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盤行動培養節約習慣學習心得體會(通用4篇)
光盤行動培養節約習慣學習心得體會 篇1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近日,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強調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我們黨誕生在苦難的歲月,無數革命先輩為了讓勞苦大眾過上好日子,拋頭顱灑熱血,形成了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良好作風。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了“光盤行動”,雖然成效明顯,但之后也存在反彈情況。在一些地方、一些場合,鋪張浪費現象仍然存在,有的還有愈演愈烈之勢。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干部。制止餐飲浪費,厲行勤儉節約,廣大黨員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以此次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為契機,對餐飲浪費首先說“不”,做好表率,用實實在在的“光盤”行動帶動群眾勤儉節約,久久為功、持續用力,在社會掀起節儉風,讓厲行節約成為一種常態。
打好“光盤行動”持久戰,黨員干部要用好勤儉節約的“傳家寶”。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面對新冠肺炎影響和防汛救災之戰,黨員干部要率先垂范,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實把思想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厲行節約、制止餐飲浪費的重要論述上來,深刻認識制止餐飲浪費的重要意義,在頭腦中刻上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印記,將其牢記于心、落實于行,時時處處繃緊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弦”。這意味著黨員干部要帶頭實行“光盤行動”,過緊日子,切實用思想指導自身的實際行動,能夠吃苦耐勞、艱苦創業,在工作生活中把錢花在刀刃上,把錢投入到黨和國家的高質量發展和民生大事上,通過身體力行的點點滴滴,帶動身邊人、身邊群眾形成崇樸尚儉的良好社會氛圍,引領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餐飲浪費的時代新風尚。
打好“光盤行動”持久戰,黨員干部要當好文明餐桌的“光盤俠”。風成于上,俗化于下。在餐桌上不論“做客”還是“做東”,黨員干部都要主動當起文明用餐的“帶頭人”,在落實“光盤行動”、拒絕“剩宴”方面發揮“排頭兵”作用,把簡樸、節約的思想落實到行動上,體現量“需”而行的新理念,自覺抵制帶有物質化、人情化、庸俗化的慶賀方式,嚴守紀律“紅線”,做到“舌尖上”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堅決做到不操辦、不參與“升學宴”“謝師宴”,以清正的黨風政風家風引領淳正的社風家風民風,主動從嚴要求自己,主動旗幟鮮明地“制止餐飲浪費”,帶頭遵守文明餐桌公約,日常用餐合理健康,食堂用餐吃光用盡,在外用餐剩菜打包,并養成習慣,以此影響和帶動身邊的群眾,做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踐行者。久而久之,勤儉節約光榮,鋪張浪費可恥的觀念就會如星星之火,慢慢被全社會認可、接受,從而讓制止餐飲浪費成為社會共識,成為大眾的習慣。
打好“光盤行動”持久戰,黨員干部要念好制度建設的“緊箍咒”。厲行節約,制止餐飲浪費不能光靠自覺,不能見好就收,更不能走過場、一陣風,惟有做到一抓到底、善始善終,才能持續釋放成效。各級黨政機關的奢侈浪費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和不確定性,發現和處理難度很大,必須動員全社會來監督,從規章制度方面建立一整套的監管機制和一支素質過硬的工作隊伍,切實落實好“八項規定”“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等作風規定,筑牢“浪費墻”,出臺“光盤行動”長效機制,努力建立健全立體式、全方位的制度體系,以剛性的制度約束、嚴格的制度執行、強有力的監督檢查、嚴厲的懲戒機制,切實遏制在公款消費中的各種違規違紀違法現象,切實加強協調引導各個方面形成監管合力,對餐飲浪費問題盯住不放,依規依法嚴肅查處,不搞“下不為例”。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黨員干部要起好帶頭作用,久久為功地堅持下去。切莫讓“光盤行動”變成“一陣風”,要讓“光盤”的種子在我們的黨員干部和群眾心中生根發芽。讓勤儉節約風氣成為深入人心的理念,進而轉化為人們的具體行動、形成社會風尚,使之獲得更為持久的生命力和影響力,讓節約成為全社會的“自然而然”。
光盤行動培養節約習慣學習心得體會 篇2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農作物凝聚著辛勤勞作的汗水,餐桌浪費是對勞動者的不尊重。“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光盤”的背后是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精神,奢侈浪費之風盛行,艱苦奮斗的精神必然弱化。聯系“黨課開講啦”活動,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好比一桌大餐,是經過不斷實踐探索,不斷總結反思形成的真理,若是黨課開展流于形式、學習不深不實、理論和實踐脫節,無疑是一種資源浪費,和餐桌浪費本質上是一個道理。黨課培訓也要以節約為原則,追求效率最大化,將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真正吃透,不浪費“一桌好菜”。
點餐適量,避免眼大胃小。經過近百年的實踐探索和總結反思,黨的理論成果已經形成了一座巨大的寶庫,短時間將這些海量的成果學深悟透,達到融會貫通不現實,有針對性地選擇最新、最適合的內容來講,避免因眉毛胡子一把抓導致浪費資源。一是要選好材,讓黨課營養豐富。精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理論成果,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完整呈現出來。二是要燴好菜,讓黨課味道可口。從講著手,結合具體工作、經典案例、先進榜樣來講,突出重點、抓住要害、以點帶面,將黨課真正講實、講活、講透。
量力而行,避免消化不良。走進自助餐廳,經常可以看到“吃多少拿多少”的宣傳標語,學習也是一個道理,要量力而行,突出重點,企圖面面俱到往往只能蜻蜓點水,帶著目的學習才能收獲知識。黨員干部應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以“日日行,不怕千萬里”的堅持精神去學習。主人太熱情,而自己胃口小吃不完也是造成餐桌浪費的原因之一。黨員干部若是出現學習中跟不上節奏的情況要及時找出原因,是講得太快太籠統,還是自身原因跟不上,及時調整狀態,做好溝通反饋,避免問題越積越多,導致學習脫節。
細嚼慢咽,避免囫圇吞棗。“光盤行動”旨在避免食物浪費,黨員干部理論學習不能一味求快、貪多,要避免泛而不精,不能采用狼吞虎咽的學習方式,走馬觀花式閱讀,囫圇吞棗式學習也會造成浪費。飲食的主要目的是汲取營養,學習的目的是要用,不是為學而學。黨員干部要在學與思上狠下功夫,將理論知識有效分解,與工作實際有機結合,做到“學思踐悟”相結合,真正用好學習這個增長才干,攻堅克難的法寶,達到學有所思,學有所獲,學有所用的效果。
光盤行動培養節約習慣學習心得體會 篇3
近日,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他強調,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作為黨員干部,更應該把勤儉節約精神發揚下去,爭做“光盤行動”引領和踐行者。
不久前,有網友拍到“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一家超市里調研大米售價的視頻,年邁的袁爺爺時刻關心著糧食供應問題。盡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于事關國計民生的糧食安全問題,黨員干部必須時刻樹牢危機意識,把“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優良傳統美德傳承下去,讓“光盤行動”成為一種文明習慣。
在思想上重視“光盤”。“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出自唐代魏征《諫太宗十思疏》,“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意思是在安逸的環境中想著危難,戒奢侈,行節儉。古人云:“歷覽前賢家與國,成由勤儉敗由奢。”提升黨員干部的節儉意識,要從強化教育管理,完善工作機制,強化監督等多方面入手,在黨員干部的頭腦中打上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烙印,將其牢記于心、落實于行,時時處處繃緊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弦”。黨員干部要牢固樹立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意識,杜絕“舌尖上的浪費”,把“光盤行動”當成一門“必修課”。
在宣傳上引導“光盤”。“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出于諸葛亮《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指恬靜以修善自身,儉樸以淳養品德。對于國家來說,勤儉是立國之本,也是治國之道。對于廣大群眾來說,勤儉是立身之本、修德之道。因此,黨員干部要做“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宣傳標兵”,要定期組織開展宣傳活動,抓好厲行節約宣傳,比如鼓勵各大餐飲行業通過張貼海報、懸掛橫幅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勤儉節約、珍惜糧食的傳統美德,通過發放海報等形式,使消費者對“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有更多的思考。
在行動上落實“光盤”。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貫徹落實習近平重要指示精神,采取出臺相關文件、開展“光盤行動”等措施,大力整治浪費之風,“舌尖上的浪費”現象有所改觀。但是,一些地方餐飲浪費現象依然存在,有人認為請客吃飯,講究的就是排面,分量上一定要“長足面子”,即使吃不完也不打包,認為沒有面子,“盛宴”變成了“剩宴”的現象比較普遍。在落實“光盤行動”、拒絕“剩宴”上,黨員干部要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把“簡樸、節約”的理念落實到行動上,要做到量“需”而行,切莫撐了場面,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要在“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上做好表率,當好“排頭兵”,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影響和帶動群眾,讓節儉之風吹到城市村落、大街小巷去。
有一種美德叫“光盤”。黨員干部們應在思想上重視“光盤”、在宣傳上引導“光盤”、在行動上落實“光盤”,爭做一名光榮的“光盤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