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化管理心得體會_學習標準化心得體會
管理標準是企業為了保證與提高產品質量,實現總的質量目標而規定的各方面經營管理活動、管理業務的具體標準。第一范文網小編整理了標準化管理學習心得體會范文,僅供參考。
標準化管理心得體會范文篇1
20xx年9月3日,項目部組織全體員工對西南公司標準及標準化管理進行了系統的、規范的學習。意為找差距,定目標。總結經驗,完善管理,實現自我突破。
我們正處于一個變革的時代,變是唯一的不變。在現在的社會中,競爭十分的激烈,以前的管理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步伐了。中建六局西南分公司一直在變革,本著“只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借口”的理念,一步一步積累經驗,到現在已經有了自己的標準化體系,公司的迅猛的發展得益于標準化的實施,而標準化在公司發展的步伐中得到了完善。標準化體系的學習,有利于提高每一位員工的標準化意識和標準化業務水平,培養精通公司業務又熟悉標準化管理工作的標準化專業人員,以適應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形勢,為達到公司的預期發展目標而奮斗。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建立標準化的流程亦是同樣的道理。既然是流程標準化,就是要有據有依,有據可循,有據可查。可以在人員流失補進新人的時候,讓新人更快的熟悉部門的各項業務。施工標準化是對規范的補充和細化:主要補充了工地的標準建設和工程管理方面的要求,細化了施工過程的控制。對規范工程建設和管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施工標準化可以消除部分潛在的安全隱患,有利于提高安全生產,提升工程進度,對工地的標準化建設和工程管理有了制度保障;有利于提升工程質量;有利于節約工程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有利于改善施工、生活環境,大幅提高文明施工程度。而且工作期間每日巡查,每周檢查,每月報告。如有
偏差及施工現場不規范情況,及時提出整改措施、并進行驗證,實時調整進度計劃在遇到問題時能更快更好的解決問題。這就是標準化體系的優點。
通過認真學習西南公司標準化的管理,無論是在對現代工程管理理念還是對施工標準化重要性的認識上,我們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同時也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
提高對施工標準化的認識。領會“五化”即專業化,區域化,標準化,信息化,國際化。其中標準化既是“五化”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其它四化的重要支撐,而項目管理標準化則是基礎。認真學習,領會《項目管理手冊》,《手冊》針對中建系統項目管理的特點,其核心內容是:一個核心;一條主線;二層管理;三個基本文件;三個基本報告。
推行標準工地落實的措施及方法。提高思想認識:需要人與人之間真心探討;簡單交流;共同參與。抓好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全面推行施工班前會議制度;改善施工現場生產生活條件;加強人員管理和培訓,提高勞動者素質和技能。強化專業化管理:加強專業化管理團隊建設,注重管理人才的培養、儲備和梯隊建設;加強規章制度的建立,做到責任明確,運轉協調、銜接緊密。強化施工工藝的改進和細化,研究改進每一個工藝環節,消除質量通病,推廣好的做法,提高工程質量、增長耐久性。加強關鍵工藝的動態監控。
例如我,作為一名新入職的員工,標準化的出現,能讓我更快的熟悉業務,哪些重點需要注意,大大小小的表格在不斷的提醒著自己,
讓我這種處于起步階段的新員工不容易迷失方向,這更是一種激勵。標準化的如果實施對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水平,即使錯了也能及時知道不斷的改進提高自己,以免同樣的錯誤再犯。標準化如果實施對推動各方面工作的管理科學有著具有很強的實在意義。這樣施工員更有益于了解該如何做得更標準更規范,施工人員必須具有較高的職業素質,要做好項目的檢查的各種業務。而且公司每季度的考核,“獎罰”制度都決定著作為新職員的未來,所以標準化是對于底層工作人員的督促和激勵,同時公司項目的標準化更是有利于公司的發展。
總之,我們應把施工標準化貫穿于施工的各個環節,從源頭抓起,提升工程質量和安全;注重以人為本、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注重工程建設總體目標的全面協調;注重工程的耐久性,從而保證公司工程建設快速發展、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
標準化管理心得體會范文篇2
20xx年3月6日,經理部領導班子成員、各部室負責人及代表一起,集中學習公司惠興高速公路第16合同段項目部標準化管理,查找本項目部在管理、隊伍組建和運作方面存在的不足,深化本項目管理工作的思路,對今后項目管理工作做出具體部署。
大家在學習中深刻剖析了本項目管理和隊伍建設方面存在的不足,明確提出了下一步深化項目管理和隊伍建設的五項具體措施:一是加強對標準的學習,進一步提高標準化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增強抓好標準化管理的緊迫感和責任感。適時組織職工進行標準化學習,營造全體員工自覺遵守標準的良好氛圍。二是加大管理落實力度,把標準落實到生產過程中去。在認真學習和熟練掌握工程質量關鍵環節與控制要點以及其他標準的基礎上,結合實際編制管理工作流程,并對照標準抓好管理落實。三是抓緊人才培養,盡快適應建筑市場激烈競爭的需要。加大對年輕技術人員培養力度,培養一批適應市場、素質全面的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四是調整、明確項目各部門的管理職能,更好地服務于項目部管理。五是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不斷調整和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引導和鼓勵年輕技術人員從事現場管理,解除各種障礙和制約因素,讓干得好的人收入高一點,積累多一點,實力強一點,有效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把企業內的成員所積累的技術、經驗,通過文件的方式來加以保存,而不會因為人員的流動,整個技術、經驗跟著流失。達到個人知道多少,組織就知道多少,也就是將個人的經驗(財富)轉化為企業的財富;每一項工作即使換了不同的人來操作,也不會因為不同的人,在效率與質量上出現太大的差異。
如果不這樣,老員工調離時,他將所有曾經發生過問題的對應方法、作業技巧等寶貴經驗裝在腦子里帶走后,新員工可能重復發生以前的問題,即便在交接時有了傳授,但憑記憶很難完全記住。不同的師傅將帶出不同的徒弟,其工作結果的一致性可想而知。
就技術部門的工作,內業方面:積極學習并掌握各類規范、圖集標準;施工前期的圖紙審核和現場調查;編寫和完善各分部、分項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及工序作業指導書;分解總工期并針對關鍵工序、關鍵部位編寫施工計劃并組織實施;編寫和及時下發施工技術交底并督促落實到現場;統計各單位工程的工程數量并提前編制和上報材料計劃;建立施工日志、施工臺帳、收方臺帳,記錄施工過程并掌握材料消耗數量;上報設計變更并積極聯系業主、設計、監理單位做好現場確認;整理和歸檔各項測量數據、檢查記錄,及時編寫并簽認質檢資料和評定資料。外業方面:組織并參與導線測量及施工控制測量,做好施工前高程和平面位置的放樣及施工后高程和平面位置的復核;有效組織并合理安排各施工工序的銜接;對照施工規范及作業指導書,監督檢查施工現場的每一個環節;對關鍵工序、關鍵部位進行旁站,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處理;協助現場管理人員做好現場機械、物質調配,協調各施工隊伍之間的關系。
通過標準化管理,可以將復雜的問題程序化,模糊問題具體化,分散的問題集成化,成功的方法重復化,實現工程建設各階段項目管理工作的有機銜接,整體提高項目管理水平,為又好又快實施大規模建設任務提供保障;通過推行統一的作業標準和施工工藝,可以有效避免施工過程中的質量通病和安全死角,為建設精品工程和安全工程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