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有”教師學習心得(精選3篇)
“四有”教師學習心得 篇1
烏魯木齊市實驗學校始建于x年9月,學校堅持“以人為本,以德育為首,以教學為中心,以質量為生命”的辦學宗旨,在短短20xx年的時間里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先后被評為全國師德建設示范單位、國家級“五·五”普法先進工作單位、國家級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校、教育部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優秀實驗學校、全國百佳校園電視臺、自治區級文明單位、自治區德育示范學校、自治區級依法治校示范學校、自治區級綠色學校、自治區級模范教工之家、自治區級青少年武術俱樂部訓練基地、自治區青少年科技活動特色學校、自治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先進學校、烏魯木齊市行風建設示范窗口單位、首批市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示范校、市級青年文明號等榮譽稱號。上千名學生參加全國、省、市級數理化、歷史、生物、計算機、作文競賽獲得一、二、三等獎。每年都有多名優秀中青年教師應邀在全國、省、市上參賽課、研討課獲獎受專家好評。9個國家、省、市級“十五”課題經專家鑒定結題,成果獲全國一二等獎并在各地推廣。
實驗學校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我為能夠成為這樣一所學校的一員而驕傲自豪!實驗學校之所以能夠走在同行的前列并且越走越好,越走越強大是和一批優秀的教師有著密切的關系,她的強大與昌盛得益于一批批教師的辛勤付出和努力。顯而易見,教師的育人品德和業務能力對一個學校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推動作用。下面我與大家分享學習自治區黨委教育教師工作會議精神,爭做四好老師心得:
6月3日上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召開教育教師工作會議,總結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的教育工作,明確未來一個時期教育發展的目標任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新疆黨委副書記、主席雪克來提·扎克爾主持會議。
會上,張春賢強調,廣大教師要以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為重點,突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走具有新疆特色的教育事業發展路子,為建設教育強區、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奠定堅實基礎。要做有歷史責任感的好老師、為人師表的好老師、立德樹人的好老師、專業過硬的好老師,肩負起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努力開創新疆教育事業更加美好的明天。
張春賢強調,教師是教育事業的第一資源與核心要素,沒有好的老師,就沒有好的教育。廣大教師要充分發揮作用。教師首先是國家公職人員,要自覺用好干部的標準來衡量自己;教師是知識分子,肩負著引領社會風尚、傳播現代文化、啟蒙基層群眾的特殊使命;教師的本職身份是教育工作者,從事的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指出,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新疆各族教師都要爭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爭做具有新疆特色的好老師。
如何做一名四好老師,我認為應當做到以下五要:
一、要牢固樹立“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理念。教師要自覺承擔起反分裂反滲透的職責任務;為學生樹立榜樣、為社會樹立標桿,用一個個“微行動”教育感染學生、帶動影響身邊的人。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和主陣地作用,在品德課、班隊會課等各學科的課堂教學中將反分裂反滲透教育貫穿始終,實現集中教育進課堂、進頭腦。發揮黑板報、手抄報、國旗下的講話、紅領巾廣播站、校園網等宣傳陣地及濃郁的現代校園文化氛圍。組織學生進行有關國情、新疆地方史、新疆民族與宗教知識方面的講座。開展各類活動,增強教育效果,如撰寫讀書學習心得、知識競賽、討論會、演講比賽、觀看警示教育片、班隊主題隊會等活動,進一步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反分裂反滲透的自覺性。
二、要熱愛教育事業。要把教師的職業看作是神圣的事業,要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教師隊伍是決定學校教育的關鍵。“名師出高徒”,教師素質的高低決定教育水平的高低,決定學生素質的高低,只有造就一支現代化的教師隊伍,才能培養出現代化的人才,只有政治和業務素質優良的教師,才能造就高質量的學生。
三、要有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師德。知識不足,可以用道德彌補,而道德不足,任何知識卻無法補償。因此,作為一個教師,要教書,必須先做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好學生。
四、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一個教師的知識儲備不足、修養不夠,教學中必然捉襟見肘,更談不上教學中游刃有余、高屋建瓴。教師是平凡的,但不是平庸的。積極適應新課改的要求,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發展,始終處于學習的狀態。將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向新課程條件下的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轉化。教師光有知識是不行的。他不是簡單的教書匠,更應該是一個研究者。教師由經驗型向研究型轉變,才更符合時代需要。
五、要敢于實踐和善于反思。教學實踐是一個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由之路。“以學生發展為本”、“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已經成為教師認知并認可的話語,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敢于實踐,努力將先進的教育理念轉化為教育行為。同時,在實踐中要不斷總結和反思。
作為一名圖書管理員,首先,我應當擺正態度和明確職責,那就是做好全校師生的服務工作,不因是一名服務者就看輕自己,更不應沒有站上講臺就輕視這個工作崗位。其次,堅持學習,提高政治覺悟和業務知識,只有頭腦清醒,業務精湛才能更好的為師生提供優質服務,才對得起學校與家長對我信任。
“四有”教師學習心得 篇2
數學教師聽課心得體會
通過一天的集體聽課觀摩,讓我見識到了多種多樣的教學模式,來自全國各地的名師,以他們各自的團隊特色,給我們上演一場教育教學的視覺盛宴。在這7節觀摩課中,既有全國知名教師團隊的特征,又有區域教學的特點,對我們來說,他們的課堂教學代表著當前課改,有很大的學習意義。
其中,來自北京的薛錚老師教授了《積的變化規律》這一課。薛老師代表的是吳正憲教師團隊,這堂課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薛老師的引導下,使學生由具體的問題列出算式,從而發現問題:因數和積,誰變了?是怎么變的?然后引導學生交流、討論,從而發現規律,總結規律。這樣的課堂,讓學生由具體的問題發現規律,突出了教學的實效性。
來自江蘇的吳冬冬老師教授了《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這一課。吳教師對教材的理解程度以及極具特色的教學設計給我留下了印象。對于長方體頂點、面、棱的認識,以往的教授方式往往通過讓學生摸一摸、看一看、數一數來得出,而這節課,吳老師通過多媒體的圖形、立體的動畫,學生的實際操作,最后得出結論。真正體現知識來源于生活。
浙江的學俞老師教授的《用字母表示數》一課,給我印象最深,這整整一堂課中并沒有使用任何課件,而是在課堂中就地取材,在紙包里裝粉筆,用在課堂上的學生和教師的歲數、會場的人數,甚至用自己禿頂的頭發來引導學生對確定和不確定的認識,學生們在俞老師詼諧幽默的教學中不間斷的發現、思考,時時會有在場老師的陣陣笑聲和掌聲,經典的反復問話“小朋友你今年幾歲啊?”、“一共有a人,小朋友有30人,那么大人有多少人啊?”,課堂上歡聲笑語不斷,雖然沒有使用多媒體,但精彩程度卻不亞于年輕的老師有課件的課堂,讓我受益匪淺。
通過這次小學數學教學年會所收獲的教學經驗,反思我們平時的課堂教學,我們欠缺的還很多,我們離那些名師的教學還有一定的距離。我們的教學素養有待進一步提高,教學能力還需進一步的加強。
“四有”教師學習心得 篇3
誰曾料到,當客車在橫沖直撞的剎那,一個俊俏的身影奮不顧身;誰曾知道,面對危險的境遇,一個脆弱的女子臨危不懼,學習最美教師精神后感。這身影,為之深愛的學生,這壯舉,為之熱愛的事業,這奉獻,裝點了生命的絢麗,寫就了28歲人生最輝煌的篇章。
她,就是學生心中的女神,她,就是教師學習的楷模,她,就是人民心中的最美麗的教師張麗莉。她的美體現在她的并不富裕的愛心捐贈里,她的美表現在她勤奮進取的鉆研里,她的美浸透在對每一個孩子全身心的照顧里。正是因為這種對事業的滿腔熱情,對學生的母親般的關愛,對工作的極端負責的態度,造就了今天在危險面前舍生取義的高尚行為,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河,日積月累成就了她如此的偉岸。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十八中的語文教師張麗莉不過是一名代課教師,每月工資微薄,既不是黨員又不是干部,普通的再不能普通,平凡的再不能平凡,竟然可以如此見義勇為,在生命危急的時刻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顧。也許正是一直以來堅守的平凡中醞釀出的樸實的高尚,使得她做出了超出常人的選擇,義無反顧,在生的面前毅然決然的去保護學生的生命。她如此無私、神圣、高尚的人道主義精神像一面戰旗永遠植入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頭。
從墾區文件到省級報紙,從電視到廣播,張麗莉的感人事跡享譽千家萬戶,一次次看,一次次聽,一次身為教師的我,對照張老師的奉獻與犧牲精神,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很多,首先我要學習她能夠耐心地關愛每一個學生,從不計較個人得失,能夠抓住學生日常生活中的點滴變化,不放棄,不嫌棄,從而想方設法去轉化她,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上的惰性;還要學習她對工作的那份進取心,像她那樣真正的付出努力,把工作當做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業來做,不斷為自己設立短期目標,努力地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有所創新,去完善自我,從而超越自我;更要學習她能夠及時發現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虛心改正,做一個善良、正直、無私、有愛、熱情的教師,真正能夠擔當起為師的責任。次被張老師的大愛所感動,一次次靈魂被觸動,深深的敬佩著她的義舉、壯行,在無限崇敬中,也為教育戰線上有這樣的老師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