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帶動全民上冰雪體會感悟(精選3篇)
冬奧帶動全民上冰雪體會感悟 篇1
今年的二月對于一些“體迷”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因為第二十屆冬奧會將在意大利都靈舉行。今天是2月10號,正好是都靈冬奧會的開幕式。作為一個小體迷的我,還不到10點鐘,就守在電視機前了。我把節目調到CCTV—5,看著主持人對前幾屆冬奧會的介紹,看著回顧中的楊揚在長野冬奧會中為中國打破獎牌“0”的突破,看著申雪與趙宏博為中國在一次次大賽中取得金牌……我不禁對此…我不禁對此次冬奧會充滿了希望。
午夜到了,體育場內的開幕式開始了,而我卻注意到了體育場外面也很熱鬧,沒有辦法參與開幕式本身,并不等于不能分享那份喜悅。在圍聚在隔離欄前的人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個統一著裝的團隊,他們來自波蘭!
這群波蘭人每看到有運動員的車經過就會高喊“波蘭、波蘭”并唱起旋律感極強的歌曲,配上整齊劃一的口哨聲,的確是聲勢奪人。如果看到搭城演員的大巴車,他們又會友好地喊起東道主的名字來。
團隊的負責人亞當是個英俊熱情的青年,他說他們這個團隊有將近50人,都是來自波蘭的冰雪運動愛好者,他們要在都靈待到冬奧會結束,好好過一次“冰雪癮”。
我看著場外新聞,又想想體育館內,我輕輕吁了一口氣,真希望中國隊能取得優異的成績。
冬奧帶動全民上冰雪體會感悟 篇2
不管誰挖掘了他,都粉身回報村民依明·尼亞孜觸電死亡,其妻子兩年后因病去世,留下年幼的孤兒吐遜·依明。是老劉挑起了撫養、教育孤兒的重擔,供孤兒讀書、給孤兒蓋新房、娶媳婦,他和吐遜·依明不是父子,勝過父子。
寒假結束,老劉小女兒曉敏就要返回大學。可母親卻告訴她,剛湊齊的學費被她爸爸借給村民看病去了,讓母女焦急得欲哭無淚。
為給村里通電,一到農閑、一有時間,他就往縣上跑。前后跑了三四年、幾十趟,用真誠打動了有關部門。電通了,村民聚在他家跳起歡快的麥西熱甫,老劉卻獨自躲在角落里流下了“復雜”的淚水。
每到防洪季節,為了防止村南面的提孜那甫河的洪水損毀莊稼,每次都是老劉帶頭跳進河里,加固簡易防洪壩……像這樣的動人故事,影片從不同視角記敘了很多。感人至深,催人淚下。
幾十年的堅持,老劉用自己的善良、忠誠、執著,打動了各級組織和各族人民,自治區勞動模范、自治區優秀共產黨員、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等一串串榮譽接踵而來。他的感人事跡傳遍天山南北,引來了全國各路媒體爭相報道。
2019年9月5日,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劉國忠同志先進事跡報告團宣告成立,并赴自治區有關廳局機關、喀什地區十二縣市巡回宣講。盡管我已經離開鄉黨委書記崗位,但作為鄉干部代表,很榮幸地成為報告團的成員。那次與老劉一起外出,朝夕相處了一個月時間。憶起那段經歷,猶在昨日。
那是剛到烏魯木齊市的第一個晚上。因為第二天要給自治區新聞系統作第一場宣講,報告團成員都按要求早早地休息了。晚上12時左右,老劉來到我的房間,說是睡不踏實。我擔心他是不是身體不舒服。經我再三追問,他才說出心里話:“劉書記呀,我認真地想了想,我這幾十年也沒作出過什么特殊貢獻,組織上已經給了我很多,怎么還要四處宣講呀。”看著幾分羞澀的老劉,我看到了老劉“金子”般的品質。
那晚,我們聊至深夜而未酣。老劉將自己8歲到科克墩村的經歷又給我講了一遍。講他兒時與維吾爾族小巴郎一起玩耍的故事;講青年時代住地窩子、開荒造田的苦與樂;講20世紀80年代初,村里十幾戶漢族群眾都遷回“老家”了,唯獨自己一家留了下來,全村只剩他一戶漢族;講老村支書鼓勵他上學,介紹他入黨,推薦他當村干部,直至當上村支書的歷程;講自己家里勞動力短缺,維吾爾族村民幫他拾棉花、澆地、打麥場;妻子坐月子,維吾爾族村民你一只雞、我幾枚蛋送到家里的點點滴滴;講當上村支書后與村民并肩戰斗,村里慢慢發生的變化……他說著說著,眼睛就濕潤了,嗓子也嘶啞了。
今天,老劉曾經給我講起的那些往事,大部分已經定格在電影的畫面里,也深深地刻錄在我的記憶中。歷經各種風險考驗,老劉之所以扎根科克墩村50多年,苦中作樂,勵精圖治,用了不到二十年時間,村民人均年收入由不到300元增加到7000多元。我不禁要問,老劉是怎樣堅持下來的,是靠什么堅持下來的?
正如影片的主題一樣,這就是“金子精神”,任憑風雨侵蝕,始終永葆本色;不管誰挖掘了他,都粉身回報。正是因為他心中始終裝著對老村支書那樣的共產黨人的感恩,對全村村民的感恩,把感恩化為信念,才有了對真理的堅信、對宗旨的堅守、對信仰的堅定。正是那種信念的力量、感恩的力量,才堅挺了自己在群眾心中的“主心骨”,才釋放了自己不畏艱難的勇氣和奉獻的動力。是金子,就始終勇于擔當、永不貶值
雖然老劉離開我們已經快三年了,但最后一次與他見面的情形,至今難以忘懷。那是2019年7月18日,老劉從自治區爭取項目回到喀什市。我請老劉吃午飯。那天,從未喝過酒的老劉,也喝了點紅酒。他始終滿臉堆笑,說又為村民兌現了一個承諾!因為自治區給科克墩村修公路的資金馬上就要到位了,年底柏油路就要通到村里了。看著他少有的笑容,我非常欣慰和感動。那天,我勸老劉在喀什市住一晚,好好休息一下,看看喀什市的夜景。老劉卻堅定地說,今天必須回到村里,明天要給群眾發放安居富民物資,正值“三夏”大忙季節,不能耽誤工程建設和村里的生產。老劉對我說,等村里安居富民工程完工了,他對村民的心愿也就了了,那時再到喀什市來好好游覽一下。面對老劉的責任和擔當,我又怎么忍心挽留。豈知,這一告別,竟是永別!
2019年10月中旬,看到央視“中國最美村官”的頒獎典禮,我興奮地給老劉打了個祝賀電話。電話那頭,我明顯地感覺到他抑制不住獲得殊榮和第一次到北京的喜悅。他告訴我,到了北京,才真正感受到祖國的強大、共產黨的偉大。他說,等過幾年,村民富裕了,他要帶領全村的村民去北京看看,還要帶老伴去看看。通話結束前,我很認真地囑托他:獲得“中國最美村官”這樣的特殊榮譽,不僅是你個人的榮譽,也代表了廣大基層干部的榮耀;不僅是古勒巴格鄉的驕傲,也是喀什、是新疆的驕傲,您是黨的財富,一定要保重身體。
可萬萬沒想到的是,那次通話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年僅62歲的老劉在駕駛摩托車從鄉上返回村里的途中,因過度疲勞遇車禍而逝。噩耗傳來,我驚呆了。豈知,那次通話,竟是與老劉的訣別!
在記敘老劉喪事的電影片段中,電影里的每一個鏡頭,無不訴說了一種情懷、一種精神、一種大愛……
那位成為養子的“孤兒”,帶著媳婦去給“冰冷”的老劉買壽衣,說老劉寒腿怕冷,要給他買兩條厚褲子在棺材里穿。
老劉的哥哥要把他的尸體運回老家,落葉歸根。全村人不同意,極力阻撓,苦苦哀求。
維吾爾族老村委會主任給老劉挑了一塊樹林里的好墓地,村民們竟不答應,要把老劉埋在老村委會的院子里。
按照漢族人的習俗,家人要把老劉的舊衣服燒了。村民又不答應,用熱水洗干凈,熨燙好。一人一件拿回家收藏起來。
幾十年來,老劉扎根基層、艱苦奮斗、無私奉獻,始終把帶領維吾爾族群眾過上好日子作為一生的追求和人生目標,以勇于擔當的銳氣,團結帶領黨員群眾實心創業、改變落后面貌,走出了一條富民之路,展示了共產黨人艱苦奮斗、干事創業的精神風貌。他真心愛民、真情暖民、實干富民、一心為民的高貴責任,他對工作盡職盡責、對群眾極端負責、對事業不懈追求的擔當,豈不正是勇于擔當、永不貶值的“金子精神”嗎?
當前,全黨正在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對于每一名共產黨員來講,如何做一名講政治、有信念的合格黨員,劉國忠用自己的生動實踐,鏗鏘有力地回答了這一問題。
金子有價,“金子精神”無價。只要每一名共產黨員都像老劉一樣大力發揚“金子精神”,堅守信念、堅持真理,群眾至上、奉獻至上,我們黨的事業必將無往而不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將早日實現。
冬奧帶動全民上冰雪體會感悟 篇3
4月11日上午,市政協主席劉建華、副市長李瑞霞帶隊到鳳泉區調研督導“敢轉爭”實踐活動開展情況。
市領導一行先后來到五陵村、云龍山大健康文化產業園項目工地、河南鑫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知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進行實地調研督導。
鳳泉區將“敢轉爭”實踐活動作為深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有力抓手,“以知責、履責、盡責、問責”為內容,高起點謀劃、高標準推進,進一步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持之以恒抓好作風建設,為鳳泉區提質發展匯聚強大合力。
在聽取了鳳泉區的工作匯報后,市領導指出,要充分認識“敢轉爭”實踐活動的重要意義,強化組織保障,加強這項工作的推進。
市領導強調,開展“敢轉爭”實踐活動,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決策,鳳泉區各級各部門要采取中心組學習、集中研討等方式,夯實實踐活動的思想基礎;要領導帶頭,帶領廣大干部深入查改責任擔當、工作作風、履職盡責等方面的不足,找出問題,列出清單,解決問題;要強化督查,加大對黨政機關和工作人員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現象的監督,按照市委、市政府定位的“建設新鄉市后花園”目標,謀劃工業經濟發展集聚區、行政文化商貿區、健康旅游休閑區“三大區域”建設,圍繞新能源和裝備制造兩大主導產業,打造科技、生態、健康鳳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