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焦裕祿心得體會:勤政愛民 造福群眾
焦裕祿同志是人民的好干部、好公仆。1962年冬天,他來到河南省蘭考縣擔任縣委書記,時值內澇、風沙、鹽堿“三害”肆虐蘭考,他堅持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的領導工作方法,同全縣干部和群眾一起,與深重的自然災害進行頑強斗爭,努力改變蘭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舊忍受劇痛,堅持工作,終因積勞成疾,醫治無效,不幸逝世,年僅42歲。焦裕祿是黨的宗旨的忠實踐行者,他用實際行動,樹立了為勤政為民的不朽豐碑。
勤政愛民是我黨立黨宗旨的基本要求。焦裕祿在蘭考的一年多時間里,牢記宗旨,心系群眾,他常說,“共產黨員應該在群眾最困難的時候,出現在群眾的面前;在群眾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去關心群眾、幫助群眾”。他上任第一件事不是開會,而是下鄉訪貧問苦;他開縣委會的第一件事不是講話,而是到火車站安撫災民。“心里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他把自己當作人民的兒子,為農民雪天送糧,把黨的溫暖帶給千家萬戶。焦裕祿之所以深受人民群眾愛戴,根本原因在于他始終與老百姓心相連、情相依,同呼吸、共命運,在于他視人民群眾為衣食父母、誠心誠意當人民公仆。
當前,學習和弘揚焦裕祿精神,就要像焦裕祿同志那樣,牢固樹立群眾觀點,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任勞任怨、無私奉獻,多想群眾少想自己,多想事業少想名利,堅持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責,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創業上,用在服務群眾上,真正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以實際行動推進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造福人民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