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山東高中暑期遠程研修學習心得體會(精選3篇)
關于山東高中暑期遠程研修學習心得體會 篇1
第四次參加省里組織的高中教師遠程研修了。研修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平臺,讓我與全省的教師們一塊交流,一起成長。看到一篇篇那引人深思、感人肺腑的文章時,我相信,那字字珠璣凝聚的是老師們的努力與堅持。我看的越多,就越發自慚形穢起來。是啊,教師的水平與素質對學生的影響太重要了。要想不誤人子弟,就要不斷學習。
通過培訓,我深深體會到了自己的“懶”,培訓督促我,讓我不斷進行反思與思考,不斷向優秀教師學習先進而可行的教學方法。遠程研修讓我煩躁的心沉靜下來。
我體會到,高中語文新課改的開展,對我們老師的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覺得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須博學多才。以前語文老師教過一輪教材之后,就可以駕輕就熟,游刃有余,現在選修教材很多,內容豐富,尤其是實行新課改之后,僅熟悉教材對語文老師來說遠遠不夠應對目前教學的需要,老師應博覽群書,有深厚的文學素養,才能更好的把握語文教材。
二、須獨立思考。選修課要求老師與時俱進,不能一味依賴教學參考書,而應不斷更新觀念,提出自己的獨立見解。只有善于思考的老師,才會培養出更多善于思考的學生。
三、須拓展補充。我們語文老師應勤于動手,圍繞所開選修課程搜集資料,及時補充各種信息,通過擴展老師的視野來擴展學生的知識面。
學習讓我們成長,反思讓我們進步。在遠程研修學習的過程中,每天按時觀摩學習一個專題的講座,認真聽取了專家們對高中語文教學的指導和解讀。對每一個專題的問題都和老師們們進行了熱烈的探討,認真按時完成了作業。積極參與交流,盡可能多的閱讀老師們提交的作業及發表的文章并及時做出評論。認真閱讀了班級簡報和課程簡報,對每一點感悟都作了認真的記錄。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一名新課改的實施者,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我要力爭做到:
1、關注全體學生,注重個性差異。
認真研究現代學生的特點,在思想上真正尊重學生的獨特性,在實踐中發展和完善學生個性。我們要讓學生在個性發展的基礎上掌握知識、發展能力、提高素養。學生的獨特性和教育的統一性應該是相互協調,不可偏廢的,使學生通過化學的學習都能得到相應的發展,成為一個具有完整知識結構、獨立個性的新人。
2、建立合理的課堂評價機制,合理的評價每一位學生。
對學生的評價是對學生所學的一種反饋,也可以對學生起到一種激勵導向的作用,促使學生看到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并找到原因,調動積極主動性,激發學習的熱情。因此,應當建立一種合理的評價機制,合理的評價學生。不能片面的強調成功和不足,也不能所有學生用同一個尺子衡量,要合理界定。
總之,遠程研修雖已結束,但我獲得理論后的實踐才剛剛開始。雖然培訓并沒有為我掃清新課程前進道路上的障礙,但卻為我點亮了路燈。老師們深邃的智慧,坦誠的交流,真誠的指點、豐富的思想、開闊的視野,使我們深深的感動。參與研修的所有老師們真誠的一切,都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關于山東高中暑期遠程研修學習心得體會 篇2
山東省高中暑期遠程研修學習活動即將結束。通過不斷地學習,看視頻、學資料、做作業、發評論、集體研討,現把這一段時間學習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通過學習,使我重新認識了自己的責任,樹立了科學的教育觀。現代遠程教育不僅僅是教師的工作,還應是教師的事業,實施現代遠程教育的教師不僅是照亮別人的“蠟燭”,更是不斷充電的“長明燈”。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我們利用現代教育資源,擺正了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形象,教師不再只是課程的執行者,而且還是課程的建設者、開發者、創造者,是課程實施中問題的協商者、解決者,改變了傳統的援業、解惑的角色,以適應新時代的挑戰。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不能滿足于自己的一桶水,更要成為“長流水”,長流常新,永無止境,教師教書育人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追求新知的過程.
二、通過這次學習,使我對自己的教學水平和科研水平有了新的認識. 通過培訓我對所教教材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要著重加強了教材的分析,利用所學理論去備課、備學生,去認真講課,去研究習題,逐步在課堂教學中取得好的效果,減少課業負擔,多一些時間去體會,多一些時間發展其他方面的素質.
三、遠程培訓不是敷衍、搪塞他人的被動學習。要求學習者有自我負責精神,有改變個體行為的實際能力。最關鍵的是學習者要學會怎樣積極學習,并能從學習中得到樂趣,喜歡學習并希望能多學些;要發展為自己提供反饋的技能:知道哪些方面已學好,哪些方面學得不太好,并懂得需要做些什么,以便改進學習;自我評價就是遠程教育中自我負責學習的主要手段之一,具有自我診斷、自我激勵、自我調控和自我改進學習的功能。
四、遠程培訓為我們提供了各類豐富的專題講座等,使本來枯燥的學習、抽象的內容變得生動、易懂,提高了學習的效率,拓展了自主學習的空間。而實時視頻教學更是使遠在千里的同學都能感受到課堂上課的氛圍。通過網絡,無論在何時何地我們都可輕松地學習,參與網絡評論給我們增添了許多樂趣,上面不但可以學到很多知識,同學和同學之間、同學和老師之間還可以互相交流、互相討論。
五、遠程培訓為教師提供了一種終身學習的機會,這個機會來自于專業發展所蘊含的學習精神-------一種探究的精神,對教學實踐的探究,對學習的探究,對更廣泛的領域的知識和理解的探究。有了這種探究的精神,學習必然能夠是終其一生的。
關于山東高中暑期遠程研修學習心得體會 篇3
回顧遠程研修的這幾天,每天上午不同學校的老師們聚濟一堂,在班主任黃老師的率領下認真聽講,聽完課下午要打開電腦,開始我們每日的網絡課程學習。觀看課程公告,觀看課程簡報,還有班級簡報;還要做作業,看文章,寫評論……讓我對遠程開放教育有了較全面的認識,不僅學會了運用網絡資源的方法和技巧,也大大提高了自身本學科的理論素養,使我收獲很大。
第一通過聽課我能體會到在新課改中首先轉變的就是理念。如今社會的知識更新很快,教學的主要目的不是讓學生掌握系統的知識,而且使學生具備終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因此在設計教學過程中,首先要考慮如何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達到這一目的。
第二新的教材理念要求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是不可能單純地依靠知識的'傳承、講授、灌輸來形成的,必須改變教學策略和改進教學方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把學什么變成怎么學,把被動地學轉為主動地去學。因此,在教學過程的組織和實施中不忘探究,在教學策略上要確保探究性學習活動的數量和質量,改變過去重結果輕過程的做法,重視探究過程,不拘泥于某一種形式,從而達到預期目的,使學生樂于學習,善于探究。
第三在教學內容上要轉變觀念,打破學科之間的局限,要重視知識之間的遷移。生物科學教學是整體教學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在能力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教學目的常常是跨學科的,各科教學目的都在于培養具有全面素質的人才。因此,在教學中首先要打破學科局限,立足于生物學科,通過生物學科的教學培養全面發展的新人。所以不光是教書而且要育人,要成才更要成人。
第四在生物學新課改中轉變師生角色,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現代的促進者;由教學行為的管理者和執行者,轉變為學習行為的參與者、引導者和開發者。現代教師集學習者、欣賞者、開發者、引導者、組織者、創造者、反思者于一體,在課堂教學中使這一集合體得以實現。學生角色的轉變,新教材注重學生探究式學習方法的培養和訓練,皆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激發其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學生不再是被動式的學習者,而是主動式的學習者、探究者、發現者。
生物新課改,給我許多思考,將我帶入了一個廣闊的實驗天地,通過聽課學習了班主任豐富的經驗,和很多不同學校的老師探究互相學習來提高自己,要不斷地去更新理念,改變教學策略,注意師生角色的轉變,因此,在以后教學中,要通過教學方式來挖掘,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所以就要不斷去學習和提高自己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