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黃文秀先進事跡心得體會及感悟(精選5篇)
學習黃文秀先進事跡心得體會及感悟 篇1
如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已經成了許多黨員干部的口頭禪,而黃文秀,卻是用自己的生命來見證了自己的承諾。
其實,從這位第一書記的履歷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這位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的碩士高材生,其實完全可以選擇條件更加優渥的職位,而她卻因為為了報答家鄉的養育之恩,毫不猶豫的在畢業之后報考了當地的選調生。
百色這個地方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可能極為陌生,而即使是廣西本地人,對于這個偏遠的地級市也沒有太多的印象,而她卻義無反顧的選擇了這塊土地。這正是對“不忘初心”這句話的最佳詮釋。
作為黨員,我們更應該學習黃文秀同志這種精神和品質。在暴雨如注,電閃雷鳴之際,這位第一書記卻沒有絲毫猶豫,立即驅車趕往自己正在扶貧攻堅的村落,若非如此,她又何至于因洪水爆發而殞命。
周總理曾說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十年寒窗,她離開了大山,然而也正是十年寒窗,又給了她回到大山造福百姓的能力和決心。而這樣的事跡其實也絕非個例,我們相信,在每個年代,都有這種愿意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而拼搏和努力的無名英雄,這些人無論身處何處,擔任何種職務,都是我們整個民族的希望和未來的力量源泉。
第一書記,其主要職責就是幫助農村黨組織完善和強化基層建設,身背重托、肩扛責任,而黃文秀同志,在她的日常工作中,也無時無刻不在踐行著這一理念。在她任職期間,對百坭村的村情、民情、貧情都有著極為精準的認知,“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黃文秀同志生前的事跡,值得每一名黨員的學習。我們應該主動學習她時刻關注群眾的利益的這個初心,若這樣的黨員再多一些,我們的國家又何愁沒辦法復興?
學習黃文秀先進事跡心得體會及感悟 篇2
年6月16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凌云縣的一場暴雨和山洪,徹底奪走了黃文秀年僅30歲的生命,她的青春就這樣永遠定格在了她所熱愛的這片熱土上。
“一個人要活得有意義,生存得有價值,就不能光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做出貢獻”。黃文秀在多年前的入黨志愿書里寫道。回過頭看,黃文秀生前的種.種事跡正是身為一個共產黨員對自己的理想信念的踐行,將自己無悔的青春與生命的熱血獻給了她所追求的事業。
作為畢業于北京知名高校的研究生,黃文秀毅然決然的放棄了留在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沒有絲毫猶豫的回到自己的家鄉,深入到邊緣的百色村,駐扎在脫貧攻堅的第一線。作為一個小姑娘,初入鄉村,不適應不習慣的諸多問題越來越多,生活的困難可以慢慢挺過去,但是工作上的瓶頸卻讓黃文秀一籌莫展。
一接觸基層扶貧工作,黃文秀就開始挨家挨戶對村里的貧困戶訪問,俯下身子了解他們的家庭問題,傾聽他們的生活疾苦,但是,有的村民并不配合她的工作,甚至覺得小姑娘就是來鍍金的,并不能,也沒有足夠的能力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面對這個棘手的情形,黃文秀盡管覺得無力適從,但仍然奔走在群眾堆里,幫他們干農活,收拾屋子,申請補助等等,真真切切為村民著想,成為了百坭村的“家里人”,是百坭村的“女兒”。
以心換心,贏得真心。黃文秀切實維護群眾利益,關心百姓痛癢,換來了相互的信任。她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在就職期間帶領88戶418名貧困群眾脫貧,貧困率下降20%,這一工作成績得到了上級領導以及村民的一致肯定。
黃文秀的先進事跡觸動了無數人,特別是駐扎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基層工作者們,基層服務者們要以黃文秀這一“時代楷模”為榜樣,堅定理想信念,勇于擔當,敢于啃扶貧這塊“硬骨頭”,在脫貧攻堅的路上勇毅前行。
學習黃文秀先進事跡心得體會及感悟 篇3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表示,黃文秀同志不幸遇難,令人痛惜,向她的家人表示親切慰問。他強調,黃文秀同志研究生畢業后,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7月1日新華網)
黃文秀同志生前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委宣傳部干部。20__年她從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畢業后,原本可以選擇留在大城市工作,但是她卻義無反顧選擇報效家鄉,之后又積極響應組織號召,到樂業縣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為帶領88戶418名貧困群眾脫貧摘帽,過上幸福的生活,她一直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最后不幸遭遇山洪獻出了自己年僅30歲的寶貴生命。
作為一名基層年輕干部,黃文秀同志的事跡很讓我震撼和感動,她用生命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法國作家蒙田說過:“生命的用途并不在長短,而在我們怎樣利用它。許多人活的日子并不多,卻活了很長久。”是的,雖然黃文秀年僅30歲,但是,她的精神卻不會因為身體的離開而離我們而去,黃文秀值得我們廣大的黨員干部學習,學習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的精神。我堅信,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道路上,會出現無數個承載有黃年秀精神品格的黨員干部涌現!
學習黃文秀先進事跡心得體會及感悟 篇4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黃文秀同志研究生畢業后,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幾天來,我先后通過新聞、網站對黃文秀同志事跡的學習,我深有感觸。雖然我們素不相識,但我們都是戰斗在脫貧攻堅戰線上的戰友,黃文秀同志是我們駐村工作隊員的榜樣,是我學習的標桿,是在脫貧攻堅偉大實踐中涌現出來的時代楷模和先鋒模范,是用生命堅守初心使命的優秀青年共產黨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黃文秀同志精神為榜樣,真正做到心系人民,扎根基層,兢兢業業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和無私奉獻,不悔付出,勇擔脫貧攻堅重任的使命!
一、要學習黃文秀同志不忘初心、一心為民的精神。黃文秀同志碩士畢業后自愿回到百色革命老區工作,主動請纓到貧困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她時刻牢記黨的囑托,賡續傳承紅色傳統,立下脫貧攻堅任務“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鏗鏘誓言黃文秀的事跡體現了共產黨員的不忘初心、一心為民的本色。在今后工作中,我要向黃文秀同志學習,始終把人民裝在心里,把人民幸福舉過頭頂,把青春獻給人民,繼續把脫貧攻堅的長征路走好!
二、要學習黃文秀同志默默付出、甘于奉獻的精神。黃文秀同志事跡讓我看到了一位優秀第一書記、優秀共產黨員的擔當和奉獻,這激勵著我在扶貧任務上要勤于實踐、不斷奮斗,肩負起這項新時代賦予我的神圣使命和責任。我要立足工作職責,在察民情、聽民聲、匯民意、解民憂上下功夫,深入到群眾中,了解群眾真正所需所盼所求,切實在聯系群眾中找到工作的切入點和落腳點,把工作做細、做深、做到實處。
三、要學習黃文秀同志忠誠干凈、敢于擔當的精神。忠誠干凈、敢于擔當是共產黨人從歷史中繼承的優秀品質。我要學習黃文秀同志不怕困難、不懼風險、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切實做到扎根基層,盡職盡責,任勞任怨作為一名駐村工作隊扶貧專干,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共產黨員、我要緊密結合工作實際,以榜樣的力量激勵自己,以滿腔熱血奔赴基層一線,專注投入,不懈進取,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樂觀向上,頑強拼搏,不浮躁,不懈怠,不消沉,努力在平凡的崗位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實實在在為人民謀利益、為群眾謀福祉。
讓我們共同努力吧!脫貧攻堅戰已進入最后關頭,我為自己是脫貧攻堅戰線中的一員感到驕傲,作為新時代黨員,我們必須要有自己的擔當、自己的選擇、自己的作為,自覺肩負起歷史賦予的偉大使命,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而努力奮斗。
學習黃文秀先進事跡心得體會及感悟 篇5
廣西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文秀,6月16日晚從百色返回樂業途中遭遇山洪因公殉職,將30歲的生命永遠定格在扶貧路上。黃文秀曾于20xx年至20xx年就讀于長治學院政法系,獲法學學士學位,后考入北京師范大學并獲法學碩士學位。黃文秀因公殉職后,她的感人事跡迅速引起了全國多家主流媒體的密切關注。人民日報、新華社、新華網、央視、中國日報、中國婦女報等相繼刊播了相關報道,深切緬懷這位優秀的第一書記。
看到黃文秀的事跡,在痛心和感動之余,更加堅定了自己為教育事業奉獻青春的理想。“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寄語青年,‘當代青年一代,要以理想信念之光、信仰之力激勵自己,在重任面前敢擔敢上、敢做脊梁,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砥礪奮斗,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人生理想。’在黃文秀的身上,體現的正是這樣的信念之光、信念之力。”
學習黃文秀精神,就要守初心,真用心。將人民裝在心中位置,同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榮辱與共,做廣大群眾的貼心人。把為民謀福祉、解難題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深入一線傾聽群眾呼聲與建議,用自己的智慧與行動解決困擾群眾的一切難題,做到“腳下有泥土,心中有真情”。
學習黃文秀精神,就要擔使命,真出力。當前我們正處于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時期,時代的發展呼喚擔當的力量,只有不怕難、不怕苦,不怕泥水沾滿褲腿,不怕腳下布滿荊棘,才能做好基層工作。我們必須以促進基層發展為己任,提高本領,埋頭苦干,敢為人先,身體力行的擔起鄉村振興的歷史使命。
學習黃文秀精神,就要找差距,真自律。全國脫貧攻堅模范黃文秀同志用自己崇高的信仰和艱苦奮斗的精神為我們廣大選調生樹立了一面先鋒模范旗幟。正在基層淬煉本領的我們,更應該牢固樹立看齊意識,向榜樣學習,聆聽群眾建議,建立自我負面清單,找差距,補短板,勤自律,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讓基層成為我們實踐、進步的疆場。
學習黃文秀精神,就要抓落實,真有效。政策實不實,關鍵在落實,堅持效果導向是檢驗政策落實的試金石。我們在強化理論政策學習的同時務必將發揮實效作為工作落實的重要參考。行動只有發揮實效我們的政策才能為基層建設具備一定的積極導向作用;只有真正提高群眾滿意度,才能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