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民豐收節個人心得體會(通用3篇)
中國農民豐收節個人心得體會 篇1
9月23日是秋分日,我國迎來中國農民豐收節。9月22日,向全國億萬農民致以節日的問候和良好的祝愿。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早在27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齊國著名政治家軍事家管仲就以這句話道出了糧食對于安邦固本的重要性。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我們也創造了用世界上7%的耕地養活了全球22%以上人口的奇跡,這與我國強大的糧食生產能力息息相關。
我國是農業大國,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國之要。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三農”工作,“三農”問題連續多年被寫進了中央一號文件,農業稅被取消種地還有補貼,中國農民越來越幸福。而這次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進一步體現了黨和國家對農業的高度重視 對農村的高度關注 對農民的高度關愛。
眼下正是秋收時節,放眼華夏大地,稻麥金黃 瓜果飄香,一派豐收的喜慶繁忙景象,格外迷人,這樣的收獲場景無疑是喜悅而幸福的,它不僅撐起了鄉村的希望撐鼓了農民的腰包,也撐起了14億的口糧,豐富了國民的餐桌,更撐起了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的希望。而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對8億中國農民兄弟來說無疑是一種重大肯定和鼓舞,對于進一步促進農業生產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吃水不忘挖井人。在享受大地豐收果實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感謝那些勤勞樸實的農民兄弟,感謝他們不辭勞苦任勞任怨,為國家提供糧食安全保障。同時,我們還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目前“三農”問題仍然是我國產業發展的薄弱環節和重要短板,城鄉發展失衡 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凋敝農村基礎設施落后 農民收入低下 農村青壯年勞力外流等問題依然十分突出,這是各級黨政部門在今后一段時期需要著力解決的問題。
我們相信,在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下,在各級黨政部門的積極努力下,中國的鄉村一定會越來越美 越來越有活力,成為“望得見山 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人人向往的人間樂土,中國的農民有一天也會成為人人艷羨的職業。祝賀中國農民豐收節,祝福中國鄉村越來越好!
中國農民豐收節個人心得體會 篇2
有時候重要的不是夢想的大小,而是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收獲的財富。
跨步、攻球、削球……每個動作都像一顆星星百川朝河,用他那微弱的力量形成一個通往夢想的道路。前行中他們用噯味的光芒無時無刻的跟隨著我,為我指引前方的道路,讓我那夢想的火苗永遠不滅那就是一一在每個乒乓球賽中得一個好成績。
“就你那小身板,還想打乒乓球,連個摩擦球都接不準,別丟人現眼了!”那場比賽的嘲笑聲依然繚繞我的耳旁,而我卻在心中暗暗念:到不用在意別人的眼光,他們的眼光都是假的,只要我努力,我總會得到第一名的!
借著氤氳的陽光早早來到了球館,用著多余的時間來練習乒乓球一遍、兩遍、三遍……不在意別人如何看待我,說我,笑我,我都不管,那是他們的事,我只知道一件事夢想就在前方,努力追逐定能實現。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這樣告訴自己,想在乒乓球賽奪得第一名絕非易事,追逐夢想的過程需要一步一個腳印。
每天清晨,我在小區里追趕第一縷陽光;每日傍晚我在家門口親吻最后一抹夕陽。我知道出色乒乓球運動員需要健康的身體。深蹲高抬腿、引體向上……日復一日的鍛煉,使我的體力漸漸漸加強,我感到夢想又離我近了一步。
但是良好的體力也僅僅是個基礎,技術的提升更是關鍵。每當到他們訓練時,我就會悄悄地躲在一旁,觀察他們的行動“偷學”他們的技巧。一有機會會跟我“切磋”一把。雖然常常輸掉了比賽,但我并不氣餒,因為我知道夢想的實現不可能輕而易舉,需要用心去追逐。他們訓練結束后,我總是激動的拿起乒乓球拍,重復剛剛“偷學”到的技術。從陌生到熟悉、從熟悉到巧用。漸漸地每一個動作都深深烙在了我的心里,原本調皮的乒乓球也變成了一個奮勇殺敵的戰士,跟隨我在桌上沖鋒。
夕陽的余光漸漸消失在地平線上,我滿懷信心地等待著新一輪比賽的來臨,這一刻我明白了,那是追逐夢想的力量。
中國農民豐收節個人心得體會 篇3
微博上無意看到女生必看的10部電影,尊嚴—《永不妥協》,風行里搜索一下,慶幸還能有高清點播,反正周五晚上還有大把時間,何不就打發看著。
一開始就是女主角在面試工作,隨意自然,甚至可以用粗俗簡單咩有什么專業知識描述,就是有點姿色三個孩子的個性媽,然后就是面試砸工作,還出車禍。還以為又是一些無聊故事套。后來慢慢看下,卻一點快進都不舍得按。
一個女人,曾經選過“選美皇后”,也曾經有很多夢想實現,也有很多自己的抱負一一兌現。可是后來她遇到一個男人,又遇到另外一個男人,兩個破碎的婚姻,帶給她只是七歲兒子,六歲女兒,還有一個8個月大的baby,男人逃之夭夭,而六年的黃臉婆生活讓她失業,面臨一個個拒絕的面試官,還有車禍帶來的17000貨款,身上只有10幾美元,可是她深愛著她三個孩子,毅然決然踏進艾德辦公室,硬是給自己找了份在律師事務所打雜的工作。
也許就像她自己說的,她沒上過法學院,她不懂得法律專業知識,可是,這是她找到的一份工作,一份收獲別人一點一滴尊重的工作。她真心付出,即使通宵熬夜,犧牲家庭孩子的時間,接到威脅莫名電話,她也不曾退步懷疑。
周圍女同事不喜歡她的著裝打扮,只有她接受改變,才能融入他們的圈子中,可是她不接受妥協,因為她覺得這樣子穿著打扮讓她窈窕動人,她很喜歡,為什么要改變,為什么要妥協,就是為了這些無所謂的言語與刻意嗎?
她的老板也不喜歡她的著裝,更多的是她坦白的話語,沖動的性格,甚至說粗話大聲吵鬧的習慣,總認為這樣子跟這個律師環境不符合,可是她不接受妥協,因為她就是這樣子的性格,敢作敢為,敢說敢當,她也想當個細聲細語的女孩,可是歲月生活改變了她,她就是這樣子的她,她很自在,為什么要改變,為什么要妥協,就是為了這些所謂的繁文縟節嗎?難道人不能活得自在自然,正是她的坦誠熱情打動了643名原告,贏得他們的信任與尊重,這就是她,活生生的她。
她的孩子更不喜歡她的加班熬夜,這樣子媽媽就沒時間陪他們吃晚飯,像其他小孩子爸媽一樣跟他們周末玩,甚至很多天都不見媽媽的身影,他們不喜歡媽媽工作,賭氣悶氣,可是她也不能妥協,雖然孩子也許不懂得她現在所做的工作,可是為了生活,更多的是為了她自身價值的實現,她只能選擇時間釋懷。后來一個鏡頭很感動,在她通宵整理文件躺在沙發上時,她八歲男孩在翻看著媽媽的文件,“這個女孩跟我一樣大,可是她生病了”,“嗯”“所以媽媽在幫她拿到賠款這樣子她就能治病了”,“可是她媽媽怎么不幫她”,“因為她媽媽也病了。”小男孩聽完看著他媽媽疲憊的眼睛,放下文件,踏出門外,“我給你帶早餐,你想吃什么,雞蛋好嗎?”我知道,他幼小的心靈也許裝不了太多東西,可是他明白了媽媽的苦衷,進而支持媽媽的工作。
她的新男友也不喜歡她的工作,在6個月的容忍之后,也提出條件,要不辭職,要不換男友,她真心喜歡他,可是在她一而再妥協兩次之后,她不再想只會給男人服務,只會在這種雙向選擇題面前妥協,她愛她的工作,她想追求真正屬于她的工作。
很多的時候,我們總會面對很多妥協,父母想要你就讀的學校,學習的專業,就職的工作,周圍朋友想要你交往的朋友,親戚想要你的工作,周圍所有人對你的各種評判。曾經有一個男性朋友就這樣跟我說過,你只是女生,壓力根本沒有我們大,因為你們到了25、26歲就準備嫁人了,你們沒有父母家庭的壓力,所以你們沒必要那么辛苦。這就是男性對我們的理解,當然不能一概而論,但也是大多數男性的心聲,還有我們父母的期望,找到一份安穩工作看準準一個男生到了一定年齡就可以嫁了,也許還有一部分女性也是這樣子期待看待自己的生活?
難道我們就應該選擇妥協,選擇這一條中規中矩的路嗎?然后也步上離婚,也許沒那么糟糕,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生活,可憐巴巴的生活,黃臉婆的生活,抑或單調無聊的生活,一點一滴磨滅我們的激情夢想。
女主角是幸福,因為她找到她自己真心喜歡的工作,即使沒有專業技能,重要的是你對一件事的激情與熱枕,那么其他的就都是浮云了。后來她收獲老板的肯定與信任,同事的欽佩與喜歡,男友的理解與愛,孩子的支持與愛,更重要的是,她自己的價值,她熱愛的事業,她得到應有的尊重,是她的永不妥協,給她贏得這所有的 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