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獻紀錄片《信仰》學習心得體會
由中央組織部、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央電視臺聯合攝制的歷史文獻紀錄片《信仰》,自6月24日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晚間黃金時間首播后,引起強烈反響。全體黨員干部掀起了學習《信仰》、樹立信仰、踐行信仰的熱潮。
“上天落地聯網,進村入戶到人”——《信仰》深入人心
歷史文獻紀錄片《信仰》以黨的90多年歷程為背景,以理想信念教育為主題。文獻片分《只要主義真》《壯志換新天》《時代先鋒行》3集,通過講述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優秀共產黨員堅持理想信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故事,闡述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核心價值觀。
“這是一部對廣大黨員、干部和入黨積極分子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點教育片,是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宣傳教育的優秀電視片”,“兼具政論片、文獻片、紀實片之長,將展現歷史、刻畫人物、闡述理論融為一體”……
專家學者對歷史文獻紀錄片《信仰》給予高度評價。
首播引發的巨大反響,得到各種播出媒介的全方位跟進——
中國教育電視臺、中國新華新聞電視網和40多家省級電視頻道,多數市、縣電視臺在重要時段播出該片,北京等地應觀眾要求進行重播;
共產黨員網、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等重點網站,新浪、搜狐、網易等門戶網站均開設視頻專欄,優酷網、土豆網等影響較大的商業視頻網站也上傳該片視頻;
全國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專用頻道開設專欄滾動播出該片,各省、市級遠程教育平臺均開辟了視頻專欄、學習討論園地;
內蒙古、貴州、青海、新疆等地還把《信仰》譯制成少數民族語言教材,便于少數民族黨員群眾觀看學習;
……
“上天落地聯網,進村入戶到人”——通過多平臺、多渠道播出,歷史文獻紀錄片《信仰》實現立體覆蓋,影響深入人心。
開專欄 做訪談 寫感受——《信仰》形成熱潮
“《信仰》是一部催人奮進的黨史教育片、理想信念教育片,讓人們明白了‘什么是信仰’‘怎樣保持信仰的正確純潔’‘新時期堅守信仰的重大意義’。”
“《信仰》是一部難得的好片子,拍得有情、有義、有力量,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教育意義。”
……
各地黨員干部看完《信仰》后,表達真實感想。
從7月開始,《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組織人事報》《黨的生活》等報刊開設“觀《信仰》 淬黨性”等專欄,連續編發黨員群眾觀后感和學習體會;
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組織嘉賓訪談,各大網站、博客競相轉載,社會效應強烈;
廣大網民在博客、微博、論壇上暢談體會,僅在“豆丁網”上網友自發上傳的《信仰》觀后感就多達3335篇;
……
各級黨組織把學習觀看《信仰》作為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重要內容,并與做好當前各項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促進學習成果轉化:
共青團中央將《信仰》列為團干部培訓教材,積極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和中國浦東、井岡山、延安干部學院將《信仰》列入各類主體班次學習計劃,組織學員集中觀看、專題研討。
云南水富縣開展“黨員下基層,一線辦實事”實踐活動,重溫誓詞、聯誼座談、互動慰問,服務基層群眾。
江蘇南通市把開展向最美“富二代”周江疆學習活動,作為深化觀看《信仰》效果的有力舉措。
看《信仰》 講信仰 樹信仰——《信仰》彰顯力量
《信仰》,讓廣大干部群眾心靈受到震撼,思想受到洗禮,精神受到鼓舞。看《信仰》、講信仰、樹信仰,成為廣大黨員干部的共同心聲。
《信仰》,喚起人們對信仰的虔誠——
彭湃烈士的孫女彭伊娜深有感觸地說:“能夠激發靈魂的高貴與偉大的,只有虔誠的信仰。在最危險的情形下,最虔誠的信仰支撐著我們;在最嚴重的困難面前,也是虔誠的信仰幫助我們獲得勝利。”
《信仰》,激發人們對信仰的執著——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哈斯說:“信仰是我們黨的靈魂,也是每一位黨員思想和行動的總開關。”許多黨員干部表示:人沒有信仰就沒有靈魂,民族沒有信仰就會一盤散沙。要始終保持對共產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自覺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堅定信仰者和積極傳播者。
《信仰》,教育人們對信仰的踐行——
一位高校學生表示:“《信仰》用實實在在的事例告訴我們,每個普通人都能踐行信仰。作為新時期青年大學生,應該志存高遠,自覺把個人的追求融入黨和人民的共同奮斗當中。”
“要學習片中先進典型無私奉獻、兢兢業業的精神,將理想信念融入平凡的工作中去。”江西省委組織部王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