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觀后感(通用14篇)
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觀后感 篇1
8月2日起,一場為期一周、名為“味道深圳/圳當年——深圳特區40周年薛志平飲食紀實攝影展”的活動在胡桃里羅湖店舉行。攝影展當中100張記錄深圳飲食業大事記的照片,帶領我們探尋深圳飲食的發展歷程。
飲食作為城市最溫柔的宣傳媒介,召喚著深圳人的情懷與記憶,也吸引著全國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到來。然而置身“三天一層樓”驚人的“深圳速度”當中,難免會讓我們錯失一些珍貴的回憶。
攝影愛好者、深耕餐飲行業多年的薛志平,30多年來用一代又一代的相機,親自記錄下了深圳飲食行業的點點滴滴。
如今他從自己拍攝的30000多張照片中,遴選出100張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首次面向大眾公開展覽,讓我們重溫深圳餐飲的發展歷程,也讓我們從側面探尋鵬城的歷史足跡。
其中不乏餐飲行業大事記,如1985年飲食服務總公司國慶聯歡、1997年香港回歸聯歡晚會、肯德基深圳首家汽車餐廳;也有各餐飲協會的重要活動,如深圳市飲食服務行業協會成立、深圳市首屆名菜美點評選、深圳首屆美食節;餐企大型活動,如1985年深圳市飲食服務總公司職工技術運動會、深圳餐飲航母三萬五千平米的海珠城美食會開張;廚師烹飪大賽,如深圳市飲食行業職業技能大賽、深圳市百萬農民工技能大比武等。
活動還特邀多位從事餐飲三十年以上的老餐飲人分享照片當中的故事,讓每一張歷史照片都變得“活”起來。深圳市美食文化促進會還為一直在深圳餐飲發展中一路走過來的老餐飲人特別授予“深圳特區四十周年飲食發展卓越貢獻人物”“深圳特區四十周年飲食發展杰出貢獻人物”的榮譽稱號。
特區40年:深圳飲食行業劇變40年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這40年,是高速發展的40年。她從一座不見經傳的小鎮發展成國際大都市,各行各業也迅速崛起,快速迭代。
而人們最為依賴的飲食行業,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以國營為主導,到逐漸融入合資、內聯,最終實現私營等市場化改革;從零星幾家酒店酒樓,發展成為全市近八萬七千多家規模以上的酒樓餐館;從較為單一的粵式風味,演變成為全球美食集合地……無疑,深圳飲食已經成為國內最具活力、最多元化、最具創新能力的行業。
80、90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得正勁,深圳在酒店業、飲食業方面展現了她的風采。亞洲大酒店(前身為友誼餐廳)這家深圳最早的合資企業,其成功轉讓被人們認為是深圳引入國際酒店的開始——“羅湖香格里拉大酒店”一時之間成為深圳人美談。
中國第一條食街——深圳羅湖南塘匯食街,創建沒過幾年便“脫掉帽子”,催生了深圳餐飲最早的私營模式,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要數北海漁村。
90年代,特區掀起了洋快餐潮流。1990年,中國內地第一家麥當勞餐廳在深圳東門開業。1996年,肯德基也進駐深圳,將深圳第一家門店開在當時極為繁盛的華強北。麥肯的連鎖經營模式為日后深圳連鎖化餐企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97年香港回歸,也對深圳飲食行業有著巨大的影響,餐廳經營更為規范,形象也大大提升。
隨著深圳地產行業高速發展,飲食行業也更為發達。踏入千禧之年的深圳飲食業,更凸顯開放、創新、包容的魅力,吸引越來越多國際知名品牌、國內創新型品牌的到來。
星巴克甄選旗艦店、惠比壽橫丁品牌集群、FANCYFRUIT等品牌要么在深圳開了全球首店,要么是將異地發展或者南下的第一站選擇了深圳。此外,喜茶、奈雪的茶、樂凱撒、陳鵬鵬鵝肉飯店、探魚等新興品牌也都將總部放在了深圳,為這片沃土創造著奇跡。
而這一切變化的軌跡和線索,幾乎都記錄在薛志平的相機里。
未來的深圳餐飲,又會是怎樣呢?我們可能很難猜測,就像易中天當年在《讀城記》一書當中所說,“深圳不像北京、上海那樣易讀,因為她充滿了未知性!币舱且驗樗奈粗裕屵@座城市更具有想象空間,也讓這座城市的飲食行業充滿無限可能。
薛志平希望,未來越來越多的餐飲同行、攝影愛好者能夠加入深圳飲食紀實當中,共同來發現、挖掘、助推深圳飲食行業發展。
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觀后感 篇2
40年前,黨中央決定興辦深圳等經濟特區,發揮對全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窗口和示范作用。值此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正式發布一周年之際,回首四十年來的征程,時光飛逝,風云激蕩,光陰荏苒,許多場景遠去而模糊,催人奮進的精神卻歷久彌新。
到底是哪些精神力量,引領你千里迢迢選擇深圳,從你在踏上深圳的那一刻,就有了深深的共鳴,支持著你披荊斬棘、百折不撓選擇堅守?一個人,從懵懂孩童到不惑中年;一座城,從邊陲小鎮到現代都市。四十年的時光,在這里沉淀下催人奮進的觀念,鑄成這座城市的陽光氣質。勇立改革潮頭的深圳經濟特區,忘不了“三天一層樓”的崛起速度,深圳人也忘不了在“深圳時間”里的拼搏身影和光輝歲月。
“敢為天下先”。1980年,深圳市政府出讓土地的使用權,將土地作為生產資料進行市場化運作,與港商合作建造了新中國第一個商品房小區。除了國有土地的有償使用,這樣的“第一次”在深圳還有很多,如物價改革、打破鐵飯碗、股份制試點、企業產權轉讓、“小政府、大社會”的管理、住房制度改革、對外企實行國民待遇……沒有深圳人“敢闖敢試,先行先試”的勇氣,就不會有如今的“深圳奇跡”。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在深圳喊出的眾多口號中,作為“深圳速度”的前奏,該句最為人所熟知。1981年底,這句口號被豎立在了蛇口工業區門口。1982年11月22日,該句口號出現在《深圳特區報》頭版,引起了轟動,從那時起沖出深圳,走向全國。四十年來,深圳人拼搏進取,銳氣如初,吸引了著眾多人才紛至沓來,在這里揮灑汗水、奉獻青春。深圳是一座慢不下來的城市,走在深圳街頭,深圳人的匆匆步伐是“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最真實寫照。
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觀后感 篇3
40年前,深圳是那么荒涼,高不過五層的樓房、幾條柏油馬路、人口稀少的大、小村落、零零碎碎的稻田、水塘等構成了深圳市容的特征,而當時的東京已經是高樓林立繁華發達的國際大都市。
40年前,當時的蛇口只有捕魚、養蠔、種田三種作業,人民生活不穩定,勉勉強強維持兩餐,是一個只有一片荒山野嶺、海邊沙灘的邊陲小鎮”。蛇口中學,把灣廈村的一個倉庫作為教室,創辦起了最初的兩個班級,每個班級僅有二40名學生,后來陸續把兩座小學附設的初中班搬遷到現在的地址,如今蛇口中學已經是一座現代化的教育搖籃。
可才僅僅過了40年,深圳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高樓大廈隨處可見,通行也更加方便,街道繁華……這些變化都是人們辛辛苦苦勞動的結果。如果沒有他們,深圳就不會有這么大的變化。
40年來,從城市的景色面貌到普通人的著裝飲食,相信我們每個人,都真真切切地目睹和感受到了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巨變。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中國人民的生活實現了由貧窮到溫飽,再到整體小康的跨越式轉變;中國社會實現了由封閉、貧窮、落后和缺乏生機到開放、富強、文明和充滿活力的歷史巨變。
中國改革開放走過的40年光輝歷程,使我們這個過去貧窮落后的農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闯删,想變化,回顧中國改革開放的40年,我們取得了偉大的成就,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體育、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社會發展水平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國際地位和聲望不斷增長,這使得我們更有信心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更有信心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更有信心履行好新世紀新階段的歷史使命。
40年前,我們的生活方式是“四世同堂十平米,五代家人居陋室”,今天,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農民們家家戶戶都蓋起了新樓,城市居民更是從以前的平房轉變成現在的小高層,復式住宅,人們的居住都向著“更高大,更寬敞,更環保”發展,處處折射出人們住房條件的極大改善,空調、彩電、冰箱、洗衣機等現代家用電器一應俱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城市居民日常生活離不開的‘縫紉機、黑白電視機、自行車’等‘老三件’,如今都已換上了高檔的家庭電器了。試想40年前的夏季,人們只能靠搖著蒲扇來解暑,如今也被空調所替代了。
40年前,由于家庭收入不高,有限的資金主要是優先考慮吃飯,加上國家長期實行的計劃經濟,生產能力十分有限,普通居民上班、出行只能靠兩條腿,極個別家境較好的才有可能用自行車代步。如今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大發展、大飛躍,城市基礎道路建設、交通設施大大改善,人們平時上班、出行的工具更是多種多樣,近途有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公交車、私家車,出遠門地上有火車、汽車,天上有飛機,水路有輪船,可隨意挑選組合,使居民時時處處感受到方便快捷。
40年前,人們的娛樂方式非常單一。改革開放后,國家大力提倡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統一,精神文明得到很大發展。影視歌舞、讀書看報、琴棋書畫、花鳥蟲魚、上網沖浪、旅游遠足、運動健身等這些過去屬于富人的娛樂項目已進入尋常百姓家,大大豐富了百姓的業余生活。
今后,我們長大了,深圳是屬于我們這一代;為創造更加嶄新的深圳我們要努力學習,用更多的知識使深圳的未來更加美好!
深圳40周年巨變作文3
昨天,這兒是一座村莊。到處都是荒山野嶺;到處都是坑坑洼洼的泥路;到處都是可見的破爛不堪的瓦房。生活是那樣的貧苦,現代文明卻是那樣的渺!
這就是昨天的深圳。
在某年某月某日,它開放了。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經過25年的風雨滄桑,終于有了今天的深圳。是__爺爺在南海邊劃了一個圈;是改革開放之風使深圳煥然一新;更重要的還是廣大群眾的支持和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深圳!
現在,貧窮落后的村莊變成了花園城市,坑坑洼洼的泥路消失了,換來的是各式各樣的立交橋、大馬路,破爛不堪的瓦房也變成了高樓大廈,如地王大廈,高樓淋漓好像雨后春筍一般。人們的生活素質大大提高,脫離貧苦的生活,過著小康生活,居住的環境逐漸被綠化。深圳不僅在環境方面是如此,深圳在世界的地位也逐漸改變。在以前深圳可以說是一位無名小卒,可是今天深圳在經濟、建設、發展等方面一驚人的速度發展成為國際知名度很高的都市,在這一刻我們可以真正體會到深圳與世界沒有距離!
我們在深圳的看到的不僅僅只是深圳的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更重要的是我們體會到深圳人的心,是的,是愛心。在512大地震中我們就看到了深圳人奉獻出自己的一點愛心。捐款、捐物的都有,不計其數。這種行為溫暖了所有四川人民的心,這種行為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將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并發揚下去。
騰飛吧,深圳!
騰飛吧,鵬城!
騰飛吧,中國!
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觀后感 篇4
短短40年時間,深圳從一個默默無聞的邊陲小鎮發展成為擁有20__萬人的現代化國際都市。作為灣區四大中心城市之中最年輕的成員,它帶著最純粹的后浪精神,以青年般的勇氣、毅力和沖動,如夢幻般的崛起。
這座冉冉升起的南方新星,正在以讓世界矚目的速度迸發出活力與生機!翱萍、創業、創新、現代”這是深圳這所城市的標簽,而打造東方硅谷、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創意之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等使命擔當更是讓這座城市充滿魅力。
20__年12月,《“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研究(20__)報告》中,粵深圳以51.61分位創新綜合指數位列粵港澳大灣區首位。
20__年7月,《20__年中國城市高質量發展報告》發布,深圳拿下綜合績效、協調發展、綠色發展三個單項冠軍,位居城市高質量發展榜首。
20__年7月,深圳入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__-20__年度“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榜單。
20__年8月,百度地圖發布了城市人口吸引力榜單,基于海量位置大數據、POI數據、交通出行數據挖掘計算,深圳以16.886的人口吸引力指數,排名第一。
耀眼光環背后,深圳正在用實力證明這座城市的價值。
深圳高度:空談誤國,實干興邦
1996年3月地王大廈竣工,384米高僅用379天完成,是當時國內最高的建筑物。
20__年441米的京基100(京基金融中心)刷新城市高度。
20__年392米的華潤集團總部大廈“春筍”崛立于后海中心區。
20__年600米高的平安金融中心,再一次讓世界目光聚焦深圳。
深圳高度,不斷刷新。
深圳速度: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深圳寶安機場,是中國境內第一個實現海、陸、空聯運的現代化國際空港。
20__年開通運營的港珠澳大橋以超大的建筑規模、空前的施工難度和頂尖的建造技術而聞名世界。
20__年深圳開通7條新線,新增站點共69個,廣深港高鐵14分鐘直達,再次見證“深鐵速度”。
20__年8月底,深圳累計建成5G基站4.5萬個,實現5G網絡高質量全覆蓋。
今天的深圳,平均每平方公里有5.6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平均每天有51件發明專利獲得授權。
深圳速度,追趕超越。
1990年,深圳市義工聯在民政局注冊成立,成為中國內地第一個義工團體。“有困難找義工,有時間做義工”已成為一句響亮的口號。
20__年開始,深圳開展“讀書館之城”計劃,達到每一萬人就擁有一個圖書館,“深圳讀書月”連續舉辦20年,成為深圳的文化符號。
20__年深圳啟用市民中心體現了政府的服務理念,以人為本,溫暖人心。
20__年,交警、衛生防疫部門和基層街道組成近600人執勤力量,24小時輪班值守,嚴守進城關,不漏一車一人。共保障1200多萬人陸續進城;200多萬家企業逐漸復工復產。
深圳溫度,心手相牽。
深圳態度:開放包容,活力創新
深圳是是全國人口最年輕的城市,深圳常住人口平均年齡僅有32.5歲。深圳是中國最大的移民城市,深圳的人口絕大多數為外來人口,人數超過1400萬。
深圳的開放包容的城市態度,吸引著五湖四海的追夢人,在這里拼搏奮斗,生根發展。
一句“來了就是深圳人”匯聚了全世界最積極進取的力量,讓這座城市活力無限,夢想無邊。
在寶藏深圳,一起探索40年城市變遷
百度在深圳市委網信辦、深圳市商務局指導下,聯合深圳市旅游協會、深圳市零售商業行業協會、深圳工業總會、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等部門,結合百度系頂流互聯網平臺聯袂獻禮,在8月26日深圳特區成立40年生日這天推出“寶藏深圳”12小時慢直播活動,深度展示深圳這座活力之都的高度、速度、溫度和態度,在線上向全國乃至全世界多方位展示深圳的獨特魅力。
十大見圳人他們是深圳原住民、是改革開放的拓荒者、是創業發展的年輕人、是這座城市建設的參與者,是我們美好生活的貢獻者。他們是無數在深圳生活工作、奮斗拼搏的平凡人中的一員,是深圳發展的見證者。8月26日,我們邀請了十位“見圳人”講述他們與深圳特區40年的故事,有笑有淚,有苦有甜,有回憶與憧憬,更有光榮與夢想。
深圳好物哪些食品、小物是深圳人的心頭好?沙井生蠔、光明乳鴿、世界之窗門票...我們精選深圳代表性的手信品牌,打造具有全國知名度的城市代表特產。26日晚間寶藏深圳“深圳好物”直播帶貨節等你來,我們帶你體驗色香味,品味獨特深圳文化和風土人情,更有0元好物等你秒殺。
深圳好景有山河湖海,亦有園林樓臺。有現代主題樂園,亦有古鎮淳樸民風。千園之城的深圳,有賞不完的好景。我們用鏡頭丈量城市,用數字定義旅行百度為你搭建線上loft城市展館,從早上10點開始,全天不間斷直播帶你打卡深圳旅游地標,看遍深圳美景。
深圳好企深圳以科技創新和上市企業聞名全球,孵化了許多享譽國際具備行業的影響力的標桿企業。“寶藏深圳”攜手華僑城集團、華潤置地、萬科、招商銀行、郵政儲蓄銀行、深信服、大族激光、周大生、廣田等多家標桿企業,為深圳特區40年發展成就代言。
除了12小時慢直播,本次“寶藏深圳”還將聯合百度好奇夜、百度AI娃娃機線下展打造好奇心爆棚的深圳城市探索季,為深圳特區40周年青春華章添更多精彩,這個八月讓我們拭目以待,打開百度APP搜索“寶藏深圳”,與我們一起發現中國城市之美。
深圳溫度: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觀后感 篇5
改革開放的成就對于我來說,可能在大的方面,不能說的特別具體跟全面,但是我可以從一個普通人的視角,來跟你述說,我身邊的變化。
如果說改革開放對國家的改變是經濟體制上的,那么對個人來說,尤其是我們這些年青一代,更重要的是思想的沖擊。生活的年代不同,經歷的事情不同,導致我們的上一輩,無論是做事上還是自我的生活哲學上都趨近于保守,這一點我們能理解,畢竟是自然,人文環境兩方面的影響。但是縱觀今天的年輕人,以及我身邊的同齡人的狀況來說,情況已經大不一樣,時代環境的變化,改革開放帶來的中外文化的交流和撞擊,使我們日常接觸的東西,其一是多了很多選擇,其二是有了更多的精彩。近幾年,創業在年輕人中間的火熱程度愈演愈烈。自己覺得造成這種現象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大的環境和政策的改變,四十年來的開放交流,使國家看到了年輕人發展的更多的可能性及其可塑性,借鑒國外大學,國外社會鼓勵年輕人去追逐自己想要的生活,去努力實現自己的內心的想法的做法,我們國家也倡導年輕人,多去嘗試嘗試不同的路,也多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二是,我們這一代,是成長在改革浪潮中的,自己從小耳目渲染,對一些事情,也很有自己的主見,換言之,會在成長的路上,去不斷詢問自己最想要的東西,在理清了心里最渴切的呼喚后,會勇敢的去追尋。就如創業一般,這個事情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就是對朝九晚五的傳統工作狀態的一種反抗,年輕人想要自己掌控生活,不想讓自己的人生太過于傳統。這種改變其實就是改革開放帶給我們的一種改變,一種思想上的改變,一個人的生活是思想來指導的,他在日常中的所作所為,其核心指導就是腦海所想。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下,國家在國際交往上,更加開明,而我們對自己的人生則有了更多的選擇,對自己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想法。這是一種好的現象,也是一種莫大的進步。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家進步。我們雖然處在平凡的高速收費單位上,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堅守自己的初心,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心懷目標,那么我們會有更出色的成績。
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觀后感 篇6
來了就是深圳人
楊卓鑫早在1983年就來到了深圳,他說自己剛來的時候深圳沒有幾棟高樓,現在的深圳日新月異,以前“方田方野”的地方現在也變成了高樓大廈。三十多年中,他參與、見證了深圳的巨變,自己也成了一個完完全全的深圳人。
陳升是20__年首批來到深圳創業的香港青年,他說,來到深圳的這幾年,深受這個城市的文化和精神影響,“來了就是深圳人,我覺得其中一大部分就是這種文化的感染”。
開放、包容
“來了就是深圳人”更顯示出深圳開放、包容的精神。陳升說,深圳是一個開放的城市,現在深圳的人實際上都是來自五湖四海、全國各地,甚至有一些海外人士也在這里,所以有時候覺得“大深圳也是一個小中國”。
楊卓鑫也說,深圳是一個非常包容的城市,無論你從哪個地方來到深圳感覺都是回到家一樣。
創新、活力
法國設計師柯鐸7年前來到深圳創業,“深圳速度”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說,如果讓他用一個詞形容深圳,他會說“深圳速度”。在中國,人們也經常說“深圳速度”,他認為深圳是在人類發展史上走得最快的一個城市!爸袊l展已經很快了,而深圳的發展就像是一趟高速列車!
在采訪中,柯鐸告訴記者,最初吸引他來到深圳的是這里的制造業,而留下他的卻是這里的創新精神,他說留在深圳某種程度上來說意味著正成為未來的一部分。
美國人Kevin是20__年來到深圳創業的,他說,深圳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城市,這不僅在于它的建筑,更在于這里的人!霸谶@里工作的人們期待成長,他們在做任何事時都追求卓越!
粵港澳大灣區
采訪中,另一個關鍵詞“粵港澳大灣區”也被頻頻提及。Kevin說,粵港澳大灣區有很多城市,但他認為深圳是最重要的一個,因為創新和發展始于這里。
今年23歲的譚媛心是出生在深圳的“深二代”,她說,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也吸引著更多的港澳年輕人來深圳發展,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深圳人,她希望能夠盡自己所能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
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觀后感 篇7
深圳建市之初,科技基礎幾乎為零,全市只有兩名技術人員,沒有一家“大院大所”。近年來,深圳持續強化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自20__年以來,深圳全社會研發投入超過1000億元/年,研發投入強度4.2%,居全球前列;20__年,深圳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700多家,總量超過1.7萬家;20__年深圳PCT國際專利申請量17459件,約占全國申請總量的30.6%,連續16年居全國首位,有效發明專利五年以上維持率居全國城市首位,在全球創新城市中,僅次于日本東京,大幅領先紐約。
目前,深圳深化科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果正逐步顯現,與國際接軌項目攻關“懸賞制”、項目“主審制”、項目經費“包干制”已落地實施,50億元天使投資引導基金和80億元人才創新創業基金正不斷發揮作用,“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生態鏈已經構建并不斷完善……
開放邁向全球標桿城市
“‘來了就是深圳人’,這句話是我的切身感受!眮碜悦绹男』镒蛹永铩ひ两z,一直致力于通過自媒體平臺,向海外展現深圳面貌,講述深圳故事。
他所在的招商街道,是一個常年居住著近7000名外籍居民的國際化街區。
40年來,深圳同各國貿易和投資往來不斷擴大,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20__年,深圳外貿進出口總值2.98萬億元,其中外貿出口1.67萬億元,連續27年位居內地大中城市首位。截至20__年,深圳市累計批準外商直接投資項目9.4萬個,累計吸收合同外資2960億美元,累計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178億美元;世界500強企業中,目前已有近六成選擇在深圳落戶。
外資的不斷引進,產業的充分聚集,吸引世界各地的人紛至沓來。20__年,經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員2.4億人次,日均66萬人次,相比1978年全年的300余萬人次,增長了80多倍。
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觀后感 篇8
12月9日至11日,“20__北京網絡媒體紅色故土行”活動一行在深圳實地參觀走訪,感受廣東改革開放成就,共有35家北京地區互聯網企業CEO、黨組織書記70余人參與。活動一行參觀走訪了“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展示交易中心、騰訊濱海大廈以及科比特無人機公司等。
在參觀“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期間,活動一行傾聽時代聲音,感受40年南粵大地的滄桑巨變。走在展廳內,今昔圖片強烈對比,歷史場景歷歷再現,改革開放歷史進程中的一幕幕,如時光穿梭一般撲面而來。
在“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場景前,字節跳動黨委書記、副總裁張輔評仔細端詳場景內的每一個細節:巨幅標語、牌匾原件、匆忙騎著自行車上班的人群……他告訴記者,牌匾上書寫的口號“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帶有鮮明的時代感,充分體現了40年前,作為改革開放先行者的廣東 “敢為天下先”的開拓精神,具有強烈的沖擊力和感染力。
“在深圳這片改革熱土參觀‘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我很好地重溫了改革開放的初心。展覽呈現的很多歷史場景,一下子能把人帶回到三四十年前。這種時空對比,讓人深感改革開放對人民生活的重大意義!睆堓o評說。
珠水春潮,40年來珠江兩岸從低矮樓房逐漸變成高樓林立,21個地級以上市霓虹璀璨景色迷人……隨著68米的新媒體藝術長卷徐徐展開,活動一行發出一聲聲贊嘆。
網易傳媒黨委書記、總編輯高文一邊拍照一邊感嘆:“這不僅僅是一城一省的變化,也是中國改革巨變的縮影,更是中國共產黨不斷探索,求實創新,帶領群眾走向更好未來的過程!
“作為互聯網企業從業者,我能夠切實感受到這些年來信息技術的發展。深圳作為一座開放包容的現代化城市,互聯網及技術產業上也走在全國的前列。”高文說,中國互聯網事業的發展同樣也是改革開放的重大成果,從創業到發展壯大,中國誕生了大量的優秀互聯網企業和應用產品,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和美好。
在展覽中,一張圖表直觀地呈現了改革開放以來廣東巨變的經濟數據: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從1978年的185.85億元躍升至20__年的89705.23億元,20__年是1978年的483倍。
千龍網黨委書記、總裁、總編輯黃庭滿在這張圖表前久久駐足。他感慨地告訴記者:“看到這組數據,看到新老照片的對比,我深受震撼,真實地感受到改革開放的磅礴偉力!
黃庭滿說,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試驗區,該展覽全景呈現了一幅廣東改革開放40年的壯闊畫卷,不僅反映出廣東改革開放40年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標志性事件,也展現出廣東的重要改革舉措、重要人物、重大成就,全面呈現了人民群眾日益增強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新時代新起點,作為網絡媒體,我們一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守正創新,充分運用新媒體手段,講好新時代改革開放故事,傳播好新時代改革開放聲音,為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和開花結果貢獻出媒體人的力量!秉S庭滿說。
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觀后感 篇9
創新是深圳的城市基因,更是推動經濟不斷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力。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國改革開放如火如荼,但有關“姓資姓社”、民營企業產權的討論,一波接著一波,思想的桎梏成為改革開放最大的障礙。
深圳敢于“吃螃蟹”,大膽鼓勵科研人員創業,全國率先出臺《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鼓勵科技人員興辦民間科技企業的暫行規定》。該規定首次提出,開辦民辦科技企業不僅資金可以入股,而且商標、專利、技術等可以以無形資產入股民辦企業。
《暫行規定》明晰了民營企業的產權問題,被譽為中國首份民營科技企業的“準生證”。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在深圳從理論變成實踐。
這是一次解除“冰封雪凍”的顛覆性制度創新,使深圳有了科技企業生長的土壤。一大批科技企業由此在深圳開始“量產”,才有了像華為這樣的世界級大公司。
正是在這一時期,深圳“三來一補”產業還很“吃香”時,主動打破路徑依賴,創新性地率先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發展高新技術等支柱產業,在創新資源極度匱乏的“科技荒漠”上,建成了一片“創新綠洲”,實現了從“三來一補”到高新技術產業的蝶變,成為“中國硅谷”。
創新驅動發展,深圳在創新求變中,一步步成為國家創新型城市、全球知名創新之都,是全球產業價值鏈的中堅力量。截至20__年底,深圳創新載體2260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7萬家,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16年居全國城市首位,技術創新在一些領域由“跟跑”向“并跑”“領跑”轉變。
其中,華為全球率先研發5G技術,目前全面領跑。據國際權威公司最新發布,全球主要技術公司擁有的5G必要專利數量,華為5G必要專利數3325件,占比15.87%。排在華為之后的則是三星、LG、諾基亞、愛立信、高通等這些曾經“高山仰止”的巨頭。截至今年2月,華為在全球5G市場拿下91個商業合同。
同樣,深圳創新基因“滋養”起來的眾多本土企業,在移動互聯網、AI、超材料、平板顯示等眾多領域和行業,不斷以領先的技術和標準,贏得更多國際話語權。
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觀后感 篇10
20__年8月26日0點,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全城歡騰、灣區歡慶。40年間,深圳用自己的加速度騰飛和高質量發展,向世界證明了經濟特區的強勁動力。特區不惑之年,前行的腳步毅然鏗鏘,創新的動力毅然澎湃,各條戰線上的建設者不斷書寫嶄新的時代篇章。
GDP增速第一
從1.97億元到26927.09億元
GDP增長13000多倍
直接超越香港和廣州
摩天大樓第一
從僅有3層樓到逾百米以上摩天大樓1000棟
已建最高摩天樓592.5米
驚現無數第一
第一家上市公司第一家股份制中外合資企業第一家上市公司第一土地拍賣第一張預售證第一套樣板房+商品房第一個高科技定位城市
中國改革開放42年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
特區、自貿區、灣區、示范區
多重光環
“探路先鋒”續寫“深圳奇跡”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正向創新灣區邁進,深圳提出要在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上率先突破、做得更好,攜手港澳參與全球合作與競爭,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建設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全球城市。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深圳,再出發……
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觀后感 篇11
美麗的家鄉——深圳
在中國的南方,有一個小城市,那兒曾是一個小漁村,那兒是被畫過圈的地方,那兒同時也是養育我的地方。沒錯,那就是我美麗的家鄉——深圳。
提起“深圳”這個詞,真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是啊,改革開放20__年來,深圳建設突飛猛進,她的進步帶動了經濟與科技的發展,她是個美麗迷人的城市。
走進市區,最為顯著的那是非高樓莫屬了。十幾層、二十幾層的高樓巍然聳立,這樣的高層建筑是整個城市都興建著的。在這里,地王大廈是最為突出的,因為它是全深圳市最高的樓,有60多層,將近180多米高。站在下面往上看,它似乎直入云霄,一眼望不到頭,而當你站在樓頂俯視時,就好像自己站在天上,看著小如螞蟻的人和深圳的全景!
深圳不僅有高聳入云的高樓大廈,而且還有美麗迷人的風景。深圳有著“國際花園城市”的美稱,她就像是中國的后花園。這里到處都是綠化帶,到處充滿了鳥語花香。這里土壤松軟濕潤,使不同的花種都容易扎根、生長。放眼望去,映入眼簾的是綠紅相間的花草叢,一切都覆蓋在驕陽之下。街頭,時時刻刻都能看見枝繁葉茂的大樹和那色彩斑斕的花叢、灌木,像是在看一幅風景秀麗的圖畫。
深圳真是個美麗的地方啊!但是無論她的過去、現在、將來怎么樣,她都是我的家鄉,我為她驕傲,也為我能生長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而感到自豪,我會永遠愛著她……
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觀后感 篇12
從小到大,深圳可以說是我的第二個故鄉了。
在幾十年前,深圳只是一個小小的漁村,在當時的世界上就如同一粒小小的塵埃,毫不起色。改革開放后,深圳成為了經濟特區,在短短的幾十年間,從原本的小漁村,發展成為了一個國際性的大都市,震驚了全世界。
深圳,是一個繁華的城市。站在天橋上向四面望去,全是高樓大廈,一座接著一座。坐落在深圳南山區的海岸城購物中心,可以說是深圳娛樂場所的一大代表,商場、電影院等應有盡有,使人們無時不刻都能感受到歡樂。深圳對于從外地來的創業者來說,無疑是個充滿激情,充滿夢想,充滿無限可能的地方。深圳福田區的華強北,集結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創業者,這里為創業者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臺,任何人的創意想法都能在這里展現,只要有夢想,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在這個大都市里綻放自己的光彩。
除了現代化的建筑以外,深圳也有許許多多的自然景點。紅樹林鳥類自然保護區就是其中一大代表。這里的樹木高大挺拔,郁郁蔥蔥,一棵挨著一棵,熱烈耀眼的陽光透過樹葉,變成一個個雀躍的小精靈,在地上舞蹈。這里的游客大多騎著自行車,感受著與家人一同騎行時的快樂。站在海邊的巖石上,看著遠處的浪花漸漸涌來,海風也緩緩吹來,令人感到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深圳這座既美麗又繁華的大城市,充滿了快樂充滿了挑戰,我想有一天,我也會在這個城市里,奮力拼搏,努力成為這個城市里最耀眼的一顆星。
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觀后感 篇13
回眸春天故事 譜寫發展新篇
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深圳經濟特區,8月26日將迎來30周歲生日。
30年前,與香港山水相連的深圳還只是個貧窮落后的邊陲漁村,在地圖上難覓其蹤;30年后,這里已崛起為繼上海、北京、廣州之后經濟總量全國第四的現代化大都市,創造了世界城市發展史上的奇跡。
30載滄桑巨變,30年勇立潮頭。深圳特區的探索與實踐,是我國改革開放偉大成就的精彩縮影。
從邊陲小鎮到大都市“深圳速度”創造世界城市化發展奇跡
30年,彈指一揮間,但對深圳羅湖區羅芳村的村民而言,這是改變命運的年代。
羅芳村與香港一衣帶水,深圳河在這里形成了一道十米多寬的淺灣,一座小橋連接兩岸。橋那頭的香港新界也有個羅芳村。
“之所以有兩個羅芳村,是因為香港那邊的村民幾乎都是改革開放前從深圳羅芳村逃過去的!痹诹_芳村生活近30年的社區工作站站長鄒有志介紹說,從1950年到1969年,深圳羅芳村有600多人逃到香港。
改革開放前深圳之所以逃港成風,是因為深圳和香港差距太大。以種水稻為主的深圳羅芳村村民年人均收入只有130多元,而對岸的香港村民每年能賺13000多元,相差100倍。而如今,羅芳村成了“戶戶小樓房”的致富村。
羅芳村的變遷,只是深圳特區30年發展奇跡的一個縮影。
1980年的深圳僅有3萬多人口、兩三條小街道;到20__年,人口超過1400萬的深圳GDP已達8201.23億元,GDP比1979年增長979倍,年均遞增25.8%。
改革開放令壓抑已久的生產力得以解放,迅速爆發,深圳到處充滿了活力與激情。1984年,中國第一高樓——160米高的深圳國貿大廈封頂,創造了“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國貿大廈也因此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象征”。
30年來,深圳憑借這種令世人驚嘆的“深圳速度”,利用毗鄰香港的獨特優勢,率先吸收利用外資,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大膽“走出去”利用全球市場和全球資源,闖出一條開放發展之路。
作為深圳最早對外開放的口岸,連通香港、全長不足50米的“羅湖橋”,成為30年來深圳對外開放、走向世界舞臺的見證。
1979年底,香港妙麗集團董事長劉天就搭著自行車過羅湖關,在深圳開建全國首家合資酒店。
同一年,泰國農牧業大王謝國民率領正大集團進入深圳,取得了深圳市“001號”中外合資企業營業執照——深圳正大康地有限公司,成為深圳特區最早、最大的外商投資項目。
1985年,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深圳分行在國貿大廈開業,新中國成立以來獲準開業的第一家外資銀行分行就此敞開了大門。
1996年,全球最大零售企業美國沃爾瑪登陸深圳,展開在東方古國新商路上的探險之旅。
………
開放是深圳的發展之源。30年來,深圳市累計吸收外商直接投資456.2億美元,平均每年遞增27%,高于同期經濟增長速度。截至20__年底,世界500強中已累計有167家企業在深圳投資。
改革開放前,每年通過深圳口岸入出境人員僅500人次,20__年已增至1.85億人次,深圳市的出口額從1979年的0.09億美元增長到去年的1619.79億美元,連續17年居全國城市第一。
深圳在全國率先把“走出去”作為城市發展的重大戰略,對外直接投資遍布世界105個國家和地區,迄今已累計核準建立境外企業740家。
深圳從最初的“三來一補”加工制造業起家,不斷壯大經濟實力、推動產業升級,逐步形成了特色鮮明的高新技術產業、多層次資本市場比較完善的金融產業、連通國際輻射內地的物流產業、與科技金融緊密結合的文化產業等四大支柱產業,涌現出了華為、中興等一大批全球知名的大企業,“設計之都”等各種頭銜彰顯其在世界舞臺的影響力。
今天的深圳,一棟棟嶄新的高樓大廈展示著這個年輕城市的朝氣與活力,在鱗次櫛比的高樓掩映中,曾經的地標建筑國貿大廈已顯得有些陳舊,它的高度早已被地王大廈和正在建設的京基大廈相繼超越,但它所象征的“深圳速度”卻仍激勵著深圳人在改革開放的征程上不斷超越,續寫奇跡。
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觀后感 篇14
深圳是一個海濱城市,毗鄰香港。它從一個昔日的邊陲小鎮發展成為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新興現代化城市,它是我見過的最美麗的城市之一。深圳的交通四通八達,深圳的馬路又寬又直又干凈,兩旁的樹木直直地立著,它們不管風吹雨打,還是日曬雨淋,總是像衛兵般守護在道路兩旁。深圳的高樓大廈比比皆是,直插云霄,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每天,人們在這些大廈里面生活,學習和工作。深圳是個旅游城市,如果你想在一兩天內游覽世界的名勝古跡的話,你可以去“世界之窗”和“錦繡中華”,這里按比例濃縮了各地出名的景點。如果你想了解我國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你可以去“民族文化村”,這里會為你展示出不同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如果你想聆聽大海驚濤拍岸的浪聲,欣賞大海洶涌澎湃氣勢,你不妨去“大梅沙”或“小梅沙”,這里還是夏天消暑的好地方呢!“歡樂谷”,“水上樂園”是小朋友快了的天堂。“野生動物園”,“海洋世界”和“仙湖植物園”是你親近大自然動植物的好去處。如果你還想去享受大自然的田園風光,那么“青青世界”,光明農場”和“海上田園”就是理想的好地方。深圳購物中心比比皆是。最為出名的是東門步行街和華強北步行街。尤其是東門步行街,它是深圳歷史最為悠久的商業區。以前的東門商業街主要都是一些小攤,小販在經營,經營的商品也是以低檔為主。而今,經過改造的東門商業街已經成為集購物,悠閑和旅游觀光于一體的新型步行街。它現在已被列為中國18條重要商業街之一。俗話說的好“沒到東門老街,就不算來過深圳。”深圳是個移民的新興城市,現在的市民大多來自全國各地,素質較高。就如在公共交通上給需要的人士讓座,這一良好的行為已成為大家的一種習慣,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
深圳還是一個很注重綠化的都市,你瞧,大大小小的公園樹木郁郁蔥蔥,花兒朵朵開放,散發出陣陣芬芳。深圳是我的第二故鄉,我愛我的故鄉,愿我的故鄉在我們的努力下變得更加繁榮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