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禮儀教育心得(通用3篇)
學習禮儀教育心得 篇1
這里我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為文明不是偉人才能做到,換句話來說,文明不僅僅是一個偉人該做到的,也是我們這些普通公民都該做到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應該履行這個義務——文明。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封建社會,大臣只在皇帝面前卑躬屈膝,而出了皇宮,就為所欲為,沒有做到以身作則,為老百姓做好榜樣。使得這個社會變成這樣,這還是配得上四大文明古國的稱號嗎?顯然不能。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大學中說道:“修身,養性,治國,平天下。”平天下的根本是什么?治國的根本是什么?是修身,是養性。是做到文明有禮,待人謙遜。這就是我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所說到的:文明,和諧。
而一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他的民眾亦有莫大的影響。為什么這么講呢?相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體會。大的不說,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外國可能有點遠,我們再來說說近的——香港。香港同樣如此——不隨地吐痰,不亂丟垃圾,不亂闖紅燈,乘小巴排隊。等等,這都是我們該做到的。但再想一想,如果我們不是從自身做起,這社會氛圍又從何而來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
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在幼兒園。在那里,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也一樣,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從意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現在可能有些人吃飯前也不愿意洗手,餐飲之禮從何而來?就是從這兒來的,從我們自身而來。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廢紙,垃圾,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臟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我們小時候學的文明禮儀哪里去了?我們有沒有做到“儀表之禮”、“餐飲之禮”、“言談之禮”、“待人之禮”、“行走之禮”、“觀賞之禮”、“瀏覽之禮”、“儀式之禮”呢?
做一個文明人,從身邊做起,從自我做起!
學習禮儀教育心得 篇2
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是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全體在職中小學教師整體素質和促進教師專業化的有效途徑,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學習期間,在與實際相結合,不斷的實踐,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
通過對繼續教育的學習,我首先是更新了兩個重要的觀念:其一,對小學教師來說,研究是學習、反思、成長、發展的同義詞,與專業人員的研究具有質的區別。它是“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診斷性研究及實踐者對自身實踐情境和經驗所做的多視角、多層次的分析和反省。”其二,我們這些綜合科從現在的教育角度上講不是一門主科,但也是必不可少的學科。教師對此的定位非常迷惑。但通過學習,從“過去的我”與“現在的我”的對話交流,是努力擺脫“已成的我”,為不斷獲得新生的過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自己、發展自己、更新自己。
一、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守護人。
他將教師角色定位于學習者、研究者、實踐者。教師首先是學習者,不僅要善于向實踐學習,向理論學習,而且要向學生學習。教師是研究者,帶領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科研課題的研究。教師是實踐者,實踐的內涵是“變革”。
二、教育無小事。
一個細節可能會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一個教師最可貴的品質在于他能從日復一日的.教學生涯中領悟和體會到教育的真諦,開掘出散發著新鮮芳香、體現著高尚情操的教育細節。
學生是具有極大可塑性的個體,是具有自立發展能力充滿創造力的生命體。概括地說,“教育的真諦在于啟發自覺,在于給心靈以向真、善、美方向發展的引力和空間。
三、在教育中。
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要用自己的言語去打動學生,把自己對人或事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以此使師生間產生心靈的共鳴。
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的善良和真誠愛心,才樂于聽從老師的教誨。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抓住機會,適時地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表現給學生,與學生通過交流達到心與心的溝通。教師的語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時又要富有理性。這樣的語言才能讓學生愿意接受,達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話語,滋潤心田。溫暖的的話語,可以使學生深深感到教師真誠的關愛,從而拉近師生的距離。教師對學生還要有一種充滿責任感和理智感的愛,這種愛就是嚴格要求,嚴而有度,更要嚴而有理。
四、通過學習,了解了教師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即時性評價存在的問題
理解了即時性評價的理論基礎、實施原則、實施藝術等幾個方面內容,掌握了結合教學怎樣做即時性評價的方法,我已經將即時性評價引進到教學中,通過進行即時性評價的開展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樂于學習英語,課下時間愿意學習英語,記英語單詞。
總而言之,我們要以總結檢查活動為契機,切實提高對教師繼續教育重要性的熟悉。立足課堂,服務教學。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具有先進教育理念、良好職業道德和堅強堅實業務基礎的高素質的新時代教師,為教育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作為一名數學老師,我有著這樣的困惑:究竟什么樣的課是一節好課?好課的標準是什么?新課標的理念應該是怎樣去實現?我用期待的心情感受了這次假期的繼續教育培訓。
假期通過專家的培訓,使我受益匪淺,讓我感受到讀書的重要性、教育的真諦、什么樣的心態去對待學生、對待他人、對待自己的教師崗位,還通過實實在在的數學課堂讓我感受到專家的教學,更多的是一種數學思想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本學期我也教學二年級數學,我很榮幸能夠聽到專家劉德武老師執教,二年級數學《認識厘米》這節課,讓我對這節課有了重新的認識,更多的是對數學課的認識。
劉老師的'這節課師生完全處在平等的位置上對話,學生學的輕松,老師教的靈活自如,沒有一點修飾,很真實、平實的課堂中滲透數學的思想和方法。
《認識厘米》這節課,老師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促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與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在教學中,劉老師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交流、反思等學習活動,主動讓學生進行知識建構。
一、體驗數學,感悟數學。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形式。本節課劉老師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測量小刀、牙刷、打火機等,給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機會,使每一種測量方法都是源于學生獨立判斷后的一種自我選擇,是學生自行悟出的,而不是來自于教師暗示與指導。在學生自己用燒壞的尺子測量物體的長度時,構建出正確的測量方法,在測量方法上交流展示,讓更多的學生體驗和感悟到別人的測量方法,使學生體驗了知識的產生,發展的過程,從而提高了思維能力。
二、提高應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有價值的”數學應與生活密切聯系,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學生的“做數學活動”中產生,方法的選擇也讓學生在“做數學活動”中領悟,在實踐中應用所學的知識使學生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在本課教學時,學生從“刻度0”開始測量就可以直接看另一端對著幾就是幾厘米的結論,讓學生用尺子量小刀、牙刷、等活動作為課堂練習,讓學生體驗從“刻度0”開始測量的優越性。又如:在測量時,到底是是5厘米還是6厘米的教學,教師事先沒有講出到底是幾厘米,而是讓學生自己動腦筋去想,讓學生自己去“剖析”,加強了學生得記憶,避免了學生對測量的誤解,真真的理解了“0”只代表起始的作用。學生不但加強了對1厘米的認識,而且真的學會的測量。這一處理環節讓我感到吃驚、又不少一絲的欽佩。看來,科學合理的測量方法在學生的體驗之中不知不覺地生成。
好課的標準就在眼前,每一環節的設計,都是以學生為本,以學生得發展為本,回顧本節課,沒有精美的課件,更多的是一種數學的思想方法。劉老師只是適時的引導,在學生疑惑時點播,在學生遲疑時給予肯定,幫助學生一步一步深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體味數學的快樂,感受數學的魅力。
俗話說:“學,然后知不足。”通過這次假期培訓學習,我將會在今后的工作學習中不斷反思,不斷學習、不斷找出差距、從而不斷提高我的教學水平。
學習禮儀教育心得 篇3
春季,萬物復蘇,生機勃勃,但同時也是傳染病高發季節。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我參加了春季傳染病防控健康教育活動,深刻體會到了預防傳染病的重要性,也學到了很多防控知識和技能。
在活動開始時,我們接受了專業醫師的講解,他們詳細介紹了春季常見的傳染病種類、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我了解到,春季常見的傳染病包括流感、手足口病等,它們主要通過飛沫、接觸等方式傳播。因此,保持個人衛生、避免人群密集場所、加強室內通風等措施至關重要。
在學習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預防勝于治療的重要性。只有提前做好防控工作,才能有效避免傳染病的爆發和流行。同時,我也明白了自己作為社會的一員,應該積極參與到傳染病的.防控工作中來,為社會的健康穩定貢獻自己的力量。
通過這次學習,我不僅掌握了防控傳染病的基本知識,還學會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這些知識。例如,我學會了正確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防護措施,也學會了如何識別傳染病的癥狀,及時就醫。
回顧這次學習經歷,我深感收獲頗豐。我認識到,健康是生命的基礎,而預防傳染病則是維護健康的重要手段。同時,我也明白了,只有掌握了正確的防控知識,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和他人。
未來,我將繼續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防控能力。同時,我也會積極向身邊的人宣傳傳染病防控知識,讓更多的人了解并參與到防控工作中來。我相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一定能夠有效防控傳染病,維護社會的健康穩定。
總之,這次春季傳染病防控健康教育活動讓我受益匪淺。我不僅學到了很多防控知識,也明白了自己作為社會一員的責任和擔當。我會將所學應用到日常生活中,為防控傳染病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