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游玩過后的心得體會(通用14篇)
桂林游玩過后的心得體會 篇1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七個字從我記事起就存入我的腦子里了。想著那里如詩如畫的山,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筆下的素材,那里,真的美么?
帶著十幾年來的疑問,我和媽媽踏上了桂林之旅,去的那天,我起的特別早。希望有小叮當的竹蜻蜓時光機器,趕快到桂林。
說到桂林的山和水,那在漓--是最能體現山水結合的地方了。
漓--屬--系,發源于桂林北面興安縣的貓兒山,他流經桂林、陽朔、平樂至梧州,匯與西--要問漓--不長,它全長437公里。陽朔是一個小縣城,但它可是馳名中外的地方,主要是因為它這里有漓--
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為漓--綺麗風光寫下了膾炙人口的優美詩文。唐代詩人韓愈以“--青羅帶,山如碧玉簪”的詩句來贊美這條如詩似畫的漓--
在漓--著名的要屬“九馬畫山”了,據說當年周恩來總理和陳毅來到漓--“九馬畫山”前,周總理在山上看出了九匹馬,而陳毅呢,只看出了七匹。后來,人們都說這就是總理和元帥的區別。能看出七匹馬的能當榜眼,而能看出九匹馬的就能中狀元。所以,有空的話,你不妨也去桂林看一看,到九馬畫山上看一看,找一找,看你能看出幾匹馬,如果你能看出九匹馬來,那么,你去競選國務院總理一定能選上嘍,呵呵~
看著九馬畫山,真可謂“自古山如畫,而今畫如山。馬圖呈九首,奇物在人間。”
百里漓--百里畫廊,83公里的水路,酷似一條青羅帶,蜻蜓萬點奇峰之間。
希望你有空去看一看,那里把“人在畫中游”體現的淋漓盡致。
桂林游玩過后的心得體會 篇2
“桂林山水甲天下”。今年暑假,我終于有機會來到桂林一睹她的芳容。
桂林位于祖國廣西東北部,她雖然面積不大,卻是世界著名旅游勝地和歷史文化名城。桂林的景色誘人,漓--澈見底。人們坐在游船上游覽一個個千奇百怪的山峰。山峰有的像一個大桃子,有的像一匹駱駝,有的側著看就像一個人的臉……各種各樣的山峰形態各異,漂亮極了。尤其是“九馬畫山”,九馬畫山就像一幅巨大的水墨畫,畫上是一個“找馬游戲”,你要是很仔細地看,就有可能找到九匹馬;你要是粗略地看幾下,很可能一匹馬都找不到。漓--水也很漂亮,就像被綠顏料染過了一樣。美麗的山峰倒映在漓--中,就像一幅美麗的山水畫。
桂林的溶洞也很奇特,尤其是“銀子巖”。一進銀子巖,你就會進入銀子的世界,那里的鐘乳石全部是銀色的,閃閃發光,所以叫“銀子巖”。銀子巖里面的巖石有的像瀑布,有的像一根擎天柱,有的像如來佛祖……各種各樣的巖石多得數不清,非常神奇。
桂林的“古東瀑布”驚險無比,還能打水仗,好玩極了。“天籟蝴蝶泉”可以聞到森林的清新“口氣”,還能看到森林的美麗面貌。“印象劉三姐”看得你如癡如醉……桂林可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旅游勝地”呀!
桂林游玩過后的心得體會 篇3
早就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這次利用暑假時間,我們約了幾個人,特地到桂林游玩。
經過14個小時的長途跋涉,我們于8月8日上午8時左右到達桂林。一安排好住宿,我們就迫不及待的直奔桂林市區的旅游景點。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當數穿山洞了。
看了王城,又去了民俗風情園,我們就到了穿山洞。
離洞還有幾米,我就感到了一陣陣寒氣撲面而來,像一臺巨大的天然空調!在導游的帶領下,我們依次進入洞中……
“大家請看右邊……”隨著導游的手電光,我們不約而同的轉過頭:啊!只見萬頃“波濤”像要砸下來一般,真像一條氣勢磅礴的大瀑布!
“…在那邊有一位‘老壽星’…”順著手電光,我又見到了一位老壽星,他一手拄著拐杖,一手捧著仙桃,朝前方眺望。
“各位請看…”哇!這些石頭上都“長”了許多毛毛糙糙的“小蟲”,又像石頭上長出了“小草”。又前行幾十米,我又發現了幾朵“花”,它成簇的長在一起,花瓣十分的清晰,晶瑩剔透,真像那一朵朵白色菊花!導游告訴我們,這就是有名的“石頭長毛”和“石頭開花”。
其實它們都是經過億萬年演變而成的千姿百態的鐘乳石。這些奇異的景物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絲毫沒有人工雕琢的痕跡。
我這次只說了桂林的洞,下次再說那里的山、水。不過希望你們也能親自去桂林,飽覽那兒美麗的風景。
桂林游玩過后的心得體會 篇4
自從小學學過《桂林山水》這一課后,我早就想領略一下漓--山水水的美麗風光了。經過一路的顛簸后,我終于到了俗話說“山水甲天下”的桂林。
第二天,我們來到了美麗的漓--上了輪船后,我馬上選了一個能觀看漓--景的座位。過了十多分鐘后,我們就來到了有山的地方。導游一一為我們介紹沿途的風景。漓--水真靜啊,靜得只能聽得見耳邊呼呼的風聲;漓--水真綠啊,綠得與周圍的樹木融為一體;漓--水真清啊,從船上往下看,幾乎可以看得見自己容貌。漓--天也藍得出奇。
漓--僅天藍、水清,而且山也怪。
漓--山千奇百怪、峰巒疊嶂。瞧!那座山的壁面有九匹馬呢!據導游說,這座山叫“九馬畫山”當年---來到這里時只數出了“六匹馬”。而如今,“九匹馬”可以全部數出來了。我不信這千奇百怪的石壁上會有“九匹馬”,于是我數了數,果真有“九匹馬”。這時天下起了朦朦細雨,迎面吹來一陣陣微風,愜意極了。“這就是‘童子拜觀音’了”我們的眼光順著導游所指的方向望去:在一座山峰上果真有一個小孩正規在地上拜觀音呢!接下來我們看到了許許多多似人或動物的石頭聳立在山上。
時間還過得真快,一眨眼就到了岸邊,我都還沒有大飽眼福呢!
回到家后,我依然沉醉在這青山綠水之中,依然不能忘記那靜而綠的水和那峰巒疊嶂的山。我忘不了這一天;忘不了桂林漓--山山水水;更忘不了祖國還有如此美麗的地方。這一天我會永遠記住的。
桂林游玩過后的心得體會 篇5
在暑假里孩子們都要去旅游,我也不例外,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桂林游玩.
我們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車,來到了桂林.我們先游玩了象鼻山.象鼻山的山形酷似一頭巨象伸長鼻子臨--水,在象腿之間造就一輪臨水皓月,構成"象山水月的奇景".
第二天,我們乘船游覽了漓--漓--水無比清澈,漓--山千姿百態:有的像孫悟空過五指山,有的像九馬畫山,還有得像駱駝奔跑……漓--岸的鳳尾竹笑彎了腰,仿佛在招手歡迎我們的到來.
我們下船乘車,來到"世外桃源",這里景色秀麗,空氣清新,宛如來到仙境.我們乘著竹筏來到燕子湖的心愿橋下,大家紛紛許了一些愿望.我們又來到了原始部落的一個小村莊,酋長夫人"黑珍珠"向我們招手示意.我們和苗族姑娘跳踩踏舞,和壯族姑娘拋繡球."世外桃源"讓我贊嘆不已!
晚上我們在漓--觀看了"印象劉三姐"的大型演出.演出以十二座山峰為背景,有六百多個演員表演……演出氣勢浩大,非凡,深深地震撼著每個觀眾的心靈.
后面幾天的游程,我們游覽了伏波山,七星公園,蘆笛巖.我們參觀了不同風格的巖洞,巖洞里有形狀各異,姿態不同的鐘乳石等.
我們乘飛機返回上海,坐在飛機上,俯視著桂林的城市風貌,讓我依依不舍.桂林之行讓我大開眼界.我愛桂林的山!我愛桂林的水!
桂林游玩過后的心得體會 篇6
六月七號,我和媽媽一起到北京的頤和園游玩。
頤和園,原名清漪園,始建于清乾隆帝十五年(公元1750年),歷時15年竣工,是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園”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同頤和園遭嚴重破壞,佛香閣、排云殿、石舫洋樓等建筑被焚毀,長廊被燒得只剩11間半,智慧海等耐火建筑內的珍寶佛像也被劫掠一空。 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開始重建,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慈禧挪用海軍軍費(以海軍軍費的名義籌集經費)修復此園,改名為“頤和園”,其名為“頤養沖和”之義。關于挪用的海軍軍費,經專家考證,一共挪用了7年,每年30萬兩,占全部修復費用的1/3以上。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工程結束。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洗劫,翌年,慈禧從西安回到北京后,再次動用巨款修復此園。
到了頤和園,我就不禁地感嘆道:“頤和園不愧是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只見華麗的屋檐下有一塊牌匾,上面寫三個剛勁的古文字“頤和園”。進入園內閣首先看到的是“仁壽殿”。聽說這是乾隆時名為“勤政殿”,光緒時改為“仁壽殿”,是慈禧和光緒朝會大臣的場所。慈禧地位比光緒高,在場所前面有一個高傲的鳳,后面是一個龍伸出一個龍爪,像一個乞丐要飯,所以這條龍叫“乞丐龍”,這就體現出慈禧太后的野心。接著,我們看到了“延年井”,聽說和了這里的水可以延年益壽。延年井開鑿于1903年,是帝后茶膳的專用水源。據說慈禧太后飲后活了七十多歲(后經鑒定此井中的水含有礦物質)。
然后,我們又逛了玉瀾堂、永壽齋……永壽堂是清末總管太監“李蓮英”在院內的住所,這里有一棵樹打造成了鳳的形狀,這里比皇帝的住所還要好。
我們又看見了叫“青芝岫”巨石,俗稱“敗家石”為什么呢?因為乾隆皇帝把頤和園送給他母親,看到這樣一塊好石頭,就花費巨款把巨石運了進來,在要進門的時候,石頭進不去。就把門拆了,把石頭運進去,再把門裝上。皇帝的母親看到不高興了,這個石頭拆了我的門,破壞了我家的風水寶地,應該叫“敗家石”。
頤和園放射出的光彩,足以讓我們自豪地說:“頤和園,美麗的園林,是我們的!”頤和園是一顆鑲嵌在廣闊國土上、鑲嵌在人民心頭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桂林游玩過后的心得體會 篇7
盛夏七月,我們全家踏上了河南之旅,流連于鄭州、開封、洛陽這些古都之間,游覽了許多名勝古跡,但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是登封嵩山少林寺。
剛進入景區,一座刻著“嵩山少林”四個大字的石門映入我的眼簾,我感到特別興奮,以前我聽過許多關于少林寺的故事,但都是耳聽為虛,今天我就眼見為實吧!
終于,我們來到了少林寺,只見紅墻青瓦,威武雄壯,門額上是清康熙帝親筆題寫的幾個鎏金大字——少林寺,正上方刻著“康熙御筆之寶”方印。匆匆照了幾張相,我就迫不及待地進入少林寺山門殿,這里供著大肚子彌勒佛,他慈眉善目,滿臉笑容,好似歡迎我們的到來。過了山門,便是甬道,歷代的許多石碑并列道路兩旁,有些石碑下面還有大石龜呢!
俗話說:“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我懷著期待的心情來到了少林武術表演館,觀看少林功夫表演。激昂的音樂聲響起,一群僧人開始表演精湛的武功,他們在臺上舞劍弄棒,我激動得眼睛不敢眨一下。先看棍術,他們手上看似普通的棍棒時而劈,時而刺,時而磕,被舞得呼呼生風。接著是拳術、刀術、氣功、輕功,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有個武僧更令人叫絕,有人用長矛刺他的胸口,他竟然將長矛桿頂彎了。精彩的表演贏得了觀眾陣陣熱烈的掌聲,讓我對少林功夫又多了一份敬仰之情。
看完表演,我們隨著游客走到了塔林。一座座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寺塔巍然聳立,給人一種莊嚴肅穆之感。聽說只有功高的高僧才能在這里安葬建塔,至今保存著唐宋元明清歷代250多座石塔。
愉快的少林寺之旅在歡聲笑語中結束了,最令我念念不忘的是那精彩的少林功夫表演,我走了,美麗神秘的少林寺,我永遠不會忘記你!
家長點評:“讀萬卷書,行千里路”,暑期是孩子出游長見識的好時候,訪古都、游少林寺讓孩子開闊了眼界,感受到了祖國悠久的文化歷史。
桂林游玩過后的心得體會 篇8
說起皇家園林,我的腦袋里立刻跳出三個字:頤和園!在北京,我迫不及待地沿著頤和園的慈禧水道乘船前往頤和園的入口。
沿著慈禧水道,一株株翠色的柳樹向我們招手,一片綠油油的青草在水道的兩岸迎風招展,幾朵白色的花在河邊開得正艷。看著看著,不知不覺就到了頤和園昆明湖的碼頭。
換了一條船,我們慢悠悠地游覽著昆明湖內的美景。看,那兒的十七孔橋,多么壯麗,白色的橋身在陽光的照射下,亮亮的,閃閃的,像課文中寫到的那樣,又比課文中更美了些。在船上,看著波光粼粼的湖面,陽光照下來,在湖面上閃起了星星點點的耀眼的光,閃得眼睛都花了。湖邊的樹,一排排,一列列,繞湖圍成一圈,像湖的衛士,在湖水倒影的映襯下,更加精神了。
上了岸,走上了長廊。一抬頭望過去,柱子是紅漆的,一幅幅工筆花鳥,有清幽的山水,有艷麗奪目的牡丹,有《水滸傳》、《西游記》、《三國演義》、《紅樓夢》四大名著的插圖……有千百幅形色不一樣的畫。走完長廊,繼續繞湖往前走,看銅牛,銅牛的眼睛望著不遠處的一座建筑,目光憂傷而深遠,眸子里含著淚,似乎帶著濃濃的思念。
往前走,登上十七孔橋,昆明湖內的風景盡收眼底,湖水里有一些魚兒歡暢地嬉戲。再看橋上,白色的石獅子格外奪目,各種各樣的石獅子大小不一,以各種形態展現在我們的面前:有的小獅子正張大嘴巴叫著,似乎怪大獅子踩到了它的尾巴了;有的正在大獅子的頭上玩耍;有的大獅子則不耐煩地把小獅子從頭上推下來……每一只獅子都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像真的一樣。小獅子可愛,大獅子莊嚴、雄壯。
繼續向前走,一片清雅的荷塘映入我的眼簾。在綠油油的荷葉的襯托下,一朵朵淡粉色的荷花開得更加燦爛美麗了。一只小船停在荷葉間,更為景色添加了一份靚麗的色彩,“人在畫中游”這句話就更突出了。
波光粼粼的昆明湖、壯麗的七孔橋、多姿多彩的長廊,以及可愛與嚴肅合為一體的石獅子、淡雅的荷花,匯成一個風格優美雅致的皇家園林——頤和園!
桂林游玩過后的心得體會 篇9
暑假我和陳孫一龍去海邊旅游。有一天我們從威海開車去養馬島,到達時已經是晚上八點多了,我和陳孫一龍迫不及待地奔向海邊浴場。
老遠我就聞到大海的氣息,咸咸的帶點澀味。我們向傳來“嘩-嘩”聲的海邊跑去,腳踩在軟軟的沙灘上,就像踩在柔軟的棉花上一樣,怎么跑也跑不快。不一會海浪開始沖上我們的小腳,就像浪花在親吻我的小腳,舒服極了。
我們撲進海水里。我們開始一點一點向前游,海浪時不時地向我們撲來,把我們打回原地。有一次一個大浪撲來居然把我們送上了岸,我察覺到有點不對,回頭一看陳孫一龍正趴在沙灘上使勁做著游泳的動作,逗的大家哈哈大笑。陳孫一龍邊笑邊說:“大海使了什么魔法,居然把海里游泳的我們送上了岸。”
我們發現在海里游泳不用游泳圈是游不動的,干脆不游了,我和陳孫一龍改在沙灘修筑長城和城堡。為了不讓海浪把城堡沖垮,我們在城堡前筑了一道高高的長城,這才回賓館休息。
第二天一早,我們再次來到浴場的海灘。令我們大吃一驚的是,我們昨晚精心修筑的長城和城堡都不見了。這時我才開始打量養馬島的大海,因為昨天是晚上,沒能看到這片海灘是什么樣子。我放眼望去,眼前只有一片蔚藍,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海。天和海手牽著手,就像我和陳孫一龍一樣是一對藍色的好朋友。
大海真神奇呀!它就像一個像魔法師!它能把海里游泳的我們變到沙灘上,也能把我們在沙灘上修筑的長城和城堡變得無影無蹤。
桂林游玩過后的心得體會 篇10
飛機輕快地在藍天白云間穿梭,我和好朋友朱宸像兩只興奮的小喜鵲,不停地討論著我們接下來的三亞之旅。飛機終于在三亞機場著落了,我迫不及待地走出機艙,美麗的三亞,我來啦!
我拖著行李箱,戴著酷酷的墨鏡,一路的風景讓我驚呆了。路的兩旁是我從沒見過的高大的椰子樹,樹上掛滿了椰子,我一邊走一邊抬頭看,媽媽問我看什么呢,我說:“看椰子啊,那么大,我怕掉下來砸頭上”。媽媽說:“不會的,這些果樹都有專人管理的,對于即將成熟的果實會及時采摘,這樣,就避免了椰子成熟后自己掉下來。”我一聽,可高興了,再也不用擔心會跟牛頓一樣了。
三亞是一個美麗的海濱城市,來三亞怎么能少得了去看那碧藍的海水呢?遠處是波浪滾滾的海面,海天一色,不時地有不知名的海鳥在盤旋嬉戲,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海水的味道,我被大自然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了。咦,怎么有涼涼的感覺,低頭一看,原來是調皮的小浪花撲打在腳上,我高興地用腳踩著軟軟的沙灘,和朱宸盡情地在追逐著、玩鬧著,時不時地還能發現美麗的小貝殼。玩累了,我倆就坐在沙灘上堆沙堡,一陣海浪沖刷過來,我們就坐在海水里,感覺好舒服啊!
來三亞,除了玩還有吃啊,爸爸說,三亞的海鮮是遠近聞名的,來三亞,就要在海邊觀海景吃海鮮,我一聽,迫不及待地拉著爸爸去選海鮮了。這里的海鮮種類好多哦,有我認識的鮑魚、螃蟹、龍蝦……還有許多我不認識的,爸爸說,那是梅花參、馬鮫魚、海膽……美麗的三亞真是物產豐饒啊!
摸著吃到發撐的肚皮,看著周圍熱鬧的人群,我迷迷糊糊地睡著了,夢里都是快樂的味道!
桂林游玩過后的心得體會 篇11
頤和園原名叫清一園,是圓明園中最大的一個公園。它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走過頤和園的大門,便見到了五彩繽紛的長廊,它長700米,分成273間。綠的樁,紅的桿,橫檻是各式各樣的圖畫,人物、花草、風景,變化萬千,古色古香,充滿了詩意。
走完長廊,來到了層林盡染的萬壽山腳下。抬頭望去,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光彩奪目,金碧輝煌,聳立在半山腰。五顏六色卻又不失莊重之感,讓人仿佛置身于公元前,與皇宮融合了,那建筑便是佛香閣。下面是一排排熠熠生輝的宮殿,便是排云殿,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在青山綠水的映襯下格外耀眼。
萬壽山后便是游人如織的十七孔橋,它是最吸引人眼球的建筑。柱子上是栩栩如生的小石獅子,神態生動,動作各不相同,十分惹人喜愛。欄桿下是一幅又一幅雕刻精細的畫,有孔雀,有龍,也有各種人物花草。
十七孔橋下是一潭清粼粼、碧泱泱的湖水,它叫昆明湖。它藍似天空,卻比天空藍得活潑;它藍似大海,卻比大海藍得深沉;它藍似泉水,卻比泉水藍得柔美。昆明湖的水,藍得那么純凈,像一顆純真的藍寶石灑落人間。一陣微風吹來,湖水碧波蕩漾,波光粼粼,龍頭船在湖面游過,好一幅畫中才有的景象。
桂林游玩過后的心得體會 篇12
偉大的祖國有著秀麗的河山,優美的風景。游覽于任何一個地方,都會讓人心曠神怡。而今天我要寫的是我的家鄉――黃河三峽。黃河三峽坐落于甘肅省永靖縣,由炳靈峽、劉家峽、鹽鍋峽組成,屬于黃河的上游部分,聽爸爸說,這兒的黃河被人們稱為“另類黃河”,因為這兒的黃河水很清澈。也因為有了這樣的黃河水,所以這兒被譽為“西部水鄉”。這里的民風純樸,環境優美、干凈。也被人們親切得叫做“蘭州的后花園”。我非常熱愛我的家鄉,深深的依戀著這塊土地。在這里,我把自己最熟悉的幾個地方介紹給大家。
首先,這里稱為“隴上江南”,有著最大的水上公園。每年都會在這里舉行“黃河三峽風情”旅游節,也會在水上表演許多節目。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水上摩托和水上飛傘。表演者在水上騎著摩托車飛快的行駛,水花四濺,猶如一只在水面低飛的蜻蜓。而水上飛傘更加精彩,表演者在撐開的大傘下輕快的飛舞,就像是一只美麗的蝴蝶在跳舞......真的是異彩紛呈啊!
其次,這里有黃河中上游最大的人工濕地――太極島,美麗的太極島像是一枚璀璨的綠寶石鑲在山和水之間。那里生長著大片大片的蘆葦,到了夏天,一塊塊的水池魚塘相連著,許多游客到這里釣魚。太極島上有一個著名的地方――棗園。會有許多人在這里吃飯,過節,棗園的樹郁郁蔥蔥,荷葉和幾朵荷花在池塘中映著日光,這是一個絕佳的避暑圣地。游人們三五成群,在小部分人工湖中劃著小船,十分愜意的享受悠閑地生活。
再移到南濱河路,三,四,五月份這里會盛開著五顏六色的郁金香,香氣四溢,猶如一個個紅酒杯,裝著鮮美的紅酒,要把游人迷醉;六,七月份盛開的唐菖蒲,婀娜多姿,美如冠玉,它的花一串一串的,莖和葉很尖,勝似一把鋒利的劍。真是"朝天利刃挑,劍氣入云霄。敢把鋒芒露,剛強勝勇驍。“;八,九月份的馬鞭草,把人們帶進了紫色的海洋,還有十月份的金壽菊,金燦燦的,像一張張小孩的笑臉。這里就是花的海洋,花的天堂,讓人在欣賞花的同時,感受到人們的生活也像花兒一樣美麗。想想以前,哪有公路,人行道,更沒有花,變化真大呀。這也正是說明了我們的國家繁榮昌盛。
黃河三峽既有江南之柔美,又有塞北之豪情。龍匯山無疑是黃河三峽景區的又一個亮點。這里群山如濤,許多的亭臺、人家隱約其中。“保護母親河”行動的標志工程“讀者林”就在山中,黃河洮河交匯,被人們稱為“二龍戲珠”,水電站大壩相依,真是山水相映啊!
黃河三峽的風景真是美不勝收,不僅如此,這里也被稱為中國恐龍之鄉,中國彩陶之鄉,中國儺文化之鄉,中國水電之鄉,中國花兒之鄉。總之美麗的黃河三峽具有獨特的風情,豐富的文化 和山水風光,絕對是甘肅的王牌景點和旅游圣地。朋友,美麗的黃河三峽歡迎你的到來!
桂林游玩過后的心得體會 篇13
三峽大壩,是聞名世界的世紀工程,但當你親眼看到它時,會不由得感嘆,不愧為世界之最。三峽大壩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內,寒假期間,我們全家游覽了這一宏大的工程。
首先我們登上壇子嶺,這里海拔262.48米,可以一覽三峽工程全貌。放眼望去,雄偉的大壩橫亙長江,再加上藍天白云,美不勝收。壇子嶺的最高點有一座引人注目的高臺,高臺四周的墻壁上有精美的雕刻,講述著一個個優美的故事。
走出壇子嶺,你會看見不遠處有一塊嶙峋的怪石,這塊怪石可厲害了,它是修建大壩時在江底發現的,經科學家們研究,距今已有8億年,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怪石上有很多規則的小孔,那是科學家們研究它留下的痕跡。
怪石的附近是三峽大壩博物館,館內展出了很多珍貴的歷史照片,講述了設計建筑大壩的過程,科學家、工程師及建筑工人們突破艱難險阻,在長江天險上筑起了世界大壩。大家一定很好奇,一條大壩將長江攔住,那過往的船只怎么通行呢?通過講解員的介紹,原來是“大船爬樓梯,小船坐電梯”的原理。3000噸以下的船只在承船廂內,由升船機提升和下降,就像坐電梯一樣直接在空中升降;大于3000噸的船只,則要通過五級船閘“走樓梯”——經過蓄水或者開閘,讓本級船閘水位與上一級或下一級船閘的水位持平,船只開到上一級或下一級船閘,這樣反復五次,船只經過五級船閘,通過大壩。
最后我們來到了一座公園,這是一座為了紀念三峽大壩而修建的公園,非常奇特。進入公園,最顯眼的就是那輛修建大壩的巨、巨、巨型工程車,把它比作巨人一點也不過分:輪胎中間能站一個成年人,鏟斗內能站10 個成年人……工程車后面是一座很有紀念意義的墻,墻上的照片、資料,再現了修建大壩的場景;墻邊是一群雕像,有開工程車的司機、有勘測的技術人員、有畫圖的設計者,栩栩如生;最為奇特的是,公園主路兩邊的雕像,有“機器人”、“屈原”、“少女”,他們都很抽象,原來他們是用修建大壩的多余材料甚至“垃圾”做出來的。(嘿嘿)
“高峽出平湖”游完三峽大壩,不得不感嘆和佩服我們中國人的智慧。你覺得三峽大壩好玩嗎?
桂林游玩過后的心得體會 篇14
7月30日早上6點我的云南之行開始了。一路上,我參觀了許多景點,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數玉龍雪山了。
我們到達麗江之后,首先參觀了玉龍雪山。在山下,我們抬頭使勁往山頂上望,卻只能看見高山的半山腰。領隊告訴我們玉龍雪山海拔5596米,是北半球最南端的大雪山。山勢由北向南走向,南北長35公里,東西寬25公里,雪山面積960平方公里,高山雪域風景區位于海拔4000米以上。我們聽后心中不禁深感震撼。
上雪山的必經之路只有一條——那就是索道。我們八人一個纜車,纜車時不時搖搖晃晃,非常刺激。但是唯一令人遺憾的是我們只登上了通往海拔3000多米的纜車。領隊說如果登上了玉龍雪山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可能會有高原缺氧反應。所以我們只去了玉龍雪山的半山腰。
在搖搖晃晃的索道上,我們大家都膽戰心驚。就在這時,一個伙伴驚呼起來:快看,好多的樹!我們往索道下一看,天哪!底下的樹木實在是太多了。那些樹木種類不同,形態各異,它們就跟士兵一樣在守衛自己的崗哨。
盡管山頂上白雪皚皚,但半山腰那些樹木卻是綠色的,看到這樣的情景我們心中紛紛有了疑問?這里明明是雪山,可為什么沒有雪呢?哦!想起來了是因為雪山頂峰的溫度大大低于零度所以下的雪堆積不化,形成了雪山。而我們現在正處于雪山中部溫度很高,所以下的雪就都已經融化了。
我們下了纜車之后,便坐上了電瓶車,在半山腰游覽了一圈。在這里看見了很多各式各樣的花花草草。聽說云南有句俗語在玉龍雪山的草地上一坐,屁股底下至少有三種草藥,可見玉龍雪山的花草之多。這里有這么多的花草,肯定也是動物們的.天堂。不瞞你說,我們在游覽時就看見不少牛羊,它們有的在吃草,有的在一起嬉戲,還有的正在和游客合影呢!
在玉龍雪山我們玩兒得十分開心。可我們中途遇到了一點麻煩,因為我們剛下游覽的電瓶車就開始下雨了,當時我們都沒有帶傘,所以只得匆匆下山。老天爺仿佛嫉妒我們在這里欣賞美麗的風景,一路上雨越下越大,我的衣服都濕透了,但心里卻倍感自豪:因為我登上了玉龍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