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關》觀后感心得感想(通用5篇)
《雄關》觀后感心得感想 篇2
20__年5月11日《雄關》在河南廣播電視臺播出了。《雄關》講述了在疫情期間,河南省的防疫舉措,講述了無數黨員干部、志愿群眾的無私奉獻和努力付出。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上下都進入了一種緊張的狀態,但緊接著便是黨中央下達的全面抗疫的指令,將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發動一切力量,抵御病魔,社會各界積極響應,聯合行動。河南省是人口大省,武漢市外來務工人員大多是河南人。河南省與疫情高發區的湖北相連,背靠京津冀核心區,是疫情防控的重要防線。河南省在接到黨中央的命令后,迅速帶領全省人民第一時間做好疫情防控部署,守住中原防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嚴峻形勢,作為疫情抗擊第一線的廣大醫務人員們“逆向而行”,黨員干部也不顧小家和個人安危堅守在“戰疫”一線。黨員護士劉海燕在疫情來襲時,堅持在抗疫一線,在七天未曾回家后,她的丈夫帶著女兒隔著隔離帶來看她,給她帶了餃子。明明近在咫尺,劉海燕卻無法與丈夫和孩子接觸,只能和孩子隔空擁抱。劉海燕在朋友圈這樣寫到:我是孩子的父母,也是父母的孩子。共產黨員與一襲白衣讓我堅定了我的使命和責任。生的希望,是這群可愛的人帶來的詮釋,在國家困難之際,他們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全,為我們夯起一堵巨大的城墻,讓我們免受病毒的侵犯。
《雄關》觀后感心得感想 篇3
你希望,自己的青春,是什么模樣?
中國青春一代,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能否扛住風雨?能否擔起責任?能否成為值得信賴和托付的新生力量?這次疫情阻擊戰中,90后、00后用行動做出了回答。昨天父母眼中的孩子、老師眼中的學生,今天已經成為國家的驕傲與希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勉勵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后”黨員中所指出的,他們不畏艱險、沖鋒在前、舍生忘死,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他們用行動譜寫了一曲壯麗的青春戰歌。120多年前,恩格斯寫下了這樣一句話:“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20__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帶給中華民族巨大傷痛的同時,也使偉大的民族精神在危難中迸發、在磨難中鍛造,千千萬萬個平凡的中國人挺身而出,不分晝夜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戰場。在平常的日子里,他們或許是與我們擦肩而過的普通人,但當疫情襲來之時,平凡的人們,卻迸發出不平凡的力量,成為這個時代的英雄。
在這次疫情中,青年人始終奮戰在抗疫第一線,用行動展示使命與擔當,他們在火線上激揚青春力量,以行動書寫青春篇章,以無私無畏的精神放射出新一代中國年輕一代的榮光。
《雄關》觀后感心得感想 篇4
習近平同志在大會閉幕式上向全球華人發表重要講話,對創造中華五千年文明的中國人民予以非常崇高的評價與肯定,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奮斗精神、團結精神、夢想精神的人民,我們的國家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我們必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發有為,努力創造屬于新時代的光輝業績!
回望特檢發展歷程同樣是以人民為中心,以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為導向,成立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之初心就是為更好的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保障安全監察工作更好的為人民服務而設立的科學技術機構。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是以科學的手段更好的為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服務的宗旨,肩負著特種設備監督檢驗、定期檢驗、型式試驗等工作責任.以公平公正的科學檢驗數據出具相應檢驗報告,為人民安全、放心使用特種設備起到了科學技術把關作用,同時為法規規范的實施與安全監察決策提供了重要數據支撐,也為有效降低能耗,減少污染排放做出了許多貢獻。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美好生活質量的提高,特種設備數量需求也飛速發展,以現有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的能力無法滿足目前日益增加的特種設備提供更優質優量的檢測服務。從1978年我國確立改革開放以來,全國各族人民一直在為建設美麗家園而努力奮斗。
改革是必然的,歸市場自由支配的該還給市場,人們生命財產安全中財產可以市場化,然不禁要問人們的生命安全需要完全市場化嗎?通過學習此次兩會我們找到了答案。
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是為實現社會公共利益和國家長遠利益而設立的法定檢驗業務事業單位,作為安全監察體系的一個部分應盡最大可能發揮自身優勢作用,這是檢驗檢測機構的責任和義務。當前,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如何更好的滿足人們為日益增加的特種設備提供更優質優量的檢測服務而加快發展,需要有新的舉措,特檢機構必須依靠改革,為持續發展奠定體制和機制上的基礎。改革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只有緊緊依靠人民,傾聽人民心聲,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改革的標準,特檢事業就能同承載著13億多中國人民偉大夢想的中華巨輪繼續劈波斬浪、揚帆遠航,勝利駛向人民所希望的明天。
《雄關》觀后感心得感想 篇5
偉大的精神能夠讓我們在遇到艱難險阻時看到希望、看到光明,依靠強大的精神力量攻克一個個難關。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斗爭中,偉大的中國精神熠熠生輝。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現的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展現的負責任大國形象,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贊譽。”偉大的中國精神在疫情防控中得到充分展現,凝聚起戰勝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
《易傳》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種剛健進取、發憤圖強、不屈不撓的精神品格是中國精神的重要內涵,使中華民族具有強大的韌性,能夠戰勝一切困難和挫折。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正是因為具有不屈不撓、堅韌不拔、百折不回、前仆后繼、勇往直前等優秀精神品格,中華文明才能一路走來,歷經5000多年而不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是歷經磨難、百折不撓的民族,困難和挑戰越大,凝聚力和戰斗力就越強。”在這次疫情防控斗爭中,14億中國人民沒有被來勢洶洶的疫情嚇倒,而是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毅然決然投入抗疫斗爭,敢于斗爭、敢于勝利,全國上下齊心協力、眾志成城,顯示出強大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偉大的中國精神使我們在任何艱難險阻面前都不會屈服和低頭,都能夠以頑強毅力從容應對,振奮起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精氣神。
中華文化講求仁愛之心,這種仁愛之心生發出一種大愛精神,鑄就了舍己為人、舍小家為大家的犧牲精神、奉獻精神,這是中國精神的重要內涵。在這次疫情防控斗爭中,廣大醫護人員不顧個人安危,義無反顧奔赴抗疫最前線,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為搶救患者生命日夜拼搏。這不僅充分體現了救死扶傷、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也充分體現了犧牲精神、奉獻精神。還有那些為疫情防控而堅守崗位、盡職盡責的科研工作者、公安干警、疾控工作人員、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沒有他們的犧牲和奉獻,我們就很難有效遏制疫情、不斷鞏固疫情持續向好形勢。這種犧牲精神、奉獻精神生動詮釋了中國精神的內涵,為我們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也是我們成功渡過一個又一個難關、不斷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重要原因。
中國自古就有世界大同的理想。我們不僅希望中國人民過得好,也希望各國人民都過得好,這是中國精神的重要體現,這種精神在今天集中體現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疫情防控斗爭中,從分享防疫信息和經驗到開展藥物疫苗研發國際合作,從為其他國家提供醫療物資援助到派出醫療專家組分赴有關國家幫助抗疫,從支持國際組織發揮應有作用到提出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中國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國際合作,努力凝聚起戰勝疫情的強大合力。
同舟共濟、守望相助,不畏艱險、頑強拼搏……疫情防控展現的中國精神還有很多。中國人民在長期奮斗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中國精神,使我們面對任何艱難險阻都敢于斗爭、敢于勝利。我們要繼續大力弘揚偉大的中國精神,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目標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