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美抗疫英雄的初中作文(通用3篇)
贊美抗疫英雄的初中作文 篇1
生命是一場聚散。那初涉人世的第一聲啼哭就拉開了相聚的序幕,于是以后的歲月里,花開花落,云卷云舒,就有了數不清的相遇,相識,相處,相愛,相恨,到最后的相離。不論是哪一種形式的相聚,哪一種形式的別離,到最后終究是曲終人散。
對于植物來說,積蓄力量,綻放出最美麗的花朵是他們一生的追求,但是對于非洲南部戈壁灘上的伊米小花來說,用五年的時間換來兩天的燦爛,卻是小花生命的意義。伊米小花只有一條細細長長的根,五年前在地底扎根,而在五年后的春天,伊米終于利用這五年來積蓄的力量,鉆破了硬土,在這荒涼的沙漠中綻放。雖然沒有人注意過這種四色的伊米小花,但是它依然為這凄涼的戈壁灘增添了勃勃生機。
到這里,我大吃一驚,五年,對于一株植物就是一種煎熬。對于伊米小花而言,這五年里它的根系遇到了黑暗,遇到坎坎坷坷,可能喝不到水,還可能經歷了嚴寒酷暑……
在一臺充滿愛的呼喚的晚會上,炫目的燈光照在一張樸實的臉上,這個人就是徐本禹,他手里拿著愛心造型的獎杯,講述著他“感動中國”的生命歷程。他出生在一個窮困的家庭,靠著社會各界人士的資助,走出農村,考上大學。但就在他考上研究生后,面對美好的前程,他卻選擇回到貧困的農村,做一名老師,回報給予他無限關愛的社會。在艱苦的環境下,他想過退縮,在貧困的條件下,他也哭過,但孩子們渴求知識的眼神支持著他的選擇,他的生命也因他的選擇而綻放著愛的光彩。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各級干部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指示精神,主動履職,有效發揮作用,守土擔責,守土盡責,讓黨旗在戰“疫”一線高高飄揚。
在疫情面前,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趕赴武漢,冷靜、無畏、迎難而上的身影,令人感動。他曾說:“醫院是戰場,作為戰士,我們不沖上去誰上去?”疫情嚴峻,物資短缺。有人捐錢,有人捐口罩,有人捐出了護目鏡,有人捐出來元宵,有人捐出了糕點……善舉涌現,凡人善舉,小我獻出大愛,涓涓細流匯聚成一股戰勝疫情的磅礴力量。生命的力量,在這一刻爆發。
感恩生命,感恩祖國,萬眾一心,沒有翻不過的山;心手相牽,沒有跨不過的坎。凝心聚力,眾志成城。人人奉獻擔當,從自我做起,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攻堅戰。
贊美抗疫英雄的初中作文 篇2
即將于9月30日上映的電影《中國機長》,9月20日在相關機構和專業人士的指導與顧問下,順利地在符合安全規定的流程中舉辦了萬米高空首映禮,出品人博納影業集團董事長于冬,導演劉偉強、監制李錦文,領銜主演張涵予、歐豪、杜江、袁泉、張天愛、李沁,主演雅玫、楊祺如、高戈一同亮相,還有院線經理、媒體等幾十名嘉賓出席。活動當天,主創們還聚集在了重慶的人民解放紀念碑前,參與“重慶光榮中國驕傲——電影《中國機長》禮贊楷模致敬英雄特別活動”,向中國民航英雄機組致敬。
作為“中國驕傲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中國機長》改編自20xx年5月14日四川航空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于冬表示:“今天我們選擇在飛機上來做這個空中首映禮,也是為了讓大家感受到,我們中國民航人為了我們的平安出行,一直在付出著不懈的努力,他們值得我們電影人用一部好電影來展現他們,宣傳他們,讓更多人認識他們。謝謝大家的支持,也希望大家9月30日都能來影院看《中國機長》。”
9月20日,從北京飛往重慶的四川航空3U8803航班上,電影《中國機長》開創性地舉辦了萬米高空首映禮!首映禮上,張涵予領銜歐豪、杜江、袁泉、張天愛、李沁、雅玫、楊祺如、高戈等主演為乘坐航班所有嘉賓和旅客贈送紀念禮品,隨后,張天愛和李沁配合客艙乘務員發餐,兩人還準備了川航的特色食品“老干媽”。
航班落地之后,主創一行人還趕到了重慶的人民解放紀念碑前,參與“重慶光榮中國驕傲”向英雄楷模致敬的活動。
電影《中國機長》是博納影業“中國驕傲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影片根據20xx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改編,據悉,影片由劉偉強執導、李錦文監制,張涵予(飾劉長健)、歐豪(飾徐奕辰)、杜江(飾梁棟)、袁泉(飾畢男)、張天愛(飾黃佳)、李沁(飾周雅文)領銜主演,雅玫(飾張秋悅)、楊祺如(飾楊慧)、高戈(飾吳言)主演,還有黃志忠、朱亞文、李現、楊穎、陳數、焦俊艷、吳樾、闞清子、余皚磊、小愛、李岷城、馮文娟等友情出演。
贊美抗疫英雄的初中作文 篇3
滴水只有放進大海才永遠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事業融合在一起才能最有力量。我愿意永遠做一個螺絲釘。”這是雷鋒叔叔的名言。雷鋒叔叔是一名偉大的共產黨戰士,他雖已離開了半個多世紀,但他的“螺絲釘精神”卻永遠不會離開,將永存于人們的心里。
雷鋒是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生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沈陽部隊工程兵某部運輸連班長,1962年8月15日不幸因公殉職,年僅22歲。他的一生只有短短的22年,他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壯舉,只是默默地做了無數利國利民的小事,他在平凡中書寫了偉大,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忠于革命,忠于黨”“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
有一次,雷鋒的同班戰友小周父親得了重病。他知道后,以小周的名義寫信,寄了十元錢。小韓晚上出車,棉褲被火燒了幾個洞,雷鋒發現后,把自己的帽子拆下來一針一針的把洞不好,令小韓非常感動。還有一次雷鋒外出在沈陽車站換車的時候,一出檢票口,發現一群人圍著一個背著小孩的中年婦女。原來這位婦女從遼寧去吉林看丈夫,車票和錢丟了。雷鋒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著眼淚說:“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個單位的?”雷鋒說:“我叫解放軍,就在部隊工作。”雷鋒叔叔這個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真是太令人感動了!
再看看自己,天天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卻總覺得父母給我們的不夠多,虧欠了我們似的;而雷鋒叔叔,是把自己的一生都無私地奉獻給了黨和人民,時刻執行著---提倡的“為人民服務”,時刻幫助人民,雪中送炭。我們應該向雷鋒叔叔學習,或許我們做不到他那么任勞任怨,但是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比如:幫同學撿支筆;幫老師搬下作業;看到有垃圾可以順手撿起來;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這些都是我們學生可以做到的,俗話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只有把點點滴滴的好事匯聚,用心去造,你會發現,不知不覺中,你——已經改變。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小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的崗位?”
我們作為祖國的花朵,作為二十一世紀國家建設的主力軍,作為建設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預備隊和接班人,我們肩上的擔子即沉重又光榮,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落在了我們身上。我們要以雷鋒叔叔為榜樣,弘揚螺絲釘精神,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增長才干,練就一身過硬的為人民服務的本領,做個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