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明傳播志愿者”心得體會
時光荏苒,不知不覺中,自己作為xx市的一名“網絡文明傳播志愿者”已有兩年。兩年里,自己先后開通了新浪博客,騰訊、新浪2個微博,共發表微博1300余條,博客80余篇,做到自愿參與、主動傳播、積極融入。
一、從要求到自愿,爭做網絡文明傳播“新戰士”
xx年,市文明辦要求各單位在主要門戶網站上開設博客和微博,并做到定期更新,努力引導輿論走向。我院領導非常重視,安排政治處、辦公室和研究室的5名同志承擔此項工作,我有幸入選。說實話,初接任務,一是不情愿,認為辦公室工作本就繁忙,再安排做不相關網絡志愿者工作,可能會影響本職工作;二是忐忑,網絡志愿者是新興事物,哪些能傳播,哪些不能傳播,心里沒底,千萬別為了幫忙結果“添亂”。但是工作了一段時間后,我對“網絡文明傳播志愿者”有了新的認識,網絡宣傳陣地同其他宣傳陣地一樣,正確的輿論不去占領他,錯誤的、荒謬的觀點就會沉渣泛起,作為“網絡文明傳播志愿者”,必須要像戰士一樣,守好自己的陣地。有了正確的認識,就有了科學的行動,時間不夠,我就“化整為零”,利用一些零碎的時間來完成此項工作,如自己一般會用乘坐公交車的時間用手機來撰寫、轉發微博;平時看報紙、瀏覽網頁時候也注意收集資料,然后定期一次性上網更新博客。這樣一來,不僅文明傳播效果好、更新及時,而且工作任務也在不知不覺中就超額完成。
二、從被動到主動,豐富網絡文明傳播“新形式”
最初參與這項工作,未能很好把握網絡文明傳播的內涵,一看到積極向上的文章或者典型好人好事就進行轉載。慢慢的,參與越深,感受越真,我認識到文明的內涵很寬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也滲透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與其漫無目的的隨機轉發,不如根據自己的理解和特長設置宣傳重點,這樣既有利于收集資料、撰寫評論,也可體提高博客、微博的可看性。于是今年開始,我為自己設置了兩個工作重點:一是將新浪微博的主題定位為“愛我家鄉”,著力于記錄鄭州美好、文明、向善的一面,同時也介紹外地城市文明創建的有益經驗,嘗試著為鄭州的文明創建工作添磚加瓦。二是提高原創微博、博客的比重。僅靠轉發,盲目追求數量無法達到文明傳播目的,甚至可能以訛傳訛,影響宣傳的效果;作為一名負責任的志愿者,應該將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行動融入到微博、博客中去,這樣才更真實、更感人、更有“正能量”。當然在原創方面,我還有很多不足,但這是我的努力方向,下一步我要嘗試策劃幾個專題,發動身邊的同事、朋友共同原創。
三、從應對到積極,踐行網絡文明傳播“新常態”
參與“網絡傳播志愿者”工作,重要的是發布的內容要真實、新穎,杜撰出來的事件會毀掉“網絡傳播志愿者”的公信力,但相同內容的簡單重復,吸引不了網民的“眼球”,“網絡傳播志愿者”的初衷就大打折扣。兩年的參與實踐,我感到持之以恒做好網絡文明傳播工作,必須積極投身現實的文明創建活動,實現網上網下良性互動。網絡宣傳的內容來自城市文明創建的生動實踐,離開了城市文明創建活動,網絡文明宣傳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作為“網絡文明傳播志愿者”,不僅要在網上為文明鼓與呼,更要在生活中積極踐行,通過親身參與,我們的感受會更真實、視角更新穎,傳播也會更有效果。如xx年初,我參加了鞏義市南河渡鄉中學組織的慰問該鄉敬老院的活動,一般的介紹多表現孤寡老人接受慰問后的感動和幸福,但我在現場同時還感到學生在表演節目時、在幫助老人洗臉梳頭時發自內心的快樂。后來,我把這次經歷以“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為題發布在微博上,收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