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的觀后心得初中(精選4篇)
勇士的觀后心得初中 篇1
1937年5月29日,一個偉大的日子。在這天中國工農紅軍在進退兩難的情況下,只好向易守難攻的瀘定橋發起進攻。電影《勇士》以這件事為背景,用一個半小時向祖國人民重現了當年那個催人淚下的故事。
1937年5月28日,紅一方面軍四團接到命令,由翌日早晨六時攻占瀘定橋。為及時趕到,四團一晝夜行軍120華里。在六時發動攻擊,突擊隊的22名勇士勇前進,往直前,手拿鐵鍋和手槍,背上扛著馬刀,一邊匍匐,一邊朝敵人射擊。突突突!敵人一排子彈打過來,兩位勇士被擊中了,失足墜落山澗。雖然勇士們奮力向前爬行,但想保住生命,速度不得不慢下來。
岸邊的掩護部隊趕緊用火力壓制對岸,這給20位勇士爭取了寶貴的時間。但這勝利在望的時候,狡猾的敵人卻在橋頭燒起了熊熊大火,似乎是一道不可攻破的大門,勇士們有一點退縮了。突擊隊隊長見這情形,為了鼓舞士氣,氣憤的吼:“我們都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還怕這烈火不成!為了祖國的大好河山,站起來!沖啊!”勇士們被激起了自尊,全部站了起來?蓴橙说淖訌椷是呼嘯著帶走了兩位勇士的生命。剩下的18位勇士迎著子彈沖了過去,勇猛的雙腿一跳,跨過了火門,在橋頭與兩個旅的守軍進行激戰?吹竭@兒,我緊繃的心終于松了口氣。頭上冒出的汗珠也不再冒出來了。
看完了這部電影,我深深地體會到“一寸山河一寸血”這句話。現在國內的和平是68年前革命前輩們用生命換來的,所以我們要珍惜和平,制止戰爭。讓明天的世界真正成為充滿陽光鮮花和愛的人類家園!
勇士的觀后心得初中 篇2
一選擇這部電影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它描述的是長征故事中的《強渡大渡河》,與考研熱點“長征精神”有聯系;二是作為一個“青馬”學員,電影主題引起了內心的責任感和強烈的共鳴,我應該去支持它,了解它。為了不辜負看這部電影犧牲的學習時間,我利用午休的時間把中國近代史綱的長征部分看完了,以便更深入電影情節。
這部電影里面有幾個主要角色。首先是作為部隊主心骨的紅四團團長,在關鍵時刻統一思想,鼓舞人心,率領隊友們穿越槍林彈雨的圍剿;其次是作為部隊智多星的政委,及時準確地做出決策,盡量減少部隊損失并完成任務;小紅軍王冬宇,是最讓我感動的,他一心為了戰爭勝利,最后為了學習到打炮技術,犧牲生命;第四個人物是狙擊手廖大強和余振中,他們在任何危險時刻都是做最危險的“斷后”工作;第五個人物是從為了錢財成為民黨炮兵到愿意投入不給發福利的田生才,第六個是那對因為戰爭而成為沒有血緣關系的兄妹。這些人物,出身不同,官職不同,卻互相關心,平等對待,因為他們心中都有恨意,因為心中都有理想。他們恨帝國主義侵略了中華大地,恨戰爭讓他們顛沛流離,恨不斷有人阻礙祖國統一路線,恨自己不能保護親人。
帶著這股恨和對戰爭勝利的決心,為了按時到達瀘定橋西岸,他們在崎嶇的上路上跑步前進,糧食帶也成了他們前進的負擔而不得不扔掉,晝夜兼程奔襲240里,這是堅持。
紅軍利用敵人留下的破船,穿越槍林彈雨的生死關口,強渡大渡河,占領對岸,紅四團二十二名突擊隊員,突破瀘定橋天險,知道前途危險,依然不怕犧牲,勇往直前,這是勇敢。
為了部隊能夠順利前進,清除伏兵對前進的阻撓,廖大強和余振中每次都擔任最危險的“斷后”任務,與隊伍走散后,堅持前行,按時到達與隊伍約定的匯合點,這是信念。
為了戰爭勝利,王冬宇立志學會打炮技術,以至于在疲憊的時候堅持背著田生才前進,把自己累得永遠不能起來,團長為了救小女孩而炸傷了小腿,小女孩的一句“哥哥”,讓小紅軍心里有了親人的感覺,因為我們都是中華民族的子孫。
堅持,勇敢,信念,民族大義,這是紅四團的精神,也是長征精神,是樂于吃苦,不懼艱難的革命樂觀主義;勇于戰斗,無堅不摧的革命英雄主義;重于求實,獨立自主的創新膽略;善于團結,顧全大局的集體主義。如果你沒機會重走長征路,沒有時間去閱讀長征書籍,沒有途徑去感受長征精神,我建議你去看看《勇士》。
二為了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弘揚長征精神,緬懷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進一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20__年10月28日下午3:00,在學院黨委的帶導下,我系黨總支組織師生黨員及部分入黨積極分子前往長湴橫店電影城觀看長征紅色電影片《勇士》。
《勇士》以紅軍長征途中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的英雄史實為原型,展現勇士們在敵人的圍追堵截中大智大勇,挑戰生死關口的非凡經歷。22名突擊隊員穿越槍林彈雨的圍剿,突破天險飛奪瀘定橋,以血肉之軀粉碎了國民政府的陰謀,在中國革命史上譜寫了不朽的篇章。弘揚了不怕犧牲、前赴后繼;勇往直前、堅韌不拔;眾志成城、團結互助;百折不撓、克服困難的長征精神。
參加觀影的黨員和積極分子都深受感動,既震撼于紅軍戰士一晝夜奔襲120公里,創造了人類行軍史上的奇跡,面對澎湃的大渡河和被拆去橋板的十三根鐵索,在極端簡陋的武器裝備、密集不斷的迫擊炮的攻勢和機槍的掃射下,紅軍突擊隊員硬是迎著炮火正面而上,最終奮勇奪下瀘定橋,譜寫出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贊歌,又有感于影片中的革命樂觀主義和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歷史需被銘記,精神當被傳承。在全國慶祝長征勝利80周年之際,組織大家觀看電影《勇士》,讓黨員們在觀看電影的同時了解歷史歲月、感受中國共產黨發展前進道路的艱辛,希望通過影片喚醒大家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思想意識,傳承長征精神,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新長征路!
三在電影《勇士》中,仍然堅守著當年“飛度瀘定橋”的一個“飛”和一個“奪”展開故事,故事的著眼點在于,如何在不可能中創造可能,在平凡中創造奇跡,無論是如神兵天降般的行進,還是用生命鋪就的橋板,每一寸的勝利行進,都由紅軍戰士的鮮血和生命鑄就:“飛”是指紅軍的急行軍,接到命令的`紅四團晝夜兼行,一天行軍240華里山路,不僅令敵人匪夷所思、目瞪口呆,而且也是世界軍事史上的神速奇跡,有關這次被外人看作是“天方夜譚”式的行軍,影片給了大篇幅的描寫,無論是行軍途中的遭遇戰、阻擊戰,還是行軍過程中的戰斗減員、配重減持,正如敵人所說,紅軍經過這一路的侵擾戰斗,損失巨大,能活下來的戰士,各個是精兵強將,都成就了一雙鐵腳板,這樣的神兵隊伍,確實是威武之師,必勝之師。
“奪”則是一場曠世的攻堅戰,但戰事所迫,又必須速戰速決,當瀘定橋已經被敵人抽去了木板,只剩下十三個粗粗的鐵索在大渡河上隨風漂蕩,已經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峻之地,再加上河對岸的敵人早就布下了天羅地網,槍炮齊備,子彈充足,更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此當兩隊號手站在“瀘定橋”的銘碑前吹響沖鋒號,當22名奪橋突擊隊員頂著對岸的槍林彈雨冒死一寸寸地前進,一種愛國主義熱情油然而生,血色可以漸淡,但意志不能屈服,瀘定橋,注定是一座光榮的豐碑,譜寫了中國革命史上和世界軍史上“驚、險、奇、絕”的戰爭奇跡,使之成為中國共產黨重要的歷史紀念地。
勇士的觀后心得初中 篇3
今天,我們去看了電影《勇士》,它講述的是“蒼狼的子孫”巴特爾為爹爹復仇的事。
巴特爾在尋找殺爹爹的仇人時,救了公主烏日汗,在烏日汗的幫助下,他參加了搏斗大賽,在和師傅口中的二師兄搏斗前,師傅給他了一副手腕,說這副手腕會給他帶來好運。但是,當這副手腕差點致二師兄于死地時,師傅卻說是巴特爾下的毒。這時,巴特爾才明白,原來師傅想致他于死地。在二師兄口中了解了事實后,他才知道殺爹爹的真兇其實是“借刀殺人”的師傅。為了復仇,也為了超過師傅,在姐姐和公主的幫助下練就了一身本領,終于,為爹爹報了仇。
蒼狼:草原上的守護神,正義、勇敢與力量的化身。巴特爾,這個英俊帥氣的小伙子,他擁有正義和勇敢,當他那惡毒的師傅問他擁有正義有什么用時,他說正義等于力量!他是蒼狼的子孫,正所謂蒼狼的子孫心中容不下罪惡!
白鹿:森林里的天使,純潔、希望與和平的象征。烏日汗,這個美麗可愛的姑娘,她以她那顆純潔的心守護著草原的和平,森林的和平!
巴特爾的姐姐,這個迷人的大姐姐,既有男孩兒的陽剛,又不失成熟的女人味兒。
蒼狼、白鹿、巴特爾、烏日汗還有巴特爾的姐姐給我們帶來了一部驚心動魄但又不失精彩的電影。我想,就像那蒼狼、白鹿一樣,純潔、正義與和平在我們心中永存!
勇士的觀后心得初中 篇4
為了紀念長征勝利周年,校團委組織我們觀看了戰爭動作片《勇士》,該電影講述的是紅軍長征途中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的故事。
小學課本中有飛奪瀘定橋的課文,然而文字的描述總歸是蒼白,今天看了這部電影,才讓我意識到,那是紅軍戰士的艱辛與不易。我看見在這條長征路上,有戰士上一刻還在逗弄著林間的動物,下一秒卻被子彈擊中,有戰士一夜疾行二百四十里,在到達目的地的那一刻再沒了聲息,有戰士頂著炮火,用生命為瀘定橋鋪上橋板。用生命鋪成瀘定橋,用鮮血染成長征路!我印象尤為深刻的是穿插片中的特別處理過的路,那時鋪滿了紅色的路,斑駁的紅色,是戰士們的鮮血與生命染成的',我看著看著鼻子就有點酸,心里特難受。
我記得穿插影片整體的是行軍路上,那寫在背囊后面的詞語,“理想”“紅軍”“生命”“勇敢”,一字字一句句,回蕩在長征路上,不僅僅是識字的話語,更是紅軍戰士,那些偉大的勇士們不屈的信念和理想!
觀看《勇士》從始至終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有四個字,那就是——堅持、無畏。紅軍懷著堅持、無畏的信念,因此能夠成功地渡過大渡河、飛奪瀘定橋。這種信念、這種精神,值得我們世世代代學習。懷著堅持、無畏的信念,我們可以成為一個勇士,不斷爭勝路途中的困難挫折。比如即將到來的體測中有一個800米的耐力跑測試,這個耐力跑中途我們會很累,但是如果我們一直堅持著,咬著牙跑向終點,我們終究會勝利!
堅持、無畏,我們都會成為一個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