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從業學習心得體會(精選5篇)
會計從業學習心得體會 篇1
會計是一個很體面的工作,又是具有高風險的工作。現在的會計很難在一個單位長期工作下去,當然有些是因待遇不如意、發展前景不理想而主動辭職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職業風險。
一是因該單位要求會計人員做假賬,涉及到法律責任的,會計人員不愿做不敢做而辭職的。
二是該單位負責人(或老板)對會計工作指手畫腳,瞎指揮,而你又不愿聽其隨意擺布而遭辭退的。
三是該單位負責人(或老板)頤指氣使,不尊重你的人格,把你當奴役,你憤憤不平而離職的。
四是涉嫌違規而受處分的。
五是觸犯刑法而追究法律責任的。
會計的職業風險還有一種是來自自身心理的,這就是國家對會計的要求與單位(老板)對會計的要求不一致帶來的心理壓力。 職業道德、國家法律與老板的利益矛盾,造成會計人員的心理不平衡,這是會計人員最大的職業風險。
會計學的基本原理
會計學有深有淺,有高有低,蘊含哲學原理。
簡單地說,對會計學要把握以下幾個基本點:
一是“分門別類”。會計學是把經濟內容用會計科目來表現,對不同的經濟內容用不同類別不同科目作標志。從類別上講,有資產、負債、權益、成本、損益類;從科目上講,有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實收資本、本年利潤、管理費用等。科目又可層層分解為各個明細科目,如管理費用,又分為折舊費、辦公費、水電費等等。一般來講,總賬科目,國家財政部門頒布的會計制度(會計準則)是有統一規定的;明細科目,可以根據有關規定和本單位實際情況自行設置。
二是“一分為二”。有了會計科目,就要分為兩個部分,就象事物總有正反兩個方面一樣。通俗地講,資金有占用就必然有來源,或者說,有資金來源必然表現為一定的資金占用和運用。它們總是相輔相成、形影不離、自行平衡的。在它們這種相互交替增減過程中,會計學上就用“借”“貸”來表示其變化。這就是有增就有減,“有借就有貸,借貸必相等。”
三是“合二為一”。會計就是通過會計手段把一個單位的經濟活動和財務狀況完整地反映出來。它通常是用會計報表來實現的。基本的報表有:“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資產負債表是資產與負債及所有者權益的合二為一,也就是一個單位的資金占用與資金來源的平衡;利潤表是收入與支出(成本)的合二為一,也就是收入減去支出(成本)最終表現為一定的利潤或虧損。現金流量表是貨幣資金的增與減的合二為一,資金的增減變化最后表現為資金的凈增加或凈減少。
會計日常工作的幾點小技巧
會計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其中也有不少技巧,這都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摸索。這里講個人的幾點體會:
一是要有全局觀念。在我們建賬時,要根據本單位的現狀及其發展進行總體設計,首先要有一個總的框架。我們要使用哪些科目,要核算哪些內容,具體采用什么樣的成本核算方法,心中要有數,要有一個清晰的輪廓。
二是要去繁就簡。核算不要過于繁雜,要做到簡明扼要,可用可不用的科目不用,可多可少的就不要貪多。
三是要主次分明。把主要科目、主要項目、主要內容搞清楚,抓住主干不放松,次要的部分可從簡從略。如總賬科目的采用和明細科目的設置就是這樣,核算上,把主要項目列出來,次要的歸集到“其他”上去。
下面講差錯查找用到的兩個小技巧。有時我們在做賬或錄入資料時,常常會出現賬上數據與原始資料不符或不平衡的現象。這時我們可采取以下步驟進行:首先計算差錯的數額,然后用“除二法”和“除九法”來驗算查找。“除二法”就是把差額除以二,用得數去查找相應的數據,看是否方向記反了,也就是把增加記成了減少,或減少記成了增加。借記成了貸,或貸記成了借,把它調整過來就可以了。“除九法”就是把差額除以九,如果得數為整數,就有可能是把一個數字挪了位記顛倒了,如53記成35、125記成521或251,類似這樣的數字,其差額除九,得數都為整數。通過這樣的驗算,我們就可以判斷差錯的類型,根據這個思路去查找,就能較快地把差錯找出來。
會計從業學習心得體會 篇2
作為一個會計專業的學生,考取會計從業資格證是我們將來從事會計工作的一塊敲門磚,是我們進入會計行業的門檻。因此,考取會計從業資格證是我們會計專業學生在校學習兩年間的一個重要的目標,如何才能達到這個目標呢?下面我就我個人在會計從業資格證考取過程中的學習心得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眾所周知,目前考取會計資格證要同時過了三科,分別是《會計基礎》,《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和《初級會計電算化》,每科各要60分。這三門考證課我們學校均安排了老師給大家上課和復習,〈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在二年級第一學期開課,二年級第二學期繼續開,同時開設〈會計基礎〉和〈初級會計電算化〉,我們要根據學校的開課安排做好學習和復習的計劃才能保證事半功倍。二年級第二學期的六月中旬通常是我們考取會計證的時間,因此,如何在第二學期的三月份至六月份短短三個月內做好三科的全面復習就是我們能否考取會計從業資格證的關鍵。準備考會計證單單是靠蠻拼是不行的,要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才能高效,我的學習方法很簡單:
第一,要有良好的學習的態度和明確的目標。只要態度端正了,你才不會認為學習是一件苦差事,只要目標明確了,才能堅持,學習才能動力。
第二,一定要做好課前預習。課前預習對于學習新的內容十分重要,預習時不懂的,要用標號記著,在聽老師講解時要做到邊思考邊做筆記,對于自己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做詳細的筆記,這會在今后的復習時大大加深你的印象。
第三,上課時認真聽講。要想學習好,上課必須聽,不僅要聽,還要想、記、寫,這可是能讓你學習突飛猛進的好方法。具體的做法是,上課時認真聽老師說的每一句話,因為老師說的每一句話都有可能是重點,所以上課時你的手里必須拿著筆,覺得自己容易忘記或重難點的內容就記在本子上,這個本子簡稱為隨記本吧。筆記記了后,關鍵還是要看,我平時都把這個隨記本帶在身上,一有空閑便拿出來看一看,記一記知識點。不要小看這一看一記的,每天月積月累,自然就能加強記憶力。
第四,作業一定要認真做,而且一定要獨立完成。作業是檢查自己是否掌握知識點的關鍵,也是老師檢查我們是否掌握知識點的手段之一。另外,還要注意作業不要拖拉,盡量做到今天的作業今天完成,別養成拖拉的習慣。第五,課后復習。經過老師一番講解后,再根據自己的思路重新把知識點重看一兩遍,這能幫助我們理清思路,也有助于加深印象。
第六,課后要多做練習。多做練習可以鞏固知識,檢查自己是否真正掌握知識,同時還能提高自己運用知識解題的能力。畢竟你自認為學得好,知識點你都懂了,不一定就能用得好,像我這樣,雖然書上的內容我都記得,但有時卻不懂得加以運用,所以必須通過多做。多看不如多記,多記不如多做,一步步下來,有一天你會發現在做題時能夠得心應手。
最后,對于如何才能成功地考取會計從業資格證我認為在最后一個月還要做到以下幾點:(1)一定要全面復習。關于書本中的知識不可模糊不清,自己要有一個整體的框架,要先把書最起碼再看一遍,看大綱看目錄,看主要內容主要章節,看以前做題時經常出錯的地方,然后再做歷年的試卷;(2)多跟同學互相討論,對于不懂的題目要多跟同學討論,多問老師,理清解題的思路;(3)關于《會計基礎》和〈財經法規〉中的綜合題,要看得明白而不是看得多,往往你弄明白一道題比你看了5道擬懂非懂的好;(4)這是最重要的一點。考會計證不單單考一個人知識的掌握適度,更重要的是對一個人心理承受能力的考驗。多少學得不錯的人在看了卷子后亂了方寸,多少人沒到考試時間結束時看到表格就主動放棄。最后兩道題題目為什么這么長,信息量那么大?其實并不是每一句都有用的,其用意是想擾亂你的心態而已,所以越是到最后越要保持冷靜,要給自己一點信心,堅持下去,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不到最后一刻都不能放棄。畢竟有多人在交卷后往往就差了那么一兩分就合格了,交卷后再來后悔自己沒堅持下去就沒意義了。 以上就是我在復習會計從業資格證考試過程中的一點學習心得,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同時在這里我也預祝我們這一次考會計從業資格證通過率能有新的突破,創下新的輝煌。
會計從業學習心得體會 篇3
備考在20xx會計從業資格路上的考生們,小編結合自身學習經歷,與小伙伴們分享一下學習的心得。
首先需要制定學習計劃,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還有學習能力等因素,為自己定制學習計劃。比如看自己一天中哪個時間段的集中力、記憶力比較強,在這樣的狀態下學習會達到比較好的效果。
其次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方法有很多,需因人而異,一定要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樣學習效率才會提高。但是無論學習方法怎么變,核心的內容是不變的,那就是看書、聽課和習題。會計從業資格考試也是如此!
再次一定要復習,人的記憶時間是有限的,只有不斷的復習,才會讓我們記得深、記得牢。復習也要注意方法,第一遍復習要地毯式復習,把學過的內容都要從頭到尾復習一遍,不要留有盲點。第二遍復習就要注重重要考點的復習,對考試出現頻率高的地方要著重復習。第三遍就要采用回憶復習法,把整體框架從腦海中過一遍,記得不扎實的地方或者總容易出錯的地方進行重點復習。這樣復習下來,對知識的掌握度一定會很扎實的。
備考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只是邁向成功之路的一小步,只有堅持、不放棄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加油吧!小伙伴們!
會計從業學習心得體會 篇4
在不少會計學員看來,會計課程的學習比較單調,整天都在和會計分錄以及公式計算打交道,知識點非常瑣碎,一般中有特殊,特殊中還有特殊,苦于沒有好的方法去記憶和理解會計核算的規律。應該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會計學習必須依勤學苦練,沒有什么“終南捷徑”,但是會計學習自有其內在的規律,我們需要在學習中借助一些竅門,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里介紹的“口訣法”(你還可以稱其為“打油詩”。)應該就屬于這種竅門。
一、最基本的口訣——讀書口訣
所有學科的考試學習,包括會計學習,都必須仔細閱讀考試指定教材和考試大綱。如果你是參加社會助學的會計應考者,那么從你聽輔導教師授課到最后準備考試,應該至少讀五遍指定教材。我將其總結為“自考五讀口訣”,具體內容如下:
一讀課前預習先,從師二讀課堂間。
溫故知新讀三遍,四讀再把習題練。
五讀復習迎考試,勝利通過笑開顏。
這主要強調課前預習、課堂聽講、課后復習、做題鞏固以及總復習迎考都要把讀書放在基礎性地位。我每門課開課第一次,我都將這個口訣寫在黑板上,要求同學作為參加會計考試的座右銘,這其實對所有科目的考試中都是有用的。如果你是純粹的自學,那么讀書的意義就更是不言自明了。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或者“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都是這個道理。
二、利用口訣理解記憶賬戶記賬規則
借貸記賬法下的記賬規則是基礎會計學習的入門規律,是需要同學們深刻記憶和理解的最基本知識點之一。我們一般把賬戶區分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成本、損益五大類。資產、成本類賬戶一般都是借方登記增加,貸方登記減少;負債、所有者權益賬戶(二者合并稱為權益)一般都是借方登記減少,貸方登記增加;損益類賬戶則需要區分是費用類還是收入類去分別登記,收入與費用之間的登記也是相反的。為便于初學者理解,提高其學習興趣,我編寫了以下口訣,并命名其為“記賬規則之歌”。
記賬規則之歌
借增貸減是資產,權益和它正相反。
成本資產總相同,細細記牢莫弄亂。
損益賬戶要分辨,費用收入不一般。
收入增加貸方看,減少借方來結轉。
曾經有一個女學員用“四季歌”的曲調在課堂上演唱,大大加深了初學者的記憶痕跡。我們在基礎會計考試中記賬規則直接考查一般都采取簡答題的形式,如果你能記住這首“打油詩”當有好處。
大家也許還記得,會計核算有七種基本核算方法,即:設置會計科目(設置賬
戶)、復式記賬、填制和審核憑證、登記賬簿、成本核算、財產清查、編制會計報表。我們也可以把七種方法總結成為以下的口訣:
會計核算方法七,設置科目屬第一。
復式記賬最神秘,填審憑證不容易。
登記賬簿要仔細,成本核算講效益。
財產清查對賬實,編制報表工作齊。
如果問你某項內容是否屬于會計核算方法,只要對照上面的口訣便一目了然。
三、利用口訣理解記憶跨期攤提賬戶的賬務處理跨期攤提賬戶主要包括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賬戶。待攤費用實際是先付費后分攤的費用,主要屬于資產性質。預提費用實際是先預計后付費的費用,主要屬于負債性質。他們的共同點是收益期是若干個會計期間(月)。他們的核算規律可以結合以下的口訣進行理解記憶。
待攤預提之歌
待攤預提都跨期,權責發生來攤提。
先花貨幣是待攤,后掏腰包走預提。
支付待攤借方記,貸方資金來放棄。
攤銷需從貸方轉,借走費用進損益。
會計從業學習心得體會 篇5
當今社會,科技發展迅猛,會計手段也在不斷現代化。現在會計電算化已相當普遍,不久的將來就會在所有單位普及。但還需不需要手工會計呢?我想回答是肯定的。
會計電算化是在手工會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沒有基礎,高層建筑是建不起來的。學習會計,還得從手工會計學起,會計的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也是以手工會計為藍本的。
當然電算化是會計發展的必然趨勢,而且還將進一步發展,甚至會有新的革命。這是與現代化、信息化、高科技發展相聯系的,是歷史的必然。但有了電梯也不能不要樓梯,有了交通工具也不能甩掉我們的大腿。
財務軟件的比較與選用
現在市場上財務軟件的種類和品牌真不少,可謂五花八門。如何選用適合的財務軟件,還得考量一番。
“用友”財務軟件當然是當今中國第一品牌,但它是不是每個企業都適用,也不見得。“用友”總體上講功能比較齊全,但核算相對要繁瑣一些。比如拿它的“用友通”和“T3”軟件來說,其核算模塊的設置就比較繁瑣,一些企業的核算用不著這樣操作。
“金蝶”與“用友”大致相似,其設置有所區別。“速達”與“用友”和“金蝶”相比,應該說好用一些。“管家婆”用的比較普遍,特別是它的進銷存管理軟件,小微企業和個體戶用的比較多。
除了以上四大品牌外,還有一些軟件也不錯,如“A9軟件”、“商易軟件”、“軟件”、“安易軟件”、“神舟軟件”、“E8軟件”等。對個體戶來說,如果主要是對商品進行核算和管理的話,“卓越精算”的商業管理系統這個軟件還是比較適合的。
現在有一款財務軟件比較理想,這就是“正保賬務報表管理系統”這個軟件。它的功能齊全,繁簡適度,財務與納稅管理融為一體,是當今最適合中小企業使用的一款財務軟件。
會計從業的選擇
會計這個職業是一個古老而又嶄新的職業。它從古就有,將來也不會消失,但它對從業人員的要求在不斷提升。
原來手工會計是不必懂電腦的,原來的會計可以只當記賬先生,原來的會計報表也沒有現在這么多,現在對會計的要求是越來越高。所以我們選擇會計職業,就要選擇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業務水平。
對于就職單位的選擇,應該采取慎重態度。企業有大有小,條件有好有差,要求有高有低,這些只是我們要考慮的一些因素,最重要的一點是看這個單位的領導者或老板的人格素質怎么樣,這是最關鍵的一點。有些老板素質較低,人品較差,你去了,工作會很不愉快。當然,你開始也許并不了解,我們可以分以下幾步進行:一是能事先了解的可先了解和打聽一下;二是見面交談,通過接觸觀察來感受一下;三是經過試用期實地體會一下,最后來決定你的去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