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人員學習四種形態的心得體會(通用3篇)
醫務人員學習四種形態的心得體會 篇1
前不久,來我們調研時強調,要把握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以嚴明的紀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對于這一從嚴治黨的創新成果,我們必須認真學習領會,堅決貫徹落實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實踐之中。
把握運用好“四種形態”,閩西理應先行。閩西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曾經為中國革命作出過重大貢獻。我們應堅定傳承革命先輩勇當先鋒的紅色基因,立志在反腐敗這場輸不起的斗爭中,發揮好革命老區應有的作用。一方面,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全面從嚴治黨的決策部署,以零容忍的態度懲治腐敗,嚴肅查處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發揚“釘釘子”精神狠糾“四風”。
例如,今年與去年相比,全市立案數上升23%,查處縣處級干部案件數上升160%,查處重要崗位一把手案件數上升138%,處理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人數上升67%、黨政紀處分人數上升181%,我們堅持拿紀律這把尺子來衡量黨員干部的行為,動輒則咎,樹立紀律的絕對權威。另一方面,主動作為、抓早抓小,落實落細,把紀律挺在前面,從一件件具體事做起。針對普遍存在且社會反映強烈的領導干部把單位公款存儲到指定銀行,銀行則以各種方式“投桃報李”問題,率先在全市開展公款存儲中謀私逐利問題集中整治。基于對“腐敗問題始于不良習氣”客觀規律的認識,率先在全市黨員干部中廣泛開展糾正不良習氣樹立清風正氣活動。
把握運用好“四種形態”,重在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改變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階下囚”的狀況,必須綜合運用“四種形態”,既治“已病”,又治“未病”,病急治標、病緩治本,辨證施治、標本兼治。針對“已病”,我們堅持“刮骨療毒”,如在查辦永定區工程建設領域腐敗窩案串案中,挖出包括永定區人大會原主任等3名處級干部在內的17名涉案人員。全市7個縣(市、區)查處包括財政局長、衛生局長、環保局長、交通運輸局長及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在內的10多名重要崗位一把手嚴重違紀違法案件。針對“未病”,我們把紀律挺在前沿,提出要扶正祛邪、固本培元,努力把陷在“灰色地帶”、困在“亞健康”狀態中的干部挽救回來,把蘊藏在黨員干部當中的正能量激發、釋放出來。
今年1月,我們制訂出臺《關于在全市黨員干部中糾正不良習氣樹立清風正氣的意見》,并從革命時期的《古田會議決議》中汲取智慧營養,著力解決“組織松懈”“紀律敷衍”問題,敢于拿起“手術刀”深入解剖全市黨員干部中存在的不良習氣,查擺出鋪張浪費和送收禮金、請托說情、謀私逐利、黨內同志關系庸俗化、工作松弛、玩風過盛、迷信、持家不嚴等八個方面不良習氣及其33種具體表現,提出包含倡導、教育、制度、監督、懲處等在內的30條糾正方法。這項工作開展以來,取得較好成效,得到社會的充分肯定。今后我們要進一步把握運用好“四種形態”,把挺紀在前體現在日常監督管理之中,使其成為監督執紀的新常態,實現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把握運用好“四種形態”,必須夯實主體責任。今后紀委將更加主動作為,通過有效履行監督責任推動主體責任落實,狠抓壓力傳導。堅持市委帶隊檢查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集體約談下級黨委、紀委班子成員,下發問題清單,督促抓好整改,并組織開展“回頭看”;開展縣(市、區)委書記向市紀委全會報告主體責任落實情況并接受評議。堅持從嚴問責,把嚴肅問責作為推動黨組織落實主體責任的重要利器,對發生重大腐敗案件和嚴重不正之風單位的領導干部實行“一案雙查”,追究相關責任。發揮示范作用,開展全市紀檢監察干部職工本人及其配偶、子女經商辦企業、借貸情況填報清理,對發現問題的25名干部進行糾正處理并公開曝光,帶動全市各級各部門開展專項治理。通過層層傳導壓力,使各級黨組織更加自覺履行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政治責任,切實把紀律建設貫穿到履行主體責任的全過程,在“嚴”和“實”上狠下功夫,推動紀在法前、紀比法嚴的要求在閩西更加有效落實。
醫務人員學習四種形態的心得體會 篇2
“黨內關系要正;,批評和自我批評要經常開展,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要成為大多數;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應當是少數;而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能是極極少數。”
在福建調研時的講話信息量大,內涵豐富,關于“把握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重要表述尤其引人關注,從中可以讀出對一些重要問題的持續深入思考。
梳理學習近一年來在各種場合所強調的內容,不難發現,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是貫穿其中的一條主線。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正是圍繞這條主線作出的最新理論概括,對于如何把紀律挺在前面,怎樣以嚴明的紀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科學行動指南,體現了對管黨治黨規律和反腐敗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
黨的先鋒隊性質和先進性要求決定了,黨紀嚴于國法。去年10月,黨的xx屆四中全會開啟了全面依法治國新征程。在緊接著召開的xx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講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然要求依規管黨治黨建設黨,明確指出將對廉政準則和黨紀處分條例等重要黨內法規制度進行修訂。會后不久,他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鮮明提出“黨規黨紀嚴于國家法律”,為黨內法規如何修訂定下基調,也為“挺紀在前”做了鋪墊。此后,帶領中央紀委深入思考在全面依法治國條件下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靠什么,黨紀和國法的區別是什么,研究完善黨內法規體系、強化自我監督的制度安排。
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管黨治黨實踐不斷向前發展。去年12月,將“全面從嚴治黨”正式納入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從嚴治黨不是一般的工作任務,而是具有全局性、統領性的戰略舉措。深刻指出,“全面從嚴治黨是各項工作順利推進的根本保證。”
如何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今年1月,在xx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指出,從嚴治黨關鍵在嚴格執紀,要把紀律建設擺在更加重要地位。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參加北京代表團審議時發表講話,創造性地提出了“把紀律挺在前面”的管黨治黨新理念,作出“紀律是管黨治黨的尺子,紀律建設就是治本之策”的重要論斷,也講了后來幾乎逢會必提的“動輒則咎”“抓早抓小”等具體要求。也是在這次講話中,他提出“要讓紀律嚴起來、落下去,該紀律處分的及時處分、該組織處理的作出處理,發揮紀律的正面引導和懲戒警示兩方面作用”,決不能“造成干部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階下囚’”。
思考持續深入,思想不斷豐富。今年3月至7月,在河南、浙江、陜西等地調研時的講話,都強調了“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的要求,并對破法必先破紀的邏輯,“治病樹、拔爛樹”和“保護森林”的關系,以及紀嚴于法、紀在法前,實現紀法分開等概念和問題作出深刻闡述。他指出,懲最終還是為了治,在嚴格執紀中要堅持黨的一貫方針,懲前毖后、治病救人。他要求用紀律管住大多數,落實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都要沖著紀律去,黨委要把嚴明紀律體現在日常管理監督中,紀委要在全面從嚴治黨中找準職責定位,全面履行黨章賦予的職責。
全面從嚴治黨和反腐敗是什么關系?怎樣才算做到把紀律挺在前面?執紀的節奏和力度又該如何把握……針對實踐中出現的一些困惑,7月底,在京主持召開修訂廉政準則和黨紀處分條例座談會時指出,全面從嚴治黨要管全黨、治全黨,明確提出以紀律從嚴治黨,應該使咬耳朵、扯袖子,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逐步讓黨紀輕處分、組織調整成為大多數,重處分的是少數,而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成為極少數。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全面從嚴治黨。這次講話顯示,“四種形態”的理論已漸趨成熟。
時隔兩個月,在福建調研的講話中,提出,不能把全面從嚴治黨等同于反腐敗,靠紀律管全黨就是要把握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進一步就如何“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的實踐問題作出明確回答,給予理論指導。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是嚴明紀律的具體化。通過從輕到重、從普遍到個別、從常態預警到非常態嚴厲懲治層層設防,使黨規黨紀的提醒、勸誡和制裁覆蓋到全體黨員,讓黨員的思想行為能時刻得以匡正和校準,最大限度保證大多數黨員干部不出軌、不越界,避免滑向腐敗深淵,充分體現了對黨員干部的關心愛護,充分體現了全面從嚴的管黨治黨要求。
可以這樣理解,正是為了有效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的理論創新應運而生,并在學而思、思而踐、踐而悟的過程中不斷豐富發展。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提出,就是“豐富發展”的一個具體體現,反映出我們黨對管黨治黨規律的深刻把握,為加強紀律建設、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以及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和反腐敗斗爭規劃了方法路徑,提供了重要遵循。
醫務人員學習四種形態的心得體會 篇3
批評教育、組織處理、紀律處分、立案審查是監督執紀的“四種形態”,也刻畫出黨員干部接受監督、自警自律的“四道防線”。“四種形態”深化了對違紀違法問題的規律性認識,把握了黨員干部從“破紀”到違法的演變路徑。設立層層防線,把反腐敗工作深入到“破紀”之初,科學把握“常態”、“大多數”、“少數”、“極少數”的層次和關系,從小問題治起,從苗頭處截斷,這體現了標本兼治,也體現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延伸和拓展。
一、把握“四種形態”,更加注重思想建黨,持續發力日常教育監督,使紀律和規矩成為黨員的內在信念、全黨的行動自覺,建立良好的政治生態。
一是把黨章的學習貫穿全年始終,堅定內在信念。深入開展學黨章每月一課活動,通過專家理論講座、處級領導上黨課、知識競賽、演講等形式,全方位全覆蓋幫助黨員干部真正學懂黨章,嚴格遵守黨章,堅定內在信念。
二是結合“三嚴三實”加強紀律教育,規范外在約束。“四種形態”體現了管黨治黨“全面”和“從嚴”的根本要求,讓每一位黨員干部受到教育是應有之義。結合“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認真開展“守紀律講規矩”主題教育,通過下發《黨風廉政教材》、《xx市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有關規定簡明實用手冊》、《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論述摘編》、轉發市紀委案件通報和開展學習筆記檢查等方式,使學習覆蓋到每一名黨員、每一位黨組織,讓想違紀者受到震懾,讓每一位黨員干部看到“紅線”,知曉“禁令”。
三是采取“以案明紀”加強警示教育,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防線。至10月份,全區累計開展四次警示教育活動:1.以支部為單位到xx縣xx村、文化街參觀區外廉政教育基地;2.邀請央視著名評論員楊宇作《任性不可有 韌性須充足》的專題輔導;3.參觀北門辦事處水塔社區、大河鄉清風村區內廉政教育基地;4.組織一鄉兩辦、區直各單位、各部門副科職以上干部、村(居)兩委全體成員參加市警示教育展覽和市黨風廉政建設形勢和預防職務犯罪“一展兩講”活動。
四是督破紀整苗頭,強化監督常態化。破法始于破紀,紀委姓“紀”,就要突出執紀特點,用黨規黨紀管住全體黨員干部,用紀律規矩對照違紀行為,堅持紀在法前、紀嚴于法,喚醒黨章黨規黨紀意識。今年來,區紀委整合區、鄉(街道)紀檢監察干部的力量,分成2個督查組,開展對黨員干部的日常監督,及時查處苗頭問題或輕微違紀行為,積極營造“把紀律挺在法律前面”的氛圍。盯住兩個重點嚴查“節日病”。圍繞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xx市“十個嚴禁”紀律要求,每逢元旦、春節、清明、五一、國慶雙節期間,重點督查轄區賓館、飯店、公園、農家樂、機關食堂、車場等場所的公款送節禮、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問題,拉響“警報器”,防止頂風違紀行為發生。
二、把握“四種形態”,更加注重多措治黨,靈活運用組織處理手中武器,用紀律管住大多數,防患未然。
一是規范支部生活,經常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教育。年初,重新整合機關機構,建立區機關356名黨員17個支部和一鄉兩辦各級支部,認真落實每月“三會一課制度”,堅持每次警示教育、專題輔導活動結束后組織一次支部專題討論、撰寫一篇心得體會、開展一次對照檢查“三個一”做法,把咬耳扯袖、紅臉出汗的“提醒”作為常態常抓。
二是建立“三活動二督查一報告”工作機制,讓監督執紀成為常態。
三是落實“兩個責任”,強化責任追究。區委全面推行黨風廉政建設“簽字背書”,與各基層黨組織逐級簽訂責任狀。強化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工作考核,區領導親自帶隊,每半年抽查一次各基層組織責任制工作情況,檢查考核結果計入績效考評。2月份,組織基層黨組、黨(工)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和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述職評議會議;紀委負責同志先后約談3個單位主要負責人。
三、把握“四種形態”,用好紀律審查、黨紀政紀處分,用紀律管住關鍵少數,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紀律處分意在“治病樹”,重在違紀必究;立案審查意在“拔爛樹”,重在形成遏制。嚴是愛,松是害,只有堅持快查快結,縮短審查周期,才能形成震懾,破除僥幸。今年1-10月,區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4件,結案4件,給予黨紀處分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