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高中課程體系學習心得
x中的核心是課程,在學習過程中,我認真了解了一中的課程體系,受益匪淺,感受頗深。課程是為學生服務的,一中的課程體系能夠為孩子們提供更多的自主權和選擇權。下面就一中課程體系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以學校初中課程為例,課程是由9個學習領域構成的,分別為:語言與文學、數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商學與經濟學、技術、藝術、體育與健康、綜合實踐。各學習領域設置相應的模塊。商學與經濟學領域暫時不納入本屆學生必選課程,有興趣或學有余力的同學可以自主選擇,做為選修學分。為滿足部分學生個性需求,還在相應學習領域設置了大學先修課程。
學段劃分:每學期20周教學周,劃為三個學段,兩個大學段,一個小學段,每個大學段為9周,小學段為兩周。設置小學段只要蘇杭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
小學段兩周均是自習,幫助每位同學在知識儲備、學習規劃、自我管理等方面做及時的調整。學生因個性化的學習需求而安排各異:包括學科援助(教師個別輔導)、新課自修(進行下一階段的自主學習)、學科活動(激發學生興趣的實踐活動)、體育俱樂部(每天下午的體育類趣味活動)。
思考一:這樣的教學模式,讓孩子清晰地把每學期的的學習分為三個階段,第一二學段主要是在教師的引導下,每周清晰地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和任務,中間的小學段主要是學生在自主做小學段的學習規劃,根據規劃進行查漏補缺,自主學習下一學段的知識,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在不斷培養學生的規劃意識和自主能力,通過執行學習規劃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做到心中有數。
一、分學科的課程體系:
分層課程 數學、物理、化學、生物
分類課程:語文、英語、史政地、技術、體育
綜合課程:藝術、游學、研究性學習
特需課程:書院、援助課程、特種教育
思考二:學校把各類課程做成課程體系,而課程體系在最大的限度上進行校本化,學校進行二次開發,自編教材。并突出以學生個體為單位的選擇性,分層和分類、專項和綜合相結合,用未來的方向引導學生,啟動學生發展的動力。要求每一個孩子都有必選的課程,這和現有的高考進行了有效的銜接,又有很多選學的課程,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的選擇,實現了學生對課程選擇的最大自主權,長此以往,就會驅動學生的內動力,逐漸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意識。
分層課程:以高中數學為例:課程分級分層。每個課程設置不同的層次,比如高中數學,一共分了三個層級。
數學。悍⻊沼谌宋姆较虻奈目茢祵W考試。使用的是理科人教版教材。
數學ⅱ:服務于主要滿足工程與經濟學方向的學生需求,課程內容有20%與高考內容無關。
數學ⅲ:服務于滿足數理方向、數學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的需求,在理科高考基礎上,進行了一定的拓展和加深,其中課程內容有50%與高考無關。
數學課程還開設了微積分、線性代數等大學先修課程,主要滿足對數學特別感興趣而學有余力的學生開設的,感興趣的學生進行自主研修。
分類課程:以高中語文為例,實行課程分類,分為語文必選課程、自選課程和少數民族語言課程三個部分,其中引橋語文和高中語文是必選課程,執行國家課程標準,而為了滿足學生在學習語文中的差異需要,高中語文還設置了7個自選模塊。其中有補弱模塊和提升模塊,每學期每位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語文學習情況,從自主模塊中自主選擇,也可以不選。
思考三:一中的分學科課程體系實行分層次的、分類型的課程,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過去,學生不喜歡某門課,就會應付。讓學生上有挑戰性的課,總有一個課程適合他。各類課程的設置總是想方設法地讓學生勇于展示自己,表達自己的想法,學會傾聽、與人分享等。讓學生在各種課程的學習中,綜合素質和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好發展。
綜合課程:以藝術課程為例,藝術課程主要是為學生的藝術素養和溝通、合作、協商等能力的發展搭建平臺,學校開設了話劇、中國畫、油畫、書法、聲樂、動漫、攝影、合唱、舞蹈等15個課程模塊,這些課程學生在畢業前至少修兩個課程模塊進行學習。
其中綜合課程中的綜合實踐課程是一中課程體系的另一個大的亮點,這些課程主要是為了滿足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需求,結合學校的培養目標,學校的綜合課程按照“志遠”、“意誠”、“思方”和“行圓”四個領域設置!爸具h”課程引導學生們進行生涯規劃,確定遠大目標,啟發學生立志成為某一領域的領軍人物或者杰出人才。如:名師講堂、名生講堂、社會職業考查等等,“意誠”課程倡導學生誠信做人,突出培養學生為他人,為社會服務的責任和意識。主要課程有:管理與服務,入學教育、社團、假期社會實踐等;“思方”課程勵志學生獨立思考,成為有想法的人。主要課程有:策劃創意、提案建議、課堂金思維、研究性學習等;“行圓”課程突出日常行為規范的自主管理,培養學生的自律意識。主要課程有行為規范、每月百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