模式選擇[J].合作經濟與科技,20xx,(5).
[12]浙江淘寶網絡有限公司. C2C電子商務創業教程[M].清華大學出版社,20xx.
[13]喬陸等,創業初期如何利用網絡營銷的一點建議[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xx,(8).
[15]news./viewpoints/111871.shtml
[16]HE Dehua, LU Yaobin, ZHOU Deyi. Empirical Study of Consumers Purchase Intentions in C2C Electronic Commerce [J]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une 20xx.
[17] Yaobin Lua, Ling Zhao, and Bin Wangb. From virtual community members to C2C e-commerce buyers: Trust in virtual communities and its effect on consumers purchase intention [J]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20xx.
[18] Jesse W.J. Weltevreden, Orit Rotem-Mindali, Mobility effects of b2c and c2c e-commerce in the Netherlands: a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17, 20xx, 83–92.
[19] Billy Baia, Rob Lawb, Ivan Wenc, The impact of website quality on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purchase intentions: Evidence from Chinese online visitor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7 (20xx) 391–402.
[20] Ho JYC, Dempsey M. Viral marketing: Motivations to forward online content, [J] Bus Res 20xx: 10.1016.
二研究目的與意義 研究目的: 網絡營銷伴隨著互聯網而來,自從互聯網誕生開始,市場營銷人員就同時在網絡中展開營銷活動了。國內網絡營銷專家馮英健認為: 網絡營銷是企業整體營銷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是為實現企業總體經營目標所進行的,以互聯網為基本手段營造網上經營環境的各種活動。
網絡營銷與傳統營銷方式相比,具有極強的互動性,提高了企業營銷策略的針對性;有利于降低成本費用,有一項研究認為,利用因特網發布廣告的平均費用僅為傳統媒體的3%;網絡營銷全天候、無地域限制的特點能夠幫助企業增加銷售、提高市場占有率;網絡營銷能夠更有效的針對客戶的需求為客戶提供周到的服務。
桂林特產生產企業數量眾多、雇傭人數龐大。特產經濟一直在桂林經濟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土特產的傳統銷售方式主要是通過旅游者在當地購買,銷售數量較少、影響有限。互聯網的出現使得產品的營銷突破了時間和地區的限制,為特產銷售開辟了一條新的營銷渠道。
印象 漓水人家 是以淘寶為網絡營銷平臺構建的專營桂林特產的網上商店,是目前淘寶網上經營桂林特產信譽,收藏人數ZUI多的網店。本文以 印象 漓水人家 為載體,結合本人在 印象 漓水人家 為期半年的網店管理、銷售和服務的實踐經驗,系統分析與研究了桂林特產的網絡營銷,將實踐經驗升華到一個理論的高度,使之系統化、科學化和理性化,旨在為今后桂林特產的網絡營銷提供參考與借鑒價值。
研究意義: 網上開店以其低成本、低啟動資金、快捷的交易方式得到許多創業者的青睞,許多人在網上開店,通過網上銷售商品賺取利潤,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都準備加入到網上開店的隊伍中來。本文是針對桂林特產的網絡營銷進行研究,為今后桂林特產的網絡營銷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對究竟如何通過C2C電子商務平臺進行網絡營銷,本文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研究的主要內容、重點: 第一章利用SWOT研究法對網店的營銷環境進行了分析,并利用觀察法和經驗總結法對桂林特產網絡營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了分析。
第二章主要利用了市場營銷的有關理論并結合數據對特產網絡營銷進行了市場細分和目標市場定位。
第三章利用了消費者心理學分析了網店氛圍會對影響顧客購買,提出了符合桂林特產營銷的網店氛圍營造方案。
第四章利用了4C營銷理論來指導桂林特產從顧客需求、成本、方便、溝通這四個方面來進行網絡營銷策略的制定。網店的推廣策略時,采用了統計學的方法,通過對 印象漓水人家 網店歷史訪客來源(包括淘寶站內、淘寶推廣、直接訪問、各大搜索引擎和其他方式)構成數據進行了統計及整理,從而明確了網店推廣策略的重點。
第五章基于客戶關系管理的理論制定的網店的客戶服務策略,旨在吸引新客戶,維系老客戶。
本文研究的重點是第四章和第五章:即網店網絡營銷策略和客戶服務策略的研究。
實證研究法。通過和淘寶網店賣家溝通,親自體驗和了解網上開店的相關事項,并借鑒他人成功的經驗。同時通過開通自己的淘寶網店進行實際操作,從而對網絡營銷的方法和理論掌握的更加透徹。
SWOT研究法。通過SWOT法研究網店的營銷環境,明確其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
觀察法和經驗總結法。通過這些方法對桂林特產網絡營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了研究。
六畢業設計(論文)可能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在本課題的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有以下幾點:
在進行營銷定位和市場細分的過程中,無法輕易的了解所有人對桂林特產的愛好情況。所以很難對其進行一個準確的市場細分。
課題研究內容針對性強,實踐性高,對數據統計也有一定的要求。
由于知識水平的有限性,無法對網上消費者的行為影響因素進行全面的了解。
針對以上問題,用以下方法一一進行解決:
采用投石問路的方法進行實踐,通過和網上消費者進行溝通,親自體驗和了解他們的購物偏好。
通過網店的實踐經驗,進行總結研究,并學習Excel對數據進行統計。
指導教師(簽字):
XX年4月28日
九開題小組意見 研究問題具體明確、理論支撐合理、題目聯系實際、內容充實完整、計劃進程可行。
同意按此開題報告進行畢業論文寫作。
開題小組組長(簽字):
XX年4月28日
十學院(系、部)意見 同意指導老師和開題小組組長的意見。
嚴格按照開題報告的研究內容和計劃安排完成畢業論文。
主管院長(系、部主任)簽字:
XX年4月29日
高血壓是中老年常見病、多發病。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高血壓病患病率高達39.7%,若不及時治療常導致中風、冠心病、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并可并發和促進腦、腎等靶器官的損害,甚至致殘或猝死。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當今發病率較高的老年人高血壓病的康復診療及護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分析了臨床護理老年高血壓患者較合理的護理方法,現報告如下。
心理護理、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
創建良好環境,增強患者對生活的熱愛和與疾病作斗爭的信念,使患者早日恢復。發病誘因:過飽飲食、便秘、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大喜大悲、焦慮、憂郁、偏執、孤獨、情緒消沉等,會使體內兒茶酚胺釋放增多,血壓升高,心率增快,使病情加重。患者要保持情緒平衡,有針對性地對患者存在的各種思想顧慮進行心理疏導,建立起良好的護患關系,提高信任度,消除其煩惱、多疑等情緒,對高血壓的治療及并發癥的出現、進展都有積極的作用。向患者及家屬說明精神因素與疾病形成的關系,教會患者掌握一定的心理應急方式,學會自我心理疏導調節,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如血壓控制不理想,甚至有并發癥或其他疾病,患者常為此感到悲觀失望、恐懼。護理員應以誠相待,需耐心深入地了解患者內心世界,理解患者的痛苦,并給予其關懷、鼓勵等情感援助,以消除其較脆弱的情感狀態,讓其保持平和樂觀的健康心理,要消除其信心的不足,能讓其積極的配合治療,提高自控能力以利于ZUI終戰勝疾病。
健康知識指導
加強健康教育,包括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并發癥的處理、服藥的注意事項及不良反應。進行個性化健康知識教育,并且對患者家屬進行示范、指導,針對其文化背景、風俗習慣等向患者及家屬介紹防治高血壓病的基本知識,幫助他們建立起高血壓病的相關知識體系,使患者及家屬充分認識到不良生活習慣的危害性,主動地建立起科學的生活習慣。鼓勵和指導患者及家屬積極參與學習并掌握自我保健、自我護理和自我管理的技巧,做到自我控制血壓、定期檢查心、腦、腎等臟器功能及眼底狀況等。根據病情堅持長期合理用藥,以減少和延緩并發癥的發生、發展,提高患者維護自身健康的能力,促進其改善和提高生活質量。
合理飲食、保持大便通暢、預防便秘
合理膳食是高血壓病治療的基礎,對控制病情、預防其并發癥的發生、發展意義重大。飲食原則上應以清淡、易消化、低熱量、低脂肪、低膽固醇、少食多餐飲食為宜,高維生素為主。食物應多樣化,以谷類為主,常吃粗糧、淡水魚、豆制品、禽類、瘦肉、低脂乳,如:多食粗纖維多的芹菜、大白菜、西紅柿、黑木耳、香菇、芹菜、山楂、蘋果、大米等有保健作用的新鮮蔬菜、水果食品,適當增加海產品及含鈣高的食物。忌暴飲暴食,適量飲水,戒煙、限酒,保持大便通暢。
運動作息護理
積極適當參加有氧運動,結合血壓的變化及自覺癥狀,選合適的運動方式及運動強度,要量力而行。運動方式可以采用比如步行、慢跑、打太極拳、放松療法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根據患者的自身狀況、在運動中和運動后的感覺,應采取適度的運動量,比如:肥胖者可適當加大運動的強度。避免劇烈的運動后,引起交感神經異常興奮,致使血壓劇增而發生心腦血管意外。鍛煉過程中,除了自身加強安全意識外,同人結伴,防止碰傷、跌倒等事故。清晨交感神經處于興奮時期,血壓易于波動,因此患者起床時應緩慢,先清醒會兒,然后再逐步起床,以防止腦供血驟然下降致暈倒而摔傷。首先可以讓患者干適度的家務活,鼓勵其參社會活動,如根據其情趣培養個人愛好,如書法、種花、養鳥等;指導其制定個體化作息時間表,睡眠時間要足,以保持運動與休息平衡。
藥物護理
用藥原則是:控制劑量,緩慢降壓、堅持長期用藥,即由小劑量開始,逐漸增量。由于老年人多合并有心、腦、腎等器官動脈硬化性疾病,機體整體的循環調節機能差,加之機體的總體液量減少,治療時易出現降壓過度,要平衡機體內環境。為此,老年高血壓患者,藥物劑量應從青壯年用量的1/3~1/2開始,通過觀察其反應逐漸加量,2~3個月后收到滿意效果即可。根據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晝夜節律呈雙峰、雙谷的動態變化,其用藥時間在6:00、14:0022:00;同時,考慮不同降壓藥物的作用機理。另外,應讓患者及家屬知曉所服藥物的注意事項、不良作用,以便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另外,鼓勵患者發揮自身潛能,在程度上減少軀體痛苦和心理壓力,促進其身心的健康。即使血壓降至正常范圍,也不能擅自停藥,應及時的與醫生取得聯系,讓其給調整用藥及劑量,以防止停藥后血壓驟然升高,致使病情反復。如果血壓突然變化很大,很容易導致心、腦、腎等的靶器官損傷。應指導患者遵醫囑用藥。
討論
高血壓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WTO老年高血壓標準:年齡60歲以上人群,在休息狀態下收縮壓≥14mm 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張壓≥9mmHg.老年高血壓患者是常見的代謝失常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積極防治高血壓是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環節,應對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指導,盡量避免高血壓誘發因素,配合臨床治療來更好地穩定血壓,防治惡化,ZUI終達到健康護理的目的。
高血壓病是一種全球性的慢性疾病,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康復護理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它要求護理工作人員不僅要有相關理論知識和相應的臨床經驗,還要充當起教育者的角色,加強護患之間的溝通,進行健康教育,以促進老年高血壓患者早日康復。另外,要在合理服藥的同時,也要積極治療原發病,注意以遺傳傾向;另外,指導患者做好日常保健,以達到的療效。醫學的發展已證明了高血壓病除了生物學的遺傳因素外,與心理-社會因素有著密切聯系。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高血壓病的發病率日漸增多,我國將進入老年化社會。因此,護理工作要從患者的生理、社會與心理等多方面進行護理醫學|教育網整理,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識,提倡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改進膳食結構,防止肥胖,提倡戒酒、戒煙、并從兒童時期開始預防高血壓。控制高血壓,應當進行觀念更新和戰略轉變,樹立以預防為主,加強心理護理的觀念,把工作重心前移,從以醫療為重點轉向以預防保健、加強心理護理為重點,普遍提高人群的健康知識和保健意識,ZUI終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祝惠民。內科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142-151.
[2]夏泉源。內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xx:101-102.
[3]蔡雄鑫。護理心理學[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251-264.
護理狀態報告范文 篇3
一、立論依據
(包括本課題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發展趨勢,并附主要參考文獻及出處)
相關概念
溝通:是指人與人之間、人與群體之間思想與感情傳遞和反饋過程,以求思想達成一致和感情的通暢。
護患溝通:就是護士服務對象之間的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的過程。
護理工作:是以維護和促進健康、減輕痛苦、提高生命質量為目的、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術為人民群眾健康提供服務的工作。
研究背景
隨著整體護理模式的推行,人性化的的護患溝通制度成為護理工作的一 項重要內容。國內有資料表明,99.45%的患者希望護理人員與其進行交流溝通,然而88.30%臨床護士對溝通方式基本不了解,對溝通目的內容方法等也知之甚少。顏霞等[1],臨床上80%的護理糾紛是由于溝通不良或溝通障礙導致的;30%的護士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如何根據不同的情緒采用不同的溝通技巧;83.3%的護士對溝通方式基本不了解;33.3%的護士認為對患者及家屬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應不加理睬。有研究發現,77.78%的患者希望每天與護士交談1次。這兩組數據中不難看出,目前護士的溝通能力與患者的溝通要求還遠遠不相適應,相當一部分護理人員缺乏溝通的理念、知識和技巧。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患者的價值觀念﹑健康意識維權意識日益增強,對護理質量的期望值越來越高,護患矛盾日趨
趨突出,加劇,護患糾紛的發生呈逐步上升趨勢[2],這種現象眾所周知,有目共睹,這不僅使患者(家屬)感到不滿意,也嚴重困擾著廣大醫護人員,阻礙醫學進一步發展。新的醫學模式要求我們護理人員要走進患者,走進他們的生活,這就需要溝通,溝通既可清除誤解與沖突,也可促進和諧與親密[3]。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發現許多醫療糾紛的發生均與護患溝通障礙有著直接或者間接的關系,而真正屬于護理差錯或護理事故的糾紛卻微乎甚微。
因此,良好的護患關系對提高護理工作質量,預防護理糾紛的發生能夠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國內外研究現狀
1 護患溝通的目的
目前,我國護患糾紛的發生呈上升趨勢,成為當前社會矛盾的熱點和難點[4]。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真正屬于護理差錯或護理事故的糾紛微乎其微,許多糾紛發生與溝通障礙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20xx年1月~20xx年1月,中華醫院管理學會對全國326所醫院進行了多項選擇式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由醫患溝通不暢引起的醫療糾紛發生率高達98.4%,在“醫院內部因素”選項中,選擇“由于醫務人員服務態度不好”引發糾紛的占49.5%[5]。由此可見,加強溝通,減少醫療糾紛是國內外共同的目的。
2 人員配備:
與病人進行有效的溝通,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護理人力不夠時,護理人員對于基本的治療和護理,都需要一種高節奏工作流程才能完成,沒有時間與病人進行充分交流、溝通。目前,我國護士隊伍嚴重缺編,供不應求,皮
平均千人護士比例為1,而世界大多數國家千人護士比例為5以上,世界大多數國家,一個醫生配2~3名護士,而我國醫護比例為1∶0.6[6]1。而在愛爾蘭,每個病區內護士與病床的比例為(1.0~1.5)∶1,在ICU護士與病床的比例為(3~4)∶1。護士由注冊護士、執照護士及護士助理組成,遇有緊急情況則需要調動流動護士,這一部分護士主要來自于中介機構[7]。我國護理人員缺乏的現狀,導致護理人員在臨床工作中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與病人進行溝通。3知識系統
有調查顯示[8]:護患溝通障礙的主要原因是溝通知識缺乏占45%,專業知識缺乏占30%,病人方面占25%。同時缺乏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及聽懂方言的能力,也是導致護患溝通障礙的原因。新加坡是一個多民族混居的國家,在新加坡中央醫院,護士長排班,必須考慮各民族的護士混排上班,即每一個班總有華人護士、印度護士、馬來西亞護士上班,其目的就是滿足各民族病人與護士交流的語言需要。有些發達國家在醫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加入“角色訓練”,加強溝通能力[9]。由于目前我國護士缺乏完善的疾病知識、護理倫理、心理及其他相關的理論知識,使溝通無法有效地進行。
3護患溝通的目標
在我國,病人被動的依從醫生和護士的決策,醫護人員對病人也僅限于基本的治療和護理,與病人溝通時僅限于滿足醫學需求的醫學交流,較少考慮其心理和社會、精神、文化等各方面的需求。
在國外,護士緊緊圍繞病人的需求,運用護理程序系統地護理病人,從生理、心理、社會、精神及文化等各方面對病人實施整體護理;幫助病人程度
地達到生理與心理、社會的平衡和適應;護士的角色已不僅是病人的照顧者,更是病人的教育者、咨詢者和健康管理者;病人有權參與對其治療和護理方案的決策等。
綜上所述,我國的護患溝通在各個方面都存在著缺陷,護患溝通方式比較陳舊,忽略了患者心理素質等方面的認識。
本研究旨在綜合分析國內外護患溝通研究的現狀和前人經驗的基礎上,研究新的護患溝通方式,為臨床護理工作提供依據,減少醫療糾紛,培養全面的護理人才。
參考文獻
[1] 吳玉霞,張士化,吳宏霞,等.從護理管理上防范護患糾紛[J].實用護理雜志,20xx,9:74.
[2] 盧仲毅.從醫患關系現狀看醫患溝通在醫學繼續教育中的必要性[J].重慶醫學,20xx,3(4):385386.
[3] 趙長云,范宇瑩。談非語言性溝通在護患關系中的應用[J].實用護理雜志,20xx,18(6):73
[4] 張秀云,王慶珍. 參照法律法規實施護理管理[J]. 護理學雜志,20xx, 15(9): 551.
[5] 李承水,安秀玲, 馬素貞. 加強護患溝通減少醫療糾紛的體會[J]. 齊魯護理雜志,20xx,11(1): 7576.
[6] 黃人健. 溫故知新——展望20xx年的護理事業[J].中華護理雜志, 20xx, 42(1): 5.
[7] 吳愛麗, 車愛紅. 愛爾蘭醫院護理見聞[J]. 護理研究,20xx, 21(1): 89.
[8] 胡國萍. 護理人員護患溝通方法調查及對策[J]. 中華醫院管理雜志, 20xx, 17: 238239.
[9] Debra Nestel and Tanya Tierney, Role瞤lay for medical students learning about communication: Guidelines for maximising benefits [J]. BMC Med Educ, 20xx,7: 3.
二、研究方案
●本課題的研究目標、研究內容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研究目標
1通過研究護患關系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關系的作用,防止護患糾紛的發生,降低醫療糾紛發生率,提高護士的業務水平。
2 徹底改變過去那種“無言服務”的舊護理模式,重新認識臨床護士的責任,適應新的醫學模式發展的要求,符合病人的心理,以滿足病人日益增長的自我保健、安全意識和對護患溝通的需求
3 為臨床實踐提供指導依據。
4 使護士從被動執行醫囑,完成護理操作轉變為主動與患者及家屬溝通,評價患者需求,為患者提供個體化的護理。
研究內容
1研究護患溝通的方式并對其做出篩選
2護患溝通與患者滿意度之間的關系
3護患溝通流程與護患糾紛的關系
4護患溝通方式在臨床的試驗并對其檢測﹑篩選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1護患溝通方式的確立
2護患溝通技巧在臨床工作中的試驗
3收集患者對護患關系方式應用的態度
(二)本課題擬采取的研究方法、技術路線、實驗方案
研究方法
1文獻回顧法:使用Internet、CBM數據庫和Medline光盤檢索國內外關于護患溝通方式的資料
2理論分析法: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和前人的經驗,初步確立護患溝通的新方式
3問卷調查法:通過編寫問卷內容在汾陽醫院對患者和護理人員進行問答,并收回。
問卷內容:a.入院前溝通,護理人員的溝通技巧
b.常規溝通,護理人員一周進行幾次
c.術前溝通,患者的心理情況
d.術后溝通,患者的反應
4調查表法:調查表中使用護患溝通方式溝通的病人與滿意度的關系的相關數據,護患溝通方式溝通的患者與護患糾紛的關系的相關數據
5統計法:利用excel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并計算其相關系數
技術路線
●可行性分析
(1)國內外護患關系的研究和大量的文獻為本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基線資料
(2)護患溝通技巧發展的研究,以及臨床護理工作中的一些經驗, 為本研究提 供了重要的依據
(3)汾陽醫院的問卷調查可以為促進本研究的實施
●本課題的創新之處
本研究綜合分析國內外護患溝通現狀,查閱文獻和問卷調查收集ZUI新的資料,結合前人的工作經驗和借鑒外國的護患溝通模式建立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新的護患溝通方式,并進行實證研究,為臨床護理工作提供一套新的有效的護患溝通模式。
●研究計劃及預測進展
20xx.09-20xx.10 查閱文獻
20xx.10-20xx.11 撰寫綜述及開題報告
20xx.12-20xx.1 問卷調查及收集資料
20xx.2-20xx.3 整理資料,統計分析
20xx.3-20xx.4 撰寫論文
●預期研究成果
1.建立新的護患溝通方式并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得到應用
2.提交科研論文2~3篇,并按時完成學位論文
三、研究基礎
與本課題有關的,前期研究工作積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績
1 已查閱了大量的文獻
2歸納分析了國內外護患溝通方式及內容
3已與汾陽醫院做好了溝通并同意進行訪談和問卷調查
4 預調查問卷已形成
5會用基本方法進行統計
護理狀態報告范文 篇4
一、題目(標題、文題)
論文題目是全文給讀者和編輯和第一印象,文題的好壞對論文能否利用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個好的題目應盡可能在一完整的的句子中囊括三個基本要素,即研究對象、處理方法和達到的指標,使讀者和編輯對論文研究的內容一目了然。例如:對心肌梗塞病人(研究對象)溶栓治療(處理方法)監護指標的觀察及護理(達到的指標),這三個要素并無先后之分,可根據文章偏重介紹的內容進行調整和取舍,但無論怎樣調整,必須直接反映論文所表達的內容。要用有限的文字表達數千字的論文內容,使題目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就必須學會概括、準確、新穎、精練地表達主題的技巧,具體要求:
l.概括:即用簡短的文字囊括全文內容,體現全文精髓,使人一看就能對全文含義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引人入勝,便于記憶。
2.準確:用詞應符合醫學詞語規范,準確表達論文的特定內容,實事求是地反映研究的范圍和深度,做到文要切題,題要得體,防止題大文小或用過時詞語,例如“肺癌護理”,肺癌治療可用多種手段,如果此文是關于肺癌化療期間預防化療藥物反應的護理,用此命題就顯得題目過大,不夠具體和準確。又如乙肝表面抗原在國際文獻檢索中已普遍用hbsag表示,再用“澳抗”就不夠適宜。
3.新穎:題目一定要有特色和新意,不落俗套,避免與已有文獻的題目雷同,亦能引起編輯和讀者的注意。例如“白血病化療的護理”,白血病化療已形成常規,缺乏新穎性,而文章觀察的內容是有關白血病化療期間出現細胞溶解綜合征的護理,如改為:“白血病化療期間出現細胞溶解綜合征的護理”,則較為明確、新穎。
4.精練:標題用詞應力求簡短精練,一般不超過20個字,切忌冗長繁雜,用詞要字斟句酌,盡量省去一些非特定詞,如“的觀察”、“的研究”等,不需寫成有主語、謂語、賓語的完整句型。但也不應過于籠統,過于簡短,例如"中醫護理”,題目雖短,卻不能反映文章主題。文題盡量不用標點符號。題中數字,應盡量用阿拉伯數字表示。但不包括作為形容詞或名詞的數字,例如“十二指腸”的“十二”不能改用阿拉伯數字。
5.基本格式:文題應居中書寫,一般不設副文題,確有必要設時可用破折號與主題分開,亦應居中書寫。長標題需回行時應注意詞或詞組的完整,并居中書寫,使之勻稱美觀。
二、署名
1.單位署名:單位一般指作者從事本文工作時的單位。單位署名應標明所在省市的全稱,便于編輯、讀者與作者進行聯系。單位署名的數量一般不超3個,署名位置應居文題之下,作者署名之前,居中書寫,并與作者署名之間留空一格。單位名稱前還應標明郵政編碼。
2.作者署名:作者署名必須遵守科學道德,實事求是,署名不僅是一種榮譽,更重要的是表示對文章內容負責。論文作者一般指下列人員:(l)課題的提出者及設計者;(2)課題研究的主要執行者;(3)進行資料收集并做統計處理的人員;(4)論文的主要撰寫和修改者;(5)對論文主要內容能承擔全部責任,并能給予全面解釋和答辯的人員。
3.署名注意事項:(l)每篇文章作者署名數量一般不超過6個人,并以參加主要工作者為限;(2)作者署名順序,視其在工作中貢獻的大小而定。通常第一作者應是研究工作的主要設計、執行及論文的主要撰寫人。署名時不應搞無勞掛名或照顧關系。當作者署名順序有異議時,應征得主要作者的同意方可改動。指導者一般列于ZUI后,或在文末注上“致謝”,但均需征得本人同意;(3)在論文發表之前,參加研究者如已調往其他單位(如進修人員等),可在署名末尾右上角加注符號,并在同頁腳注中說明;(4)署名必須用真名.不得用化名、筆名和假名,以示文責自負,如為集體成果,應在文末參考文獻之前,寫上執筆人或整理者姓名,便于讀者咨詢和聯系。
三、內容提要
提要一般置于正文之前,主要作用是提供信息,便于讀者在ZUI短的時間內對論文內容做大致的了解,以決定有無必要閱讀全文,同時也便于進行文獻檢索。
1.提要內容應扼要概括地說明本研究的目的(研究的宗旨和解決的問題)、基本步驟和方法(研究對象、研究途徑、實驗范圍、分析方法等)、主要發現(重要數據及其統計學意義)和結論(關鍵的論點)以及經驗教訓和應用價值。著重說明研究工作的創新和發現,將研究中特色的內容和ZUI獨到之處反映出來。
3.提要應置于署名之下,正文之前,書寫時與正方相區別,“提要”二字頂格書寫,留空一格后接提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