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古鎮的心得體會(通用5篇)
去古鎮的心得體會 篇1
今天下午,我們班參加了學校統一舉行的春游活動。這次春游的目的地是被稱為“進士之鄉”的河下古鎮。
下午,我們跟著長長的隊伍,來到了河下古鎮。呵,這里人真多呀!剛走進古鎮,映入我眼簾的是古色古香的房子,和彎彎曲曲的小道,這些房子都是古代的建筑,雖然有翻新過,但不失古代的韻味,這兒的店面與別處不同,都沒有招牌,只有寫著字的小旗子,一陣風吹來,真是“酒旗招展”。家家戶戶門前都有小燈籠,有的是兩個大的,而有的`則是一串小的,大概是代表著吉祥如意吧。
真正走入景區,才看見了小橋流水,亭臺樓閣。我們一邊走一邊笑,那開心勁就別提了,一路來的辛苦一掃而光,我們看見了程公橋、屯鹽橋……這些石橋都十分精美,橋下流淌著清清的河水,我想住在這兒的人們一定很舒服吧!
河下古鎮曾誕生過女英雄梁紅玉、大文學家吳承恩等名人。在湖中間矗立著梁紅玉的石像,見了這石像仿佛見到了真人。很多人都拍下河下古鎮的美麗景色,我也恨不得馬上拍下,但是今天我沒有帶照相機,唉,真遺憾!
正當我們驚嘆時,王老師又帶我們穿過了房子,去了另一個地方——梁紅玉祠。雖然沒能進去認真觀賞,有一些可惜,但我們卻發現了梁紅玉的雕像,也是收獲不小。
我們愉快地走著,突然看見了一艘巨船——龍船,“龍”在古代代表著皇帝,“龍船”顧名思義就是皇帝坐的船了,我在后面看見了兩條龍的尾聲,又走了一段路,看見了龍頭,那龍頭的樣子真是活靈活現,兩條龍上托著船身,足有兩層樓那么高,龍身呈黃色,船身則呈古紅色,走遠處看十分壯觀。大家一解散就像脫韁的野馬飛奔上了龍船拍昭留戀。
夕陽西下,橙色的余輝灑滿河塘,我滿心愉快卻又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河下古鎮,參觀完了河下古鎮,我不禁稱贊道:“古代人民的智慧真是無窮無盡呀!”
去古鎮的心得體會 篇2
寒假里,我們一家去廣西旅游,其中,最令我難忘的就是號稱“中國評出50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地方”之一—黃姚古鎮。黃姚古鎮位于廣西昭平縣,是一個有著近千年歷史的古鎮,發祥于宋朝年間,興建于明朝萬歷年間,鼎盛于清朝乾隆年間。由于鎮上以黃、姚兩姓居多,故名黃姚。
進入小鎮,一個充滿著嶺南風格的世外桃源印入眼簾,里面不但可以看到菜園,還可以看到古老的木式酒樓,真可謂小橋流水連酒家。一溪流水貫穿于小鎮,水面上有突凸的石塊,形成一座特別的橋梁,便是黃姚獨特的“跳橋”。河里的流水淺綠,河邊的叢竹翠綠,形成一幅美麗的畫卷。小鎮的街道建筑古色古香,青灰的`石板小路的兩旁,立著兩堵也是青灰的石塊壘起的圍墻,巷子里的小路也非常狹窄。
房屋建筑的布局很有意思,是按九宮八卦陣勢布局的,道路并不筆直,房屋會墻壁會突出,街道的墻壁上有民國時期的廣告和宣傳畫。悠悠石板街,濃濃豆豉香,黃姚古鎮有一處很大的豆豉晾曬場。旁邊還有磨制使用的石磨,我還上陣去演練了一把,可是我力氣太小,怎么推也推不動。我們還到了豆腐坊,里邊有很多做豆腐的用具,還品嘗了一下剛做好的豆腐花。河邊還有婦女們悠然的洗著衣服,洗衣服、洗菜使用專門的水道,另外的水道則是天然的礦泉水,可以直接飲用。這里的榕樹非常多,每棵榕樹的姿態不一,有的樹枝像龍爪,有的樹形像睡床,真是千姿百態。枝葉茂盛的榕樹竟然六七個人都抱不住。這里的榕樹歷史悠久,年齡最小的都有三四百年,年齡大的則陪著黃姚古鎮度過生死患難!
去古鎮的心得體會 篇3
今天,是周末托管的第二天。雖然我不能像其它同學一樣每周回家,見到日思夜想的爸爸媽媽,但是,周末和老師、同學在一起學習、游戲,還有豐富的生活實踐活動,還是很有趣的。這不,今天,我們就到洛帶古鎮去暢游了一番。
聽到要去洛帶古鎮的消息后,我們群情激奮,因為我是第一次去,聽其他同學說他們已經是第二次去了。我迅速的做好出游準備,托管老師照例講了外出的“安全”、“紀律”等,于是我們排著隊、哼著歌兒走出校門。路途上,我們一邊看著窗外的美景一邊和老師同學聊著天,漸漸的,學習了一周的疲憊心情放松下來,心兒也隨著奔馳的車子早已到了廣闊的大千世界。轉了車,不一會便到了郊外,青翠的山映入眼簾。雖然已是冬天,但是大自然的生機依然還在。
到了古鎮,特殊的明清會所風格的建筑吸引了我們的眼球,一家家古式建筑的店鋪呈現出來,商品琳瑯滿目應有盡有。一切都是與民族風格有關商品,這充分說明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特殊的民族小吃誘惑著我的胃。我們每個人都在老師那里借了十元錢,我與好友楊龍丹把錢合起來用。我們一家一家的逛,吃了許多好吃的。有炸昆蟲、煎荷包蛋等。物美價廉的小吃,使我倆大大的飽了口福。王校長還請我們每個人吃了一種小吃,是一種用糯米和成團并用葉子裹著的“面包”,里面是雞汁和鮮肉餡兒的',香香的很可口,聽老師們介紹叫“豬兒粑”。這些小吃中最有代表性的,要算“傷心涼粉”,又辣又麻。我們幾乎都吃了一碗,紛紛帶著好奇進去,“傷心”的出來讓。因為它實在是太辣了,讓我們一個個的不由得“淚流滿面”。
吃完了傷心涼粉,帶著好心情向前走,走到了小鎮的盡頭,我們還意猶未盡。但時間不早了,我們搭車回校了。今天一天,我們吃夠了,玩夠了,看夠了。讓我們用歡樂的心情期待著新的一周和下一個精彩的托管生活的到來吧。
去古鎮的心得體會 篇4
經過一段時間的顛簸,我們南湖晚報小記者終于到了嘉善西塘古鎮。
西塘,一位“又抱琵琶半遮面”的江南水鄉女子,靜靜地橫臥在浙江嘉善太湖東南流域的水網地帶,展露著自己令人心醉的絕妙風姿。她激動著多少人的思潮,引動著多少人的遐想,更牽動著多少人的'夢境! “
西塘是個水鎮,小河繞街流淌。家家戶戶的屋檐下,都搭起斜斜的屋面,形成長長的廊棚,保留著明清時期水鎮街市的遺風。
開始我們進入了西塘的車站,車站那里的車多得數不勝數,老師告訴我們這里每天都要接待很多中外游客。憑著小記者證,我們進入了西塘景區。我剛他進門就看見那里的水清澈見底,沒有一絲污染;又看見那兒的湖面上有一只停泊在小橋旁邊的船和一大群游人在另一座橋上,另一座橋上那些人在各做各的事,如,有的人在休息,有的人在看橋下的河道,還有的人在玩。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一路前進。首先我們來到了煙雨長廊,長廊一面臨河,一面開著各式各樣的店鋪。店鋪中擺放著琳瑯滿目的商品。我一到這兒,就被那些玩具、吃的等吸引住了,心情一下子變得歡快、迫不及待起來。我真想把這里東全買光,我飛快地奔跑過去剛想伸手拿,就被老師叫住了。老師說:“我們先去參觀參觀這里的景點,參觀完后再來買!”我聽到了,心里頓時像被箭射中了似的難受,可為了不掉隊,我只能乖乖聽話。我們就一直走,一路上一些吃的使我垂延欲滴,可只能吃不能看,我越聞越饞,就過去聞聞馬上又被叫住了。終于游覽到了出口,老師問我們要不要買東西?大家都異口同聲地大喊:“要!”我們四處尋找自己喜歡的東西,可出口店鋪卻變得很少。我看沒什么可買,就只買了一杯飲料。轉眼間,時間的腳步已邁向15點,我們回家的時間到了。大家只能離開了。
等大家出景區的時候卻迷路,怎么也找不到車站了。我想:要是走不出去怎么辦?我心里十萬火急。一路上問了住在西塘的居民,我們走到腿都酸了。后來靠著堅持,最終我們還是走出來困境。
我們回家時天色已漸漸暗淡下來。我依依不舍地眺望著西塘古鎮。這江南水鄉的多情古鎮,讓人淡忘浮躁,在紛亂中摘得一抹寧靜,美得讓人心疼……
去古鎮的心得體會 篇5
這次春游的目的地是河下古鎮。美麗的河下坐落在我富饒的家鄉——淮安。它在中國古代一直是輝煌燦爛,風流瀟灑。現在的它,在人們眼里已經是文化重鎮,軍事重鎮,鹽商重鎮,中醫重鎮和美食重鎮。兩千多年來,她在風吹雨打下,已破爛不堪。可經過修建,當年繁華的淮安明珠便又站在了我們眼前。
接近一小時的'長途跋涉,我們終于來到了魂牽夢縈的河下。遠遠望去,她多像一個靜坐的仙子。走在已有兩千年歷史的石頭路上,兩眼望著古色古香的小街,不禁想起了當年這里的熱鬧情景:有的在店門口吆喝,有的東奔西跑在街上,不是買吃的就是買衣服,或許有人在眾人的注視之下表演鐵砂掌,還有許多孩童嘻嘻哈哈的圍在一起做游戲。不知不覺中,我已經走到了文樓。當年的文樓湯包可算是文明了天下,許多人慕名而來,把餐廳擠滿,人人嘴里都留著蟹汁,口口聲聲叫著:好吃,好吃!小二,再來一份蟹黃湯包!
擠出小街,走上了平坦而又的廣闊的大道。走過了拱橋,已經累了,便找了一個臺子坐下休息。正巧,臺子對面就是梁紅玉祠,休息夠了就踏進了祠的大門。這是個小院子,四方有地,而滿地都是綠,只是有幾株黃黃的油菜花點綴了一下這片地。走進正房,還有迎風招展的彩旗和梁紅玉的畫像。
走出了祠,遙望著梁紅玉石像,情不自禁地想上前張望。在欲想的逼使下,我走上了通往石像的橋。用手摸摸她的戰袍,心中莫名地蕩起了一種激情,一種勵志要為祖國而努力學習的激情。
放眼望著湖,一片綠。風吹過楊柳,柳枝隨風飄。
離開了古鎮,回頭望著門,金色的河下古鎮四個大字在花花綠綠間永久的立在了這片美麗的土地上。
走出了古鎮,也忘不了那情景。夜晚,燈光明火一定會把它照得更加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