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現代與經典”德育報告會的體會
-------讓教育人生更絢麗
涼泉中學 曹金結
第14屆“現代與經典”全國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研討會5月5日至6日在南京舉行,由東南大學主辦,主題是“讓教育人生更絢麗”,我與我的同道者有幸聆聽了大師的講演,感慨良久,感慨多多,記下來,與諸君共享。
原來,教育人生也可以這樣美麗。
我們常常羨慕大腕明星、風云人物,不曾想過我們教師在全國巡回演講也如此大氣、睿智、精彩、漂亮而光芒四射!講者激情飛揚,聽者側耳斜目,掌聲如雷,講后爭相合影留念,想沾一點大師的靈氣帶回家。
給們講演的是太原市杏花嶺區六中的王文英老師,是南京市芳草園小學的郭文紅老師,是上海市教育者曾經的北郊學校校長鄭杰老師,是武漢市漢陽區鐘家村小學的桂賢娣老師,是北京師大實驗小學的錢志亮老師。他們平凡而偉大,他們沒有正襟圍坐,沒有邏輯嚴密的長篇大論;他們奉獻的是心有靈犀的默契,是觸摸心靈的快感,是躍躍欲試的激情。
彼時彼景,一掃平庸、牢騷、枯燥而疲憊的教師形象。只要我們用心體會,用心去做,其實每一節課都可以做得像春晚主持、電視訪談一樣光鮮明亮,激動人心。每一次師生互動都會有心靈對話的愉悅,有為人導師的成就,有智慧靈動的快樂;而不是嘆息命苦,怨天由人。
誰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渴望做一個讓人想念的人。既然踏入教師行列,那就做一個名老師,做一個讓弟子們敬佩不已的老師,做一個有正影響力的老師,那么定會有妙手回春的神奇,有出神入化的瀟灑,有潤物無聲的功力,定會有粉絲簇擁的幸福。
我們學校何不在去年教師演講、演唱的基礎上,推出更多的展示老師才藝的地方?用空間動力定型的心理學方法,改進我們的班主任論壇,讓大家體驗大師演講的風采與愉悅。
誠心智慧可以讓我們的教育人生更加絢麗。
我們常常信誓旦旦、口口聲聲地告訴學生“老師這是為你好”,真的是這樣嗎?一個考核結果優秀的老師,可能是一個與生共舞的熱心人,也可能是一個緊抓考核指標的冷血動物。我們耐心傾聽學生心聲了嗎?我們課堂民主尊重了嗎?我們為學生做出榜樣了嗎?教師的職業需要我們永葆一顆孩子心,需要我們永遠喜歡孩子們,愛別人家的孩子就如愛自家的孩子一樣,誠心對待學生,不對學生撒謊,才能換取學生的信任。親其師,信其道,教育有效。
王文英、郭文紅和桂賢娣老師他們就是把自己融入班集體,把班集體當成自己的家,與班集體的脈搏一起跳動。今天早上我看到李老師舉起竹桿綁起的掃帚打掃教室頂部的蟲網,這就是一個愛班如家的生動例子!李老師是畢業班的班主任,他的班都在緊張復習迎考,他的班即將伴隨中考的結束而解散,學校根本沒有布置檢查衛生,他的舉動不是誠心是什么?!沒有對學生的誠心,甚至師生之間以怨報怨,此恨綿綿無期,談何美麗?三尺講臺,五寸粉筆成了混口營生的衣缽,教書成了棄之可惜、食之無味的雞肋,茫茫苦海呀,談何絢麗?
好心未必有好報,誠心燒香惹鬼叫的事兒也常常發生。教育的事業是智慧的事業,付出愛心就是智,消除煩惱就是慧。對學生要有誠心、愛心,更要講心術、心計。我今天對學生有辦法了嗎?三大宗教傳承至今,有著無限的魔力,都是方法論的典范,值得我們深思。
老師,特別是班主任老師一定要善于發現、思考與研究,要善于變動、轉換與遷移,創設情境,心理暗示,往往是化解危機,應對難題的最佳辦法。王文英老師“痛必快樂”的精神折磨法,桂賢娣老師“慢慢教,不急”的教育思想,郭文紅教師“學生也是教育者”的徹悟,鄭杰老師的德育原理,錢志亮老師的“家教洗腦”,無不閃耀智慧的光芒,讓我們讀到了教育智慧如此絢麗。
不讀書不研究讓我們的人生庸俗墮落了。
聆聽大師報告,忽然想起自己曾經學過的教育學、心理學,忘哪去了?世風日下導致的學生難教,讀書無用導致的教師尷尬,貧富差距導致的心理失衡,快速發展導致的觀念落后,微薄收入導致教師的生存困境,浮躁的社會現實,陳舊的教育體制,疲于應付的陣陣教改與低效無效的教研活動,凡此等等,蒙蔽了我們的眼睛,泯滅了象牙塔的清純,我們看不到生活的美好。從此,牢騷代替了閱讀,抱怨取代了思考,不能靜心,更談不上潛心。屢次受傷的體驗,讓我們自我防御,甚至形成懷疑一切的極端心理。顧影自憐,殊不知自己也許從此平庸起來了,知識干枯了,技能萎縮了。
好久沒有寫文章了,也非常怕寫文章,連別人的長文章都難堅持讀到底兒;教學語言也越來越回到自己初中的水平;成語典故記得的也越來越少了。我常常嘆息自己,經典的忘得差不多了,現代的又不如學生,難怪當不好老師,教不好學生。成天慵忙,何時能夠沉靜下來讀幾本書,與大師為友?看到馬老師潛心閱讀弟子規、王老師靜心閱讀散文集,好生仰慕!我,慣常閱讀前言與后記就了事,慣常套用網上文章交差事,何等浮躁與庸俗!