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連鋼創新團隊事跡個人感悟(精選3篇)
學習連鋼創新團隊事跡個人感悟 篇1
一個六年級的小女孩說,5歲的時候,最怕聽到“自動化”三個字,因為它會跟自己搶媽媽。一位叫王曉燕的女士坦言,她只求他平安地從手術臺上下來,往后一起過寧靜的生活。
過去,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連鋼創新團隊”默默地在建設自動化碼頭的國際大舞臺上為世界貢獻著“中國智慧”“中國方案”。4月23日,在山東港口青島港舉行的“連鋼創新團隊”事跡報告會上,張連鋼和他的伙伴們走上臺前,講述他們為國爭光、創新逐夢的奮斗故事。
“未來港口”不是夢
“只要我們反復論證,千百次的測試實驗,最終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拼命加創新,就是我們的代名詞。”“系統性,就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細節性,就是‘細節決定成敗’。”“一時領先不叫領先,唯有不斷創新、甚至自我否定,才能始終走在前列。”這些都是“連鋼創新團隊”建設世界級自動化碼頭的底氣。他們用“不甘心、不服輸、不畏艱、不怕難、不滿足”的堅守與拼搏,把中國的碼頭推向世界強港的行列。
一路迎難而上的中國智造,屢創世界紀錄的中國速度,憑什么敢與世界強港掰手腕?“連鋼創新團隊”成員李永翠、李波說,是根植于血脈里的海港人的精神。他們用了2個月的
時間,使橋吊單機效率從26個自然箱提升到30個,又用了3個月的時間,突破了35個自然箱。4月15日,他們一舉創出橋吊單機效率每小時44.6自然箱的世界新紀錄。
建設“世界港口”的追求與夢想,解決世界難題的成果與首創,什么力量支撐他們創造奇跡?“連鋼創新團隊”的周兆君、呂向東、王崇山和振華重工的夏茂輝說,他們的施工是超規范的,創造了新的行業標準。整個系統都在為效率服務,自動化碼頭的每一個環節都是一個提速的過程。要做創新一定是聯動的,是操作+IT+機務的創新。
“振超精神”永傳承
山東港口青島港“干就干一流,爭就爭第一”的這股勁,是“振超精神”的傳承和發揚。
新時代產業工人杰出代表、“改革先鋒”獎章獲得者、全國勞動模范許振超表示:“振超精神不是我一個人的精神,是整個山東港口青島港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踏踏實實勞動、奮斗、創新的精神。”在報告會上他感慨地說:“這么多年輕人,能繼承青島港的這種拼命創新的干勁,看到這個世界領先的自動化碼頭,我對山東港口青島港的未來充滿信心!”
對碼頭的付出有多少,家人的支持就有多少,也正因有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才讓“連鋼創新團隊”能夠心無旁騖地投入到碼頭建設中。
主持人問已經讀小學六年級的李永翠的女兒:你現在還怕聽到“自動化”三個字嗎?小女孩說:“不會了,現在感覺到自動化碼頭來得很不容易,為媽媽感到自豪。”張連鋼的妻子王曉燕說:“碼頭已經成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支持他、尊重他。”第一次收到妻子送的花,張連鋼有些激動,并以回獻鮮花的方式表達了對妻子的感謝,“建成自動化碼頭,我們的功勞不是一半一半,我只占了零頭,剩下的全歸她。”張連鋼說。
學習連鋼創新團隊事跡個人感悟 篇2
綠色奧運是北京冬奧會核心主題。北京冬奧會全部場館都嚴格按照國家綠色建筑標準建設,在節能、低碳能源、廢棄物與廢水處理等方面作出示范。積極打造北京奧運綠電交易平臺,開展綠色電力交易,確保奧運場館100%使用清潔能源供電,并在冬奧首次采用二氧化碳制冷劑,相比傳統制冷劑可以實現節能30%以上,場館碳排放趨近于零。雖然在以往的奧運會場館中清潔能源的使用也有所體現,但是北京冬奧會全部場館實現綠色能源全覆蓋,這是奧運新的突破。北京冬奧會將為我國碳達峰、碳中和行動和目標的實現以及國際奧委會2030年實現“氣候正影響”目標做出積極貢獻。
圍繞綠色奧運,重點是治氣、治沙、治水,加強聯防聯建、綜合治理,改善京張地區的生態環境,落實“綠色辦奧”理念、兌現申辦,推動我國清潔能源產業發展,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綠色奧運為我國調整能源結構,促進經濟與環境協同發展,從過度依賴傳統化石能源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轉變提供了難得實驗平臺,有助于提升全社會環保意識,推進經濟社會綠色低碳發展,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解決好綠色發展下的各級生態鏈的轉型、發展、創新等諸多問題;同時,也有助于加強環境治理和污染防控,改善生活環境,創造奧運會和地區可持續發展典范。
綠色奧運更多從生態環境建設的角度來考慮問題,而綠色辦奧涉及更多可持續發展內容。譬如,每個人將環保意識納入日常生活,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堅持綠色出行、垃圾分類等。優化調整場館建設資源,注重賽后利用,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所有場館都可實現賽時與賽后可利用、可經營、可持續的目標,達到冰場和夏季項目場地雙向轉換的能力,將產生實實在在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來之不易、意義重大。在全國人民的支持下,作為首座既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又舉辦冬季奧運會的城市,北京不會辜負世界。回首過去6年多,籌辦之路走得踏實穩健、碩果累累: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就緒,科技元素成為籌辦工作新亮點;區域協同發展駛入快車道,北京“雙奧之城”的名片熠熠生輝;我國冰雪運動實現跨越式發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逐步推進,改變了世界冰雪運動的風貌,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正齊心協力,牢記使命和責任,力爭把冬奧會辦成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
學習連鋼創新團隊事跡個人感悟 篇3
憑著一股執著的信念,抱著滿腔的熱情,更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我們實驗成員四人走到了一起,展開了創新性實驗為期一年的探索之旅。
綜合現有的研究成果,進行有區域、分階段的實地考察,設定單一的研究因素,取樣、檢測、分析、總結,一點一滴地尋找出影響蛙類生境的各項因素,并通過實驗來設定不同的實驗對照組,從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的青蛙與福壽螺的相互影響關系及不同理化性質水樣對青蛙的生長發育的影響關系等方面進行探究,驗證影響蛙類生長發育的主要因素,從而在保護蛙類的工作上取得一定的進展,這就是我們實驗的計劃步驟。然而,實驗進行得并不順利。首先在專業知識水平上,我們顯得力不從心。所以在準備階段,我們就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摸索,通過各方面的途徑去搜集相關的信息資料,并結合韶關的實際地理位置及氣候特點,初步制定一系列認為確實可行的實驗方案。此外,我們積極聯系實驗導師進行分析指導。接下來的時間里,我們就按實驗方案展開了野外實驗及實驗室單一對照實驗的工作。由于需要上課,我們的實驗只能利用極其有限的課余時間來進行;而又由于實驗涉及的地點范圍比較廣,我們的時間安排的十分緊湊,而作為非韶關人的我們實驗四人,對韶關的地理區域又是一個難題。因此,我們只能步步探索,由近及遠的分階段進行。更不盡人意的是韶關多變的天氣常常是我們的攔路虎,本已安排好的實驗內容就是因多變的天氣而被迫更改,有時是被突如其來的大雨淋得措手不及,有時又被似火驕陽曬得頭冒金星,再加上難以把握的實驗研究對象及相關因素的變更,實驗的難度遠在我們的意料之外。但既選之,則安之,困難并沒有把我們嚇倒,在次次的困難面前,我們始終緊咬牙關,從最小處分析起,從最有可能處入手,共同鼓勵,步步克服,用最默契的行動來繼續著實驗的每一個步驟,所以在最迷茫的時候,我們都是相互地笑著走過。
當然,實驗過程中的預期的或是意料之外的收獲總能增加我們奮斗的動力,讓我們感到欣喜或快樂的事情也常有出現。半年多的時間里,一起赤足涉水,一起選擇樣方,一起飼養實驗動物,一起擠公交,一起撐開雨傘,一起遮擋太陽,一起摸索,一起分享......每一天的時間總是那么有限,而我們總是過得分外的充實,我們會為每一次出行而興奮不已,也會為每一次的目標盡最大的努力,每個人不同的思維角度最終總是回歸成一條滿意的直線......
呵呵,如果說道不同不相為謀,那么我們實驗成員四人就是道相同共為謀了。實驗仍在繼續,我們的目光也放得更遠了,這次的實驗不僅是提供一個創新平臺予我們,更讓我們身心有了另一次的成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