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英烈精神賡續紅色血脈心得體會(精選5篇)
弘揚英烈精神賡續紅色血脈心得體會 篇1
早晨,在綿綿細雨中一晃而過。
中午,陽光,就像是先烈們的精神一樣熾熱。隊伍集合完畢,當樂隊的指揮舉起并落下的瞬間,鼓樂隊整齊有序的敲打起來,雄厚有力的樂聲響徹操場上空并消散。老師一聲令下,隊伍緩緩移動。各班的旗手昂首挺胸,高舉旗幟,走在班級隊伍的前方,我們邁著整齊劃一的步伐,向烈士陵園走去。
在鏗鏘有力的樂聲中,我們到了陵園門口,抬頭望著那通向神圣殿堂的一步步階梯,是那么的莊嚴。我們踏上了這條通往神圣殿堂的路。走的每一步都顯得如此沉重,因為是他們,是千千萬萬的英勇身軀鋪就了我們腳下的路;佇立在烈士墓碑,望著那幾個雄渾有力的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緬懷先烈。聽到老者的演講,看著四周蒼勁有力的松柏,讓我感受到了先烈們英勇不屈的精神。我們莊重的向烈士們三鞠躬,并拳舉起右手,在神圣的烈士墓碑下進行宣誓;許下我們一生的誓言。
繞著高大而圣潔的墓碑走一圈,緬懷先烈并送上我們的一份心意——自制小白花。我們有序的走下了圣潔的殿堂,走到一旁樓上的展示廳內,進行參觀烈士們的簡潔,豐功偉績于烈士們書信、隨身物品以及那些戰爭中用的槍、到、子彈等物品,讓我們去感受當時他們的氣息。
這些種。種,都在觸動著,震撼著我們內心深處的那一片柔軟的地方;我想我們生活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怎么就可以懈怠了呢,我們反而更應該向先烈們一樣的努力和拼搏,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去創造屬于我們,屬于這個時代的未來。
要記住烈士的精神永遠都不會消散,它會永遠的活在人們的心中,就像墓碑刻寫的一樣“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弘揚英烈精神賡續紅色血脈心得體會 篇2
清明節到了,在這個微風輕拂,細雨滿天的時節里,學校組織了一次“網上祭英烈”活動,以此來祭奠那些曾經為國家、為人民,犧牲自己生命的革命先烈。
每當國旗冉冉升起的時候,耳邊回蕩著我們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后的吼聲!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愛國主義精神永垂不朽!”聽著這鏗鏘有力、斗志昂揚的歌聲,我心潮起伏,思緒萬千。先烈們,是你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斗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先烈們,是你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奉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
看現在我們生活的時代,沒有硝煙、沒有戰火;看現在我們生活的時代,祖國繁榮富強、環境優越;看現在我們生活的時代,人民生活富足、安居樂業......這所有的一切,是由先烈們的血水和淚水鑄成,沒有昔日烈士們的浴血奮戰,就沒有我們今日的美好生活!和平的生活環境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機會,我們應該認真學習,不辜負祖國對我們的期望!我們不僅要珍惜現在的生活,更要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的那些艱辛歲月。在需要我們做出貢獻時,也一定要學習他們的精神品質,英勇的為了國家而奮斗!
弘揚英烈精神賡續紅色血脈心得體會 篇3
清明節又來了,大家都在掃墓,祭祖,登高。對于清明,我很有感觸。我以為清明要掃墓了,覺得有點害怕;清明可以放假了,覺得有點開心。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清明的感覺,也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待清明的。
“兒子,我們走吧!痹诟改傅目藓奥曋,我們上了公共汽車,匆匆趕往家鄉。在公交車上,我瞥見很多人在高速公路旁的山上掃墓。我不禁想:清明對人真的那么重要嗎?但是仔細一看,發現人并不是真的掃墓,而是在比較自己。看那邊的人燒的是高級香和珍貴的鬼紙,用的'是質地好的掃帚;這里的人燒更高級的香和鬼紙,用更漂亮的掃帚。這還是真正的掃墓嗎?我看著這些人,有點難過。一千年的文化就這樣散了,現代比較迅速崛起。既然如此,為什么還要費心去掃什么墳,祭祀什么祖宗呢?
到了老家,跟著父母到了祖墳,開始了一系列的祭祖活動。燒香的時候瞥見幾戶人家掃墓。不像我在車上看到的,他們用簡單的器皿和真誠的心掃墓。我有點放心了,畢竟千年傳統還沒有完全散去,有的還留在民間。
掃墓祭祖之后,我們又騎馬回去了。在路上,我特別看了看掃墓的人。他們互相指責和辱罵。我不禁覺得有點好笑。
清明是一個喜慶的季節,也是一個衰落的節日。我們只希望人們能放下攀比的心理,真正掃墓祭祖,讓千年民族文化回歸民間。
下雨了。也許上帝也為人的行為感到悲哀。
弘揚英烈精神賡續紅色血脈心得體會 篇4
日前,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中國關工委聯合發出通知,今年繼續組織廣大未成年人開展清明祭英烈活動,突出傳統節日蘊含的思想教育內涵,其中“網絡祭掃”再次引發熱議。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追思先賢,緬懷先烈的重要時期。然而,在新時達文化的沖擊下如何讓傳統節日發揮功效成為近年來的一個難題。以往的節日紀念儀式在當下并不能完全被人接受,特別是年輕人,他們想要更前衛更具時代感的節日氛圍。而中央文明辦等推出的“網絡祭掃”正當其時。
有國才有家,今天的幸福中國來之不易,她是無數革命先烈的英勇奮斗,流血犧牲還來的,在清明這樣的日子緬懷先烈,再次激發國人的愛國之情很有必要。然而由于工作、學習,或者地域的原因,很多人無暇走入生活中祭掃英烈,“網絡祭掃”給他們一個的時機去表達心中的情感。
在網上向先賢先烈鞠躬獻花、抒寫感言寄語,這樣的舉動具有諸多意義。一方面它很好的利用了網絡平臺,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形成影響力,可以以點帶面,聚集人氣共同關注我們的愛國舉動。另一方面,這樣帶過舉動還可以借助新媒體如微信、微博等迅速擴散,不僅省去了現實中祭掃的勞頓,也節約了資源。更值得一體的是,這樣的祭掃方式可以利用網絡的存儲功能,把很多人的愛國之情集納成冊,以享世人。
無論是傳統文化還是愛國主義并非一定固守原有的模式,時代在向前,愛國主義、節日傳統也應該與時俱進。只有這樣才能讓愛國主義情懷長青不腐,讓節日的傳統隨著人們的思想的向前而不斷變更出更有韻味的色彩。
互聯網承載著這個時代時代感的精神,以網絡為媒,把現實中的情感移到網絡中來,這不僅僅是一個創舉,更是一個具有實踐意義的舉動,它將繼續把中華民族的愛國精神,把諸如清明之祭掃的節日傳統發揚光大。網絡應該成為一個充滿正能量的地方,網絡祭掃正是在踐行正能量的傳播。
又是一年清明時,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充滿時代感的網絡祭掃活動中來。
弘揚英烈精神賡續紅色血脈心得體會 篇5
制度是一切社會團隊生存發展的支柱,在當今快速發展的社會里,一個團隊的起步、發展、壯大與制度是密不可分的。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為了我院的生存與發展,我院全體醫護人員能緊密團結在院黨委周圍,堅持走規范化、制度化道路。
規范化、制度化體現于方方面面,作為精神心理科,在工作當中存在一些特殊性,各項制度的遵守都不能少,安全制度的落實可謂是重中之重。工作過程中科主任、護士長會上強調會下重復,平時對我們說的最多的是安全問題,抓的最嚴仍是安全問題。安全問題成為我們科工作的核心,從而使每個工作人員都不能忽視。
我們科室的特殊性就在于所有的患者由于受精神癥狀的支配,可以出現自殺、沖動傷人、毀物等破壞性行為,無自知力否認有病而拒絕住院與治療,表現出沖動、反抗或外走,工作人員的疏忽與處事不冷靜也可導致意外情況的發生,總之危急意外情況貫穿于我們整個工作過程中,因此要求我們每一位工作人員都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識,隨時警惕不安全因素,每一個細小環節都不能疏忽。工作當中首先要保證環境安全,我們科病室設施要安全,要隨時損壞隨時修理,病區、辦公室、配餐室等場所要隨時上鎖,病區的危險物品要嚴加管理,如藥品、器械、銳利物品、繩帶等要定點放置包括病人剪指甲、刮胡子都要在護理人員的看護下進行并及時收回。其次還要加強安全檢查,凡患者入院、會客、假出院返回、外出活動返回均需作好安全檢查,防止危險物品帶入病房,每天要對整個病區環境、床單元以及患者一切可能存放危險物品的地方進行安全檢查,如果發現患者有強烈的自殺企圖,嚴重的暴力傾向,要將患者暫時隔離開來,或給予保護性約束。
特殊的科室要求我們有特殊的護理方式,作為我們科室的護理人員,不僅要掌握一般的基礎護理還要懂得特殊的專業護理,我們護士要熟悉病史,了解患者的精神狀態,護理要點、注意事項、對有自殺、自傷、沖動傷人、出走行為的患者隨時注意其動態,嚴重者安置于重病室24小時重點監護,為確保安全還要加強巡查嚴防意外,我們護士必須15分鐘巡視一次,重點患者不離視線以便及時發現病情變化,預防意外,特別是在夜間值班時要求我們要有更高的責任心,做到領導在與不在一個樣,真正做到一切為了病人,為了病人的一切。這樣才能保證每個班的安全交接。此外為了患者能早日康復,早點回到社會中,我們工作人員要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要根據不同癥狀的患者進行不同的心理護理,要懂得尊重、關心、理解患者,讓他們真正感受到“家”的溫暖,減少痛苦促進恢復,每當那時看到他們有一點點的進步,哪怕只是一個眼神,一個動作的改變,也會讓我們感到無限的欣喜。
是的看到患者一個個來了,又一個個走了,我們在感到欣慰的同時又感到一種無形的責任,這種責任告訴我們更要自覺地落實好院領導提出的規范化、制度化管理,更好地履行我們的天職:全心全益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